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1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树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82,共6页
等差原则是汉语称谓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讲究尊卑贵贱、长幼差序,带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和身份的规定性。情感原则是人与人相互称呼时,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关系"的角度选择称谓词来... 等差原则是汉语称谓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讲究尊卑贵贱、长幼差序,带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和身份的规定性。情感原则是人与人相互称呼时,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关系"的角度选择称谓词来称呼对方,它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伦、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心理。汉语社交称谓有一种难解的困惑:称人时不知是该以等差原则相称还是以情感原则相称。以等差原则相称在一定意义上就忽略、淡化了情感,以情感原则相称,在一定意义上就忽略、淡化了等差,二者构成了一个称谓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渭 等差原则 情感原则
下载PDF
关于绿色消费的生态哲学思考 被引量:39
2
作者 包庆德 张燕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28,共5页
绿色消费是一个全新的消费理念。它既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反思批判,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有必要通过对绿色消费可持续性的生态哲学反思以及对现实格局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消费重要性的学术探讨,来更深刻地认识... 绿色消费是一个全新的消费理念。它既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反思批判,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有必要通过对绿色消费可持续性的生态哲学反思以及对现实格局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消费重要性的学术探讨,来更深刻地认识这一全新消费模式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 生态哲学 可持续发展 消费模式 消费需求
下载PDF
汉语亲属称谓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树新 杨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92,共4页
每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中都沉淀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与汉民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基于“泛伦理化”和家国同构的意识形态及传统文化会引导出亲属称谓的泛化。情感原则是... 每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中都沉淀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与汉民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基于“泛伦理化”和家国同构的意识形态及传统文化会引导出亲属称谓的泛化。情感原则是人与人相互称呼时,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关系”的角度选择称谓词来称呼对方,它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伦、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心理。汉语称谓中,最能凸显情感原则的恐怕就是亲属称谓的泛化了。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用法与亲属称谓词的常态用法相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称谓 泛化 文化心理
下载PDF
论人体词语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树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3,共6页
人体词语作为一种符号 ,牢牢保留着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而对具有转义用法的人体词语的文化内涵进行解析。,使隐藏于人体词语符号中丰富的文化意义显现出来。隐喻 ,这种诗性智慧赋予了汉语人体词语滋生新义的生机。把自然人格化 ,以人... 人体词语作为一种符号 ,牢牢保留着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而对具有转义用法的人体词语的文化内涵进行解析。,使隐藏于人体词语符号中丰富的文化意义显现出来。隐喻 ,这种诗性智慧赋予了汉语人体词语滋生新义的生机。把自然人格化 ,以人为中心看待万物 ,是人体词语产生的认知基础。而文化类推、精神类推是促使人体词语滋生和扩张的文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词语 文化意蕴 隐喻 映射 类推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资源配置领域的制度创新——析非政府组织对市场缺陷和非市场缺陷的补充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银喜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3-97,共5页
众所周知 ,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制度背景下 ,以不同的方式 ,或单独作用 ,或组合调控 ,均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功能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人类的实践活动证明 ,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都存在自身不可避免的... 众所周知 ,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制度背景下 ,以不同的方式 ,或单独作用 ,或组合调控 ,均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功能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人类的实践活动证明 ,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都存在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 ,而且不论以何种组合方式进行资源配置 ,都不可能使之达到最优 ,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政府组织 (Non 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及其赖以存在的社会体制 ,以其自身特有的性质和秉性 ,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市场机制和政府—国家机制所无法克服的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缺陷 非市场缺陷 非政府组织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对生态移民的理性思考——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笑春 陈智 +4 位作者 叶立国 董华 刘敏 张君 聂馥玲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8,共5页
生态移民的概念众说纷纭。一些学者认为生态移民是"环境移民"的一种,是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而引起的人口迁移,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区域人口环境容量不足以承载过多的人口而造成的移民。因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 生态移民的概念众说纷纭。一些学者认为生态移民是"环境移民"的一种,是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而引起的人口迁移,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区域人口环境容量不足以承载过多的人口而造成的移民。因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退化引起的环境移民可称为"生态移民"。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移民实际情况考察,可以看出生态移民涉及生态问题、生产问题、生活问题等。因此,生态移民需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移民 可持续发展 浑善达克
下载PDF
生态休闲与休闲经济 被引量:28
7
作者 包庆德 叶立国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20,共4页
当今,我们的社会即将迈入"普遍有闲的社会",休闲在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各种休闲产业的建立促使休闲经济日新月异。为了人类现在和将来更好的休闲,我们提出"生态休闲"的概念,概括地说就是可持续休闲。在大力发展... 当今,我们的社会即将迈入"普遍有闲的社会",休闲在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各种休闲产业的建立促使休闲经济日新月异。为了人类现在和将来更好的休闲,我们提出"生态休闲"的概念,概括地说就是可持续休闲。在大力发展休闲经济时,要保证是建立在生态休闲的基础上,这就需要从科研、教育、国家政策等方面多做努力,而且必须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等几个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休闲 休闲经济 可持续休闲 全民意识 利益关系
下载PDF
“老师”称谓的泛化及其原因 被引量:26
8
作者 扬清 王娥 《汉字文化》 2005年第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老师” 原因 社会关系 传授知识 称谓语 “泛化” 称呼 学生
原文传递
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 被引量:27
9
作者 包庆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12,共5页
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蕴涵着全部生态哲学问题的丰富底蕴,是构建生态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平台,是贯彻生态哲学研究始终并构成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换言之,生态存在和生态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全部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任何... 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蕴涵着全部生态哲学问题的丰富底蕴,是构建生态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平台,是贯彻生态哲学研究始终并构成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换言之,生态存在和生态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全部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任何生态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不是生态意识决定生态存在,而是生态存在决定生态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范畴 生态存在 生态意识 生态生产方式
下载PDF
蒙古族生态文化的物质层面解读 被引量:23
10
作者 葛根高娃 薄音湖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4,共6页
蒙古族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是指蒙古民族及其游牧诸先民们在蒙古高原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的、与这一环境相适应的、一整套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技能及有关的知识体系 ;体现于物质层面的蒙古族生态文化具有适应性、实用性、合理性及稳... 蒙古族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是指蒙古民族及其游牧诸先民们在蒙古高原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的、与这一环境相适应的、一整套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技能及有关的知识体系 ;体现于物质层面的蒙古族生态文化具有适应性、实用性、合理性及稳定性等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物质层面 生态文化 特征
下载PDF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述评 被引量:23
11
作者 乌铁红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8-103,共6页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旅游地形象研究已逐渐成为旅游发展和规划研究的热点。综合当前国内旅游形象研究,可以看出,今后旅游形象研究的一些趋势,如内容将向纵深方向发展,实证研究仍将占据重要地位,国内旅游形象研究主体趋向于多元化等。
关键词 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研究 述评
下载PDF
论汉语称谓的困境与缺环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树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93,共6页
言语交际中存在着称谓难的困境。但是,称谓的困境不等于称谓的缺环。称谓的困境是个人对称谓词语如何选择的问题,是个人运用语言时的一种语用现象,与汉语称谓系统无关。同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称谓词繁多,为人们选用称谓词提供了足够的空... 言语交际中存在着称谓难的困境。但是,称谓的困境不等于称谓的缺环。称谓的困境是个人对称谓词语如何选择的问题,是个人运用语言时的一种语用现象,与汉语称谓系统无关。同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称谓词繁多,为人们选用称谓词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汉语称谓词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称谓缺环理论有悖语言的系统性原则。称谓困境的根本原因或症结在于等差原则和情感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谓 困境 缺环 等差原则 情感原则
下载PDF
大学生自卑心理及其对策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继如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S1期210-212,共3页
自卑心理是个体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许多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 ,具有片面性、泛化性、敏感性、掩饰性、封闭性、退缩性和自负性等主要特点。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应在分析其原因的基... 自卑心理是个体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许多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 ,具有片面性、泛化性、敏感性、掩饰性、封闭性、退缩性和自负性等主要特点。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应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相应对策帮助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卑心理 自我认识 自我评价
下载PDF
生态哲学之维:自然价值的双重性及其统一 被引量:24
14
作者 包庆德 彭月霞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0,共8页
学术界就自然价值的不同理解形成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主张。从生态哲学理论维度审视,对自然价值应从“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两个层面加以考察。前者是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有效尺度;后者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 学术界就自然价值的不同理解形成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主张。从生态哲学理论维度审视,对自然价值应从“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两个层面加以考察。前者是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有效尺度;后者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只有将两者在实践中给予双重观照达到有效统一,才能超越传统主客二分的简单化和僵化的历史局限性,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们值 人的尺度 自然的尺度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古代蒙古生态保护法规 被引量:17
15
作者 奇格 阿拉腾 盛明光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36,共3页
古代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 ,他们利用草原饲草资源从事畜牧业生产 ;冬春季节 ,他们又以狩猎业为辅作食物补充。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早在习惯法时代 ,他们就非常重视草原的生态保护。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蒙古族奴隶主贵族和后来的封建统... 古代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 ,他们利用草原饲草资源从事畜牧业生产 ;冬春季节 ,他们又以狩猎业为辅作食物补充。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早在习惯法时代 ,他们就非常重视草原的生态保护。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蒙古族奴隶主贵族和后来的封建统治者 ,继承、增补和发展了古代蒙古族的“约孙”(yusun习惯法 ) ,把草原生态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古代蒙古族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定给我们极大启示 ,蒙古民族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蒙古族 生态保护法规 元朝 水资源 野生动物
下载PDF
中外环境教育研究之概述 被引量:13
16
作者 包红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环境教育从最初被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其概念也从了解关于生物和自然界的知识到处理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教育,再到强调全球视角和可持续发展,经历了多次演变。环境教育的形式大致有基础环境教育、大学环境教育、在职环... 环境教育从最初被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其概念也从了解关于生物和自然界的知识到处理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教育,再到强调全球视角和可持续发展,经历了多次演变。环境教育的形式大致有基础环境教育、大学环境教育、在职环境教育和民间环境教育等几种。这些形式各有各的独特功能,同时各自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想真正克服这些问题,除了需要我们从上到下的广泛努力之外,还需要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环境意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生态哲学操作:西部资源环境与经济生态三题 被引量:21
17
作者 包庆德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0-53,共4页
论及西部开发 ,学界通常强调应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时并举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度统一云云。然而问题在于 ,结合西部地区的现实 ,在西部开发中如何有效实现这些进言献策 ,如何充分化解它们之间的矛盾... 论及西部开发 ,学界通常强调应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时并举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度统一云云。然而问题在于 ,结合西部地区的现实 ,在西部开发中如何有效实现这些进言献策 ,如何充分化解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 ,能否以及怎样提供有价值的操作思路。文章给出生态哲学理论视界 ,对此进行了观念 /思维层面上的操作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 生态建设 生态力 生态效率 观念操作
下载PDF
从生态哲学视界看游牧生态经济及其启示 被引量:17
18
作者 包庆德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1,43,共5页
游牧经济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条件而做出的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从生态哲学理论视界审视,游牧经济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生态意蕴,游牧民族的生... 游牧经济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条件而做出的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从生态哲学理论视界审视,游牧经济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生态意蕴,游牧民族的生存、生活和生产具有明显的简约循环化特点和凸显的绿色生态化特征。就游牧经济传统与人类工业文明进程相比较,如何扬弃优劣,又如何扬长补短,加速生态文明的进程,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游牧经济 生态环境 草原承载力 工业文明 生态化
下载PDF
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的古今嬗变 被引量:8
19
作者 姜德军 道尔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97,共4页
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指称对象从有德识的长者到普通人,呈现通用、泛化的趋势;与交谈者之间的身份差距以及亲疏程度等相呼应,"先生"这一称谓使用的原则从"等差"演变为"情... 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指称对象从有德识的长者到普通人,呈现通用、泛化的趋势;与交谈者之间的身份差距以及亲疏程度等相呼应,"先生"这一称谓使用的原则从"等差"演变为"情感"。"先生"演变的原因不能从称谓自身中去寻找,而应该到称谓之外的社会和交际的人中间去寻找。其使用形式的多样性为称谓者根据不同的需要而有所选择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称谓 先生 泛化 使用原则
下载PDF
绿色视界:生态思维与节约型社会 被引量:16
20
作者 包庆德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3,共4页
生态思维是从生态哲学维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并以其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它既有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存在关系的多元性和价值联系的多样性,有机开放性和有序循环性,资源有限性与认识无限性等特征;又有... 生态思维是从生态哲学维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并以其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它既有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存在关系的多元性和价值联系的多样性,有机开放性和有序循环性,资源有限性与认识无限性等特征;又有协调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性,渗透人的思维与行为习惯的双向性以及辐射人的环保与发展能量的双效性等功能。生态思维的系统研究和全面培育,对于强化人们的资源节约意识与和谐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思维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节约型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