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于敬达 刘志国 +4 位作者 王妙 刘日宏 崔步云 韩丽红 张淑云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6-658,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问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4—6月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登记检查的320名疑似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职业、主要... 目的调查分析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问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4—6月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登记检查的320名疑似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职业、主要临床症状等。同时采集观察对象血样,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血清筛查,对RBPT试验阳性者,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确诊。参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进行实验结果判定和布病诊断。采用SPSS17.0软件对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20名受调查者中有134人RBPT阳性,其中93人SAT阳性,抗体滴度均在1:100(++)之上,确诊为布病感染者,构成比为29.1%(93/320);RBPT阳性而SAT阴性的可疑布病人数为41人,构成比为12.8%(41/320)。在布病感染者中以从事家畜饲养的农民和牧民的构成比最高,分别为63.4%(59/93)和24.7%(23/93);男性患者感染率(30.9%,55/178)高于女性(26.7%,38/142);51岁以上的布病患者最多,为39人,构成比为42.0%;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5月和8月份;主要暴露途径为赤手接羔、助产和接触了患病羊只的污染物。结论羊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提高农牧民防病意识,加大畜间布病的防控力度,是控制人间布病疫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急、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清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喜立 侯毅 +1 位作者 马淑一 韩丽红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6-569,共4页
目的 探究急、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含量的表达差异,了解急、慢性布病免疫特点。 方法 采用前瞻性设计,于2018年3-6月以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治疗的急、慢性期布病患者各35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 目的 探究急、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含量的表达差异,了解急、慢性布病免疫特点。 方法 采用前瞻性设计,于2018年3-6月以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治疗的急、慢性期布病患者各35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当地健康人群2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治疗前急、慢性期布病患者和对照组人群血清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2,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Th17细胞因子IL-17共7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对照组25人,年龄为(46.48 ± 9.74)岁,男性15人、女性10人;急性期布病患者35人,年龄为(54.00 ± 7.65)岁,男性23人、女性12人;慢性期布病患者35人,年龄为(49.04 ± 8.24)岁,男性22人、女性13人。对照组,急、慢性期布病患者Th1细胞因子检测结果:IFN-γ为(280.50 ± 40.48)、(462.79 ± 47.94)、(431.91 ± 40.39)ng/L;TNF-α为(292.17 ± 31.45)、(481.21 ± 43.14)、(433.70 ± 41.23)ng/L;IL-12为(45.13 ± 5.55)、(70.74 ± 7.58)、(62.56 ± 5.73)ng/L。对照组,急、慢性期布病患者Th2细胞因子检测结果:IL-4为(383.24 ± 53.98)、(606.11 ± 51.86)、(550.66 ± 51.56)ng/L;IL-6为(14.48 ± 2.17)、(23.54 ± 2.39)、(21.89 ± 2.26)ng/L;IL-10为(140.48 ± 110.97)、(464.49 ± 52.10)、(404.73 ± 52.10)ng/L。对照组,急、慢性期布病患者Th17细胞因子检测结果:IL-17为(13.71 ± 1.58)、(23.79 ± 2.15)、(21.37 ± 2.26)ng/L。3组人群的7种细胞因子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26.13、152.58、106.81、139.28、113.80、155.86、152.91,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布病患者7种细胞因子含量均升高(P均< 0.05);与慢性布病患者比较,急性布病患者7种细胞因子水平均升高(P均< 0.05)。 结论 急、慢性期布病患者Th1/Th2/Th17细胞因子表达存在差异,急性期布病患者Th1细胞引导的细胞免疫、Th2细胞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TH1细胞因子 TH2细胞因子 Th17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急、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中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侯毅 刘日宏 +2 位作者 刘志国 崔步云 韩丽红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09-911,共3页
目的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中急、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干扰 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了解治疗前急、慢性期布病两种免疫细胞因子差 异和抗菌治疗对此两种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临床评估布病治疗... 目的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中急、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干扰 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了解治疗前急、慢性期布病两种免疫细胞因子差 异和抗菌治疗对此两种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临床评估布病治疗效果等提供免疫学依据。方法 2017 年3、4月在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尚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急、慢性期布病患者各36名和接受 抗生素治疗10 d左右的急、慢性期布病患者各36名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健康体检居民25名作为 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ELISA)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中急、慢性期布病患者和对照组 人群血清IFN-γ和IL-4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治疗前和治疗中急、慢性布病患者与健康 人群IFN-γ和IL-4水平。结果 治疗前急性期组血清IFN-γ和IL-4水平分别为(462.79 ± 47.94 )、(606.11 ± 51.86)ng/L,慢性期组分别为(431.92 ± 40.39)、(550.66 ± 51.56) ng/L,对照组分别为(280.50 ± 40.48)、(383.24 ± 53.98)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F = 141.84、139.28,P均 〈 0.05);其中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期组IFN-γ和IL-4 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 〈 0.05);与慢性期组比较,急性期组IFN-γ和IL-4水平明显升高(P均 〈 0.05)。治疗中急性期组血清IFN-γ和IL-4水平分别为(356.05 ± 43.75)、(487.31 ± 51.59)ng/L,慢性期组分别为(368.61 ± 35.69)、(496.73 ± 48.70)ng/L,对照组分别 为(280.50 ± 40.48)、(383.24 ± 53.98)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9.57 、41.99,P均 〈 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期组IFN-γ和IL-4水平明显升高(P均 〈 0.05 );与慢性期组比较,急性期组IFN-γ和IL-4水平无明显差异(P均 〉 0.05)。结论 急、慢性布 病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细胞因子免疫特征不同,影响该病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急、慢性期布鲁菌病骨吸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韩丽红 舒凡 +1 位作者 侯毅 马淑一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51-95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抗生素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骨吸收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急、慢性期布病治疗前和治疗后骨吸收状况.方法采用成组设计,抽... 目的观察急、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抗生素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骨吸收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急、慢性期布病治疗前和治疗后骨吸收状况.方法采用成组设计,抽取2017年1-4月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抗生素治疗前和治疗后急、慢性期布病患者各36名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健康人群25名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上述各组人群血清IL-6、IL-17、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急、慢性期布病组和对照组人群血清IL-6水平分别为(23.19±2.51)、(21.93±2.27)、(14.52±2.08)ng/L,IL-17水平分别为(23.55±2.24)、(21.43±2.44)、(13.69±1.85)ng/L,TNF-α水平分别为(478.97±47.11)、(434.67±42.11)、(290.19±34.67)ng/L,3组间IL-6、IL-17、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91、152.88、153.49,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期布病组IL-6、IL-17、TNF-α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与慢性期布病组比较,急性期布病组IL-6、IL-17、TNF-α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急、慢性期布病组和对照组人群血清IL-6水平分别为(17.83±2.31)、(18.45±2.15)、(14.52±2.08)ng/L;IL-17水平分别为(17.58±2.21)、(18.56±2.29)、(13.69±1.85)ng/L;TNF-α水平分别为(370.73±41.04)、(375.46±44.61)、(290.19±34.67)ng/L,3组间IL-6、IL-17、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4、39.96、38.30,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期布病组IL-6、IL-17、TNF-α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慢性期布病组与急性期布病组IL-6、IL-17、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期布病治疗前骨吸收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TNF-α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布病患者,抗生素治疗能明显降低其水平,可能会影响布病患者的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布鲁杆菌病
原文传递
PEG对二氧化钛薄膜微观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霞 陆改玲 +1 位作者 周澐 计晶晶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2-305,309,共5页
用聚乙二醇(PEG)1000作为添加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钛薄膜,通过改变PEG的含量得到不同微观结构的薄膜,进而研究了PEG的含量对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0 m L钛溶液中加入0 g、0.3 g、0.6 g和0.9 g(PEG)... 用聚乙二醇(PEG)1000作为添加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钛薄膜,通过改变PEG的含量得到不同微观结构的薄膜,进而研究了PEG的含量对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0 m L钛溶液中加入0 g、0.3 g、0.6 g和0.9 g(PEG)1000制备的薄膜中均主要含有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晶粒,其中溶胶中加入0.6 g(PEG)1000制成的TiO_2多孔薄膜孔穴均匀分布,薄膜的表面平均粗糙度为9.11 nm,光催化性能最高,在180 min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薄膜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性能
下载PDF
急性布鲁菌病患者强化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韩丽红 刘日宏 刘永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损伤特点及强化期治疗后肝功能变化,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71例急性布鲁菌病患者强化治疗前各肝功能指标值与参考值均数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急性布鲁菌病患... 目的分析急性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损伤特点及强化期治疗后肝功能变化,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71例急性布鲁菌病患者强化治疗前各肝功能指标值与参考值均数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急性布鲁菌病患者强化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71例急性布鲁菌患者中23例(32.39%)ALT升高,最高141.32U/L;12例(16.90%)AST升高,最高75.81U/L;9例(12.68%)ALP升高;10例(14.08%)γ-GT升高;15例(21.13%)TBIL升高;17例(23.94%)DBIL升高。1项及1项以上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为38例(53.52%)。71例患者强化期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AST、ALP、γ-GT、TBIL、DBIL均数与参考值均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强化期治疗前后ALT、AST、ALP、γ-GT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TBIL、DBIL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急性布鲁菌病患者肝功能损伤较常见,经强化期治疗TBIL、DBIL恢复最快,其余指标恢复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急性 肝功能 急性肝损伤 强化治疗
原文传递
分光计调整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陆改玲 计晶晶 陈霞 《科技传播》 2012年第8期69-70,共2页
论述了分光计调整过程中的难点及原因分析,提出一种快捷的调节方法,提高了物理实验课的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分光计 困难 方法
下载PDF
分光计的快速调节方法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霞 计晶晶 +2 位作者 陆改玲 罗利霞 周澐 《物理通报》 2015年第2期52-53,共2页
分光计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比较精密的光学仪器,学生在调节的过程中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本文指出了分光计调节过程中最关键的"5个螺钉"(目镜锁紧螺钉1,望远镜水平调节螺钉2,载物台下面的调平螺钉3,4,5)和易出现... 分光计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比较精密的光学仪器,学生在调节的过程中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本文指出了分光计调节过程中最关键的"5个螺钉"(目镜锁紧螺钉1,望远镜水平调节螺钉2,载物台下面的调平螺钉3,4,5)和易出现问题的"4个强调",并提出了"分步教学法",即每一步讲解后穿插学生训练,避免了因讲解大量内容而导致学生混淆概念、盲目调节的现象,使大多数学生在不需要教师的帮助下,就可以采用"半调法"快速、高效地完成分光计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计 快速调节 5个螺钉 4个强调 分步教学法
下载PDF
纳米TiO_2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霞 陆改玲 +2 位作者 计晶晶 罗丽霞 周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28-2731,2766,共5页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载玻片上制备了多孔二氧化钛薄膜,所用原料是钛酸丁酯[Ti(OC4H9)4]、盐酸(HCL)、去离子水(H2O)、聚乙二醇(PEG)1000和无水乙醇(C2H5OH)。并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载玻片上制备了多孔二氧化钛薄膜,所用原料是钛酸丁酯[Ti(OC4H9)4]、盐酸(HCL)、去离子水(H2O)、聚乙二醇(PEG)1000和无水乙醇(C2H5OH)。并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25 mL钛溶液中加入0.75 g PEG,得到的粉体中主要含有纳米尺寸的锐钛矿晶型TiO2,晶粒的平均直径为7.3 nm。该溶胶制成的TiO2多孔薄膜孔穴均匀分布,薄膜的表面平均粗糙度为1.55 nm,催化性能最高,在5 h内对罗丹明B的脱色率达到8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多孔薄膜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TiO_2薄膜和多孔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霞 周炳卿 +3 位作者 计晶晶 陆改玲 罗丽霞 周澐 《信息记录材料》 2013年第6期17-21,共5页
本文以钛酸丁酯[Ti(OC4H9)4]、去离子水、盐酸和聚乙二醇(PEG)1000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膜工艺,在玻璃基底上制备纳米TiO2薄膜和TiO2多孔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对薄膜进行... 本文以钛酸丁酯[Ti(OC4H9)4]、去离子水、盐酸和聚乙二醇(PEG)1000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膜工艺,在玻璃基底上制备纳米TiO2薄膜和TiO2多孔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对薄膜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TiO2粉体为锐钛矿晶型,纳米TiO2薄膜的平均粗糙度为17.2nm,TiO2多孔薄膜平均粗糙度为1.55 nm。TiO2多孔薄膜有较高的透射性和光催化活性,可直接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 表面形貌 光催化
下载PDF
衍射效率随光子晶格写入时间变化的研究
11
作者 陆改玲 《信息记录材料》 2010年第6期12-16,共5页
从双光束耦合实验入手,在非同时读出条件下测量LiNbO3∶Fe晶体两波耦合过程中,不同写入角度(光子晶格周期)、不同的读写条件下,衍射效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衍射效率随时间出现振荡变化。用小周期写入时,不容易出现振荡。同时用o光写... 从双光束耦合实验入手,在非同时读出条件下测量LiNbO3∶Fe晶体两波耦合过程中,不同写入角度(光子晶格周期)、不同的读写条件下,衍射效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衍射效率随时间出现振荡变化。用小周期写入时,不容易出现振荡。同时用o光写入e光读出时,得到的光子晶格稳定且衍射效率较高。另外从理论上定性分析了衍射效率随时间的振荡变化。认为这是由空间二次谐波和动态能量转移及瞬态条纹位错引起的。通过实验与理论上的分析,得出光子晶格的最佳写入时间为第一个峰值出现所对应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效率 写入时间 振荡
下载PDF
氮气气氛下热处理对I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陈霞 潘洪涛 +2 位作者 陆改玲 计晶晶 周澐 《信息记录材料》 2015年第2期26-30,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掺锡氧化铟(ITO)导电薄膜,并在氮气气氛下对薄膜进行热处理。采用四探针测试仪、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手段对所制备的ITO薄膜进行分析表征,并对掺Sn量、...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掺锡氧化铟(ITO)导电薄膜,并在氮气气氛下对薄膜进行热处理。采用四探针测试仪、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手段对所制备的ITO薄膜进行分析表征,并对掺Sn量、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掺Sn量为11%、热处理温度为480℃、热处理时间为60min时,能在氮气气氛中成功制备纳米ITO导电薄膜,其晶粒大小在20~90nm之间,薄膜的方阻较小为390Ω/□,可见光透过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薄膜 溶胶-凝胶法 氮气气氛 光电性能
下载PDF
光诱导光子晶格折射率对比度影响因素的探究
13
作者 陆改玲 陈霞 《信息记录材料》 2014年第3期37-40,44,共5页
由实验测量得到的不同写入角度下的衍射效率,通过衍射效率与折射率对比度的关系,间接得到了折射率对比度与光子晶格周期的关系。关系表明折射率对比度随晶格周期的变化确实有一极值存在。说明写入不同周期的光子晶格会有不同的折射率对... 由实验测量得到的不同写入角度下的衍射效率,通过衍射效率与折射率对比度的关系,间接得到了折射率对比度与光子晶格周期的关系。关系表明折射率对比度随晶格周期的变化确实有一极值存在。说明写入不同周期的光子晶格会有不同的折射率对比度。用不同掺铁浓度的晶体实验时发现随着掺铁浓度的增大折射率对比度的最大值也增大,并且最大值的位置向晶格周期小的方向移动,这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因此,在实验与理论上证实了折射率对比度确实与写入的光子晶格的周期和掺铁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束耦合 衍射效率 折射率对比度 晶格周期 掺铁浓度
下载PDF
急性布鲁菌病黄疸16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刘日宏 韩丽红 刘永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389-390,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布鲁菌病患者黄疸的临床生化指标,及其强化期治疗对黄疸的影响。方法对71例急性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例出现黄疸(黄疸组),其余55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胆红素指标进行比较。采用配... 目的观察急性布鲁菌病患者黄疸的临床生化指标,及其强化期治疗对黄疸的影响。方法对71例急性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例出现黄疸(黄疸组),其余55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胆红素指标进行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对黄疸组患者异常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升高所占比率比较;采用完全随机两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对黄疸组和对照组年龄和病程中位数进行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四格表χ2检验比较黄疸组和对照组生化等指标;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强化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DBIL和IBIL差异。结果黄疸组异常DBIL和异常IBIL所占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DBIL所占比率高;黄疸组和对照组年龄和病程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异常的ALT、AST、ALP、γ-GT所占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DBIL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IBIL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期治疗前后TBIL、DBIL和I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例急性布鲁菌病患者黄疸全部消失。结论布鲁菌可致急性布鲁菌病患者黄疸的特征主要是隐性高DBIL血症黄疸,2组比较,急性布鲁菌病黄疸与患者的性别有关与年龄、ALT、AST、ALP、γ-GT异常率无关;强化期治疗对消除急性布鲁菌病黄疸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布鲁菌病 黄疸 胆红素 肝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