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拉菲尼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惠洁 郭卫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期137-139,共3页
1906年,Enrilich首先提出靶向治疗的概念,是指在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以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结构分子作为靶点,利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抗体、配体等,将具有肿瘤杀伤作用的药物或物质选择性地送到靶部位,... 1906年,Enrilich首先提出靶向治疗的概念,是指在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以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结构分子作为靶点,利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抗体、配体等,将具有肿瘤杀伤作用的药物或物质选择性地送到靶部位,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目的的一类疗法。靶向治疗将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限定在特定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目前研究认为,靶向药物在恶性肿瘤治疗中,不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而且毒副作用也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肿瘤组织 索拉菲尼 分子生物学基础 肿瘤杀伤作用 药物效应 治疗效果 特异性结构
原文传递
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丁利芳 张惠洁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疗效、血常规、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疗效、血常规、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内蒙古包钢医院接受诊治的9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予SOX方案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阿帕替尼治疗,21 d为1个周期,均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平均值以及中位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点效应、治疗方式、时点和治疗方式的交互效应均可以显著改变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HIF-1α、VEGF水平(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HIF-1α和VEGF水平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药物治疗期间Ⅰ~Ⅳ度和Ⅲ~Ⅳ度高血压、口腔溃疡、乏力、手足皮肤反应、神经毒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帕替尼联合SOX化疗方案可显著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降低血清HIF-1α及VEGF水平,安全性较高,但会对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等血常规指标造成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 晚期胃癌 血常规 低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惠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使用单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行全身化疗,21 d为1个周期,根据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每化疗2个周期后全面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共完成128...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使用单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行全身化疗,21 d为1个周期,根据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每化疗2个周期后全面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共完成128周期化疗,平均4个周期,32例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全身化疗,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8例,稳定(SD)8例,进展(PD)6例,有效率为56.3%,临床收益率为81.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4.9个月。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可用于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晚期乳腺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菱形结构域蛋白1、肝癌缺失基因1、β-连环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张惠洁 代兄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菱形结构域蛋白1(RHBDD1)、肝癌缺失基因(1DLC1)、β-连环蛋白在结直肠癌(CRC)与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三者在CR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以2021—2022年内蒙古包钢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且病理... 目的 探讨菱形结构域蛋白1(RHBDD1)、肝癌缺失基因(1DLC1)、β-连环蛋白在结直肠癌(CRC)与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三者在CR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以2021—2022年内蒙古包钢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且病理类型为腺癌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测定RHBDD1、DLC1和β-连环蛋白在CR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在CRC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HBDD1、β-连环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DLC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RC中,RHBDD1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HBDD1、β-连环蛋白均与DLC1的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DD1、β-连环蛋白的表达量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DLC1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DD1和β-连环蛋白在CRC中高表达,DLC1在CRC中低表达;RHBDD1、β-连环蛋白、DLC1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提示三者联合检测可能为CRC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结构域蛋白1 肝癌缺失基因1 Β-连环蛋白 结直肠癌
下载PDF
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梁瑞华 王兮 +1 位作者 杨峰 丁利芳 《中国医药》 2020年第12期1913-1916,共4页
目的观察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肿瘤医院和内蒙古包钢医院诊治的50例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肿瘤医院和内蒙古包钢医院诊治的50例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接受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对照组接受利妥昔单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R-GEMOX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临床疗效、治疗1年内的生存率及治疗半年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率高于对照组[36.0%(9/25)比24.0%(6/25);44.0%(11/25)比28.0%(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0,P=0.001;χ2=4.590,P=0.032)。治疗1年内观察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9,P=0.007)。治疗半年内,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0%(3/25)比56.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4,P=0.002)。结论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效果优于R-GEMOX化疗方案,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来那度胺 利妥昔单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β-catenin、LEF-1和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卫东 张惠洁 +1 位作者 牛德森 屈振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探讨β-链蛋白(β-catenin)、淋巴增强因子-1(LEF-1)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β-catenin、... 目的探讨β-链蛋白(β-catenin)、淋巴增强因子-1(LEF-1)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β-catenin、LEF-1和PTEN的表达,分析三者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癌旁组织、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8/30)、33.3%(10/30)、61.5%(40/65),LE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3/30)、23.3%(7/30)、56.9%(37/65);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27/30)、83.3%(25/30)、41.5%(27/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三种蛋白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和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β-catenin与LEF-1的表达呈正相关(r=0.845,P<0.05),β-catenin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0.874,P<0.05)。结论β-catenin、LEF-1和PTEN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三者的联合检测可能对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Β-链蛋白 淋巴增强因子-1(LEF-1) PTE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iRNA-381靶向PTEN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崔琴 屈振杰 陈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8期1930-1933,共4页
目的探讨与研究miRNA-381靶向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缺失基因(PTEN)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GC-823细胞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2组,分别转染miRNA NC 20 nmol/L与miRNA-3... 目的探讨与研究miRNA-381靶向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缺失基因(PTEN)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GC-823细胞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2组,分别转染miRNA NC 20 nmol/L与miRNA-381 mimic 20 nmol/L、40 nmol/L。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miRNA-381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后24 h、48 h,实验1组与实验2组的细胞增殖指数、细胞迁移指数、miRNA-381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高于实验1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与实验1组的细胞凋亡指数、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2组也较实验1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转染后24 h相比,转染后48 h三组细胞增殖指数、凋亡指数、迁移指数以及miRNA-38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而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仅对照组显著增加,两个实验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胃癌细胞中,miRNA-381可通过靶向抑制PTEN表达,从而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与迁移,抑制胃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NA-381 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缺失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免疫耐药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研究进展
8
作者 代兄 张惠洁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85-90,共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健康经济负担。近些年来,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发挥主导作用的免疫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ICIs对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icros...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健康经济负担。近些年来,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发挥主导作用的免疫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ICIs对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eficiency of mismatch repair,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效果显著,这为mCR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即使ICIs在dMMR/MSI-H亚型的mCRC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就总体CRC人群而言,能够从ICIs中获益的仅占少部分,表明存在原发性免疫耐药;此外,初始ICIs治疗获益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继发性免疫耐药,最终可能导致疾病进展。肿瘤组织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相互依存,微环境中各种分子和细胞均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产生复杂的影响,其中TME的组成变化可能与免疫耐药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文阐述免疫耐药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机制,旨在总结和寻找CRC免疫耐药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微环境 免疫耐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用于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秦美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8期176-177,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6例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患者经腹腔注入顺铂治疗。... 目的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6例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患者经腹腔注入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28/33),高于对照组的60.61%(2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为(83.8±5.2)分,对照组患者为(70.1±6.5)分,两组患者的KP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提高,且研究组患者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5,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研究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够有效提高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胃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恶性腹腔积液 顺铂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血清相关因子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卫东 张惠洁 包立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钙粘蛋白(SE-CAD)水平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采用BAI治疗的NSCLC患者...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钙粘蛋白(SE-CAD)水平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采用BAI治疗的NSCLC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资料并评价近期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I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ERCC1、VEGF和SE-CAD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周期的BAI治疗,60例NSCLC患者的有效率(RR)为61.7%;其中鳞癌患者的RR为78.4%,腺癌患者为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BAI治疗后1周及1个月,血清ERCC1水平较治疗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ERCC1低浓度组(<75.43pg/ml)的RR为71.1%,明显高于高浓度组(>75.43pg/ml)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VEGF及SE-CAD治疗后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主要的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胸痛,而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BAI是治疗局部晚期NSCLC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血清中ERCC1、VEGF和SE-CAD的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其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清可溶性钙 粘蛋白
下载PDF
TGF-β1与CTGF在RA-I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利芳 王永福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TGF-β1和CTGF在RA-I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IL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0例RA(包括45例RA-ILD)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GF-β1、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 RA-ILD组中TGF-β1、CTGF、CRP、RF的含量分别为(15... 目的通过检测TGF-β1和CTGF在RA-I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IL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0例RA(包括45例RA-ILD)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GF-β1、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 RA-ILD组中TGF-β1、CTGF、CRP、RF的含量分别为(15.9±4.5)ng/mL、(77.97±34.04)ng/mL、(58.8±50.7)mg/L、(518±574)IU/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CTGF、CRP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TGF-β1和CTGF对RA-ILD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66.7%)、(57.8%,86.7%)。结论 TGF-β1和CTGF参与RA-ILD的发生发展过程;TGF-β1和CTGF可作为判断RA-ILD活动期的指标,也可作为早期筛查RA-ILD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肺间质病变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观察加味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秦美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5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加味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加味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为(84.3±3.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1.5±2.9)分、躯体功能评分为(82.6±2.7)分、物质生活评分为(83.2±3.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4.3±2.1)、(65.8±2.4)、(61.7±1.8)、(63.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加味六君子汤和化疗联合应用于晚期NSCLC的治疗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加味六君子汤 化疗
下载PDF
GPRC5A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偲 王颖 +2 位作者 谢生茂 李忠辉 武建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0-16,59,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群5成员A(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C type group 5 member A,GPRC5A)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探讨GPRC5A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1月... 目的通过检测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群5成员A(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C type group 5 member A,GPRC5A)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探讨GPRC5A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九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8例肝癌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样本;另选取人正常肝上皮细胞株HL-7702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HCCLM3,HuH-7和MHCC-97H)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肝癌细胞、正常肝上皮细胞中GPRC5A表达量。通过转染pcDNA3.1-GPRC5A质粒构建过表达GPRC5A肝癌细胞株,采用MTT实验和V-FITC/PI凋亡试剂盒分别检测过表达GPRC5A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采用活性氧指示剂DCFH-DA检测细胞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活性氧(ROS),NAD+/NADH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及上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肝癌组织中GPRC5A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降低(0.34±0.09 vs 0.73±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9,P<0.01)。肝癌细胞HepG2(0.35±0.06),HCCLM3(0.38±0.10),HuH-7(0.53±0.07),MHCC-97H(0.67±0.06)中GPRC5A表达量显著低于人正常肝上皮细胞HL-7702中的GPRC5A表达量(1.0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6~11.258,均P<0.05)。pcDNA3.1-GPRC5A组转染36 h细胞增殖吸光度(A)值(0.94±0.16)显著低于对照组(1.49±0.05)和pcDNA3.1组(1.45±0.07)(F=25.640,P<0.01)。GPRC5A过表达组VEGF(0.98±0.04)表达量较对照组(2.94±0.15)和pcDNA3.1组(2.89±0.11)显著降低(F=310.450,P<0.001)。pcDNA3.1-GPRC5A组细胞中ROS(182.12±13.4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1.23±11.20)和pcDNA3.1组(98.30±10.26)(F=49.577,P<0.001);NAD+/NADH(35.24±6.43)及ATP(55.34±6.5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00.25±12.41,100.17±14.36)和pcDNA3.1组(97.86±9.67,102.23±11.02)(F=42.338,17.077,P<0.05)。GPRC5A过表达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群5成员A(GPRC5A) 肝癌 增殖 氧化应激 凋亡 STAT3/Socs3/c-MYC信号通路
下载PDF
miR-218-5p抑制NRAS表达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
14
作者 丁利芳 梁瑞华 《空军航空医学》 2022年第4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究miR-218-5p靶向调控NRAS基因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组织和细胞中miR-218-5pftNRAS的表达。取NSCLC细胞A549进行分组和转染:... 目的探究miR-218-5p靶向调控NRAS基因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组织和细胞中miR-218-5pftNRAS的表达。取NSCLC细胞A549进行分组和转染:Elank组、NC组、miR-218-5p mimic组、miR-218-5p inhibitor组、si-NRAS组、oe-NRAS组、miR-218-5p mimic+oe-NC组和miR-218-5p mimic+oe-NRAS组。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ffimiR-218-5p-^NRAS基因的靶向关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iR-218-5p在NSCLC组织及NSCLC细胞株中呈低表达,而NRAS呈高表达(均PV0.05)。与Blank组、NC组比较,miR-218-5p mimic组NSCLC细胞增殖活力降低,凋亡率上升(均PV0.05);miR-218-5p inhibitor组NSCLC细胞增殖活力增高,凋亡率下降(均PV0.05)。此夕卜,与miR-218-5p mimic+oe-NC组比较,miR-218-5p mimic+o.NRAS组细胞增殖活力上升,凋亡率降低(均PV0.05)。与Blank组、NC组比较,si-NRASfiNRAS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29NRAS组RAS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均PV0.05)°结论miR-218-5p上调表达可通过靶向抑制NRAS基因表达,最终抑制NSCLC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8-5p NRAS 小干扰RNA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COL8A1通过竞争性结合miR-876调控SUZ12的表达从而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5
作者 屈振杰 崔琴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71-577,共7页
目的筛选胃癌中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的潜在靶基因,探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检索对胃癌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目的基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qRT-PCR检测目的基因在胃癌组织及胃癌前病变组织中的... 目的筛选胃癌中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的潜在靶基因,探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检索对胃癌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目的基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qRT-PCR检测目的基因在胃癌组织及胃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通过siRNA介导敲低目的基因,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验证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检测与目的基因结合的microRNA,进一步探索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共筛选出46个基因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具有显著临床预后相关性,最终选择COL8A1作为研究目的基因。胃癌及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COL8A1高于正常组织(P=0.000),与病理T分期显著相关(P<0.05),其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敲低COL8A1表达后,胃癌细胞增殖速率和克隆形成速率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miR-876可抑制SUZ12表达,降低细胞增殖速率(P<0.05);同时过表达miR-876和COL8A1可显著上调SUZ12表达(P<0.01),恢复细胞增殖速率至正常水平。结论COL8A1在胃癌中高表达,参与胃癌前病变进展为胃癌的过程,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COL8A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miR-876,减弱miR-876与SUZ12结合作用,进而释放SUZ12,促进胃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OL8A1 miR-876 SUZ12
下载PDF
Hp感染与胃上皮内瘤变及胃癌组织中COL8A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崔琴 屈振杰 陈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242-244,共3页
分析COL8A1表达与Hp感染的关系,探讨二者在胃上皮内瘤变及胃癌组织中的作用和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消化疾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三组,对比三组COL8A1测定结果、Hp感染阳性COL8A... 分析COL8A1表达与Hp感染的关系,探讨二者在胃上皮内瘤变及胃癌组织中的作用和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消化疾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三组,对比三组COL8A1测定结果、Hp感染阳性COL8A1表达、Hp感染阳性和阴性的COL8A1表达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胃癌及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COL8A1表达高于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5);三组Hp阳性患者要多于阴性患者(P<0.05);胃癌、胃上皮内瘤病变组织中COL8A1高于Hp阴性胃癌及胃上皮内瘤变组织(P<0.05);Hp感染会提高COL8A1表达水平,引起胃上皮内瘤病变发生癌变(P<0.05)。结论 Hp感染能提高COL8A1水平,引发胃上皮内瘤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感染 胃上皮内瘤变 胃癌组织 COL8A1表达
下载PDF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代兄 张惠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226-228,共3页
以免疫检查点为靶点的免疫治疗为结直肠癌(CRC)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也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但并非所有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均有较好的反应。随着ICIs在临床的应用,用于CRC的诊断、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也成为肿瘤免... 以免疫检查点为靶点的免疫治疗为结直肠癌(CRC)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也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但并非所有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均有较好的反应。随着ICIs在临床的应用,用于CRC的诊断、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也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因此寻找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出合适的人群至关重要。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已逐渐成为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仅依靠PD-L1不足以对CRC患者可能的临床结果进行分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如PD-L1、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MSI)及循环肿瘤DNA(ctDNA)、肠道菌群等,现将对已发现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总结,以期为CRC临床治疗和探索其他新的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肠外营养对癌症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利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4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对癌症患者化疗营养状况的改善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PN组),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化疗前营养及免疫指标两组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对癌症患者化疗营养状况的改善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PN组),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化疗前营养及免疫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周期化疗后营养指标ALB、PA、HB水平PN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指标C3、C4、IgA、IgM、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外营养可有效地改善癌症患者化疗后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贫血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利芳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29-630,共2页
目的分析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红蛋白(Hb)的变化以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75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Hb值水平将其分为化疗前后均无贫血组(组1)、化疗后伴有贫血组(组2)、化疗前后均有贫血组(组3),统... 目的分析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红蛋白(Hb)的变化以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75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Hb值水平将其分为化疗前后均无贫血组(组1)、化疗后伴有贫血组(组2)、化疗前后均有贫血组(组3),统计化疗前后Hb值变化情况及其对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3组化疗后Hb值均有所降低,且组2、组3化疗后Hb值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4周期后,组1的OR值分别与组2、组3比较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化疗可导致患者Hb降低,贫血可降低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贫血 化疗 晚期胃肠道肿瘤 化疗疗效
原文传递
卵巢上皮癌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美林 《中外医疗》 2017年第6期80-81,84,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80例卵巢上皮癌,探讨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卵巢上皮癌的临床资料,总结卵巢癌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病理类型、FIGO分期、治疗方法... 目的总结分析80例卵巢上皮癌,探讨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卵巢上皮癌的临床资料,总结卵巢癌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病理类型、FIGO分期、治疗方法的特点,并分析各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发病年龄为21~83岁,平均52.5岁,50~59岁患者最多;(2)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腹部包块为主;(3)卵巢上皮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表现以囊实性占多数,对卵巢上皮癌的诊断率达87.50%;(4)病理类型分为浆液性、粘液性的癌、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及其他,所占比例分别为57.50%,20.0%,13.75%,8.75%,3.75%;(5)根据FIGO分期,I期20例(25.00%),II期9例(11.25%),III期36例(45.00%),IV期15例(18.75%);(6)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化疗。结论 (1)卵巢上皮癌从40岁开始发病率上升,50~59岁达高峰;(2)卵巢上皮癌的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以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为主;(3)卵巢上皮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理想的肿瘤减灭术和术后>6个疗程的化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4)FIGO分期、手术彻底性、术后化疗程数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癌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