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1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陪护管理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实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丹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期225-226,共2页
目的:对零陪护管理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零陪护管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 目的:对零陪护管理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零陪护管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零陪护管理对老年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陪护管理 老年临床护理 实施
下载PDF
国产和进口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耿文学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516-517,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国产和进口阿托伐他汀20 mg/d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降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冠心病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国产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组和进口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各50例,并对比观察2组干预治疗12周末的降脂效果和... 目的观察比较国产和进口阿托伐他汀20 mg/d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降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冠心病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国产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组和进口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各50例,并对比观察2组干预治疗12周末的降脂效果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末TC达标率治疗组为76.0%,对照组为74.0%;TG达标治疗组为48.0%,对照组为50.0%;LDL-C达标率治疗组为76.0%,对照组为74.0%;HDL-C的达标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12.0%,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周末时,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8.0%,而对照组为36.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阿托伐他汀与进口阿托伐他汀疗效和安全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高脂血症 安全性
下载PDF
丘脑出血10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伟东 韩芳 +3 位作者 杜会山 朱浩猛 凌建伟 王雪梅 《中国医刊》 CAS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 研究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探讨早期判定预后及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0 4例丘脑出血患者的病因、意识障碍程度、血肿大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龄、高血压是丘脑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论 早期密切观察丘脑出血患者的生命... 目的 研究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探讨早期判定预后及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0 4例丘脑出血患者的病因、意识障碍程度、血肿大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龄、高血压是丘脑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论 早期密切观察丘脑出血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判定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病死率以及严重并发症的产生与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出血 临床分析 病例 临床表现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樊芳芳 王燕妮 李晓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5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的总治疗依从率比较,观察组(93.3%)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6.7%)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既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又能够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肺脓肿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付志民 林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110-111,共2页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感染,常规治疗为全身应用抗生素及体位引流排痰,但其效果差、疗程长。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已广泛应用与临床,其适应证已较为广泛。我科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肺脓肿,取得较好疗效。现...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感染,常规治疗为全身应用抗生素及体位引流排痰,但其效果差、疗程长。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已广泛应用与临床,其适应证已较为广泛。我科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肺脓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病例来自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住的急性肺脓肿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例,男13例,女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 急性肺脓肿 临床研究 体位引流排痰 全身应用 化脓性感染 常规治疗 呼吸内科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凤莲 名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01/2008-05的住院患者864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血尿酸(SUA)、血糖、血脂及肾功测定,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SUA增高者168例为病例组,SUA正常者696例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01/2008-05的住院患者864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血尿酸(SUA)、血糖、血脂及肾功测定,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SUA增高者168例为病例组,SUA正常者696例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结果:病例组前5种疾病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1,其95%CI不包含1)。结论:HUA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并发症 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人类
下载PDF
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一个新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记物 被引量:4
7
作者 姚玉婷 陈萍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年第3期199-201,共3页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已跃为人类死亡原因首位。近年来我国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死亡人数占人口总死亡人数约40%以上,每年全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可高达两百多...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已跃为人类死亡原因首位。近年来我国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死亡人数占人口总死亡人数约40%以上,每年全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可高达两百多万。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每年超过130亿元,并持不断增长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因此早期监测、预防及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刻不容缓。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共同发病机制,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和不稳定性斑块的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1]),新近研究证实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与动脉粥样硬化及不稳定性斑块形成有关,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有效预测因子,文研究就其由来及分布、生物学特性及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不稳定性
下载PDF
不典型布氏杆菌病诊疗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俊平 李润生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总结不典型布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提高布氏杆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典型临床表现者为76%,初诊确诊者72.7%,复诊确诊者24.2%,多次复诊... 目的总结不典型布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提高布氏杆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典型临床表现者为76%,初诊确诊者72.7%,复诊确诊者24.2%,多次复诊确诊者3%。33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6个月内复查无复发。结论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医生要熟悉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 布氏菌病 诊断
下载PDF
阿奇霉素配伍维生素B_6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迟戈夫 刘天娇 高宇航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期77-77,93,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加入维生素B6与单独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66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阿奇霉素和维生素B6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照组82例,不加维生素B6...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加入维生素B6与单独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66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阿奇霉素和维生素B6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照组82例,不加维生素B6,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和维生素B6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加入维生素B6可明显减少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维生素B6 不良反应 观察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紫杉类药物治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血清IL-6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淑娟 刘梦莹 +5 位作者 陈一涛 苏乌云 曹冉华 常丽娟 窦佳 王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11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紫杉类药物治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紫杉类药物治疗的2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化疗前血清IL-6的...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紫杉类药物治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紫杉类药物治疗的2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化疗前血清IL-6的水平,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化疗4周期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根据药物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分为A组(无痛9例)、B组(轻度疼痛6例)、C组(中度疼痛5例)和D组(重度疼痛4例),比较各组患者化疗前血清IL-6水平,分析其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4周期后,共15例患者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四组患者的治疗前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清IL-6水平高于正常者更容易发生神经痛(P<0.05)。发生疼痛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855,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IL-6水平能有效预测紫杉类药物治疗乳腺癌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AUC=0.881,P=0.002)。结论患者化疗前血清IL-6水平与化疗所致神经痛程度呈正相关,化疗前血清IL-6水平可作为预测紫杉类药物治疗乳腺癌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紫杉类药物 白细胞介素-6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奥利司他对男性腹型肥胖症患者血清Irisin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南景龙 薛丽英 +2 位作者 贺文帅 韩雪峰 范影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第6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奥利司他对男性腹型肥胖症患者血清Iris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12月在于我院门诊招募的男性肥胖患者60例(腹型肥胖定义:男性腰围≥90cm),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两组,在轻度低热量饮食的同时给予试验组奥利司他(3... 目的观察奥利司他对男性腹型肥胖症患者血清Iris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12月在于我院门诊招募的男性肥胖患者60例(腹型肥胖定义:男性腰围≥90cm),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两组,在轻度低热量饮食的同时给予试验组奥利司他(30例),为期12周,观察比较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等肥胖相关指标,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risin浓度。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奥利可他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腰臀比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奥利司他更能显著降低肥胖患者的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周醇水平(P〈0.05);显著升高肥胖患者血清Irisin水平,试验中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奥利司他结合轻度低热量饮食控制治疗可显著改善男性患者的肥胖状态,并升高血清Irisin水平,且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司他 肥胖 男性 Irisin
下载PDF
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丽梅 邹杰 王巧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1例)和无创通气组(4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吸氧及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1例)和无创通气组(4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吸氧及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及后1、2 h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除血压外,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创正压通气组抢救成功率90.2%,常规治疗组抢救成功率73.2%。结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时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改善心肺功能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左心功能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50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智 郭美荣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1期66-67,共2页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50例杨智郭美荣内蒙古东胜市人民医院内科017000SubjectheadingsGastrointestinalhemorhage/diagnosis主题词胃肠出血/诊断中国图书资料分类...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50例杨智郭美荣内蒙古东胜市人民医院内科017000SubjectheadingsGastrointestinalhemorhage/diagnosis主题词胃肠出血/诊断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7321对象和方法1.1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内窥镜检 诊断
原文传递
颈动脉IMT或斑块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关系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海霞 阎朝丽 +2 位作者 刘爱菊 王岩 赵刚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或斑块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脑动脉硬化、主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 75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测定颈动脉IMT值 ,以颈总动脉后壁IMT平均值作为评定指标 ,并判定其有无脑动脉硬化及主动脉硬化。结果 :颈...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或斑块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脑动脉硬化、主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 75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测定颈动脉IMT值 ,以颈总动脉后壁IMT平均值作为评定指标 ,并判定其有无脑动脉硬化及主动脉硬化。结果 :颈动脉硬化 (颈动脉IMT >1 0或有斑块 )与主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利用B超这种无创、重复性好、准确的检查测量的IMT值或班块是一个行之有效、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评定指标 ,尤其在Ⅱ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颈动脉IMT 大血管病变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
下载PDF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异搏定和心律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永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0期110-111,共2页
目的:对比心律平和异搏定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及各自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8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心律平组和异搏定组,心律平组患者给予心律平70~140 mg静注,异搏定组给予异搏定5~10 mg静注。... 目的:对比心律平和异搏定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及各自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8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心律平组和异搏定组,心律平组患者给予心律平70~140 mg静注,异搏定组给予异搏定5~10 mg静注。结果心律平和异搏定对阵发性室上性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异搏定较心律平高。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首选心律平治疗,异搏定的使用中应更加注意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异搏定 心律平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颅内出血34例
16
作者 梅花 张嘉玲 +1 位作者 南吉乐玛 鲍思源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年第12期1029-1030,共2页
目的 :探讨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收治的 34例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 :为了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误诊、漏诊 ,在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目的 :探讨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收治的 34例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 :为了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误诊、漏诊 ,在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或非感染性颅内压升高时 ,出现呼吸障碍的患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障碍 新生儿 颅内出血 呼吸系统症状
下载PDF
DNA甲基化结合蛋白MBD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晓宇 鲍牧兰 +5 位作者 姚远 谢伟 贾小娥 姜树原 邵国 巴德仁贵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710-3715,共6页
为了鉴定MBD基因家族成员,应用在线数据库资源,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搜索和鉴定MBD基因家族成员,搜索后获得6个MBD蛋白序列,为了后续研究方便命名为MBD1~MBD6。并对其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蛋白结构、保守结构域和表达模... 为了鉴定MBD基因家族成员,应用在线数据库资源,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搜索和鉴定MBD基因家族成员,搜索后获得6个MBD蛋白序列,为了后续研究方便命名为MBD1~MBD6。并对其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蛋白结构、保守结构域和表达模式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构建了MBD家族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MBD家族成员在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但MBD1和MBD4相对其他4个家族成员向不同方向进化。通过对所有MBD基因的表达谱分析得知该基因家族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个别组织和细胞中表达量高低不同表明该家族基因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和组织特异性,不同基因之间的表达模式差异明显。通过分析家族成员特点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MBD蛋白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对心血管肾脏系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耿文学 宫泽辉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58-161,共4页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AT1)受体在心血管和肾脏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有关AngⅡ2型(AT2)受体的效应知之较少。近年来,采用AT2受体缺失小鼠对该受体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一方面,激活AT2受体能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此效应在发育...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AT1)受体在心血管和肾脏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有关AngⅡ2型(AT2)受体的效应知之较少。近年来,采用AT2受体缺失小鼠对该受体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一方面,激活AT2受体能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此效应在发育和组织重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在心脏、动脉和肾脏,AngⅡ通过激活AT2受体刺激NO/cGMP,可能通过对抗AT1受体介导的效应而发挥潜在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心脏 肾脏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激活IGF-1R信号通路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白蛋白紫杉醇耐药的研究
19
作者 刘淑娟 刘梦莹 +2 位作者 苏乌云 窦佳 王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白蛋白紫杉醇(Nab-PTX)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并鉴定TAM模型;通过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法建立TAM与TNBC细胞系MDAMB-231细胞共培养模式,分为对照组(MDA-MB-231细...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白蛋白紫杉醇(Nab-PTX)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并鉴定TAM模型;通过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法建立TAM与TNBC细胞系MDAMB-231细胞共培养模式,分为对照组(MDA-MB-231细胞及空白小室)、Nab-PTX组(MDA-MB-231细胞、空白小室及0.5 nmol/L Nab-PTX)、TAM组(MDA-MB-231细胞、含M2型巨噬细胞的小室)、TAM+Nab-PTX组(MDA-MB-231细胞、含M2型巨噬细胞的小室及0.5 nmol/L Nab-PTX)、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组(MDA-MB-231细胞、含M2型巨噬细胞的小室、0.5 nmol/L Nab-PTX及4 nmol/L IGF-1R抑制剂Linsitinib);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多药耐药蛋白(MDR)1和胱天蛋白酶(Caspase)-3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GF-1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结果THP-1细胞经诱导分化为M2型巨噬细胞;与Nab-PTX组相比,TAM+Nab-PTX组细胞增殖水平升高,凋亡率降低(P<0.01),MDR1 mRNA表达升高,Caspase-3mRNA表达降低(P<0.05),IGF-1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激活(P<0.01);与TAM+Nab-PTX组相比,IGF-1R抑制剂组细胞增殖水平降低,凋亡率升高,MDR1 mRNA表达降低,Caspase-3 mRNA的表达增高,IGF-1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TAM可能通过激活IGF-1R信号通路诱导TNBC细胞对Nab-PTX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三阴性乳腺癌 白蛋白紫杉醇 药物耐受性 受体 IGF1型
下载PDF
纳洛酮抗休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庆林 耿文学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42-44,共3页
休克在平时和战时都是常见危重病,涉及医学各个学科,一直受到医学界特别是急诊医学界的重视.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过程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休克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
关键词 纳洛酮 抗休克 研究 现状 展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