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生产性能、血清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史晓雪 牛占宇 +3 位作者 幸超 张三润 闫婉姝 张润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495-4502,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抑制剂(梧桐子油)和促进剂(罗格列酮)对育肥绵羊生产性能以及与脂肪代谢相关血清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只平均体重为(27.71±2.64)kg、体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羊×...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抑制剂(梧桐子油)和促进剂(罗格列酮)对育肥绵羊生产性能以及与脂肪代谢相关血清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只平均体重为(27.71±2.64)kg、体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羊×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4.8%胡麻籽,梧桐子油组(W组)饲喂C组饲粮+15 g/d梧桐子油,罗格列酮组(L组)饲喂C组饲粮+8 mg/d罗格列酮。试验期50 d,其中过渡期10 d,预试期5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方面,饲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产肉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脂肪沉积方面,W组的背膘厚比C组和L组分别提高了12.55%和17.23%(P<0.05)。2)血清激素指标方面,与C组相比,W组血清生长激素(GH)、胰高血糖素(GC)和瘦素(LE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L组血清GC含量显著升高(P<0.05);3)血清生化指标方面,与C组相比,W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L组血清TG的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产肉性能等均无显著影响,但梧桐子油显著提高了绵羊的背膘厚度;饲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可以显著提高绵羊血清GH、GC和LEP含量,罗格列酮可以显著提高血清GC含量;饲粮中添加梧桐子油能显著提高绵羊血清HDL-C、LDL-C、TC和TG的含量,罗格列酮可显著提高血清TG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酰酶A去饱和酶 梧桐子油 罗格列酮 生产性能 血清指标 绵羊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史晓雪 牛占宇 +3 位作者 幸超 张三润 闫婉姝 张润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28-2336,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抑制剂(梧桐子油)和促进剂(罗格列酮)对绵羊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选用18只平均体重为(27.71±2.64)kg、生理状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小尾寒羊...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抑制剂(梧桐子油)和促进剂(罗格列酮)对绵羊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选用18只平均体重为(27.71±2.64)kg、生理状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4.8%胡麻籽,梧桐子油组(W组)饲喂C组饲粮+15 g/d梧桐子油,罗格列酮组(L组)饲喂C组饲粮+8 mg/d罗格列酮。试验期50 d,其中过渡期10 d,预试期5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W组背最长肌中反-11油酸(trans-11 C18∶1)、反-9,12亚油酸(trans-9,12 C18∶2)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亚麻酸(C18∶3)(n-6)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下脂肪中花生烯酸(C20∶1)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2)与C组相比,L组背最长肌中trans-11 C18∶1、trans-9,12 C18∶2、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is-9,trans-11 CL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和PUFA/饱和脂肪酸(SFA)显著增加(P<0.05),C18∶3(n-6)和SF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下脂肪中癸酸(C10∶0)、顺-9油酸(cis-9 C18∶1)和花生三烯酸(C20∶3)(n-3)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增加了绵羊背最长肌中trans-11 C18∶1、trans-9,12 C18∶2的含量,降低了C18∶3(n-6)的含量,增加了皮下脂肪中C20∶1的含量;饲粮中添加罗格列酮增加了绵羊背最长肌中trans-11 C18∶1、trans-9,12 C18∶2和cis-9,trans-11 CLA的含量,降低了C18∶3(n-6)的含量,增加了皮下脂肪中C10∶0、cis-9 C18∶1和C20∶3(n-3)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桐子油 罗格列酮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 脂肪酸 绵羊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罗格列酮和梧桐子油对绵羊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史晓雪 牛占宇 +3 位作者 幸超 张三润 闫婉姝 张润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66,共7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活性促进剂(罗格列酮)和抑制剂(梧桐子油)对绵羊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以及SCD酶活性的影响,选18只体重为27.71±2.64k...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活性促进剂(罗格列酮)和抑制剂(梧桐子油)对绵羊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以及SCD酶活性的影响,选18只体重为27.71±2.64kg、生理状态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小尾寒羊♀),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梧桐子油组饲喂基础日粮+15g/d梧桐子油,罗格列酮组(L组)饲喂基础日粮+8mg/d罗格列酮。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罗格列酮可以显著提高绵羊背最长肌中LPL、SCD和皮下脂肪中FAS酶的活性(P<0.05),然而,对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中ACC酶的活性没有影响。2)与对照组相比,梧桐子油抑制了绵羊背最长肌中ACC和SCD酶的活性,但对皮下脂肪中的ACC、FAS、LPL和SCD酶活性没有影响。本试验表明罗格列酮可以通过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提高SCD和FAS的活性,另外罗格列酮还可以通过激活PPAR-γ,进而提高组织中LPL的活性;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梧桐子油可以通过抑制ACC的基因表达而影响组织中其酶活性的变化,SCD的活性受到梧桐子油中苹婆酸和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抑制作用而表现出活性降低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 脂肪酸合成酶 脂蛋白脂酶 乙酰辅酶A羧化酶 梧桐子油 罗格列酮 酶活
原文传递
梧桐籽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组织中脂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史晓雪 牛占宇 +3 位作者 幸超 张三润 闫婉姝 张润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79,共9页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抑制剂(梧桐籽油)和促进剂(罗格列酮)对育肥绵羊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中脂代谢关键调节因子和相关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18只平均体重为27.71±2.64kg、生理状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抑制剂(梧桐籽油)和促进剂(罗格列酮)对育肥绵羊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中脂代谢关键调节因子和相关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18只平均体重为27.71±2.64kg、生理状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进行单栏饲养(2.0m长×1.2m宽)。对照组(C组)饲喂含4.8%胡麻籽的饲粮,梧桐籽油组(W组)饲喂对照组饲粮+15g/d梧桐籽油,罗格列酮组(L组)饲喂对照组饲粮+8mg/d罗格列酮。试验期50d,其中过渡期10d,预饲期5d,正式试验期为35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W组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中PPAR-γmRNA表达量分别上调了42%和28%,背最长肌中SREBP-1和SCD 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了20%和24%(P<0.05);2)与对照组相比,L组背最长肌中PPAR-γ和SREBP-1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93%和35%(P<0.05),FAS、LPL和SCD mRNA表达量分别提高了36%、56%和22%(P<0.05),L组皮下脂肪中PPAR-γ和FAS mRNA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25%和32%(P<0.05)。研究表明梧桐籽油可以提高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中PPAR-γmRNA的表达量,降低背最长肌中SREBP-1和SCD mRNA的表达量;罗格列酮可以提高背最长肌中PPAR-γ、SREBP-1、FAS、LPL和SCD mRNA的表达量,提高皮下脂肪中SREBP-1和FAS mRNA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 梧桐籽油 罗格列酮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日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背最长肌中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史晓雪 牛占宇 +3 位作者 幸超 张三润 闫婉姝 张润厚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184,共3页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活性促进剂(罗格列酮)和抑制剂(梧桐子油)对绵羊背最长肌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以及SCD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8只美利奴×小尾寒羊杂交公羊随机...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活性促进剂(罗格列酮)和抑制剂(梧桐子油)对绵羊背最长肌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以及SCD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8只美利奴×小尾寒羊杂交公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梧桐子油组饲喂基础日粮+15 g/d梧桐子油,罗格列酮组饲喂基础日粮+8 mg/d罗格列酮,试验期为50d,其中过渡期10 d、预饲期5 d、正试期35 d,测定绵羊背最长肌中的FAS、LPL、ACC及SC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梧桐子油组绵羊背最长肌中ACC和SCD酶活性显著受到抑制(P<0.05),罗格列酮组绵羊背最长肌中LPL和SCD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 梧桐子油 罗格列酮 酶活 绵羊
原文传递
日粮中添加具有不同脂肪酸特征的油籽对育肥绵羊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6
作者 牛占宇 史晓雪 +4 位作者 霍鲜鲜 许鹏飞 张三润 闫婉姝 张润厚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8,共6页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具有不同脂肪酸特征的油籽对育肥绵羊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研究通过日粮调控手段提高绵羊肉中功能性脂肪酸的含量,改善羊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组区设计,选用40只体重为(33.73...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具有不同脂肪酸特征的油籽对育肥绵羊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研究通过日粮调控手段提高绵羊肉中功能性脂肪酸的含量,改善羊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组区设计,选用40只体重为(33.73±3.65)kg、生理状态相似的杂交公羊(小尾寒羊×蒙古羊)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日粮(不含油籽),以豆粕和棉粕代替油籽,试验组分别饲喂含10%油菜籽、10%葵花籽、10%胡麻籽的日粮。预饲期10 d,正试期35 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油菜籽、葵花籽和胡麻籽后,葵花籽组和胡麻籽组显著提高了育肥羊脂肪组织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0.05),油菜籽组相比于对照组有一定的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饱和脂肪酸(USFA)含量油菜籽组和葵花籽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胡麻籽组(P<0.01),而试验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存在差异极显著(P<0.01)的情况。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为胡麻籽组(4.49)<油菜籽组(8.77)<对照组(13.92)<葵花籽组(17.40),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胡麻籽组对于改善n-6/n-3效果最好。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油菜籽和葵花籽可以极显著提高脂肪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胡麻籽对于改善PUFA及n-3脂肪酸的含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葵花籽 胡麻籽 绵羊 脂肪酸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具有不同脂肪酸特征的油籽对育肥绵羊生长性能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牛占宇 霍鲜鲜 +3 位作者 许鹏飞 史晓雪 张三润 张润厚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42-46,共5页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具有不同脂肪酸特征的油籽对育肥绵羊生长性能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为研究通过日粮调控手段提高绵羊肉中功能性脂肪酸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40只体重为30 kg±5 kg、生理状...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具有不同脂肪酸特征的油籽对育肥绵羊生长性能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为研究通过日粮调控手段提高绵羊肉中功能性脂肪酸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40只体重为30 kg±5 kg、生理状态相似的杂交公羊(小尾寒羊×蒙古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各组绵羊分别喂以含有不同脂肪酸特征的油籽,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日粮(不含油籽),以豆粕和棉粕代替油籽,试验组分别饲喂含10%油菜籽、10%葵花籽、10%胡麻籽的日粮。预饲期10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采食量及日增重均略有下降,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油籽对瘤胃p H值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中胡麻籽组p H值最高,油菜籽组最低;各处理组瘤胃液中氨态氮以及菌体蛋白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在育肥绵羊日粮中添加具有不同脂肪酸特征的油籽可以作为调控绵羊肉中功能性脂肪酸组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籽 绵羊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特性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血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史晓雪 牛占宇 +3 位作者 幸超 张三润 闫婉姝 张润厚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7-149,154,共4页
为了研究在绵羊日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血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8只体重为(27.71±2.64)kg、生理状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进行单栏饲养(2.0 m×1.2 m)。对照组饲喂基... 为了研究在绵羊日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血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8只体重为(27.71±2.64)kg、生理状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进行单栏饲养(2.0 m×1.2 m)。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梧桐子油组饲喂基础日粮+15 g/d梧桐子油,罗格列酮组饲喂基础日粮+8 mg/d罗格列酮。试验期为50 d,其中过渡期为10 d,预饲期为5 d,正试期为35 d,测定绵羊血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梧桐子油组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酯酶(LPL)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显著提高(P〈0.05),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活性显著降低(P〈0.05);罗格列酮组FAS、LPL、ACC和SC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梧桐子油组ACC活性显著高于罗格列酮组(P〈0.05),梧桐子油组SCD活性显著低于罗格列酮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桐子油 罗格列酮 绵羊 脂代谢 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