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频和语境多样性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ERP的实验证据
1
作者 宋坤莹 冯琳琳 +2 位作者 王峥 白学军 梁菲菲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41,共9页
采用改编后的Go/No-Go词汇判断实验范式,从加工时间进程视角揭示词频、语境多样性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如果将词频、语境多样性分别纳入模型,词频效应和语境多样性效应均发生在300~800 ms,表明二者均作用于词汇识别... 采用改编后的Go/No-Go词汇判断实验范式,从加工时间进程视角揭示词频、语境多样性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如果将词频、语境多样性分别纳入模型,词频效应和语境多样性效应均发生在300~800 ms,表明二者均作用于词汇识别的晚期阶段;如果同时将词频和语境多样性纳入模型,词频效应减小,仅发生在300~400 ms,语境多样性效应则发生在300~700 ms。结果表明,语境多样性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作用时程更长。本研究发现支持词汇识别遵循的是“可能需要”原则,而不是“简单重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频 语境多样性 词汇识别 ERP
下载PDF
凸显刺激对整体知觉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
2
作者 赵冰洁 何婕 +4 位作者 刘颖 杨邵峰 王峥 张琪涵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9,共8页
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仍存在争论。实验1采用需要自主调整出集合均值的调整范式,引入绝对偏差指标衡量反应值与正确均值的差异,探讨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中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实验2增加了凸显刺激的数量,进一... 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仍存在争论。实验1采用需要自主调整出集合均值的调整范式,引入绝对偏差指标衡量反应值与正确均值的差异,探讨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中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实验2增加了凸显刺激的数量,进一步考察无关凸显刺激对整体知觉中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无凸显刺激条件相比,相关凸显刺激条件下的绝对偏差更大,并表现出集合数量增益效应;无关凸显刺激只有在其数量较多时才会表现出上述现象。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凸显刺激均会对整体知觉及集合数量效应产生影响,相关凸显刺激的影响作用更大,无关凸显刺激仅在增加凸显刺激数量后才会降低整体知觉表现。这一发现揭示了整体知觉建立在个体对刺激集合中所有刺激进行加工的基础上,但赋予凸显与非凸显刺激不同权重,支持了整体放大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知觉 凸显刺激 集合数量 放大假说
下载PDF
中文阅读伴随词汇学习中的视觉复杂性效应:基于笔画数和词长的证据
3
作者 梁菲菲 刘瑛 +3 位作者 贺斐 冯琳琳 王峥 白学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4-1750,共17页
通过两个实验考查重复学习新词过程中视觉复杂性效应的变化模式。采用阅读伴随词汇学习范式,将双字假词作为新词,嵌入15个语境,分5个时间段供被试阅读。实验1操纵新词笔画数(多、少),实验2操纵新词词长(两字词、三字词),记录大学生阅读... 通过两个实验考查重复学习新词过程中视觉复杂性效应的变化模式。采用阅读伴随词汇学习范式,将双字假词作为新词,嵌入15个语境,分5个时间段供被试阅读。实验1操纵新词笔画数(多、少),实验2操纵新词词长(两字词、三字词),记录大学生阅读句子时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随着新词学习次数的增加,笔画数效应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笔画数作为反映汉字视觉复杂性的因素之一,同时作用于词汇学习的早期和晚期,符合视觉限制性假说;相比之下,随着新词学习次数的增加,词长效应逐步减小,表现出词长的“熟悉性”效应,符合视觉和语言共同限制性假说。上述发现表明,笔画数和词长在中文阅读伴随词汇习得中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笔画数类似于一种低水平视觉信息,作用于词汇加工的视觉层;而词长则更加类似语言信息的加工方式,作用于词汇加工的较高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画数 词长 阅读伴随词汇学习 中文阅读 眼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