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9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36
1
作者 张向前 刘景辉 +2 位作者 齐冰洁 郭晓霞 焦伟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燕麦种质资源是燕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对燕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进行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解不同地区燕麦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对74份皮、裸燕麦种质资源13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燕麦种质资源是燕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对燕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进行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解不同地区燕麦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对74份皮、裸燕麦种质资源13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穗粒重,其次是千粒重和穗长;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分蘖数,其后依次为单株粒重和主穗粒重,最小的为株高;根据品种间各性状的遗传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74份资源材料划分为5类,其中36份皮燕麦资源被分为2类,26份裸燕麦资源被分为2类,7份皮燕麦和5份裸燕麦被分为一类,其中,类群Ⅰ可作为高产育种目标的亲本,类群Ⅲ可作为粒型育种目标的亲本,类群Ⅳ、Ⅴ可作为株高和小穗等育种目标的亲本;8个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6.27%,第一主成分反应产量,第二主成分反应粒型,第三、第四主成分分别反应分蘖数和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光照和温度对沙芥和斧翅沙芥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24
2
作者 宋兆伟 郝丽珍 +2 位作者 黄振英 李娜 赵清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62-2568,共7页
研究了生长于不同生境下的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和斧翅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种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光下萌发受到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其中沙芥种子萌发受光的... 研究了生长于不同生境下的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和斧翅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种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光下萌发受到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其中沙芥种子萌发受光的抑制作用强于斧翅沙芥种子。在黑暗10—40℃恒温条件下,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15—35℃范围内均可萌发,在15℃和35℃下沙芥种子的萌发要优于斧翅沙芥种子;其种子分别在25℃和30℃下达到最佳的萌发响应,在此条件下斧翅沙芥种子的萌发特性优于沙芥种子。在黑暗变温条件下,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20/30℃(12h/12h)下达到最佳的萌发响应,此处理下的萌发率高于其各自最佳恒温处理下的萌发率,其萌发后幼苗下胚轴和胚根的长度较最佳恒温处理有明显的下降,但它们的干重却差异较小,说明变温处理有利于两种种子的萌发和形成强壮的幼苗。综上所述,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黑暗和20/30℃变温条件下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芥 斧翅沙芥 种子萌发 沙生植物 恒温 变温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87
3
作者 王圣瑞 金相灿 +3 位作者 赵海超 庞燕 周小宁 楚建周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3,共6页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 1个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及其吸附动力学,并分析了沉积物理化特征对磷吸附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主要在前1 0h内完成,在0 . 5h内吸附反应十分迅速,并逐渐达到吸附平衡;②沉积物本底...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 1个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及其吸附动力学,并分析了沉积物理化特征对磷吸附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主要在前1 0h内完成,在0 . 5h内吸附反应十分迅速,并逐渐达到吸附平衡;②沉积物本底吸附态磷与其有机质、CEC、总磷、无机磷、有机磷、Fe/Al 磷和总氮显著正相关;对磷酸盐的最大吸附量与其CEC和无机磷、有机质和总磷呈显著负相关;而总最大吸附磷量与其有机质、CEC、总磷、无机磷、有机磷、Fe/Al 磷和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③就目前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的水质而言,其沉积物存在解析;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 解吸平衡浓度与其有机质,CEC ,总氮,总磷以及各形态磷含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条件下,即使是污染较为严重的湖泊,其沉积物也具有向上覆水体释磷酸盐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酸盐 吸附速率 吸附量 沉积物组成 长江中下游 浅水湖泊
下载PDF
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0
4
作者 张瑞富 杨恒山 +4 位作者 高聚林 张玉芹 王志刚 范秀艳 毕文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4,共7页
为研究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旋耕(R)、深松加旋耕(S+R)2个处理,于2012和2013年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可以显著提高2个品种春玉米实测产量(P<0.05)、春玉米乳熟期和完熟... 为研究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旋耕(R)、深松加旋耕(S+R)2个处理,于2012和2013年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可以显著提高2个品种春玉米实测产量(P<0.05)、春玉米乳熟期和完熟期根干质量(P<0.05)且40 cm以下土层尤为明显。2个品种春玉米30 cm土层处的株、行间根幅均表现为S+R小于R处理,其中行间根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单株根条数和比根长均表现为S+R显著高于R处理(P<0.05)。乳熟期60 cm以下土层根系活力S+R高于R处理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差异逐渐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物酶活性在吐丝期和乳熟期各土层S+R均高于R处理,而丙二醛含量低于旋耕处理。深松促进根系特别是下层根系干质量的增加,增加根系纵深分布,春玉米根系重心下移,并保持较高的生理活性,是其能够增产的重要原因。该文可为春玉米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生理 深松 春玉米 根系
下载PDF
南瓜果实营养成份分析及其利用研究 被引量:94
5
作者 王萍 刘杰才 +1 位作者 赵清岩 郝丽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52-54,共3页
本试验通过对内蒙古地区 6个南瓜品种果实所含的可溶性糖、淀粉、粗纤维、粗蛋白、矿质元素 (Ca、P、Mg、Zn)和维生素 (β -胡萝卜素、Vc)测定 ,结果表明 ,南瓜果实可溶性糖、果胶、β -胡萝卜素含量较高 ,其中印度南瓜品种红皮南瓜的 ... 本试验通过对内蒙古地区 6个南瓜品种果实所含的可溶性糖、淀粉、粗纤维、粗蛋白、矿质元素 (Ca、P、Mg、Zn)和维生素 (β -胡萝卜素、Vc)测定 ,结果表明 ,南瓜果实可溶性糖、果胶、β -胡萝卜素含量较高 ,其中印度南瓜品种红皮南瓜的 β—胡萝卜素含量达到 34 .2 2mg/ 10 0g鲜重 ,另 1个品种绿皮南瓜果胶含量达到 2 .0 3g/ 10 0 g鲜重 ,印度南瓜的 3个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含量高于中国南瓜的 3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果实 营养成分 利用
下载PDF
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6
作者 聂丽娜 夏兰琴 +6 位作者 徐兆师 高东尧 李琳 于卓 陈明 李连城 马有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85-391,共7页
启动子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有助于了解信号传递途径和基因表达调控模式,为植物转基因工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基本结构、类型、克隆方法及功能研究进... 启动子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有助于了解信号传递途径和基因表达调控模式,为植物转基因工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基本结构、类型、克隆方法及功能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广泛应用于转基因工程的诱导型启动子及启动子功能分析,展望了今后植物启动子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因启动子 诱导型启动子 克隆 功能分析
下载PDF
高丹草杂交种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被引量:91
7
作者 尹利 逯晓萍 +2 位作者 傅晓峰 李美娜 郭建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21-25,43,共6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一年生新型饲用作物高丹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单株鲜重及其它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而且还对高丹草的6个杂交种进行了灰色评判。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同一性状与单株鲜重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一年生新型饲用作物高丹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单株鲜重及其它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而且还对高丹草的6个杂交种进行了灰色评判。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同一性状与单株鲜重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内的不同性状与单株鲜重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度顺序为:茎粗(r=0.809)>分蘖数(r=0.789)>叶/茎(r=0.752)>叶宽(r=0.725),叶长(r=0.725)>穗长(r=0.694)>叶片数(r=0.639)>小穗数(r=0.638)>株高(r=0.632)>生育期(r=0.607);在6个杂交组合中,皖草2号和2003-GB为较好的饲用作物组合,其余4个为一般组合,在高丹草生产中可推广皖草2号和2003-G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下载PDF
中国马铃薯病虫害发生情况与农药使用现状 被引量:96
8
作者 徐进 朱杰华 +9 位作者 杨艳丽 汤浩 吕和平 樊明寿 石瑛 董道峰 王贵江 王万兴 熊兴耀 高玉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800-2808,共9页
作为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精准扶贫、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但单产水平因病虫害等瓶颈因素的制约低... 作为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精准扶贫、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但单产水平因病虫害等瓶颈因素的制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下,项目组在马铃薯六大优势产区开展了有害生物疫情监测和农药使用现状普查工作。明确了我国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共计27种,提出以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黑胫病、疮痂病、金针虫、蛴螬、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蚜虫、蓟马等"六病六虫"为重点防控对象,根据各区域情况兼顾青枯病、环腐病、黄萎病、粉痂病等病虫害的防控。探明了我国马铃薯单位面积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分别为17次和40.03 kg·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16次和3.49 kg·hm^-2。马铃薯现有农药登记产品防治对象的覆盖范围严重不足,青枯病、疮痂病、粉痂病等重要病虫害面临无登记农药可用的窘境。在农药减施策略方面,提出践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针。建立马铃薯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早期精确诊断技术体系,为制定科学防控策略,适时精准施药奠定基础。选育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品种布局。适时播种、合理间套作,从时空两个维度阻隔规避马铃薯有害生物的侵染。种薯源头管控,完善种薯认证监管体系。扩大合格脱毒种薯的应用面积,大力推广种薯处理技术。研发推广化学农药高效施用技术与绿色防控替代技术是实现马铃薯化学农药减施的核心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病虫害 农药减施
下载PDF
超高产春玉米干物质及养分积累与转运特征 被引量:93
9
作者 杨恒山 张玉芹 +3 位作者 徐寿军 李国红 高聚林 王志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5-323,共9页
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超高产栽培(SHY)和普通高产栽培(CK)2个处理,通过2009、2010年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超高产春玉米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转运特征。结果表明,超高产栽培下春玉米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极显著高于普通高产栽培... 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超高产栽培(SHY)和普通高产栽培(CK)2个处理,通过2009、2010年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超高产春玉米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转运特征。结果表明,超高产栽培下春玉米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极显著高于普通高产栽培,尤以吐丝后为甚,吐丝后干物质积累率较普通高产栽培高4.5%(2009)和3.2%(2010),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率较普通高产栽培高8.5%(2009)和3.9%(2010)。超高产栽培春玉米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率为15.1%(2009)和14.9%(2010),转运量对产量贡献率为16.6%(2009)和18.5%(2010),确保了协调的源库关系。超高产栽培植株吐丝后氮、磷、钾的积累率及其对子粒贡献率均显著高于普通高产栽培,其中,氮积累对子粒贡献较普通高产栽培高30.0%(2009)和16.3%(2010),磷积累对子粒贡献较普通高产栽培高10.8%(2009)和6.0%(2010),钾积累对子粒贡献较普通高产栽培高7.9%(2009)和8.2%(2010),在生育后期保持了较强的养分吸收能力。超高产栽培玉米茎鞘中氮、磷转运率均高于普通高产栽培,叶片中氮、钾转运率低于普通高产栽培。其中,超高产栽培玉米叶片氮的转运率为41.0%(2009)和42.9%(2010),对子粒氮的贡献率小于普通高产栽培,超高产栽培使叶片在玉米生育后期维持了较高的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春玉米 干物质 NPK养分 积累 转运
下载PDF
呼伦贝尔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84
10
作者 文都日乐 李刚 +4 位作者 张静妮 赖欣 易津 范国艳 杨殿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102,共9页
以呼伦贝尔5种不同草地类型(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各类菌群数... 以呼伦贝尔5种不同草地类型(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各类菌群数量分布在5种草地中均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但不同菌群数量及区系组成在各草地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数量在5种草地中依次为:羊草>贝加尔针茅>克氏针茅>线叶菊>大针茅,真菌数量依次为:线叶菊>克氏针茅>羊草>贝加尔针茅>大针茅,放线菌数量依次为:克氏针茅>羊草>线叶菊>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在不同草地类型间差异显著(P<0.05),线叶菊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显著高于其他草地类型(P<0.05),其中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较低。研究还表明,各草地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均表现为表层土壤(0~10cm)酶活性大于下层土壤(10~20cm)酶活性,不同草地类型间土壤酶活性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线叶菊草原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贝加尔针茅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土壤脲酶活性以克氏针茅草原最高,且与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差异显著;而土壤磷酸酶活性则为羊草草原显著高于其他样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从回归分析得出的2个方程可知,土壤微生物量碳随着土壤含水量、细菌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则随着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草地类型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免耕与留茬对土壤微生物量C、N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9
11
作者 孙建 刘苗 +2 位作者 李立军 刘景辉 张星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08-5515,共8页
2005~200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进行定位试验,设免耕留低茬(NL)、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和传统耕翻(T)3种耕作处理方式。结果表明:(1)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长期实施,能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 2005~200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进行定位试验,设免耕留低茬(NL)、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和传统耕翻(T)3种耕作处理方式。结果表明:(1)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长期实施,能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比传统耕翻分别提高了11%、41%、22%、15%、29%、27%、13%;在测定各个时期内,土壤各营养指标含量整体趋势为NHS>NL>T。(2)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在各测定时期均以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最高,传统耕翻最低。与传统耕翻相比,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69%、43%;测定各个时期,不同处理土壤生物量C、N含量均以7月份含量最高、5月份次之、10月份最低。(3)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高于传统耕翻,整个测定期内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4种酶平均活性,分别较传统耕翻增加了57%、82%、93%和25%;春季土壤酶活性开始增强,在7月份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达到最大值,而碱性磷酸酶的峰值出现在6月份。土壤微生物量C、N及土壤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留茬 土壤微生物量C 土壤微生物量N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82
12
作者 孙峰成 冯勇 +5 位作者 于卓 赵瑞霞 张来厚 苏二虎 刘志雄 石海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为了明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营养品质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株高等;... 为了明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营养品质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株高等;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穗粒数、百粒质量、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等。根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关系,说明在玉米群体产量、营养品质改良的过程中,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出籽率、百粒质量较高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玉米群体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的选择,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群体 农艺性状 产量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其生理特性 被引量:77
13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5 位作者 高聚林 张瑞富 王志刚 徐寿军 范秀艳 杨升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367-4376,共10页
【目的】研究超高产春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超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为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超高产栽培(SHY)和普通高产栽培(CK)2个处理,于2009年和2010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测定超高... 【目的】研究超高产春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超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为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超高产栽培(SHY)和普通高产栽培(CK)2个处理,于2009年和2010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测定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与普通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大,在生育期上表现为吐丝之后更为明显,在叶位上表现为棒三叶最为突出;不同叶位的叶倾角超高产栽培均小于普通高产栽培,而叶向值均大于普通高产栽培,在棒三叶表现最为明显;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超高产栽培与普通高产栽培光合势的差幅增大;吐丝期和乳熟期,两种栽培模式间净光合速率的差异不显著,但冠层光合能力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吐丝后40 d内,超高产春玉米叶片SOD和POD酶活性总体上高于普通高产栽培,而MDA含量低于普通高产栽培。【结论】超高产栽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高,群体光合势大;叶倾角小、叶向值大,冠层结构合理;叶片SOD和POD活性强,MDA含量低,衰老缓慢,净光合速率相对较高,冠层光合能力强。在合理的栽培技术调控下,超高产春玉米群体结构与个体功能实现了协同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超高产 冠层结构 生理特性
下载PDF
根茎禾草乳熟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7
14
作者 何文兴 易津 李洪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对 6种具有不同根茎长度的禾草乳熟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除了中间偃麦草 (Elytrigiaintermedia)为“单峰”曲线外 ,另外 5种禾草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 ,且其总体趋势是根茎越发达、根冠比越大 ... 对 6种具有不同根茎长度的禾草乳熟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除了中间偃麦草 (Elytrigiaintermedia)为“单峰”曲线外 ,另外 5种禾草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 ,且其总体趋势是根茎越发达、根冠比越大 ,其净光合速率越迟到达第 1峰、“午降”经历时间也越短 ,而大气相对湿度偏低 (<5 5 % )和叶片温度偏高 (>36℃ )是导致“午降”的重要因素 .羊草 (Leymuschinense)、茹莎娜牧冰草 (Pascopyrumsmithii)、赖草 (Leymussecalinus)、大赖草 (Leymusracemosus)、蒙古冰草 (Agropyronmongolicum)、中间偃麦草 (Elytrigiaintermedia)的净光合速率第 1峰值分别出现在 10 :12、10 :0 0、9:5 1、9:39、9:0 6、8:13;“午降”经历时间分别是 4 71、4 74、4 6 4、4 6 7和 5 5 1min ;“午降”期间的叶片温度均值分别是 37.8、37.5、36 .9、37.0和 36 .3℃ .羊草和蒙古冰草、赖草和大赖草分别具有相似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 ,在P =0 .0 1时 ,r值分别是 0 .88和 0 .9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茎禾草 乳熟期 净光合速率 叶片温度
下载PDF
草莓叶面施硒对其重金属镉和铅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1
15
作者 张海英 韩涛 +1 位作者 田磊 王有年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9-416,共8页
以‘北农3号’草莓为试材,以清水喷施为对照,用0.5、1.0、2.5、5.0、10.0mg·L-1浓度的亚硒酸钠进行叶面喷施,定期采样进行硒、镉和铅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监测,研究叶面施硒后重金属镉和铅在草莓机体内的积累情况和草莓生理代谢机... 以‘北农3号’草莓为试材,以清水喷施为对照,用0.5、1.0、2.5、5.0、10.0mg·L-1浓度的亚硒酸钠进行叶面喷施,定期采样进行硒、镉和铅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监测,研究叶面施硒后重金属镉和铅在草莓机体内的积累情况和草莓生理代谢机制的变化,探明硒对镉和铅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草莓在展叶期和盛花期对硒的吸收能力最强,且施用2.5~5.0mg·L-1适宜浓度硒后,硒可通过清除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有效抑制草莓叶片和果实对重金属镉和铅的吸收,证明叶面施硒不仅是草莓补硒的较好手段,而且适宜浓度的硒可减少草莓对重金属镉和铅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富集 叶片 果实 重金属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总氮、可交换态氮与固定态铵的赋存特征 被引量:67
16
作者 王圣瑞 焦立新 +1 位作者 金相灿 刘景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3,共7页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总氮、可交换态氮与固定态铵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①14个沉积物的总氮(TN)含量为768.5~5190.6mg.kg-1之间,以月湖沉积物TN含量最高,是其它各湖泊沉积物TN含量的2~7倍;可交换态氮(EN)含量为150.92~341....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总氮、可交换态氮与固定态铵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①14个沉积物的总氮(TN)含量为768.5~5190.6mg.kg-1之间,以月湖沉积物TN含量最高,是其它各湖泊沉积物TN含量的2~7倍;可交换态氮(EN)含量为150.92~341.98mg.kg-1,占TN的6.29%~19.64%;固定态铵(F-NH4)含量变化在186.5~462.5mg.kg-1,占TN的8.40%~35.02%.②EN以NH4+-N为主,NO3--N其次,NO2--N最低,分别占EN的74.61%~85.85%、13.93%~25.15%和0.17%~0.27%.③EN、NH4+-N、NO3--N及NO2--N之间在α=0.01时互为显著正相关,F-NH4与EN、NH4+-N在α=0.05时显著正相关,而与NO3--N、NO2--N不相关.④在α=0.01或α=0.05时,EN、NH4+-N、NO3--N、NO2--N和F-NH4分别与总氮(TN)、总磷(TP)、有机碳(TOC)、阳离子代换量(CEC)、粉沙粒(Silt)及粘粒(Clay)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砂粒(Sand)含量有显著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F-NH4与CaO、Fe2O3和Al2O3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总氮 可交换态氮 固定态铵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甘草幼苗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0
17
作者 刘艳 陈贵林 +2 位作者 蔡贵芳 张中霞 岳鑫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59-2264,共6页
采用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的处理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甘草幼苗生长状况、水分状况和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轻度干旱胁迫有利于甘草幼苗根系生长,植株根冠比加大。干旱胁迫下甘草根叶组织中相对含水量下降,束缚水/自... 采用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的处理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甘草幼苗生长状况、水分状况和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轻度干旱胁迫有利于甘草幼苗根系生长,植株根冠比加大。干旱胁迫下甘草根叶组织中相对含水量下降,束缚水/自由水升高。甘草幼苗组织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胁迫下也均显著增加;且不同胁迫程度和不同器官渗透调节物质增幅有较大差异,其中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在甘草根组织与叶组织中含量增幅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均出现在胁迫后期。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甘草植株能通过调整生长和生物量分配来加大根冠比;同时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植株的吸水和保水能力,有效抵御干旱逆境;可溶性糖与游离脯氨酸可能分别是甘草根、叶获得渗透调节能力的重要渗透调节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干旱胁迫 生长 相对含水量 渗透调节
下载PDF
蓖麻毒素粗提物杀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9
18
作者 赵建兴 张树怀 +1 位作者 佘国珍 乌云达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78-80,共3页
在室内条件下 ,用不同溶剂提取的蓖麻毒素粗提物对 3种害虫进行的杀虫作用试验表明 :蓖麻毒素粗提物对这 3种害虫有不同程度的杀虫作用 ,主要杀虫活性物质为蓖麻碱和毒蛋白 ,毒蛋白表现为触杀作用 ,蓖麻碱表现为触杀和胃毒的综合作用 。
关键词 蓖麻 毒素粗提物 杀虫作用
下载PDF
超高产是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基本技术途径 被引量:57
19
作者 刘景辉 王志敏 +1 位作者 李立军 张海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主要依靠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灌溉面积、良种和化肥等传统的增产贡献因子的作用却越来越有限。采取要素集成以实现粮食超高将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基本途径。本文以低产田、中产田和高产田为例,分别从产量对总产的... 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主要依靠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灌溉面积、良种和化肥等传统的增产贡献因子的作用却越来越有限。采取要素集成以实现粮食超高将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基本途径。本文以低产田、中产田和高产田为例,分别从产量对总产的贡献及实施难度等方面,深入分析发展超高产的必要性,并初步提出发展超高产的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粮食安全 粮食超高产 技术体系 灌溉农田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玉米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7
20
作者 张星杰 刘景辉 +3 位作者 李立军 王智功 王林 苏顺和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5,100,共6页
研究了玉米关键生育时期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免耕留低茬、免耕留低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4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 研究了玉米关键生育时期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免耕留低茬、免耕留低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4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增强。在全生育期,保护性耕作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比传统耕作分别提高41.9%、470.1%、67.9%和65.7%,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提高15.0%、18.5%和57.3%,且此效应受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表明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累积,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保护性耕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