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全成本核算与管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晓光 包岩琦 刘润生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成本核算 医院财务制度 企业 计算机网络 成本分析
下载PDF
胃康胶囊对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液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韩秋艳 韩秋鑫 郭斌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22-823,共2页
目的:探讨胃康胶囊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其在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负反馈调节水平上的变化意义。方法: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 NO-ET-1进行测定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胃康胶囊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其在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负反馈调节水平上的变化意义。方法: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 NO-ET-1进行测定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P<0.01)。治疗组 NO 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差异虽具显著性(P<0.05),但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 ET-1治疗前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 NO-ET-1水平有所改变,胃康胶囊可能是通过 NO-ET-1负反馈调节环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 一氧化氮/血液 @胃康胶囊
下载PDF
肾康对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颖 张春香 张金玲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9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肾康对2型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肾康治疗两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同时肾病组加用肾康注射液100mL/d,共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率、尿素氮、纤维蛋白原、... 目的观察肾康对2型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肾康治疗两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同时肾病组加用肾康注射液100mL/d,共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率、尿素氮、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尿素氮,肌酐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肾康治疗组尿白蛋白排率、纤维蛋白原、血脂及C反应蛋白均有降低(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肾康注射液有较好的降低尿白蛋白排率,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五味沙棘散治疗森林脑炎合并肺炎的理论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庆梅 哈斯额尔敦 +1 位作者 赵孝强 王晶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第2期68-69,共2页
1 概述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于5~7月发病,主要传播媒介是全沟硬蜱(Ixodces Persuleatus)[1、2].传统蒙医学认为森林脑炎为粘性脑刺痛,是粘虫侵入人体,从而导致的脑、脊髓的烈性传染病,属“粘塔日恨哈... 1 概述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于5~7月发病,主要传播媒介是全沟硬蜱(Ixodces Persuleatus)[1、2].传统蒙医学认为森林脑炎为粘性脑刺痛,是粘虫侵入人体,从而导致的脑、脊髓的烈性传染病,属“粘塔日恨哈塔古拉”范畴.本病的致病机理为森林脑炎病毒进入人体内,致使“希拉巴达干”热偏盛,致使体内“三根七素”失衡,主要损害部位为人体脑部的“白脉”系统”[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 五味沙棘散 蒙医治疗
下载PDF
无痛性心肌梗死73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王春梅 郝淑梦 王欢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9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根据有无胸痛而分为无胸痛组73例和胸痛组12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无胸痛组发病年龄大(P<0.05),伴有糖尿病者多(P<0.05);平均就诊时间晚(P&...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9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根据有无胸痛而分为无胸痛组73例和胸痛组12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无胸痛组发病年龄大(P<0.05),伴有糖尿病者多(P<0.05);平均就诊时间晚(P<0.05);溶栓率低(P<0.05),误诊率高(P<0.05);病死率高,预后差(P<0.05)。结论无胸痛组患者较胸痛组患者预后差,因此应及早诊断,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下载PDF
18例DCS固定逆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回顾
6
作者 孙勇 杨会生 张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8期151-151,155,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逆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DCS固定逆粗隆间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逆粗隆间骨折在48~72h手术切开复位DCS内固定,术后指导其动静结合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据黄公怡等的疗效评... 目的:探讨股骨逆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DCS固定逆粗隆间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逆粗隆间骨折在48~72h手术切开复位DCS内固定,术后指导其动静结合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据黄公怡等的疗效评定标准判定,优15例,良2例,可1例。无一例下肢短缩及髋内翻发生。结论:DCS固定治疗逆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股骨粗隆间 DCS
下载PDF
改良二孔法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新刚 李慎玉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0期3143-3144,共2页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腹腔微创手术,尤其是胆囊切除术中。常规三孔法腹腔镜需要再脐上缘、剑突下缘及右肋下缘分别行穿刺切口,以便能同时置入腹腔镜和辅助装置。虽然三孔法腹腔镜能极大减低创伤,...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腹腔微创手术,尤其是胆囊切除术中。常规三孔法腹腔镜需要再脐上缘、剑突下缘及右肋下缘分别行穿刺切口,以便能同时置入腹腔镜和辅助装置。虽然三孔法腹腔镜能极大减低创伤,但切口位置分散,影响患者术后对美观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通过切口隐蔽的改良型两孔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从而探索其疗效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两孔法 三孔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乔淑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期150-150,154,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依据及方法,保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2月~2008年2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4例,通过辅助检查等方法确诊,并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本组8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有效率为88.1...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依据及方法,保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2月~2008年2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4例,通过辅助检查等方法确诊,并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本组8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有效率为88.10%,无效占11.90%,其中死亡占3.57%。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死亡率高,临床应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断 治疗 抗生素 耐药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久宇 王春梅 孟秀杰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2期26-,28,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检出的7例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患者,未进行球囊预扩张而直接置入支架。结果支架置入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肌桥在心脏收缩期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检出的7例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患者,未进行球囊预扩张而直接置入支架。结果支架置入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肌桥在心脏收缩期的狭窄均消失,残余狭窄不明显。术后心绞痛症状缓解明显,术后随访6~30个月无心绞痛发作。结论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是有效、安全的,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远期预后需要更多的病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支架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中药熏蒸多功能治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凤丽 张丽萍 王毅华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7期137-138,共2页
局部中药熏蒸治疗腰突症的临床护理要点及疗效观察。根据中医痹症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理论,采用当代电子技术手段产生多种中频脉冲波形能模拟中医针灸、按摩治疗的效果,通过脉冲刺激和中药的透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中枢神经,改善局部血... 局部中药熏蒸治疗腰突症的临床护理要点及疗效观察。根据中医痹症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理论,采用当代电子技术手段产生多种中频脉冲波形能模拟中医针灸、按摩治疗的效果,通过脉冲刺激和中药的透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中枢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的治疗目的。10d为1个疗程,以2个疗程为观察目标。本操作方便、疗效明显,安全可靠是一种中药熏蒸及中频脉冲治疗的多功能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局部中药熏蒸 护理要点
下载PDF
肠系膜动脉栓塞介入溶通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彦森 马桂玲 +4 位作者 王欢 王英敏 王涌臻 张雄 王猛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栓塞 介入溶通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术后病死率 Skinner 选择性动脉造影 临床诊断 支持疗法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琦 于果 张海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2期3339-3341,共3页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应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共73例,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实施CAG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CAG方案与地西他滨联...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应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共73例,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实施CAG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CAG方案与地西他滨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治疗有效率,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3、7、14d,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6%和61.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对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明显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与CAG方案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生存时间长,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CAG方案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隧道重建前十字韧带 被引量:27
13
作者 黄迅悟 孙炳慧 +3 位作者 常青 关长勇 胡明 白一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联合应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自1998年4月~2000年5月在关节镜下联合应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ACL的患者12例。于ACL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的附着部...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联合应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自1998年4月~2000年5月在关节镜下联合应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ACL的患者12例。于ACL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的附着部分别钻直径4.5mm的隧道,用半腱肌腱重建前内侧束,股薄肌腱重建后外侧束,保留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的附着点,在股骨隧道外口将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打结固定,不行内固定。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8个月行膝关节屈曲30°、60°、90°前抽屉试验,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8~43个月,平均26个月。术前所有患者前抽屉试验均为阳性,术后9例阴性,2例屈膝30°位阳性,1例屈膝30°、60°位阳性。术前Lysholm评分为40~58分,平均50.5分,手术后18个月为62~92分,平均85分,总优良率为91.7%。结论应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联合重建ACL,术后膝关节动态稳定性好,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腱肌腱 股薄肌腱 前十字韧带重建 Lysholm评分方法 膝关节功能 修复术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机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关丽萍 尉志强 +1 位作者 关巍 王艳华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1949-1952,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延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2组患者一...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延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2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并发症、病因)、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恢复情况(包括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2组患者CRP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CT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NF-α含量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IL-6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IL-6含量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免疫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胰腺炎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中风后情志失调中医病机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林江 兰敬昀 《黑龙江中医药》 2008年第6期9-10,共2页
本文运用中医七情理论对中风后情志失调的病机特点进行探讨,提出情志失调导致中风的发生发展,在中风发生后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情志失调之病理基础,肾精亏虚、精不养神、情忐失调,脏腑虚实病机不同,情志失调各异,治疗结合运用病证结合、... 本文运用中医七情理论对中风后情志失调的病机特点进行探讨,提出情志失调导致中风的发生发展,在中风发生后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情志失调之病理基础,肾精亏虚、精不养神、情忐失调,脏腑虚实病机不同,情志失调各异,治疗结合运用病证结合、审五脏之虚实、条畅气机、调畅情志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情志失调 病机
原文传递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中液体复苏的应用
16
作者 尹海波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创伤性的失血休克过程中液体复苏方法的应用研究.方法:对本院创伤失血性休克的60例患者采用的液体复苏手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液体复苏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的治愈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 )、急性呼吸窘迫... 目的:探讨治疗创伤性的失血休克过程中液体复苏方法的应用研究.方法:对本院创伤失血性休克的60例患者采用的液体复苏手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液体复苏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的治愈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对于常规液体复苏组:创伤性的失血休克病症的治愈率为70.0%,死亡率为30.0%,ARDS发生率为30.0%,DIC发生率为23.3%,MODS发生率36.7%;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创伤性的失血休克病症治愈率为86.7%,其死亡率为13.3%,ARDS 发生率为16.7%,而DIC 发生率为13.3%,MODS 发生率为1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能减少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MODS、DIC和ARDS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35例严重颅脑损伤术后ICU监护
17
作者 赵文英 王丽杰 《中外医疗》 2009年第1期139-139,共1页
严重颅脑损伤术后3h内出现颅内血肿或脑疝症状,病情危急、死亡率及伤残率很高。2003年以来我科共收治颅脑外伤119例,其中颅内血肿35例(占29%)。我们对此类病人通过设立ICU科及加强特殊护理,颅内血肿病人的死亡率由未设立ICU时的60%降至3... 严重颅脑损伤术后3h内出现颅内血肿或脑疝症状,病情危急、死亡率及伤残率很高。2003年以来我科共收治颅脑外伤119例,其中颅内血肿35例(占29%)。我们对此类病人通过设立ICU科及加强特殊护理,颅内血肿病人的死亡率由未设立ICU时的60%降至39%,下降21%。致残率也有明显下降。所以我们认为通过设立ICU加强特殊护理,严重颅脑外伤也能获得较好的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ICU 监护
下载PDF
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配合TDP治疗腰背肌筋膜炎96例
18
作者 杨景发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1期244-244,共1页
腰背肌筋膜炎又称腰背肌纤维炎或腰背部软组织劳损,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疗法较多。近年来笔者采用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配合TDP治疗腰背肌筋膜... 腰背肌筋膜炎又称腰背肌纤维炎或腰背部软组织劳损,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疗法较多。近年来笔者采用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配合TDP治疗腰背肌筋膜炎96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TDP 腰背肌筋膜炎
下载PDF
踝部开放性骨折的急症处理
19
作者 杨景发 赵坤 +1 位作者 赵辉 张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1期147-147,共1页
目的:探讨踝部开放性骨折的急症处理经验。方法:采用急症手术治疗踝部开放性骨折48例,急诊患者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尽早开始手术。冲洗及彻底清创后,根据骨折类型、粉碎程度及伤口情况制订骨折处理的顺序,依次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功能... 目的:探讨踝部开放性骨折的急症处理经验。方法:采用急症手术治疗踝部开放性骨折48例,急诊患者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尽早开始手术。冲洗及彻底清创后,根据骨折类型、粉碎程度及伤口情况制订骨折处理的顺序,依次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口服伤科接骨片。结果:48例患者皆获得随访,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48例评分在76~100分,平均90分。结论:踝部开放性骨折的急症处理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开放性 急症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明磊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8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的无心脏瓣膜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均通过彩色超声...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的无心脏瓣膜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均通过彩色超声、心电图及血脂与钙磷代谢情况监测,并结合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其中回归系数为0.451~1.037,标准误(SE)为0.088~0.533,其危险系数高达1.57倍,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属于年龄性变化心脏疾病,因此加强超声检测,注意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危险因素的预防,这对改善预后具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退行性 心脏瓣膜病 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