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5
1
作者 田军平 喜贺热 +2 位作者 尚翠萍 刘娜 张旭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7-789,共3页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近年来的分布及耐药率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由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分布以痰液和支气管吸出物为主,占85.5%...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近年来的分布及耐药率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由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分布以痰液和支气管吸出物为主,占85.5%,其次是脓液,占8.7%;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多,占39.9%,其次是呼吸科,占18.1%;鲍氏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在2009年前有逐年增高趋势,2009年后有下降趋势;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总耐药率最低,其次是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5.9%、28.2%、32.6%,对氨曲南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1.2%、80.4%,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约为5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严重,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耐药率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加强检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茶碱对稳定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周期性呼吸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慧芬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4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茶碱对稳定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周期性呼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就诊的存在周期性呼吸[呼吸紊乱指数(AHI)>15次/h]的稳定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1例,均采用多导睡眠监护仪进行检... 目的探讨茶碱对稳定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周期性呼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就诊的存在周期性呼吸[呼吸紊乱指数(AHI)>15次/h]的稳定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1例,均采用多导睡眠监护仪进行检测.21例患者采用茶碱口服治疗,剂量平均为4.3mg/kg,连续治疗7d,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睡眠和呼吸情况.结果采用茶碱治疗后,21例稳定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周期性呼吸以及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睡眠中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睡眠中SaO2<90%的睡眠时间以及最低SaO2都有明显改善(P<0.05),而睡眠分期、睡眠效率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生次数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口服茶碱能有效改善稳定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周期性呼吸,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障碍 周期性呼吸 充血性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慧芬 郭红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3日~2017年6月24日收治的因呼吸机导致的老年肺炎50例,采用电脑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万古霉素进行治...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3日~2017年6月24日收治的因呼吸机导致的老年肺炎50例,采用电脑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00%与84.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8.00%与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中,利奈唑胺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细菌清除率要优于万古霉素,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疗效与安全性 细菌清除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利霞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无创通气治疗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可促进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沙美特罗替卡松 无创通气
原文传递
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病变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石慧 崔丽英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7期60-61,共2页
目的比较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3例影像学资料提示肺周围病变的患者,将病变靠近胸壁且超声能显示的患者列为超声引导组(38例);病变位于肺内,超声不能显示的或超声试穿失败的患者... 目的比较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3例影像学资料提示肺周围病变的患者,将病变靠近胸壁且超声能显示的患者列为超声引导组(38例);病变位于肺内,超声不能显示的或超声试穿失败的患者列为CT引导组(35例),比较两组的确诊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3例患者均获得满意取材,穿刺成功率100.0%(73/73)。超声引导组明确诊断36例,确诊率94.7%(36,38),CT引导组明确诊断33例,确诊率94.3%(33,35),两组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主要是气胸、痰中带血,超声引导组并发症发生率7.9%(3/38),CT引导组并发症发生率25.7%(9/3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均对肺周围病变诊断率高、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肺周围病变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学明 田军平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1期68-69,共2页
①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的动脉栓塞的资料,所有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并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不同角度显示肺动脉。③结果 28例肺动脉栓塞中,中... ①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的动脉栓塞的资料,所有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并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不同角度显示肺动脉。③结果 28例肺动脉栓塞中,中央肺动脉合并肺叶及肺段动脉栓塞7例,肺叶及肺段动脉栓塞13例,肺段及亚段栓塞8例。④结论 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是一种先进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在肺动脉栓塞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18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邬英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危重症支气管哮喘 通气治疗 机械 支气管扩张剂 积极治疗 重症哮喘 药物治疗 呼吸科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35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徐慧芬 邬英 石慧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2年第5期308-30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35例经影像学检查为肺外周病变并为超声能显示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确诊30例,其中肺腺癌15例,鳞癌3例,小细胞肺癌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35例经影像学检查为肺外周病变并为超声能显示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确诊30例,其中肺腺癌15例,鳞癌3例,小细胞肺癌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肺炎4例,肺结核4例,未明确诊断5例,3例因标本量少不能定诊,2例取材为坏死组织。并发症共5例,其中气胸3例,轻度咯血2例,治疗后愈合。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是一种对肺外周病变诊断率高,简便安全的微创检查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肺穿刺活检 肺外周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