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疗效及部分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雷臻 石慧 梁晓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440-2443,共4页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疗效,同时探讨该药物实现降温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1月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收治放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案并进一步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疗效,同时探讨该药物实现降温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1月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收治放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案并进一步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5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降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联合常规降温治疗,均持续治疗7d。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后降温效果并检测血清中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的分布水平。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CRP、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分布比例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患者,CD8^+T细胞分布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肿瘤发热患者接受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降温效果,其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免疫调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发热 麻黄附子细辛汤 炎性反应 T淋巴细胞亚群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晚期结肠癌患者生物治疗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朝文 周崇民 +1 位作者 张皓 张广钰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23-1125,共3页
结肠癌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3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居第2位,在我国居第4位。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治疗已经成为结肠癌等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极有前途的第五治疗模式。作为消化道肿瘤... 结肠癌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3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居第2位,在我国居第4位。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治疗已经成为结肠癌等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极有前途的第五治疗模式。作为消化道肿瘤治疗热点研究的生物治疗,目前用于晚期结肠癌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而手术作为结肠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有关术后生物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可以协同手术取得一定疗效。临床上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肠肿瘤 生物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德举 苏美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应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70例,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3...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应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70例,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35例、B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待4~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3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OS评分的变化情况、两组的预后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GO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良好比率达57.1%,显著高于B组良好率,A组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达28.57%,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更适合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后 脑积水 并发症
下载PDF
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德举 苏美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7期195-197,205,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对比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住...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对比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术后生存质量高的特点,但其费用较高,所以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夹闭术 血管内介入术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霞 裴承华 丁爱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6期211-212,216,共3页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300例(273只眼)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用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结果采用检眼镜检出病变数153例,病...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300例(273只眼)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用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结果采用检眼镜检出病变数153例,病变率为56.05%;后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发现FFA检出病变数251例,病变率为91.9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检查病变种类主要包括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5例,占病变数的21.91%;增生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3例,占29.08%;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5例,占25.91%;糖尿病性黄斑病变35例,占13.94%;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23例,占9.16%。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对前置镜不能发现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做出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早期诊断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美 孙德举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探究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HIE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HIE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维持良好通气换气... 目的探究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HIE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HIE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维持良好通气换气,维持良好循环功能,维持血糖正常值,控制输液支持治疗,予以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早期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14、28d后,两组NBNA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分别比较,观察组治疗14、28d后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言语能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促进智能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高压氧 行为神经评分 智能发育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任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6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0例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并比...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0例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置换组手术时间显著较内固定组长,出血量显著较多,但其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较短(P〈0.01)。置换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比较,临床疗效更好,术后恢复更快,但其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空心钉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超声造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婷婷 魏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0期221-221,223,共2页
目的:评估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血流信号的价值。方法:对52例患者共67个厚度大于3mm、长径长于15mm的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分别进行SMI检查和超声造影,以超声造影为参考标准,分析两者显... 目的:评估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血流信号的价值。方法:对52例患者共67个厚度大于3mm、长径长于15mm的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分别进行SMI检查和超声造影,以超声造影为参考标准,分析两者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能力的差异。结果:超微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SMI能够实时反映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为评价斑块的稳定性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血管成像 超声造影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短期效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苏美 孙德举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短期效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初治或复发患儿75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泼...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短期效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初治或复发患儿75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疗程疗效,两组水肿消退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达到缓解所需时间。者治疗前后左髋骨密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水肿消退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达到缓解所需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左髋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短期效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冲击治疗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短期效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微创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评估 被引量:6
10
作者 范新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期219-221,235,共4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微创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的...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微创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的腹腔镜辅助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胃肠功能、不同时段的疼痛情况以及三个月的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比对照组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个月观察组的死亡数量相比对照组少,并且在不同时段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选用腹腔镜辅助微创胃癌根治术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降低身体疼痛,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微创 胃癌根治术 胃癌 胃肠功能
下载PDF
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对下尿路症状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海洋 杨欣 李桂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修复手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术中加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带术(TVT-O)对漏尿及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共193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盆底修...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修复手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术中加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带术(TVT-O)对漏尿及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共193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盆底修复手术(其中131例加行TVT-O)且术后随访达3个月以上,前瞻眭研究患者手术后的下尿路症状变化情况及术后尿失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I)193例患者中有下尿路症状者术前为85.5%(165/193),术后为54.4%(105/193),术后下尿路症状总体发生率低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手术前后下尿路症状及相关症状发生率,尿频分别为57.0%、25.9%,尿急分别为51.8%、28.O%,咳嗽漏尿分别为50.3%、15.0%,点滴漏尿分别为44.6%、14.5%,排尿困难分别为34.7%、23.3%,排尿不尽分别为49.2%、19.7%,手助排尿分别为31.1%、2.6%,术后各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术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术前有漏尿症状的患者,盆底修复手术的同时未行TVT.0是术后漏尿症状不改善的高危因素(OR=4.933,95%CI为1.353~17.990,P=0.016)。结论盆底修复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有改善作用。对于术前有漏尿症状的患者,加用TVT-O手术比单纯盆底修复手术能更有效地治疗其漏尿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骨盆底 妇科外科手术 尿失禁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效果研究
12
作者 贺兴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02-0105,共4页
探讨对于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2023年接收的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10例,分为观察组(n=105)与对照组(n=105),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 探讨对于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2023年接收的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10例,分为观察组(n=105)与对照组(n=105),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一些指标以及7 d后的认知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液体总出量以及液体总入量分别为:(184.39±60.32)min、(219.48±32.19)min、(504.39±112.34)mL、(2512.97±200.31)mL;对照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液体总出量以及液体总入量分别为:(182.31±58.32)min、(216.32±30.23)min、(510.43±110.31)mL、(2603.21±220.13)mL。经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过程中的一些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第一天的认知功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合理采用麻醉手段,进行有效的麻醉管理,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均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全身麻醉相对于硬膜外麻醉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改善更佳,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血管患者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腹腔镜手术 麻醉管理
下载PDF
腰麻与全身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影响
13
作者 杨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68-171,共4页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麻醉方式选择上考虑腰麻与全身麻醉对其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做样本,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腰麻。探究不同麻醉方式下对围术期...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麻醉方式选择上考虑腰麻与全身麻醉对其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做样本,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腰麻。探究不同麻醉方式下对围术期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评分差异不突出(P>0.05),麻醉后,观察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时间指标对比观察组各项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麻能更好地控制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患者疼痛感并控制相关时间指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合理抑制不良反应的产生在实施效果和安全性上有更突出的表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全身麻醉 老年股骨颈骨折 围术期
下载PDF
专科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改善、并发症防控与生存质量提升的影响
14
作者 李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92-0195,共4页
讨论专科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改善、并发症防控与生存质量提升的影响。方法 2021年10月-2023年12月,择取7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在抽签法的应用下进行两组组员随机遴选,各组均为39例,组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讨论专科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改善、并发症防控与生存质量提升的影响。方法 2021年10月-2023年12月,择取7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在抽签法的应用下进行两组组员随机遴选,各组均为39例,组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专科护理方法,并观察组间病情改善效果、并发症防控效果、生存质量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病情观察指标均差异性较小,P>0.05;干预后研究组反映病情改善情况的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恢复情况更好,P<0.05。研究组反映并发症防控效果指标的并发症发生率的2.26%较对照组的20.51%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指标均差异性较小,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存质量指标均较对照组提升情况更高,P<0.05。结论 专科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来说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促使生存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阻肺 专科护理 常规护理
下载PDF
丙泊酚麻醉在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有效性及对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康锐 吴伟 韩雪冬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8期132-134,209,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在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有效性以及对血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食管癌患者8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维库溴铵和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在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有效性以及对血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食管癌患者8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维库溴铵和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两组患者均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1个月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Ransay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检测两组血清中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d,观察组患者的Ran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h,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加用丙泊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好,且可降低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老年骨折患者应用椎管麻醉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6
作者 刘淑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66-069,共4页
探讨老年患者应用椎管麻醉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70例的两组。手术期间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椎管麻醉方案。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围术期指标。结果 两组运动阻滞时间等麻醉相关指标对比(P... 探讨老年患者应用椎管麻醉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70例的两组。手术期间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椎管麻醉方案。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围术期指标。结果 两组运动阻滞时间等麻醉相关指标对比(P>0.05)。入室前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对比(P>0.05);术后30 min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更高(P<0.05);术后2 h观察组MMSE评分更高(P<0.05);术后1 d观察组SOD高于对照组,MDA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结论 老年骨折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椎管麻醉方案均能够满足手术治疗要求,但采用椎管麻醉对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更小,且不良反应率更低,一定程度提升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折 椎管麻醉 麻醉质量 血流动力学 认知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5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以及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采用有限切口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26例...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以及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采用有限切口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26例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以及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与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相似,并且具有创伤小、避免二次手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 克氏针 外固定支架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状况对PVP疗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伟杰 胡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4期201-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自2009年5月-2013年6月因椎体压缩性骨折而在我院行PVP手术的1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74例: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充分弥散,B组32... 目的研究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自2009年5月-2013年6月因椎体压缩性骨折而在我院行PVP手术的1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74例: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充分弥散,B组32例: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不佳。记录手术前以及手术后4d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局部后凸Cobb角,将末次随访与术后4d局部Cobb角之差定义为后凸纠正缺失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d及末次随访时的ODI、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4d时的ODI、VAS评分术前值的改善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ODI、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d局部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A组术后4d时Cobb角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4d时Cobb角与末次随访相比显著增大(P〈0.05)。结论 PVP手术可改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功能障碍,疼痛程度,且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不佳会影响近期疗效,并可能导致PVP术后后凸性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弥散情况 疗效影响
下载PDF
结肠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翠霞 苗子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34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途径治疗仪重要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药物在肠道的保留时间及疗效。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结肠途径治疗仪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按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所用... 目的探讨结肠途径治疗仪重要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药物在肠道的保留时间及疗效。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结肠途径治疗仪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按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所用灌肠中药相同。每日1次,连续14 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1%和72.5%。结论经结肠途径治疗仪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结肠途径治疗 灌肠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20
作者 王娜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48-051,共4页
探析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缩写为IB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中在2022.12-2024.1期间选IBD疾病确诊者、健康门诊体检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将其纳入研究组、对照组,各组患者42,根据血常规检测数据对研究组进行2次分组,分成A组、B组... 探析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缩写为IB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中在2022.12-2024.1期间选IBD疾病确诊者、健康门诊体检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将其纳入研究组、对照组,各组患者42,根据血常规检测数据对研究组进行2次分组,分成A组、B组,每组例数21,分别代表IBD疾病活跃期与稳定期,2组标本采集、化验流程保持一致,以免影响数据真实性。结果 临床采用血常规方式诊断IBD疾病,病症活跃期、稳定期监测数值存在一定差距,研究A/B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百分率纳入统计学软件,P>0.05(差异不明显);分别测定其血常规指标,结果提示,对照组、研究组间数值存较大差距,处于活跃期的研究A组血小板体积小,其余指标(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计数等)均高于对照组,研究A、B组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应用在IBD疾病诊断中,可早期明确肠病炎性感染程度,辅助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相比肠镜检查血常规检验获取数据更加快速便捷,其检查费用低,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验 炎症性肠病 诊断价值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