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固耦合作用下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栋 李福生 +2 位作者 徐新喜 赵秀国 谭树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5,共7页
分析人体上呼吸道内流固耦合现象,深入认识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对于研究气溶胶在人体上呼吸道内的扩散、转捩及沉积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流固耦合力学数值仿真方法,在呼吸流量为30 L/min的状态下,对人体上呼吸道内稳态气流运动特... 分析人体上呼吸道内流固耦合现象,深入认识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对于研究气溶胶在人体上呼吸道内的扩散、转捩及沉积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流固耦合力学数值仿真方法,在呼吸流量为30 L/min的状态下,对人体上呼吸道内稳态气流运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分析流固耦合作用下上呼吸道壁面的形变特点、壁面剪切应力分布以及呼吸道内的气流运动特点。结果表明:在低强度稳态呼吸模式下,人体上呼吸道整体向后运动,三级支气管位移最大为4.99 mm,气管前壁面受到拉伸,后壁面受到压缩;口喉模型中受到的壁面剪应力较大,最大处可达30.34 Pa,气管支气管受到的壁面剪切应力较小;气流速度在声门处达到最大值7.85 m/s,在咽部外壁、气管外壁发生分离现象,气流在气管内壁形成局部高速区,支气管内气流在分叉处分离,靠近支气管内壁速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上呼吸道 壁面剪切应力 气流运动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基于 PIV 技术的人体上呼吸道流场测量实验装置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福生 徐新喜 +3 位作者 孙栋 赵秀国 刘志国 谭树林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6-501,共6页
目的针对人体上呼吸道气流运动形成涡结构、流动分流、二次流等特点,研制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的人体上呼吸道流场测量实验装置,为开展人体上呼吸道流场特性实验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基于完整人体上呼吸... 目的针对人体上呼吸道气流运动形成涡结构、流动分流、二次流等特点,研制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的人体上呼吸道流场测量实验装置,为开展人体上呼吸道流场特性实验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基于完整人体上呼吸道医学扫描图像制备透明的实物模型,通过选择合适的气路系统,结合二维PIV系统搭建整套实验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对人体上呼吸道流场速度进行初步实验,将实验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呼吸流量为30 L/min稳态呼吸模式下,实验装置测得的气流在口腔上部有涡结构的形成,口腔下部贴近舌苔上部及口腔中部的气流速度较高,其他部位气流速度较低,与数值仿真结果较为一致。结论基于PIV技术的人体上呼吸道流场测量实验装置合理可行,运行可靠,可用于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流组织形式和涡量分布等测量,并能够实现对数值仿真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 人体上呼吸道 流场 涡结构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固定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3
作者 陈建龙 祁建城 +2 位作者 曹仪植 郭勇 段惠丽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2期7-9,共3页
固定化酶有许多优点,尤其是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固定化酶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技术,目前已得到长足的发展。介绍了固定化酶制备的传统方法以及一些新方法,同时对酶在一些性能优良的载体上的固定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固定化醇 制备 载体
下载PDF
国内外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32
4
作者 高树田 伍瑞昌 王运斗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5年第11期33-34,共2页
主要介绍了生物安全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相关问题,同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并提 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生物安全实验室 发展现状
下载PDF
国内外洗消装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1
5
作者 郝丽梅 田涛 +1 位作者 吴金辉 杨荆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8年第12期31-34,共4页
在明确了洗消的概念及分类的基础上,从洗消装备的类型、功能、洗消原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美国、俄国、欧洲等国洗消装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国内洗消装备的现状,并讨论了洗消的3大要素——洗消剂、洗消技术及洗消装备的发展... 在明确了洗消的概念及分类的基础上,从洗消装备的类型、功能、洗消原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美国、俄国、欧洲等国洗消装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国内洗消装备的现状,并讨论了洗消的3大要素——洗消剂、洗消技术及洗消装备的发展方向。指出多用途、低腐蚀、无污染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洗消剂是新时期洗消剂研发的主要趋势;高温、高压、射流是新洗消技术的特征和标志;多功能、模块化、智能化和防污染是新时期大型洗消装备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消装备 发展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气体二氧化氯用于空间消毒的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贾海泉 吴金辉 +8 位作者 衣颖 张恩雷 张金明 李艳菊 赵明 郝丽梅 林松 张宗兴 祁建城 《中国社会工作》 2013年第5期33-38,共6页
目的用商品化的生物指示剂确定气体二氧化氯达到空间灭菌水平所需消毒参数,同时评价环境湿度、有机干扰物、物体表面材料对气体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商品化及自制的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以下简称"枯黑芽孢"... 目的用商品化的生物指示剂确定气体二氧化氯达到空间灭菌水平所需消毒参数,同时评价环境湿度、有机干扰物、物体表面材料对气体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商品化及自制的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以下简称"枯黑芽孢")菌片作为生物指示剂,对气体二氧化氯在不同消毒参数及实验条件下对微环境实验室消毒效果进行定性评价。结果环境湿度升高,气体二氧化氯杀灭芽孢作用显著增强,但湿度过大时光滑表面容易结露,金属表面产生轻微的腐蚀。根据商品化生物指示剂显示可以判定300 ppm气体二氧化氯消毒3 h基本可以达到空间灭菌水平;牛血清白蛋白能够明显影响气体二氧化氯对枯黑芽孢的杀灭作用;300 ppm气体二氧化氯消毒4 h能够完全杀灭滤纸枯黑芽孢菌片,但1000 ppm气体二氧化氯消毒4 h仍不能将不锈钢菌片或棉布菌片完全杀灭。结论气体二氧化氯消毒时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为宜;商品化的生物指示剂并不能完全准确地指示气体二氧化氯空间消毒结果,应根据消毒空间内物体表面材料的不同及有机干扰物的存在与否相应增加气体二氧化氯浓度及消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二氧化氯 空间消毒 消毒参数 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茵片
原文传递
国内外生防装备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树田 伍瑞昌 王运斗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基于生物防护理论,介绍了国外生防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我国生防装备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的对策。
关键词 生防装备 发展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机动卫生装备人-机-环境系统中舱室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新喜 刘亚军 +2 位作者 王太勇 韩浩 谭树林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7-360,共4页
在机动卫生装备人-机-环境系统中,舱室环境与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方面舱室环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人与舱室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产生相互作用。本文从舱室环境的特性、舱室... 在机动卫生装备人-机-环境系统中,舱室环境与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方面舱室环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人与舱室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产生相互作用。本文从舱室环境的特性、舱室环境对人的影响、人对舱室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人-机-环境系统中舱室环境与人的关系与作用,旨在使机动卫生装备的研制最终实现“安全、高效、经济”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卫生装备 人-机-环境系统 舱室环境
原文传递
气体二氧化氯快速制备技术及在生物安全柜消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郝丽梅 吴金辉 +4 位作者 王涛 林松 衣颖 徐廷昕 祁建城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目的 研究气体二氧化氯快速制备技术,建立生物安全柜快速消毒方法。方法 利用酸性激活原理快速制备二氧化氯气体,采用载体定性杀菌试验方法观察二氧化氯气体杀菌效果。结果 将亚氯酸盐与有机酸盐以2∶1比例组成A、B剂,通过专用消毒机扩... 目的 研究气体二氧化氯快速制备技术,建立生物安全柜快速消毒方法。方法 利用酸性激活原理快速制备二氧化氯气体,采用载体定性杀菌试验方法观察二氧化氯气体杀菌效果。结果 将亚氯酸盐与有机酸盐以2∶1比例组成A、B剂,通过专用消毒机扩散,可形成二氧化氯气体对有限空间进行消毒。在常温常湿条件下,生物安全柜内二氧化氯气体持续维持在2.7~4.8mg/L,作用180min后可使生物安全柜工作区内及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下游菌片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达到全部杀灭。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现场快速制备气体二氧化氯的方法,并探索出生物安全柜有效消毒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气体 快速制备 杀菌效果 生物安全柜消毒
原文传递
气体二氧化氯对高效空气过滤单元的消毒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涛 吴金辉 +3 位作者 郝丽梅 衣颖 张宗兴 祁建城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29-932,共4页
目的观察气体二氧化氯穿透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及消毒效果,为其应用于高效空气过滤单元的消毒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二元固体制剂制备气体二氧化氯,通过便携式一体化气体二氧化氯消毒机完成消毒流程,采用载体定性杀菌试验方法评价气体二... 目的观察气体二氧化氯穿透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及消毒效果,为其应用于高效空气过滤单元的消毒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二元固体制剂制备气体二氧化氯,通过便携式一体化气体二氧化氯消毒机完成消毒流程,采用载体定性杀菌试验方法评价气体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结果在消毒过程中,高效空气过滤单元内气体二氧化氯浓度维持在2.9~5.3 mg/L,过滤器上游的相对湿度由65%增至80%,下游湿度由60%增至68%。消毒90 min后可使位于过滤器上游及下游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彻底灭活。结论本研究证明了气体二氧化氯在主动循环下能够快速穿透高效空气过滤器,并对高效空气过滤单元有着良好的消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二氧化氯 高效空气过滤单元 消毒效果
原文传递
人体上呼吸道模型三维重建及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栋 李功杰 +2 位作者 李福生 张洪涛 徐新喜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人体上呼吸道模型三维重建及规范化方法,掌握人体上呼吸道结构尺寸和形态特征。方法运用GE Lightspeed VCTXT 64多层螺旋CT对志愿者的上呼吸道进行水平位与冠状位连续扫描,运用三维重建技术,重构人体上呼吸道模型,探讨规范化方... 目的探讨人体上呼吸道模型三维重建及规范化方法,掌握人体上呼吸道结构尺寸和形态特征。方法运用GE Lightspeed VCTXT 64多层螺旋CT对志愿者的上呼吸道进行水平位与冠状位连续扫描,运用三维重建技术,重构人体上呼吸道模型,探讨规范化方法。结果构建了包含有口腔、咽部、喉部、气管及三级支气管的人体上呼吸道三维模型,提出了人体上呼吸道三维重建模型的规范化处理方法,并定量分析了规范化模型与以往所构建的人体上呼吸道三维模型之间的差异。结论通过扫描三维重建的规范化模型与以往的简化模型在关键尺寸上存在差距,将为预测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及诊断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模型 三维重建 规范化
下载PDF
人体上呼吸道中气流涡结构特征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栋 徐新喜 +2 位作者 李福生 赵秀国 高振海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62-268,共7页
目的研究上呼吸道内涡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形式,深入认识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对于分析气溶胶在人体上呼吸道内的扩散、转捩以及沉积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应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人体在低强度呼吸条件下上呼吸道内的气流涡结构及其运... 目的研究上呼吸道内涡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形式,深入认识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对于分析气溶胶在人体上呼吸道内的扩散、转捩以及沉积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应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人体在低强度呼吸条件下上呼吸道内的气流涡结构及其运动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讨论了人体口喉模型以及气管支气管内的涡结构演化过程和涡结构特征。结果气流在咽部、喉部形成两次射流,导致气流在咽部和喉部出现两个主要的涡量增长区,咽喉部位形成扁平涡,在靠近气管中心偏向前壁的位置出现一个"类壁弯涡",气管内出现了以接近对称的反向旋转涡对;G0气管末端的涡量由壁面向中心处扩展,并随着流动向G1支气管内延伸,各级支气管中涡量并不是对称分布的。结论涡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形式是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的显著特点,气道结构特点是引起不同尺度涡结构演化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 涡结构 涡演化 涡量 大涡模拟 流体力学
下载PDF
方舱式机动医疗系统超压集体防护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新喜 刘亚军 +3 位作者 王太勇 谭树林 祁建城 李若新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7-549,56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方舱式机动医疗系统对大气环境中有毒有害生物、化学及放射性物质超压防护的技术体系。方法:按照监测预警、报警控制、滤毒净化、建立超压、超压监测5个控制环节进行设计,采用中央集中监测与报警控制、各分布式舱室终端同... 目的:建立一种方舱式机动医疗系统对大气环境中有毒有害生物、化学及放射性物质超压防护的技术体系。方法:按照监测预警、报警控制、滤毒净化、建立超压、超压监测5个控制环节进行设计,采用中央集中监测与报警控制、各分布式舱室终端同时动作响应的工作模式实现超压集体防护。结果:该防护系统能对大气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监测预警,能使单舱和系统各舱连接使用时分别建立并保持300 Pa和130 Pa以上的超压防护,并能实时监测各舱内的超压状态。结论:方舱式机动医疗系统的超压集体防护系统能对大气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实施有效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舱式机动医疗系统 有毒有害物质 滤毒净化 超压防护
原文传递
正压生物防护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金辉 田涛 +3 位作者 林松 郝丽梅 王政 杨荆泉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09年第5期14-17,共4页
正压生物防护服是针对高危生物污染环境作业人员防护而研制的一类个体防护装备。本文从防护服材料、正压形成与保持、微环境、人体工效学等方面出发,综述了正压生物防护服关键技术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以功能通用化、监控自动化、使... 正压生物防护服是针对高危生物污染环境作业人员防护而研制的一类个体防护装备。本文从防护服材料、正压形成与保持、微环境、人体工效学等方面出发,综述了正压生物防护服关键技术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以功能通用化、监控自动化、使用信息化、研制规范化为特点的正压防护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生物防护服 高危生物污染环境 个体防护装备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抗菌聚氨酯纳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夏苏 王政 +2 位作者 杨荆泉 郝丽梅 吴金辉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30,共3页
在聚氨酯/四氢呋喃-N,-二甲基甲酰胺(PU/THF-DMF)溶液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TiO_2-Ag,HM-98,三氯均二苯胺(TCC),4-氯-3,5-二甲基苯酚(PCMX),2,4,4'-三氯-2'-羟基二苯酚(DP 300),ε-聚赖氨酸(ε-PLYS)抗菌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 在聚氨酯/四氢呋喃-N,-二甲基甲酰胺(PU/THF-DMF)溶液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TiO_2-Ag,HM-98,三氯均二苯胺(TCC),4-氯-3,5-二甲基苯酚(PCMX),2,4,4'-三氯-2'-羟基二苯酚(DP 300),ε-聚赖氨酸(ε-PLYS)抗菌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U抗菌纳米纤维,并对其性能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ε-PLYS,HM-98,TiO_2-Ag,DP300抗菌剂的抗菌PU纳米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较为优良,抗菌率均达到了99.9%以上,TCC、PCMX抗菌剂的抗菌效果较差;添加HM-98抗菌剂降低了纺丝溶液的可纺性,但纤维直径有所下降;抗菌剂在PU中的分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纤维 静电纺丝 抗菌剂 抗菌纤维
下载PDF
传染病员救护车病员室模拟气溶胶流动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亚军 孙景工 +2 位作者 谭树林 祁建城 韩浩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5年第5期27-29,共3页
介绍了装有负压净化装置的传染病员救护车的整体结构与功能设计。以CO2气体为模拟有害气溶胶污染物,运用两相流动模型计算其在救护车病员室内的流动特征与分布状态,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救护车病员室内的CO2浓度分布与流场... 介绍了装有负压净化装置的传染病员救护车的整体结构与功能设计。以CO2气体为模拟有害气溶胶污染物,运用两相流动模型计算其在救护车病员室内的流动特征与分布状态,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救护车病员室内的CO2浓度分布与流场结构有利于细菌、病毒等气溶胶污染物通过负压净化装置排出病员室,影响气溶胶流动特征的主要因素是门窗缝隙的位置和密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员救护车 排风净化装置 气溶胶 两相流动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驻极体过滤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涛 郝丽梅 +2 位作者 吴金辉 林松 杨荆泉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68-270,272,共4页
目的研究聚丙烯纤维驻极体过滤材料的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振荡瓶试验、载体试验和安德森采样器方法,对聚丙烯纤维驻极体过滤材料的抗菌效果和细菌气溶胶过滤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制备的聚丙烯纤维驻极体滤材置于振荡瓶中18h对液体中金黄... 目的研究聚丙烯纤维驻极体过滤材料的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振荡瓶试验、载体试验和安德森采样器方法,对聚丙烯纤维驻极体过滤材料的抗菌效果和细菌气溶胶过滤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制备的聚丙烯纤维驻极体滤材置于振荡瓶中18h对液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6.02%、89.43%;对阻留在聚丙烯纤维驻极体过滤材料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作用30min,平均抑菌率为45.22%。该过滤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气溶胶的过滤效率分别为98.89%和99.20%。结论聚丙烯纤维驻极体过滤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对细菌气溶胶有较好的过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驻极体过滤材料 细菌气溶胶 抗菌性能 过滤效率
原文传递
气体二氧化氯对实验室微环境消毒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金辉 衣颖 +2 位作者 贾海泉 李艳菊 祁建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1-33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气体二氧化氯发生和浓度监控方法的研究,获得气体二氧化氯消毒关键技术,并对实验室微环境进行消毒效果验证试验。方法采用10%氯气(其余90%为氮气)与亚氯酸钠颗粒反应制备消毒用气体二氧化氯,采用紫外光吸收法检测气体二氧化... 目的通过对气体二氧化氯发生和浓度监控方法的研究,获得气体二氧化氯消毒关键技术,并对实验室微环境进行消毒效果验证试验。方法采用10%氯气(其余90%为氮气)与亚氯酸钠颗粒反应制备消毒用气体二氧化氯,采用紫外光吸收法检测气体二氧化氯浓度,采用1000×10-6的气体二氧化氯浓度在相对湿度70.0%,消毒时间2h的条件下,对实验室微环境进行消毒效果验证,指示菌为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结果研制出操作便捷的气体二氧化氯发生器,采用紫外光吸收法研制出可对任意浓度进行检测的气体二氧化氯浓度监测器,1000×10-6的气体二氧化氯对实验室微环境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消毒效果为平均杀菌对数值为4.26,达到高水平消毒效果,消毒周期为3h。结论采用的气体二氧化氯发生和浓度监控方法,可用于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洁净手术室、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等室内微环境的消毒,且消毒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二氧化氯 实验室消毒 微环境
原文传递
浸涂法荷电微孔滤膜基本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孟府 龚承元 +1 位作者 苏建勇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5-108,共4页
论述了浸涂法荷正电微孔滤膜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电镜照片及孔径分布曲线显示,浸涂工艺不会改变膜的微孔结构,膜的孔径分布也非常均匀,但孔径尺寸减小,变化率小于10%.与基膜相比,荷电膜的外形尺寸、透水率及孔隙率减小,泡点压力及拉伸... 论述了浸涂法荷正电微孔滤膜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电镜照片及孔径分布曲线显示,浸涂工艺不会改变膜的微孔结构,膜的孔径分布也非常均匀,但孔径尺寸减小,变化率小于10%.与基膜相比,荷电膜的外形尺寸、透水率及孔隙率减小,泡点压力及拉伸强度增加,而且具有明显的正电性能及吸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膜 浸涂法 流动电位
下载PDF
纳米吸波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在野战卫生装备中潜在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长军 田丰 +2 位作者 张彦军 高万玉 邢楠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5年第11期26-27,30,共3页
介绍了吸波材料的分类,综述了纳米金属粉末、纳米氧化物、纳米陶瓷、纳米导电高聚物、碳纳米管等纳米微波吸 收剂一般性能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在野战卫生装备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 隐身技术 纳米材料 吸波材料 野战卫生装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