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枯梢病侵染的有症状和无症状樟子松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
1
作者 刘玉祥 王磊 +1 位作者 任宁红 游崇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31,共13页
【目的】分析受樟子松枯梢病侵染的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以期为筛选有效的内生拮抗菌并防治樟子松枯梢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的针叶、嫩梢... 【目的】分析受樟子松枯梢病侵染的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以期为筛选有效的内生拮抗菌并防治樟子松枯梢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的针叶、嫩梢、韧皮部(胸径处)3个部位内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筛选了嫩梢处丰度有显著差异的内生菌。【结果】(1)分别在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中分离到233株和360株内生真菌,分离率最高的均是Diplodia sapinea。此外,Hormonema sp.在无症状樟子松上分离率较高,但在有症状樟子松上分离率较低,且仅在有症状樟子松的嫩梢处分离到。(2)扩增子测序结果显示: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中内生真菌的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3)对扩增子数据进行线性判别分析发现:Hormonema属真菌在无症状樟子松嫩梢中丰度最高,而Diplodia属真菌在有症状樟子松的嫩梢中丰度最高。(4)真菌营养型分类也证实无症状樟子松的3个部位中均是腐生菌的相对丰度最高,而有症状樟子松的韧皮部的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较无症状显著增多。【结论】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其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下一步将进行拮抗试验以评估无症状樟子松嫩梢部位中显著富集的真菌Hormonema属真菌作为生防菌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樟子松 枯梢病 真菌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樟子松梢小卷蛾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红盈 高宇 +2 位作者 王磊 葛金星 熊晋锋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5期91-95,共5页
为了明确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触角超微结构,从野外采集被害的樟子松侧枝,在室内培养出樟子松梢小卷蛾成虫,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触角外部形态及其感器。结果表明,成虫触角为丝状,自基部至端部逐渐变细;总长... 为了明确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触角超微结构,从野外采集被害的樟子松侧枝,在室内培养出樟子松梢小卷蛾成虫,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触角外部形态及其感器。结果表明,成虫触角为丝状,自基部至端部逐渐变细;总长约为3.73~5.46 mm。柄节短小,呈长圆柱体形;梗节膨大,呈圆球状,表面覆盖着层叠相加的大量鳞片;鞭节由40~44个亚节组成。该虫触角上共发现5种感器类型,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雌雄触角感器分布特点相似,但触角长度和类型略有不同,有性二型现象。对各类型感器的功能进行推测。本研究将为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揭示其寄主选择行为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梢小卷蛾 触角 感器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昆虫蕈状体的结构及进化
3
作者 赵红盈 胡基华 +1 位作者 王磊 葛金星 《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5-9,共5页
通过对不同昆虫蕈状体组织形态的比较、功能专化性以及蕈状体演化机制的研究,发现蕈状体演化趋势与肯扬细胞亚群关系紧密,此外,传入输出信号类型和强度变化与昆虫行为生态学相关。
关键词 嗅觉中枢 肯扬细胞 进化趋势
下载PDF
樟子松梢小卷蛾产卵器、复眼和口器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4
作者 赵红盈 孙妍 +4 位作者 王琪 王磊 葛金星 边宏 王志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7期118-121,共4页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鳞翅目:卷蛾科)的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感受器的外部形态、类型和分布特点,从野外采集被害的樟子松侧枝,在室内培养出樟子松梢小卷蛾成虫,通过QUANTA-200型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鳞翅目:卷蛾科)的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感受器的外部形态、类型和分布特点,从野外采集被害的樟子松侧枝,在室内培养出樟子松梢小卷蛾成虫,通过QUANTA-200型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观察。观察表明,在樟子松梢小卷蛾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共有4种类型感受器,分别是着生于产卵器上的毛形感受器(STⅠ,STⅡ,STⅣ),着生于口器上的毛形感受器Ⅲ型(STⅢ)、栓锥形感受器(SS)和腔锥感受器(coe),着生于复眼上的锥形感受器(SBa)。樟子松梢小卷蛾上观察到的这4种类型的感受器,在形态、类型和分布上,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同部位观察到的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梢小卷蛾 产卵器 复眼 口器 感受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