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7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荷花坪锡铅锌矿区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的厘定 被引量:13
1
作者 章荣清 陆建军 +3 位作者 王汝成 姚远 朱金初 马东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3-520,共8页
王仙岭花岗岩侵位于印支期。过去一直认为荷花坪锡铅锌矿为印支期矿床,与王仙岭岩体有关。经多年的野外考察和钻孔资料研究发现,荷花坪地区存在隐伏花岗岩体,其岩性不同于王仙岭花岗岩。本文选取钻孔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利用La-MC-ICP-M... 王仙岭花岗岩侵位于印支期。过去一直认为荷花坪锡铅锌矿为印支期矿床,与王仙岭岩体有关。经多年的野外考察和钻孔资料研究发现,荷花坪地区存在隐伏花岗岩体,其岩性不同于王仙岭花岗岩。本文选取钻孔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利用La-MC-ICP-MS法对其进行锆石年代学研究,获得U-Pb年龄为(157.1±0.8)Ma,显示其为燕山早期。荷花坪花岗岩A/CNK比值为1.02,REE总量为357×10-6,LREE/HREE比值为2.83,Zr+Nb+Ce+Y含量为398×10-6,与A型花岗岩特征一致,明显不同于王仙岭S型花岗岩。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南岭地区含锡花岗岩非常类似。南岭地区钨锡成矿大爆发发生在燕山早期,荷花坪锡铅锌矿可能与此燕山期隐伏岩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黑云母花岗岩 荷花坪锡铅锌矿
下载PDF
南岭燕山早期后造山花岗岩类:岩石学制约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211
2
作者 陈培荣 华仁民 +2 位作者 章邦桐 陆建军 范春方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9-289,共11页
在南岭花岗岩带中燕山早期的岩浆岩套花岗岩类占绝对优势,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在岩带的东段赣南和闽西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的A型花岗岩类(176~178 Ma)和双峰式火山岩(158~179 Ma)组合,在岩带中部湘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 在南岭花岗岩带中燕山早期的岩浆岩套花岗岩类占绝对优势,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在岩带的东段赣南和闽西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的A型花岗岩类(176~178 Ma)和双峰式火山岩(158~179 Ma)组合,在岩带中部湘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的玄武岩类(177~178Ma).赣南地区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中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类同具有板内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性端员玄武岩为板内拉斑玄武岩,湘南地区的玄武质岩石不仅为板内拉斑玄武岩而且发育有板内碱性玄武岩.鉴此,南岭地区燕山早期的岩浆岩套无疑是一种典型的后造山(Post-orogenic)岩石组合.后造山岩套是后碰撞(Post-collision or Late orogenic)事件结束和泛大陆开始裂解的标志,预示着一个新的造山的威尔逊旋回即将来临.因此可以认为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应是继印支造山运动以后的一种后造山的大陆裂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并非自白圣纪以来才开始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早期 后造山 花岗岩类 岩石学 地球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 被引量:201
3
作者 王德滋 沈渭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9-220,共12页
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分布十分广泛 ,各类花岗岩的出露面积达 2 0 0 0 0 0km2 以上。其中 ,前侏罗纪花岗岩大部分具有较低的ε(Nd ,t)、较高的Ni(87Sr) /Ni(86Sr)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 ,相似于周围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因此 ... 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分布十分广泛 ,各类花岗岩的出露面积达 2 0 0 0 0 0km2 以上。其中 ,前侏罗纪花岗岩大部分具有较低的ε(Nd ,t)、较高的Ni(87Sr) /Ni(86Sr)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 ,相似于周围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因此 ,它们的主体属壳源型 ,其成因可能主要同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多次碰撞拼贴有关 ,由当时被加厚的地壳在降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燕山期花岗岩在中国东南部分布最广。其中 ,呈东西向展布的燕山早期花岗岩 (南岭花岗岩 )被认为是与印支运动有联系的后造山花岗岩组合 ,多数具壳源型特征。而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燕山晚期花岗岩则不同 ,它们具有较高的ε(Nd ,t)、较低的Ni(87Sr) /Ni(86Sr)和相对年轻的Nd模式年龄 ,反映其源区中含有较多的地幔组分。它们的形成可能同太平洋板块俯冲、玄武岩浆底侵以及由此引起的地壳深熔和壳幔混合有关。根据花岗岩的Nd模式年龄以及地壳岩石中继承锆石U Pb年龄 ,认为中国东南部地壳具幕式生长特征 ,古—中元古代为主要的生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ND同位素 地壳演化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福建北东沿海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209
4
作者 邱检生 肖娥 +3 位作者 胡建 徐夕生 蒋少涌 李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468-2484,共17页
以福建北东沿海的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四个岩体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据此探讨了岩体的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岩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96.1±2.7Ma、93... 以福建北东沿海的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四个岩体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据此探讨了岩体的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岩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96.1±2.7Ma、93.1±2.4Ma、91.5±1.5Ma和93.8±1.8Ma,指示它们均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这些岩体的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条纹长石,并含有一定量斜长石(〈15%),铁镁矿物主要为少量黑云母,未出现碱性铁镁矿物,副矿物组合中普遍出现榍石而未见铝过饱和矿物。化学组成上表现为高硅、富碱、准铝,贫钙、镁、铁,Rb/Sr比值高,K/Rb比值低,富Cs、Rb、Th、u、Pb,贫Ba、Sr、P、Ti、Eu。岩石的FeO^*/MgO比值较低(=3.44—5.04),10^4×Ga/Al比值和Zr+Nb+Ce+Y含量均低于A型花岗岩的下限值,其锆石饱和温度也较低(730—779℃),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这些岩体应属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四个岩体的Nd同位素组成较均-(εNd(t)=-4.2~-5.5),而锆石Hf同位素则具较大的变化范围(εHf(t)=-11.6~4.5),εHf(t)值散布于正值与负值之间,变化幅度可达10个εHf单位以上,指示岩体的形成存在不同来源物质的贡献。岩石的形成极可能经历了壳幔物质在源区混合形成原始岩浆,随后这一壳幔混源岩浆又经高程度分异演化的二阶段成岩过程,而并非起源于幔源岩浆底侵形成的初生地壳与古老基底地壳混合的地壳原岩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异I型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Nd-Hf同位素组成 岩石成因 福建北东沿海
下载PDF
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72
5
作者 张雪芬 陆现彩 +1 位作者 张林晔 刘庆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7-604,共8页
页岩气是以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其赋存形式具有多样性,但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溶解态仅少量存在。综述了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页岩气成因、页岩的物质组成(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岩石含水量... 页岩气是以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其赋存形式具有多样性,但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溶解态仅少量存在。综述了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页岩气成因、页岩的物质组成(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岩石含水量)、岩石结构(孔隙度、渗透率)和温度、压力等。认识影响不同形式页岩气赋存量的地质因素,有助于利用容积法评估页岩气地质储量的水平,因为游离态页岩气的含量取决于页岩的有效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而吸附态页岩气的含量则受页岩的气体吸附能力影响。认为发展页岩孔隙结构表征技术,研究页岩气在粘土矿物表面和纳米孔隙中的吸附行为,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并为页岩气的资源评价提供更为准确的参数,因此它们将是页岩气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赋存形式 地质储量 粘土矿物 纳米孔隙
原文传递
赣南寨背A型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量:150
6
作者 陈培荣 章邦桐 +3 位作者 孔兴功 蔡笔聪 凌洪飞 倪琦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赣南寨背岩体主要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黑云母结晶晚于长石和石英,锆石群型地温测量标尺显示其结晶温度为800℃~900℃,表明寨背岩体形成于一种高温贫水的花岗质岩浆。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为准铝质(Al2O3为12.21%~... 赣南寨背岩体主要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黑云母结晶晚于长石和石英,锆石群型地温测量标尺显示其结晶温度为800℃~900℃,表明寨背岩体形成于一种高温贫水的花岗质岩浆。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为准铝质(Al2O3为12.21%~12.62%),富硅(SiO2为75.66%~76.74%),偏碱(Na2O+K2O为7.93%~8.90%),FeOT/MgO值高(59~148),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10%~0.65%和0.01%~0.02%),富含REE(Eu除外,ΣREE平均为500μg/g),Y、Ga、Nb等高场强元素(HFSE)以及F,Sr和Ba较低。这些特点与本区的I型和S型花岗岩有明显差别,是一种典型的A2型花岗岩。寨背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76Ma,与辉长岩、双峰式火山岩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表明赣南地区在燕山早期即进入拉张裂解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A型花岗岩体 地球化学 构造地质意义
下载PDF
南岭地区钨锡铌钽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 被引量:161
7
作者 陈骏 陆建军 +5 位作者 陈卫锋 王汝成 马东升 朱金初 张文兰 季峻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9-473,共15页
在晚侏罗世时,南岭地区发生了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铌钽大规模成矿作用。依据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矿化特征,可将南岭地区含钨锡铌钽花岗岩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含钨花岗岩、含锡钨花岗岩和含钽铌花岗岩。含钨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 在晚侏罗世时,南岭地区发生了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铌钽大规模成矿作用。依据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矿化特征,可将南岭地区含钨锡铌钽花岗岩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含钨花岗岩、含锡钨花岗岩和含钽铌花岗岩。含钨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归纳为铝过饱和,低Ba+Sr和TiO2,轻重稀土比值低,铕亏损强烈,富Y和Rb,Rb/Sr比值高,分异强烈。含锡钨花岗岩总体特征表现为TiO2含量高,准铝质—弱过铝质,轻重稀土比值和CaO/(K2O+Na2O)比值高,富高场强元素、稀土、Ba+Sr和Rb,低Rb/Sr比值,分异演化程度较低。含钽铌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为TiO2含量和CaO/(K2O+Na2O)比值低,Al2O3/TiO2和Rb/Sr比值明显偏高,强过铝质,贫Ba+Sr、稀土和高场强元素,铕亏损强烈,明显富Rb和Nb,高度分异演化。三类含矿花岗岩具有明显不同的演化特征,成矿作用与它们的演化密切相关。黑云母花岗岩主要与锡成矿作用有关,二云母花岗岩和白云母花岗岩主要产生钨矿化或锡钨共生矿化,钠长石花岗岩主要与钽铌或锡(钨)钽铌矿化有关。总结了南岭锡钨钽铌矿床的重要类型,提出了绿泥石化花岗岩型锡矿新类型,指出南岭地区要特别注意在含锡钨花岗岩中寻找此类锡矿和云英岩-石英脉型锡钨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花岗岩 地球化学 花岗岩演化 钨-锡-铌-钽矿床类型 南岭
下载PDF
华南钨和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差异及其原因初探 被引量:156
8
作者 华仁民 李光来 +4 位作者 张文兰 胡东泉 陈培荣 陈卫锋 王旭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3,共15页
钨和锡都是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南尤其是南岭及其邻近地区,关系密切、相互共生,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钨西锡:南岭东段,钨矿密集产出;中段,钨锡并重,但锡矿化明显增强;西段则为大规模锡... 钨和锡都是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南尤其是南岭及其邻近地区,关系密切、相互共生,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钨西锡:南岭东段,钨矿密集产出;中段,钨锡并重,但锡矿化明显增强;西段则为大规模锡成矿作用。在成矿时代上,钨和锡都以160~150Ma为成矿高峰期,但锡还有雪峰期、印支期成矿作用,以及燕山晚期的又一个成矿高峰期。锡的成矿作用及与其相关的花岗岩类显示出与地幔物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锡的大规模成矿作用或发生在有地幔物质参与的"十-杭带"附近,或发生在地壳强烈拉张的燕山晚期。钨与锡在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以及华南东、西两部分在构造背景、沉积物特征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华南钨与锡大规模成矿作用差异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大规模成矿作用 差异 华南
下载PDF
福建沿海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139
9
作者 邱检生 王德滋 +1 位作者 蟹泽聪史 BrentI A McInnes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321,共9页
:以乌山、金刚山和新村三个典型岩体为例 ,系统研究了福建沿海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铝质A型花岗岩常含有锰铝榴石、富锰白云母等特征的富铝矿物 ,化学成分上相对富铝 ,为一套准铝到弱过铝的岩石组合 ,并... :以乌山、金刚山和新村三个典型岩体为例 ,系统研究了福建沿海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铝质A型花岗岩常含有锰铝榴石、富锰白云母等特征的富铝矿物 ,化学成分上相对富铝 ,为一套准铝到弱过铝的岩石组合 ,并具有贫磷、贫钛 ,氧化指数较低等特征。与碱性花岗岩相比 ,其Nb、Ta、Zr、Hf、Ga、Y和Zn等元素的含量及稀土总量和Ga/Al比值均偏低 ,但轻、重稀土的分馏程度(尤其是重稀土的分馏程度)较高。两类岩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模式 ,并具有相似的钕同位素组成 ,εNd (t)值分别变化于 -4 28~ -6 12和 -3 45~ -5 21之间 ,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 ,均为壳幔物质混熔的产物。根据对两类岩石矿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 ,推测岩浆体系中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质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论
下载PDF
试论中国大陆“硬岩型”大型锂矿带的构造背景 被引量:144
10
作者 许志琴 王汝成 +1 位作者 赵中宝 付小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106,共16页
地球中矿床,记录了地球的物质组成、流体性质与成分、热演化历史、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构造环境乃至地球深部驱动力的各种信息。富含稀土金属元素的锂(铍铌钽铯铷)资源已从普通的矿产资源变成未来的新能源,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地球中矿床,记录了地球的物质组成、流体性质与成分、热演化历史、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构造环境乃至地球深部驱动力的各种信息。富含稀土金属元素的锂(铍铌钽铯铷)资源已从普通的矿产资源变成未来的新能源,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中国"硬岩型"伟晶岩脉型锂矿的重大找矿突破使其成为未来国家新能源战略的"重心"!此脉型锂矿尽管在伟晶岩的成分分带、新矿物的发现、地球化学的演化与稀有金属的富集机制、熔体—流体的来源与结晶分异、成岩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等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对于伟晶岩及其相关成矿作用发生的大地构造背景与地球动力学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中国大陆大型"硬岩型"锂矿带的成矿构造背景的视角出发,探讨锂矿资源在碰撞型和增生型造山带中的构造成因及其找矿前景。研究表明:中国大陆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分布在青藏高原北缘的横贯2800km的松潘-甘孜-甜水海地体中,为古特提斯大洋闭合、地体汇聚碰撞形成的巨型印支碰撞造山带;以马尔康、甲基卡和大红柳滩伟晶岩型的锂矿床为代表的锂矿带的形成,与具有时空上相关联的印支造山期花岗岩浆作用、局部熔融的花岗伟晶脉侵位以及三叠纪复理石地层的高温巴罗式变质作用的"片麻岩穹窿"构造有关。中亚造山系的阿尔泰增生造山带为古亚洲洋形成过程中大陆边缘增生的结果,具有在古生代造山过程中"岩浆-深熔-变质-成矿"四位一体的"片麻岩穹窿"构造背景,以及与古生代花岗岩成因无关的三叠纪含稀土伟晶岩脉的发育。作者认为松潘-甘孜-甜水海造山带是中国大陆具有战略意义、最有远景的巨型硬岩型锂矿带,查明三叠纪"片麻岩穹隆"形成机制和构造演化历史,四位一体的"岩浆-熔融-变质-变形"在造山过程中的时空关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型锂矿 松潘-甘孜-甜水海地体 成矿构造背景 锂元素 片麻岩穹窿
下载PDF
十杭带湘南—桂北段中生代A型花岗岩带成岩成矿特征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144
11
作者 蒋少涌 赵葵东 +1 位作者 姜耀辉 戴宝章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6-509,共14页
十杭带是华南内陆一条重要的北北东向、具有高εNd(t)值和低tDM值的花岗岩带,该带在湘南—桂北段的花岗质岩体(千里山、骑田岭、西山、金鸡岭、花山和姑婆山等)均形成于151-163Ma间。但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形成时代有逐渐变年轻的趋... 十杭带是华南内陆一条重要的北北东向、具有高εNd(t)值和低tDM值的花岗岩带,该带在湘南—桂北段的花岗质岩体(千里山、骑田岭、西山、金鸡岭、花山和姑婆山等)均形成于151-163Ma间。但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形成时代有逐渐变年轻的趋势。这些岩体在地球化学组成上显示出较为相似的特征,岩石均富碱、高钾,富含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REE,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HFSE)。在地球化学图解上均落入A型花岗岩区域,因此该花岗岩带应属于一条A型花岗岩带。进一步划分,这些花岗岩应该属于A2亚类。这些花岗岩均具有较低的(^87Sr/^86Sr)i值、较高的εNd(t)值和相对低的Nd模式年龄值,但从西南往东北方向,εNd(t)值具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在这些花岗质岩体中暗色包体非常发育,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别是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指示这些花岗质岩石是通过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幔源岩浆端元来自亏损地幔,可能是软流圈地幔物质的直接参与。该A型花岗岩带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弧后或弧内拉张构造环境,软流圈地幔上涌及诱发的幔源岩浆沿超壳深断裂底侵,导致了强烈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形成了该花岗岩带。该拉张事件从西南往东北方向进行,拉张强度由强变弱,混入花岗岩中的地幔物质也由多变少。该花岗岩带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W-Sn多金属成矿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均属于富Sn花岗岩,但Sn在这些花岗岩中的富集机制与传统的结晶分异富集的方式不同。该区锡矿化类型十分丰富,除了存在传统的岩浆热液演化成矿外,还存在新类型的绿泥石化花岗岩锡矿化,丰富了A型花岗岩的成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锡多金属成矿 成因机制 十杭带
下载PDF
关于东天山花岗岩与陆壳垂向增生的若干认识 被引量:138
12
作者 顾连兴 张遵忠 +5 位作者 吴昌志 王银喜 唐俊华 汪传胜 郗爱华 郑远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3-1120,共18页
东天山海西期主碰撞以后形成的花岗岩可分为三个阶段:挤压-伸展转折阶段(310~285Ma)、碰撞后伸展阶段(285~250Ma)和板内阶段(250~208Ma)。这三个阶段在岩石圈厚度、等温线形态和动力学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阶段花岗岩岩体形... 东天山海西期主碰撞以后形成的花岗岩可分为三个阶段:挤压-伸展转折阶段(310~285Ma)、碰撞后伸展阶段(285~250Ma)和板内阶段(250~208Ma)。这三个阶段在岩石圈厚度、等温线形态和动力学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阶段花岗岩岩体形态、岩石组合、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差异。除了底侵以外,幔源岩浆的内侵可以造成地壳不同层次岩石的部分熔融,也是花岗质岩浆生成的重要机制和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方式。东天山的片麻状花岗岩有一部分是变质交代成因的,这类花岗岩的形成与碰撞后幔源岩浆的底侵和内侵有关。变质峰期后韧性剪切带中构造细粒化的岩石是形成片麻状花岗岩的最有利部位。虽然这类花岗岩多数定位于地壳较深层次,但在内侵热量的影响下也可以定位于较浅层次。康古尔韧性剪切带的形成除了构造动力作用以外,还与地壳垂向增生,尤其是内侵有着密切联系,是构造动力、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流体运移等复杂反馈的结果。博格达造山带碰撞前和碰撞后岩浆岩均具有正的ε_(Nd)(t)值,表明该造山带地幔早在碰撞前就已亏损,而碰撞后的地幔则继承了碰撞前地幔的亏损特征。东天山在印支期有一次重要的地壳垂向增生事件,其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与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和随后的碰撞密切有关,因此是东天山从中亚构造体制向特提斯体制转换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后花岗岩 板内岩浆活动 韧性剪切带 陆壳增生 底侵 内侵 天山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向土壤释放重金属研究 被引量:80
13
作者 张辉 马东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7,共5页
以南京为例,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对堆放环境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总含量、各形态含量)的影响及其量比关系.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受其从垃圾中释放率的影响.自垃圾堆放环境土壤中释放的重金属含量与其有效... 以南京为例,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对堆放环境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总含量、各形态含量)的影响及其量比关系.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受其从垃圾中释放率的影响.自垃圾堆放环境土壤中释放的重金属含量与其有效态部分含量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释放 城市生活垃圾 南京市 土壤污染
下载PDF
江西大湖塘钨矿床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28
14
作者 黄兰椿 蒋少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87-3900,共14页
江西省大湖塘钨(钼、铜、锡)矿集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九岭山脉中段北部之武宁、修水、靖安三县交界区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钨矿之一。本文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云母矿物化学、主... 江西省大湖塘钨(钼、铜、锡)矿集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九岭山脉中段北部之武宁、修水、靖安三县交界区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钨矿之一。本文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云母矿物化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大湖塘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44.2±1.3Ma。岩体中白云母显示原生白云母的特征;黑云母属于富铁黑云母,其物质来源是地壳物质,Fe3+/Fe2+组成表明岩浆氧逸度很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为强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表现为高的SiO2(72.88%~73.33%),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负异常明显,亏损Nb、Ta,Rb/Sr比值高。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的εNd(t)值变化于-7.47~-7.78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tDMC为1543~1568Ma,推测其源区很可能来源于双桥山群的富泥质岩石,双桥山群可能是大湖塘钨矿的初始矿源层。九岭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发生在侏罗纪和白垩纪之交的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形成于拉张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ND同位素 地球化学 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 大湖塘钨矿床
下载PDF
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以下庄矿田仙石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120
15
作者 邓平 沈渭洲 +4 位作者 凌洪飞 叶海敏 王学成 濮巍 谭正中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0-528,共9页
仙石大型铀矿床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矿区内NWW和NNE向基性岩脉十分发育。矿床位于NNE向硅化带和NWW向基性岩脉(辉绿岩)交接部位,矿体严格赋存于基性岩脉内部或其边缘。金属矿物以沥青铀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方解石和(微晶)... 仙石大型铀矿床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矿区内NWW和NNE向基性岩脉十分发育。矿床位于NNE向硅化带和NWW向基性岩脉(辉绿岩)交接部位,矿体严格赋存于基性岩脉内部或其边缘。金属矿物以沥青铀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方解石和(微晶)石英为主,蚀变作用发育,主要类型包括碱交代、硅化和赤铁矿化。沥青铀矿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矿床中存在81Ma(主要)和125Ma(次要)两期铀矿化。H、O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前期和成矿期成矿流体的δ18OH2O=1.4‰~6.6‰,δDH2O=-65‰~-34‰,反映成矿流体主要由地幔流体组成。矿脉中方解石的δ13C=-8.5‰~-3.1‰,反映矿化剂∑CO2来自地幔。上述特征表明,地幔流体在仙石铀矿床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流体 成矿作用 铀矿床 同位素 广东
下载PDF
博格达裂谷双峰式火山岩地质年代学与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9
16
作者 王银喜 顾连兴 +4 位作者 张遵忠 吴昌志 张开均 李惠民 杨杰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5-1224,共10页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位于准噶尔和吐鲁番-哈密两个前寒武纪地块之间。已有充分的地质与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证明东天山博格达陆内碰撞造山带构造属性是属于大陆裂谷,全区早石炭世火山岩的SiO_2含量在55%~64%之间出现明显的间断,其刺梅沟七...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位于准噶尔和吐鲁番-哈密两个前寒武纪地块之间。已有充分的地质与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证明东天山博格达陆内碰撞造山带构造属性是属于大陆裂谷,全区早石炭世火山岩的SiO_2含量在55%~64%之间出现明显的间断,其刺梅沟七角井组中玄武岩和流纹岩在时空上紧密拌生,为一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该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中玄武岩和流纹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42.0±3.2 Ma和340.3±3.4 Ma。七角井组中玄武岩和流纹岩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与博格达古生物化石指示的早石炭世时代一致。七角井组玄武岩:ε_(Nd)(t)为+6.4~+6.7,(^(87)Sr/^(86)Sr)_i为0.703261~0.703328,(^(206)pb/^(204)Pb)_i为17.703~17.989、(^(207)pb/^(204)Pb)_i为15.407~15.498、(^(208)Pb/^(204)Pb)_i为37.147~37.825;七角井组流纹岩:ε_(Nd)(t)为+6.4~+6.6,(^(87)Sr/^(86)Sr)_i为0.703368~0.703469,(^(206)Pb/^(204)Pb)_i为17.827~18.114、(^(207)Pb/^(204)Pb)_i为15.460~15.517、(^(208)Pb/^(204)Pb)_i为37.077~37.973,由此可见七角井组玄武岩和流纹岩在Nd-Sr-Pb同位素特征方面具有相当一致。根据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认为其玄武岩是来源于亏损地幔,而伴生的流纹岩则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一般都认为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只产生成分连续变化的岩浆系列,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也是可以产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并不少见,但是在裂谷环境下双峰式火山岩中流纹岩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这种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至今还未发现。因此,博格达双峰式火山岩是大陆裂谷环境中比较特殊的并是十分少见的或可能是一种新的双峰式火山岩构造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Rb-S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 大陆裂谷环境 博格达 东天山
下载PDF
南岭西段花山——姑婆山A型花岗质杂岩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被引量:114
17
作者 朱金初 张佩华 +2 位作者 谢才富 张辉 杨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9-542,共14页
花山—姑婆山花岗质杂岩带由同安、花山、牛庙、金子岭、乌羊山、里松和姑婆山等岩体所组成,岩性为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富含中基性暗色包体,主要侵位时代为160~163Ma。岩带以富碱,高钾,富含Rb、K、Ba、Pb等... 花山—姑婆山花岗质杂岩带由同安、花山、牛庙、金子岭、乌羊山、里松和姑婆山等岩体所组成,岩性为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富含中基性暗色包体,主要侵位时代为160~163Ma。岩带以富碱,高钾,富含Rb、K、Ba、Pb等大离子半径亲石元素(LILE)及富含Th、U、REE、Y、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主要特征。中酸性主岩和暗色包体的ISr值分别在0.70501~0.70742和0.70473~0.70570范围内,εNd(t)值分别在-0.37^-3.21和-0.47^+1.94范围内。这是一个以地幔物质略占优势的A1亚型花岗质杂岩带,其源区物质可能主要是经过交代和富集的具有OIB型微量元素特征的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在后造山阶段大陆地壳拉张减薄的构造环境下,软流圈地幔沿超壳深断裂的上涌和底侵,导致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源区物质不同程度、不同深度和多批次的熔融,以及硅酸盐熔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是形成岩带中不同类型中酸性岩浆岩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花山—姑婆山岩带 A型花岗岩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下载PDF
赣南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侵入杂岩的Rb-Sr同位素定年及意义 被引量:105
18
作者 陈培荣 孔兴功 +3 位作者 王银喜 倪琦生 章邦桐 凌洪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8-383,共6页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时地壳裂解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对赣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双峰式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进行了Rb -Sr同位素定年研究 ,确定基性端元玄武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70~ 180Ma ,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的Rb -Sr等时...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时地壳裂解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对赣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双峰式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进行了Rb -Sr同位素定年研究 ,确定基性端元玄武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70~ 180Ma ,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60~ 180Ma ,表明它们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由此提出东南大陆中生代时最早的裂解作用应该始于燕山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成岩 等时线年龄 铷-锶 火山-侵入杂岩
下载PDF
滇东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特征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98
19
作者 周建平 徐克勤 +2 位作者 华仁民 赵懿英 朱金初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8-168,T002,共12页
滇东南一些著名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如个旧锡矿和都龙锡矿、白牛厂大型银、锡多金属矿床下部均有燕山期花岗岩发育,因此,个旧和都龙锡多金属矿床大多数人认为是岩浆热液矿床。笔者对上述三个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构、成分以及它... 滇东南一些著名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如个旧锡矿和都龙锡矿、白牛厂大型银、锡多金属矿床下部均有燕山期花岗岩发育,因此,个旧和都龙锡多金属矿床大多数人认为是岩浆热液矿床。笔者对上述三个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构、成分以及它们的共生组合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大量海底喷流沉积结构构造。值得一提的是在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块状硫化物矿体中发现了鲕状结构和丝状管形虫等证据,而这些矿体曾被认为是典型的岩浆热液成因。对这些矿区硫化物矿物学的研究为这些硫化物的喷流沉积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本文依据新的发现对滇东南三大锡、银多金属矿床的异同和成因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喷流沉积 硫化物矿 矿床成因
全文增补中
南岭中西段燕山早期北东向含锡钨A型花岗岩带 被引量:106
20
作者 朱金初 陈骏 +2 位作者 王汝成 陆建军 谢磊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4-484,共11页
南岭中西段,发育着一条北东向的燕山早期含钨锡A型花岗岩带,该带主要由花山、姑婆山、九嶷山、骑田岭等花岗质岩基和周边岩株群所组成,延伸在250km以上,出露总面积超过3000km2,含有丰富的钨锡等金属矿产资源。这些花岗质岩体多为多阶段... 南岭中西段,发育着一条北东向的燕山早期含钨锡A型花岗岩带,该带主要由花山、姑婆山、九嶷山、骑田岭等花岗质岩基和周边岩株群所组成,延伸在250km以上,出露总面积超过3000km2,含有丰富的钨锡等金属矿产资源。这些花岗质岩体多为多阶段复式岩体,主侵入期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多在165~153Ma范围内,常常与同时代的偏中性(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等)岩株或酸性火山侵入杂岩相伴生,具有岩浆混合特征的暗色包体十分常见。主侵入体多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有时含角闪石,酸性至超酸性,弱准铝至弱过铝,富含K2O和总碱,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如Rb,Cs,U,Th,LREE,Y,Nb,Ta,Zr,Hf,Ga等,Sn,W等成矿元素及F,Cl等挥发性组分亦十分丰富。在Whalen等(1987)判别A型花岗岩和未分异M,I,S型花岗岩的图解上,绝大多数落在A型花岗岩区。他们的ISr值变化较大(0.7063~0.7182),εNd(t)值偏高(-1.7^-8.0),t2DM值偏低(1.1~1.6Ga),表明花岗岩成分中有不同程度新生地幔物质的参与,尤其以花山和姑婆山花岗岩更为明显。花岗岩体往往强烈分异,晚期(或称补充侵入期)强分异细粒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大多在146~151Ma范围内。与主体相花岗岩相比,他们更偏酸性,过铝,更富含Rb,Cs,U,Y,Sn,W等微量元素,但∑REE(尤其是LREE),Zr等HFSE含量明显贫化,在岩石化学成分上与S型花岗岩十分接近。成矿作用贯穿花岗岩侵位和演化的全过程,从主侵入期经补充侵入期到后来的热液期,都能形成Sn,W等金属矿床。矿化类型多样,包括云英岩型、石英脉型、矽卡岩型、Li-F花岗岩型、锡石硫化物型和绿泥石化构造蚀变带型等,规模可达大型乃至超大型。过去一般认为,Sn/W矿床主要与S型花岗岩有关,南岭地区富含Sn/W矿化的A型花岗岩带的厘定,证明了A型花岗岩与Sn/W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为在华南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锡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A型花岗岩 锡钨矿床 壳幔相互作用 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