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苷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定量评价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籍庆余 高扬 +5 位作者 王志强 唐跃 贾六军 李彬 孙凯 吕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83,共7页
目的观察腺苷对心肌灌注的影响,对比腺苷负荷前后心肌灌注变化,并得出定量指标。方法对10只中华小型猪依次行静息态及负荷态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测量左心室心肌17个节段、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及回旋支(LCx)3支血管... 目的观察腺苷对心肌灌注的影响,对比腺苷负荷前后心肌灌注变化,并得出定量指标。方法对10只中华小型猪依次行静息态及负荷态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测量左心室心肌17个节段、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及回旋支(LCx)3支血管支配心肌,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包括心尖)3个区域及心肌各壁所属节段心肌血流量(MBF)、心肌血容量(MBV)、达峰时间(TTP)及组织通过时间(TTT)。将心肌节段分为静息组和负荷组,比较组间MBF、MBV、TTP及TTT差异。通过腺苷负荷后心肌血流灌注量化指标改变,观察腺苷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负荷效能。结果静息组MBF、MBV、TTP及TTT分别为(199.82±66.24)ml/(100 ml·min)、(15.71±5.58)ml/100 ml、(6.38±2.03)s及(13.39±4.91)s;负荷组分别为(278.87±123.24)ml/(100 ml·min)、(20.91±7.66)ml/100 ml、(5.83±1.68)s及(12.53±4.49)s。相比静态组,负荷组MBF、MBV显著升高、TTP缩短(t=8.757、7.738、3.367,P均<0.05),2组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3,P>0.05)。结论腺苷可增加心肌小型猪血流灌注、缩短灌注TTP;结合动态CT-MPI,可定量分析负荷前后心肌灌注变化及程度。正常心肌组织灌注储备不受腺苷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显像 腺苷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LAD纵深型心肌桥形态与CT-FFR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陈萍 罗琳 +3 位作者 陈强 陈玉环 张今尧 籍庆余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7-302,共6页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CTA)检查探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LAD)纵深型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 MB)形态与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CTA)检查探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LAD)纵深型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 MB)形态与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4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323例LAD纵深型MB患者的解剖学信息,并以CT-FFR≤0.80为心肌缺血的指标,将患者分为CT-FFR正常组(237例)及CT-FFR异常组(86例)。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2组各MB参数的差异,采用岭回归模型分析CT-FFR值的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结果:2组MB入口处位置、出口处位置、长度、肌肉指数、收缩期压迫程度及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 MCA)最狭窄处面积、入口处面积、出口处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岭回归方程显示,MB出口位置、长度及肌肉指数对CT-FFR值具有负向影响(P<0.05),MCA面积对CT-FFR值具有正向影响(P<0.05),并且MB长度、出口位置、肌肉指数对MB心肌缺血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80、0.79。结论:LAD纵深型MB的位置离冠状窦越近、MCA面积越窄,尤其是MB长度较长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应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心肌缺血 血流储备分数
原文传递
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评价猪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籍庆余 高扬 +7 位作者 王志强 唐跃 汤志超 贾六军 李彬 韩瑞娟 孙凯 吕滨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定量指标评价猪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模型的价值。方法:10只实验中华小型猪,麻醉后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通过导丝缓慢注入左前降支远段1 ml微球混合液(含微球0.5×10^(5)/0.5 ml),建立CMD模... 目的:探讨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定量指标评价猪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模型的价值。方法:10只实验中华小型猪,麻醉后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通过导丝缓慢注入左前降支远段1 ml微球混合液(含微球0.5×10^(5)/0.5 ml),建立CMD模型。分别于建模前60 min及建模后10 min行CT-MPI静息态和负荷态扫描。测量CT-MPI的定量指标,包括心肌血流量(MBF)、心肌血容量(MBV)。以实验猪建模前后CT-MPI指标的变化为自身参照标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建模前后静息和负荷状态下MBF、MBV的差异。之后处死动物并行病理检查证实CMD心肌节段。结果:8只猪完成实验(2只猪于建模时死亡)。CMD区静息MBF、MBV分别为(98.6±20.9)ml·100 ml^(-1)·min^(-1)、(9.0±2.8)ml/100 ml;负荷MBF、MBV分别为(87.6±14.6)ml·100 ml^(-1)·min^(-1)、(8.0±1.8)ml/100 ml。CMD区静息和负荷MBF及MBV与非CMD区比较均减低(P<0.001)。HE染色低倍镜下显示损伤心肌与正常心肌并存,高倍镜下显示心肌细胞质黏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心肌细胞排列疏松,细胞核部分出现皱缩以及心肌细胞间质水肿。结论:本研究通过动态CT-MPI评价CMD动物模型,表明CMD心肌节段在静息和负荷状态下的MBF值和MBV值均较造模前明显减低,MBF、MBV变化值可作为动态CT-MPI评价CMD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