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Ⅰ.退化草原的基本特征与恢复演替动力 被引量:195
1
作者 王炜 刘钟龄 +1 位作者 郝敦元 梁存柱 《植物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49-459,共11页
本项研究自1983年起在锡林河中游对放牧退化的冷蒿(Artemisiafrigida)占优势的草原群落变型进行封育恢复实验与长期监测。每年在植物生长季以15天为间隔进行取样测定,即每年测定9期,每期做10或20个1m&... 本项研究自1983年起在锡林河中游对放牧退化的冷蒿(Artemisiafrigida)占优势的草原群落变型进行封育恢复实验与长期监测。每年在植物生长季以15天为间隔进行取样测定,即每年测定9期,每期做10或20个1m×1m的样方。测定项目包括:群落中各植物种群的地上现存生物量、密度、高度、花(果)枝数等。还采用改进的样方方差法监测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并同时在保护良好的羊草+大针茅(Leymuschinensis+Stipagrandis)群落中进行测定取得完全对应的数据,作为对照系列。以上两种群落的土壤水分与养分动态的长期监测由本站土壤组承担。根据连续十二年监测数据的分析,对退化草原群落的性质与特征提出以下的认识,并对退化草原恢复演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1.草原退化演替阶段是与一定强度的放牧压力保持平衡而相对稳定的群落变形,退化阶段取决于牧压强度与持续的年代。2.当群落退化到冷蒿为主要优势种的阶段时,与原生群落的种类组成相比,只发生一定的数量消长变化,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3.退化群落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均匀性较高,随着恢复演替的进展,因一些种群斑块增大而使空间不均匀性增强。4.退化群落与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群落 恢复演替 草原生态 内蒙古
下载PDF
草原群落退化与恢复演替中的植物个体行为分析 被引量:145
2
作者 王炜 梁存柱 +1 位作者 刘钟龄 郝敦元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定义植物个体小型化是在草原过度放牧条件下 ,草原植物植株变矮 ,叶片变短、变窄 ,节间缩短 ,以及根系分布浅层化等性状的集合。小型化个体的生态学属性介于环境饰变与生态型之间 ,特称之为扰动响应型。个体小型化逆转过程表现出集体行... 定义植物个体小型化是在草原过度放牧条件下 ,草原植物植株变矮 ,叶片变短、变窄 ,节间缩短 ,以及根系分布浅层化等性状的集合。小型化个体的生态学属性介于环境饰变与生态型之间 ,特称之为扰动响应型。个体小型化逆转过程表现出集体行为 ;小型化个体具有维持其形状的保守性 ,变化的阶段性和突变性 ;小型化的逆过程即正常化过程 ,与演替时间有关。个体小型化是过度放牧下群落生产力衰退的重要表现 ,是对过度放牧的负反馈机制。在草原群落退化演替机理研究中 ,对个体小型化的深入认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个体小型化 群落演替 扰动响应型
下载PDF
草业系统中的界面论 被引量:134
3
作者 任继周 南志标 郝敦元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8,共8页
论述了草业系统中界面的特性、结构与作用。草业系统存在 3个主要界面 ,即草丛—地境界面 (A) ,草地—动物界面 (B)和草畜—经营管理界面 (C) ,这 3个界面将草业 4个生产层连缀而成完整的草业系统。界面是生态系统间以及生态系统与非生... 论述了草业系统中界面的特性、结构与作用。草业系统存在 3个主要界面 ,即草丛—地境界面 (A) ,草地—动物界面 (B)和草畜—经营管理界面 (C) ,这 3个界面将草业 4个生产层连缀而成完整的草业系统。界面是生态系统间以及生态系统与非生态系统间的分界和生态系统与外界连通的中介 ;界面的开放功能使系统内与系统间实现耦合 ,形成新的高一级生态系统 ;界面的共同特性是具有开放性 ,不均质性 ,但各层次的界面亦存在独特性 ,界面 A具多维性 ,而界面 B和 C则为轨迹面而无多维性。对草业系统内 3个主要界面的研究 ,将全面揭示各类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与机理 ,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草业系统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对策 ,并发展草业科学的方法论 ,促进草业的系统耦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草丛-地镜界面 草地-动物界面 草业系统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Ⅱ.恢复演替时间进程的分析 被引量:121
4
作者 王炜 刘钟龄 +1 位作者 郝敦元 梁存柱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60-471,共12页
根据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的羊草+大针茅草原退化变型-冷蒿群落封育12年(1983~1994)的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群落恢复演替轨迹取得以下认识:1.依据群落优势种的更替及主分量分析结果可将恢复演替过程划分为冷蒿优势... 根据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的羊草+大针茅草原退化变型-冷蒿群落封育12年(1983~1994)的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群落恢复演替轨迹取得以下认识:1.依据群落优势种的更替及主分量分析结果可将恢复演替过程划分为冷蒿优势阶段、冷蒿+冰草阶段、冰草优势阶段、羊草优势阶段。2.退化草原群落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群落生产力的变化表现出阶梯式跃变和亚稳态阶面相间的特点。第一次跃变发生在1984年,上升到第二个阶面,第二次跃变发生在1990年,进入了第三个阶面,已接近于原生群落的生产力。3.群落生产力与水资源量的关系因恢复演替阶段不同而异。第一亚稳态时期,群落地上现存生物量大体处于166g·m ̄-2的水平上,生长季降水量达176mm以上时,增加降水对群落生产力的提高不发生显著影响。第二亚稳态时期,群落生物量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可推算出群落于物质生产用水量介于1.1~1.6mm·g ̄-1之间。此值在1.1mm·g ̄-1时,群落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高,而在1.6mm·g ̄-1时群落生物量达到最大值。4.在恢复演替进程中,群落密度的位点常数约为271.5株·m ̄-2,循此常数上下波动,表现出拥挤与稀疏交替发生的过程,构成了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恢复演替 群落 恢复演替进程 内蒙古
下载PDF
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生态 被引量:87
5
作者 赵吉 廖仰南 +1 位作者 张桂枝 邵玉琴 《中国草地》 CSCD 1999年第3期57-67,共11页
1980~1998年,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等草原地区开展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系列研究。“干重换算法”为草原土壤微生物不同类群的生物量测定提供了一个较实用的方法;内蒙古不同草原和荒漠区土壤微生物活性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 1980~1998年,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等草原地区开展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系列研究。“干重换算法”为草原土壤微生物不同类群的生物量测定提供了一个较实用的方法;内蒙古不同草原和荒漠区土壤微生物活性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特征;锡林河流域六种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及生物量分布亦有所不同;羊草等牧草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不同放牧率及退化草场围栏恢复、落地油污染、施用稀土元素等人为因素会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性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微生物多样化变化亦符合“中度干扰理论”;土壤微生物在草原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类群存在明显的优势更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生态 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羊草+大针茅草原群落退化演替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71
6
作者 王炜 梁存柱 +1 位作者 刘钟龄 郝敦元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8-472,共5页
通过比较退化与未退化典型草原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的个体数量特征和根系分布的差异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实验样地上通过为期 11年 (1983~ 1993)对退化草原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个体特... 通过比较退化与未退化典型草原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的个体数量特征和根系分布的差异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实验样地上通过为期 11年 (1983~ 1993)对退化草原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个体特征动态的监测 ,证明以节间缩短、叶片变短和根系分布浅层化为特征的植物个体小型化是在过度放牧所致草原退化中联系导因与结果的机理性中间环节。植物个体小型化使群落生产力水平下降 ;也使各个种群构建群落的功能衰退 ,并由此导致原来占据的资源空间被释放出来 ;释放出的资源诱使家畜不喜食的种群大量拓殖 ,从而出现优势种更替。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演替机理 个体小型化 草原群落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植被在持续牧压下退化演替的模式与诊断 被引量:61
7
作者 刘钟龄 王炜 +1 位作者 梁存柱 郝敦元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44-251,共8页
草原在长期超强度放牧压力下,发生逆行(退化)演替。由于群落中的植物种群更替,使生物生产力衰退,并伴随着土壤与下垫面的变化,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流程下降到低一级生态效率的系统状态。在内蒙古草原的不同生态区域中,... 草原在长期超强度放牧压力下,发生逆行(退化)演替。由于群落中的植物种群更替,使生物生产力衰退,并伴随着土壤与下垫面的变化,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流程下降到低一级生态效率的系统状态。在内蒙古草原的不同生态区域中,不同草原类型逆行演替的进程与途径差异明显。在东部草甸草原,以贝加尔外茅群系为地带性类型,演替变型是耐牧性很强的寸草苔群落。在中部广大地区的典型草原,以羊草+大外茅群落为代表,在长期牧压下的演管变型是冷蒿群落。在西部地区的荒漠草原是小针茅群系占优势,退化演替变型是小亚菊+隐子草群落。对不同逆行演替模式运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按优势植物种群的更替和退化草原群落指标植物的存在度进行演替模式与演替序列的诊断。本文是IMGRASS项目第四课题中的草原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放牧等)的响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放牧压力 退化演替 演替模式 草原
下载PDF
土地覆盖及土地利用遥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柳海鹰 高吉喜 李政海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1年第4期7-12,共6页
简要综述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在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方面研究的进展及新数据库的开发应用情况 ,并对本世纪该领域可能出现的新动向作了初步分析 ,为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资料数据 。
关键词 土地覆盖 土地利用 遥感技术 卫星影像 土地资源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群落演替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49
9
作者 郝敦元 刘钟龄 +1 位作者 王炜 梁存柱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3-511,共9页
根据1983年至今12年定位监测的结果,提出了一个描述典型草原在过大的牧压下退化和封育恢复演替的数学模型。建模的生态学公设是:1.植物群落占据的空间范围内环境因素视为均匀一致;2.退化和恢复演替进程中尚未发生植物种的... 根据1983年至今12年定位监测的结果,提出了一个描述典型草原在过大的牧压下退化和封育恢复演替的数学模型。建模的生态学公设是:1.植物群落占据的空间范围内环境因素视为均匀一致;2.退化和恢复演替进程中尚未发生植物种的消失和侵入;3.牲畜采食将增大牧草死亡率;4.草原群落内植物种群的竞争存在一个优胜顺序;5.植物种群增长遵循逻辑斯蒂克规律。对这一模型的稳定性分析说明:1.退化草原长期围封后可恢复到顶极状态;2.随着牧压的增强,草原群落将达到一个新的退化状态;3.退化过程和恢复过程的轨迹是不同的;4.草场改良措施改变了草原群落的演替轨迹和速率,使优质牧草在较大的种群尺度下向顶极状态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学 内蒙古草原 退化群落 恢复演替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 Ⅳ.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群动态的分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炜 梁存柱 +1 位作者 刘钟龄 郝敦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4期44-55,共12页
本文根据 1 983-1 993年退化草原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主要植物种群地上现存量与密度的变化 ,将这些种群区分成 6种类型 :优势增长型—羊草 (Leymuschinensis) ;缓慢增长型—大针茅 (Stipa grandis) ;典型衰退型—糙隐子草 (Cleis-togenes... 本文根据 1 983-1 993年退化草原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主要植物种群地上现存量与密度的变化 ,将这些种群区分成 6种类型 :优势增长型—羊草 (Leymuschinensis) ;缓慢增长型—大针茅 (Stipa grandis) ;典型衰退型—糙隐子草 (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变蒿 (Artemisia commutata) ;迟滞衰退型—冷蒿 (Artemisiafrigida) ;中间过渡型—米氏冰草 (Agropyron michnoi)、双齿葱 (Allium bidenta-tum)和洽草 (Koeleria cristata) ;演替中立型—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并依据各种群的拓殖 ,生物产量和根系分布等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各种群在恢复演替中的作用。根据种群根系分布范围与种群密度变化的关联 ,本文提出“恢复演替的作用域扩展”概念。在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演替中 ,表现出群落地上部分矮化和地下部分的浅层化 ,恢复演替则表现其逆过程。当恢复演替开始后 ,浅层土壤中最先出现拥挤 ,浅根性植物种群趋于衰退 ,也促使一些种群向土壤深层发展。表现出种群更替的作用空间扩展的趋势。其中衰退种群植株死亡后的资源空间可使拓殖能力强的种群或原种群增长。于是资源与种群增长构成一个反馈调节环。反馈调节使群落演替自组织过程表现出方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恢复演替 种群动态 植物 根系 内蒙古
下载PDF
不同放牧率对冷蒿小禾草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11
作者 赵吉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2-227,共6页
以围栏轮牧方式研究不同放牧率对退化草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栏及适度放牧四年后使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显著提高(P<0.01),有利于退化草原的逐步恢复。与对照区比较,放牧区微生物各类群的数量均呈减少趋势,并与土壤有机... 以围栏轮牧方式研究不同放牧率对退化草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栏及适度放牧四年后使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显著提高(P<0.01),有利于退化草原的逐步恢复。与对照区比较,放牧区微生物各类群的数量均呈减少趋势,并与土壤有机碳变化密切相关(p<0.01)。九年后,在4羊/ha区的微生物量-C高于对照区,而在1.33和6.67只羊/ha区则有所降低。长期中牧(4只羊/ha)对土壤微生物总数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蒿 小禾草 草原 放牧草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贺兰山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生态学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白学良 赵连梅 +1 位作者 孙维 孙卫国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研究了贺兰山不同海拔高度主要林型种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生态学作用.结果表明:云杉林下藓类地被层的生物量最高,9147.7kg/hm2,是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总生物量的9.2倍,在饱和吸水状态下,可贮存水2017... 研究了贺兰山不同海拔高度主要林型种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生态学作用.结果表明:云杉林下藓类地被层的生物量最高,9147.7kg/hm2,是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总生物量的9.2倍,在饱和吸水状态下,可贮存水20174.5kg/hm2.通过随机取样按海拔高度、林型和土壤类型等梯度对贺兰山苔藓植被进行了调查,影响苔藓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照,相对湿度、海拔高度和土壤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生态学作用
下载PDF
锡林河流域草原植被退化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仝川 杨景荣 +1 位作者 雍伟义 雍世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1-578,共8页
利用TM遥感影像,结合地面植被调查,基于典型草原退化演替模式,绘制锡林河流域植被现状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研究了锡林河流域草原植被退化空间格局特征,得出全流域、上中下游及流域内不同地貌类型上不同草原退化等级的面积。全流域1... 利用TM遥感影像,结合地面植被调查,基于典型草原退化演替模式,绘制锡林河流域植被现状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研究了锡林河流域草原植被退化空间格局特征,得出全流域、上中下游及流域内不同地貌类型上不同草原退化等级的面积。全流域1999年放牧退化草原植被面积为7689.3km2,占总流域面积的71.86%。根据草原退化指数计算得出全流域总草原退化指数为10901.8km2草原退化单位,同时还计算了流域上中下游区域和流域内不同地貌类型的草原退化指数值。通过网格取样,绘制锡林河流域草原退化指数空间图,应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法绘制草原植被退化指数等值线图。结果表明:锡林河流域草原退化的空间格局较为复杂,首先与流域上中下游及不同地貌类型上人类放牧利用强度的差异相关,具体表现在流域中下游及河谷阶地、平原和丘陵区草原植被退化较为明显,其次,全流域有多个较为明显的草原植被严重退化中心区,均与人类高强度放牧利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植被退化 空间格局 草原退化指数 趋势面分析 锡林河流域 草原退化演替
下载PDF
利用马尔柯夫过程预测锡林河流域草原退化格局的变化 被引量:27
14
作者 仝川 郝敦元 +2 位作者 高霞 姜庆宏 雍世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8-493,共6页
以我国北方典型草原模式地段之一的锡林河流域草原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两个时期遥感影像解译的植被类型图衍生出草原植被退化图。在对草原退化图统一网格化后,计算各网格草原退化指数,并加以分级,确定不同草原退化等级之间转移概率,... 以我国北方典型草原模式地段之一的锡林河流域草原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两个时期遥感影像解译的植被类型图衍生出草原植被退化图。在对草原退化图统一网格化后,计算各网格草原退化指数,并加以分级,确定不同草原退化等级之间转移概率,并应用马尔柯夫模型预测锡林河流域草原退化格局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防止草地退化的根本性措施,草原退化态势还将继续下去。以每个网格草原退化指数值为各网格草原退化状况划分依据,以3km×3km网格为统计单元,在流域总面积为10701km2情况下,预测结果是:2005年,锡林河流域草原退化为3级的网格总面积是3776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5.29%;4、5级网格面积之和为5427km2,达到流域总面积的50.71%。2025年,锡林河流域草原退化为3级的网格面积总和是3389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1.67%;4、5级网格面积之和为6406km2,达到流域总面积的5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柯夫过程 锡林河流域 退化格局 草原退化预测 草原退化指数 转移矩阵 土地荒漠化
下载PDF
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研究 被引量:38
15
作者 邵玉琴 赵吉 包青海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2,共5页
对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 :①好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 0~ 0 5cm(结皮层 ) >0 5~ 10cm >6 0~ 70cm >30~ 40cm >15 0~ 16 0cm ,好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峰值在 0~ 0 5cm(结皮层 ) ;②... 对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 :①好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 0~ 0 5cm(结皮层 ) >0 5~ 10cm >6 0~ 70cm >30~ 40cm >15 0~ 16 0cm ,好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峰值在 0~ 0 5cm(结皮层 ) ;②芽孢型细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 0 5~ 10cm >0~ 0 5cm >6 0~ 70cm >30~ 40cm >15 0~ 16 0cm ,芽孢型细菌生物量的峰值在 0 5~ 10cm ;③厌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 30~ 40cm =6 0~ 70cm >0~ 0 5cm =0 5~ 10cm =15 0~ 16 0cm ,厌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峰值在 30~ 40cm和 6 0~ 70cm ;④丝状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 0~ 0 5cm(结皮层 ) >0 5~ 10cm >30~ 40cm >6 0~ 70cm >15 0~ 16 0cm ,丝状微生物生物量的峰值在 0~0 5cm(结皮层 ) ;⑤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垂直分布相一致 ,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固定沙丘 微生物生物量 垂直分布 土壤酶活性 养分
下载PDF
退化草原围封恢复过程中草场质量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李政海 王炜 刘钟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34-338,共5页
利用十年研究结果表明,围封后,草场的总产量在第二年即可基本上恢复到与当地的大气降水相互平衡的水平,但其中的草群类型和各种植物生物量的消长变化则是相对缓慢、逐渐进行的。草场质量的动态变化总的趋势是羊草、大针茅、冰草等禾... 利用十年研究结果表明,围封后,草场的总产量在第二年即可基本上恢复到与当地的大气降水相互平衡的水平,但其中的草群类型和各种植物生物量的消长变化则是相对缓慢、逐渐进行的。草场质量的动态变化总的趋势是羊草、大针茅、冰草等禾本科优质牧草的比重逐年提高,而菊科、蔷薇科和其他杂类草等饲用价值较低的牧草的比重逐年下降,草场质量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围封恢复 草场质量 草原 草原更新
下载PDF
内蒙古退化草原植被对禁牧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35
17
作者 王炜 刘钟龄 +1 位作者 郝敦元 梁存柱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39-43,共5页
草原退化是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表现。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选定有代表性的羊草+大针茅草原放牧退化演替变型———冷蒿群落实行封育禁牧,在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1983~1994年)进行动态监测。根据连续11年监测的数... 草原退化是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表现。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选定有代表性的羊草+大针茅草原放牧退化演替变型———冷蒿群落实行封育禁牧,在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1983~1994年)进行动态监测。根据连续11年监测的数据,阐述了植被恢复演替的动态响应,划分了群落恢复进程的四个阶段:冷蒿优势阶段、冷蒿+冰草阶段、冰草优势阶段、羊草优势阶段。群落生产力由1983年的74g/m2跃升到1993年的217g/m2,其中羊草是增产最高的种群。退化群落中的土壤水分与养分资源对生产力的恢复没有限制影响。植物种群拓植能力与退化群落资源过剩成为恢复演替的趋动和保证因素。经过10余年的恢复,虽然群落生产力已接近于原生群落,但是从群落结构和稳定性来看,还未完全达到顶极群落状态。退化群落经过5年封育即可以恢复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退化草原 封育恢复 动态响应
下载PDF
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生态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邵玉琴 赵吉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715-719,共5页
研究了内蒙古库布齐沙带东段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与土壤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的季节变化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均为春季和秋季>夏季;从流动沙丘到固定沙丘,植物种类组成、土壤微生物数量... 研究了内蒙古库布齐沙带东段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与土壤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的季节变化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均为春季和秋季>夏季;从流动沙丘到固定沙丘,植物种类组成、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均出现相同的变化规律,由少逐渐增多;库布齐固定沙丘的土壤微生物土层垂直分布规律有其地域的独特性,在0.5~10cm和150~160cm土层中,无芽孢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 微生物数量 生态因子 土壤
下载PDF
火烧对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周道玮 刘仲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在羊草草原正常能着火季节内,通过人为点烧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时间火烧对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草-杂类草草原早春火烧后,群落密度、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提高,均匀性降低;羊草典型草原秋季火烧后,群落密度、多样性... 在羊草草原正常能着火季节内,通过人为点烧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时间火烧对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草-杂类草草原早春火烧后,群落密度、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提高,均匀性降低;羊草典型草原秋季火烧后,群落密度、多样性和均匀性降低,种类丰富度提高.连续2次火烧除羊草和几种1—2年生植物密度增加外,其它各种群密度降低,群落多样性也降低,一些种类退出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火烧 群落组成 羊草 草原
下载PDF
割草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与组成的影响──Ⅲ 120种植物种子的大小与重量 被引量:27
20
作者 仲延凯 包青海 +1 位作者 孙维 张海燕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0-286,共7页
对典型草原 1 2 0种植物种子的大小及其重量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如下 :1 2 0种植物分属于 2 9科 80属 .据 1 2组 2 0粒种子重量的平均值 ,黄蒿种子的重量最轻 ,为 0 .758± 0 .361 mg;芯芭种子最重 ,为 1 62 5.61 6± 80 6.4 34 ... 对典型草原 1 2 0种植物种子的大小及其重量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如下 :1 2 0种植物分属于 2 9科 80属 .据 1 2组 2 0粒种子重量的平均值 ,黄蒿种子的重量最轻 ,为 0 .758± 0 .361 mg;芯芭种子最重 ,为 1 62 5.61 6± 80 6.4 34 mg.草原植物以小粒种子为主 ,50 m g以下的种子占总量的 66.67% ;从 1 0 0 0到 1 70 0 mg的种子仅占 1 .67% .植物生活型 (生长型 )与种子大小、重量和散布形式有关 ,在典型草原上 ,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 ,占总数的 77.50 % ;其次为一年生草本和二年生草本植物 ,分别占 8.33%和 6.67% .种子数量与种子重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而且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割草 种子 大小 重量 生活型 土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