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与“目”的词义演变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慧贤 《汉字文化》 2008年第5期81-84,共4页
汉语人体部位词语属于基本词汇,且大多数为常用词,有些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部分词语历史演变的描写和相关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汉语词汇史和历史词汇学的建立。本文试对“眼”与“目”的词义演变问题作一历史性考察。
关键词 词义演变 “目” “眼” 汉语词汇史 历史演变 基本词汇 人体部位 常用词
原文传递
传统媒体写作与新媒体写作 被引量:4
2
作者 格日乐 《写作》 2016年第2期22-23,共2页
在计算机进入到写作领域后,传统媒体写作受到挑战。写作的各个领域,如公文,很多政务信息、官方微博都通过互联网发布;在语言上,新媒体写作也在颠覆传统写作语言,而且潮流不可阻挡。传统写作在新技术面前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特点和技术,... 在计算机进入到写作领域后,传统媒体写作受到挑战。写作的各个领域,如公文,很多政务信息、官方微博都通过互联网发布;在语言上,新媒体写作也在颠覆传统写作语言,而且潮流不可阻挡。传统写作在新技术面前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特点和技术,学会利用今天的互联网技术来为传统写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新媒体 互联网
下载PDF
萧乾创作转向论析——兼及京派解体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崔荣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83,共7页
《皈依》后,萧乾小说表现出明显的战斗性但也遭逢艺术困境。这里有作家的主动选择,也来自于现代历史的影响。而其转向也可视为京派解体的肇始,并是解释京派解体原因的典型个案。现代严酷的社会环境及民族主义的潮流让京派难以与社会现... 《皈依》后,萧乾小说表现出明显的战斗性但也遭逢艺术困境。这里有作家的主动选择,也来自于现代历史的影响。而其转向也可视为京派解体的肇始,并是解释京派解体原因的典型个案。现代严酷的社会环境及民族主义的潮流让京派难以与社会现实生活建立文学的联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乾小说 创作转向 京派解体
原文传递
论中国当代萨满题材小说的多元意识与独异风格 被引量:2
4
作者 崔荣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9-155,共7页
中国北方的多民族作家江浩、乌热尔图、萨娜、郭雪波、迟子建等三十余年来写出的萨满题材小说是当代小说的重要构成;勇猛刚毅、敬畏自然等萨满文化意识构成小说的精神底蕴与内质;泛神倾向、诗性气质与魔幻色彩是其重要艺术特点。萨满题... 中国北方的多民族作家江浩、乌热尔图、萨娜、郭雪波、迟子建等三十余年来写出的萨满题材小说是当代小说的重要构成;勇猛刚毅、敬畏自然等萨满文化意识构成小说的精神底蕴与内质;泛神倾向、诗性气质与魔幻色彩是其重要艺术特点。萨满题材小说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历史经验与艺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题材 萨满精神 诗性气质 魔幻色彩
原文传递
论达斡尔族女作家萨娜小说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1
5
作者 托娅 赵筱彬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达斡尔族著名女作家萨娜以独特的心灵体验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描画了纷繁的社会人生图画,批判了来自男权的压迫,展示了达斡尔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在艺术建构上,萨娜的小说擅于以从容自如的叙事方式,多线条并进、时空穿梭... 达斡尔族著名女作家萨娜以独特的心灵体验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描画了纷繁的社会人生图画,批判了来自男权的压迫,展示了达斡尔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在艺术建构上,萨娜的小说擅于以从容自如的叙事方式,多线条并进、时空穿梭的结构艺术,质朴而富于哲理性的语言,映现其丰富的艺术世界和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萨娜 小说创作 审美追求
原文传递
族群文化书写与民族根脉追寻——内蒙古三少民族女作家文学主题分析
6
作者 崔荣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70,共9页
民族生活事象、婚姻爱情形态和萨满教遗存是内蒙古三少民族女作家族群文化书写主题的三个重要维度;族语遗失焦虑、复现民族历史、个体身份确认构成民族根脉追寻主题。超越性别的写作与多重文化立场为主题形成原因。
关键词 内蒙古三少民族 女作家 族群文化 寻根 多重文化立场
原文传递
试论孝文帝诗文创作 被引量:1
7
作者 樊运景 薛翻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12,共6页
孝文帝作为文士,保存下来的作品主要是诏书以及个别诗赋。从总体上看,这些作品质实有余,文采不足。但有些诏书具有较强的口语化特征,劲直明快,颇有北方游牧民族豪放的风格特质;有些简短几句,叙事说理直截了当;有些表达委婉,情辞恳切;有... 孝文帝作为文士,保存下来的作品主要是诏书以及个别诗赋。从总体上看,这些作品质实有余,文采不足。但有些诏书具有较强的口语化特征,劲直明快,颇有北方游牧民族豪放的风格特质;有些简短几句,叙事说理直截了当;有些表达委婉,情辞恳切;有些则极尽凌厉威风之态。诗赋与诏书都是孝文帝政治情怀的激切抒扬,是孔孟之道传载的工具,是对诗言志传统的遥相呼应。同时,他本人鼓励诗文创作,此举促进了北朝文学由萧条走向复苏,以及鲜卑贵族文学意识的自觉。不仅如此,他的诏书创作远及唐代的陆贽。在当时南方盛行骈俪化文风,北方公文创作凝重、板滞的社会风气下,孝文帝诗文创作(尤其是诏书)的特色尤为突出。因此,在文学的发展中,孝文帝值得一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帝诗文 诏书 风格 求实 艺术精神
下载PDF
《老》学史上的一桩疑案及其引发的若干问题
8
作者 魏永贵 郎宝如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6-160,共5页
高亨《老子正诂》一书在对《老子》二章的解读中留下了一桩疑案,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高亨认为,"是以"二字"疑后人所加";陈鼓应认为,"是以"后面文句"疑为错简",高亨和陈鼓应都是因持守二章... 高亨《老子正诂》一书在对《老子》二章的解读中留下了一桩疑案,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高亨认为,"是以"二字"疑后人所加";陈鼓应认为,"是以"后面文句"疑为错简",高亨和陈鼓应都是因持守二章"文意截然不相联"的判断而怀疑《老子》文本有误。在"错简说"不能成立时,倘仍坚持二章"文意截然不相联"的判断,此疑案就从《老子》版本是否有误转化成老子思想是否严密的问题了。因此有必要对其重新展开讨论,以使这桩疑案有个明确的了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学史 疑案 “错简说” 帛书本 简牍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