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诊断胃脂肪瘤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瑞娟 关长旭 +1 位作者 张芳 张凤翔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3期272-273,共2页
患者,男,47岁,既往体健,上腹部疼痛1月余,疑为胆囊炎行超声检查,超声结果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遂来我科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轴位平扫:胃窦部后壁黏膜下可见新月形异常信号影,T1WI、T2WI不压脂序列均呈高信号(图1、2),脂肪抑... 患者,男,47岁,既往体健,上腹部疼痛1月余,疑为胆囊炎行超声检查,超声结果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遂来我科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轴位平扫:胃窦部后壁黏膜下可见新月形异常信号影,T1WI、T2WI不压脂序列均呈高信号(图1、2),脂肪抑制序列病灶呈低信号(图3、4),证明瘤体为脂肪成分,冠状位T2WI不压脂序列更明确显示病灶位于黏膜下(图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诊断 胃脂肪瘤 脂肪抑制序列 超声结果 异常信号影 超声检查 轴位平扫 水成像 信号特点 成像扫描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彦东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4期389-391,共3页
肝局限性结节性增生(FNH)是肝脏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普及,FNH的检出率日益增多,在肝良性占位性病变中,FNH发生率仅次于肝血管瘤[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16例经病理证实FNH病例的CT表现,探... 肝局限性结节性增生(FNH)是肝脏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普及,FNH的检出率日益增多,在肝良性占位性病变中,FNH发生率仅次于肝血管瘤[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16例经病理证实FNH病例的CT表现,探讨CT对FNH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多层螺旋CT诊断 鉴别诊断 良性占位性病变 FNH CT表现 病理证实 肝血管瘤
下载PDF
MS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彦东 张凤翔 +5 位作者 张浩亮 刘智君 苏云龙 贺利明 耿明明 刘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分析68例气管憩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68例共发现气管憩室82个,其中59例为单发,9例为多发(≥2个),单发占86.76%,多发占13.24%,多发气管憩室中5例为2个憩室,3例为3个憩...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分析68例气管憩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68例共发现气管憩室82个,其中59例为单发,9例为多发(≥2个),单发占86.76%,多发占13.24%,多发气管憩室中5例为2个憩室,3例为3个憩室,1例为4个憩室;本组气管憩室大小不等,其中最大直径44.00 mm,最小直径1.50 mm,平均直径为26(23~35)mm。82个气管憩室形状多样,圆形或类圆形(囊腔样)为62个,气泡样10个,烧瓶样6个,凹槽样2个,三角样2个;MSCT能显示气管憩室与气管为单一细管或多个管道相通,其中2例气管憩室合并感染,本组68例中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病例共为38例,占55.88%。结论MSCT可以清晰显示气管憩室与气管的通道、气管憩室的部位、数量、形状和内容物等情况,对气管憩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憩室 图像后处理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和磁共振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4
4
作者 宋瑞娟 关长旭 +1 位作者 张芳 张凤翔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磁共振(MR)表现,提高该疾病的影像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14例均行CT和MRI检查。结果本组14例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胰头颈部7例,胰体部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磁共振(MR)表现,提高该疾病的影像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14例均行CT和MRI检查。结果本组14例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胰头颈部7例,胰体部4例,胰尾部3例,肿瘤最大径12.8 cm,最小径3.5cm,平均径5.6±0.8 cm。根据肿瘤所含成分不同,分成3种类型:实性(囊性成分体积≤10%)2例,囊实性9例,囊性(实性成分体积≤10%)3例。14例患者在CT检查中,2例可见钙化灶,其中断线样钙化1例,蛋壳样钙化1例;14例患者在MR检查中,2例在T1WI上出现高信号,提示肿瘤内部有出血;2例肿瘤边缘钙化在T1WI、T2WI呈断线样、弧形低信号。病理学诊断:12例为良性,1例为低度恶性,1例发生肝脏转移。所有病例随访1.5年以上,随访14例病例中,除去术前已发生肝转移的1例病情进一步恶化,余13例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能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能谱CT联合MRI-DWI在鉴别肺炎性结节与肺癌中的价值
5
作者 贾艳荣 张凤翔 +3 位作者 张芳 徐彦东 奇丽霞 杜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联合MRI-DWI在鉴别肺炎性结节与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肺炎性结节组与肺癌组患者各25例,均行宝石能谱CT成像(GSI)及MRI-DWI。采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各能谱参数、ADC值的差异,ROC曲线分析各指标... 目的探讨能谱CT联合MRI-DWI在鉴别肺炎性结节与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肺炎性结节组与肺癌组患者各25例,均行宝石能谱CT成像(GSI)及MRI-DWI。采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各能谱参数、ADC值的差异,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炎性结节与肺癌两组的Eff-Z、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静脉期NIC、静脉期净增IC(dIC)、动脉期净增CT值(dCT)、静脉期dC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期碘浓度(IC)、静脉期IC、动脉期dIC、动脉期λ40~90及静脉期λ40~9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b值情况下肺癌组ADC值均低于肺炎性结节组;随着b值的升高,肺癌组ADC值下降显著。能谱参数中静脉期dCT的诊断价值最高,AUC为0.848(0.718~0.934),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2%;DWI扫描中b值1000的诊断价值最高,AUC为0.934(0.826~0.985),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92%。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最佳。结论能谱CT及MRI-DWI在肺炎性结节与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两种检查方法联合能够提高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成像 炎症 肺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韧带样纤维瘤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宋瑞娟 关长旭 +1 位作者 张芳 张凤翔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软组织韧带样纤维瘤(desoid-type fibromatosis,DF)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收集我院11例经病理证实的DF病例,术前11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其MRI各种征象。结果腹壁型2例;腹外型9例,分别发生在胸壁4例,上肢2例... 目的探讨软组织韧带样纤维瘤(desoid-type fibromatosis,DF)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收集我院11例经病理证实的DF病例,术前11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其MRI各种征象。结果腹壁型2例;腹外型9例,分别发生在胸壁4例,上肢2例,下肢3例。腹外型中有2例分别在术后1年3月和2年4月局部复发。不规则形4例,形态较规则如类圆形、类椭圆形或梭形7例。11例瘤体长轴均与肌纤维走行一致。其中,与周围结构组织界限分明5例,界限不清6例。信号均匀4例,以腹壁型居多,瘤体相对较小;信号不均匀7例,以腹外型居多,瘤体相对较大,其中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压脂均以高信号为主的等高混杂信号;诸序列中瘤体内均见走行不规则的斑点状、索条状及带状低信号影,此征象更多存在于腹外型DF。增强扫描:瘤体大部分呈明显强化,平扫所示瘤体内低信号影轻度强化或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1)韧带样纤维瘤具有典型的特征性表现,通过熟知这些征象,可以提高DF的诊断水平;(2)MRI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率的优点,可以良好的显示肿瘤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提供重要直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门静脉瘤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贺利明 张浩亮 徐彦东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6期550-551,共2页
患者男,34岁,平素身体健康,近期查血糖升高,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本院B超检查示门静脉主干呈囊状扩张,左右支显示不清,肠系膜上静脉根部内径增粗,脾静脉走形迂曲,脾外形增大,轮廓清楚,实质内未见异常回声,诊断为门静脉发育畸形,脾大(Abern... 患者男,34岁,平素身体健康,近期查血糖升高,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本院B超检查示门静脉主干呈囊状扩张,左右支显示不清,肠系膜上静脉根部内径增粗,脾静脉走形迂曲,脾外形增大,轮廓清楚,实质内未见异常回声,诊断为门静脉发育畸形,脾大(Abernethy畸形不除外). 使用GE Discovery CT750 HD螺旋CT机进行双期扫描, 扫描参数:120 kV,630 mAs,层厚5 mm,螺距0.685,扫描时间0.8 s/层,扫描范围肝顶至肝下缘,造影剂使用碘海醇75 ml,注射速度3.0 ml/s,动脉期延时30 s, 门脉期延迟69 s扫描后原始数据运用0.625薄层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瘤 ABERNETHY畸形 肠系膜上静脉 双期扫描 临床诊断 门静脉主干 螺旋CT机 身体健康
下载PDF
CT诊断腹腔纱布瘤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贾艳荣 张浩亮 张凤翔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年第5期539-540,共2页
患者女,56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腹部肿物,自诉大小约8 cm×7 cm,无腹痛,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未予系统诊治,自诉期间病灶无明显增大,现就诊于我院。既往有牛皮癣病史30余年,曾于2013年在外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查... 患者女,56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腹部肿物,自诉大小约8 cm×7 cm,无腹痛,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未予系统诊治,自诉期间病灶无明显增大,现就诊于我院。既往有牛皮癣病史30余年,曾于2013年在外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查体:腹平坦,腹肌软,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右中下腹可触及大小约8 cm×7 cm的肿物,质韧,边界清楚。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肿瘤标志物等无异常。超声检查:右中下腹腹腔内见大小约91 mm×75 mm×61 mm囊实性包块,包膜完整,界清,囊内可见多个斑片状钙化,CDFI示无血流信号,周围系膜增厚,可活动。超声诊断:右中下腹部囊实性占位,考虑畸胎瘤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物 子宫肌瘤切除 囊实性包块 实性占位 肾功 超声检查 肿瘤标志物 超声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彦东 张浩亮 +5 位作者 刘智君 杜海 奇丽霞 贾艳荣 耿明明 刘慧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烟雾病的CT平扫及CT血管成像(CTA)特征,旨在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方法12例烟雾病患者均行CT平扫和CTA检查,在ADW4.4(或4.5)工作站上做最大密度投影(MIP)、多面重建(MRP)、容积重现(VR)。结果本组12例,平均年龄(43±25)岁,... 目的分析烟雾病的CT平扫及CT血管成像(CTA)特征,旨在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方法12例烟雾病患者均行CT平扫和CTA检查,在ADW4.4(或4.5)工作站上做最大密度投影(MIP)、多面重建(MRP)、容积重现(VR)。结果本组12例,平均年龄(43±25)岁,缺血型4例、其中2例表现为多发脑梗死,1例表现为腔梗、1例表现为软化灶,出血型8例,脑实质出血4例、脑室出血2例,脑实质出血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CTA均能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Willis环血管远段明显增多、扩张的脑底部侧支血管,一侧颈内动脉C3~5段明显狭窄1例,一侧大脑前动脉A1及M1段狭窄4例,双侧大脑前A1段,双侧中动脉M1段及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狭窄闭塞4例,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及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闭塞3例,12例患者有10例见到颅底异常血管网。结论MSCT平扫及CTA对烟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胃神经鞘瘤一例
10
作者 贾艳荣 张浩亮 张凤翔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年第1期104-105,共2页
患者女,42岁。1个月余前餐后出现上腹坠胀感,可自行缓解,空腹时减轻。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反酸嗳气、无呕血及黑便。胃镜示:胃窦体交界大弯侧见一圆形隆起肿物,周围黏膜光滑,中央凹陷,表面溃疡,见一血痂附着。腹部CT示胃体大弯... 患者女,42岁。1个月余前餐后出现上腹坠胀感,可自行缓解,空腹时减轻。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反酸嗳气、无呕血及黑便。胃镜示:胃窦体交界大弯侧见一圆形隆起肿物,周围黏膜光滑,中央凹陷,表面溃疡,见一血痂附着。腹部CT示胃体大弯侧胃壁内可见一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大小约4.4 cm×4.1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体大弯 坠胀感 腹痛腹泻 软组织肿块 腹部CT 上腹 反酸嗳气 胃神经鞘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