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0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东北豆乍山花岗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1
1
作者 谢晓华 陈卫锋 +5 位作者 赵葵东 孙涛 陈培荣 蒋少涌 朱康任 李妩巍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02-1312,共11页
豆乍山花岗岩主要由中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构成,是桂东北苗儿山复式花岗岩体中段的一个重要产铀的岩体。单颗粒锆石 SHRIMP U-Pb 年龄为228±11Ma,属于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花岗岩以过铝、富硅、富碱和低 CaO/Na... 豆乍山花岗岩主要由中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构成,是桂东北苗儿山复式花岗岩体中段的一个重要产铀的岩体。单颗粒锆石 SHRIMP U-Pb 年龄为228±11Ma,属于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花岗岩以过铝、富硅、富碱和低 CaO/Na_2O 比值为特征,微量元素主要富集 Rb、Th、U 和 Ta,亏损 Sr、Ba 和 Ti。稀土总量30.24×10^(-6)~139.18×10^(-6),轻稀土轻微富集(LREE/HREE=4.00~6.35,(La/Yb)_N=3.24~6.74),Eu 亏损明显(δEu=0.14~0.19)。结合其它相关地质资料,表明豆乍山花岗岩是壳源型花岗岩,是在印支运动晚期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成分为泥质的变质岩通过低程度部分熔融方式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定年 印支期 元素地球化学 豆乍山花岗岩 桂东北
下载PDF
岩石样品中低含量铂族元素和锇同位素比值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竞红 蒋少涌 Gerhard BRUGMANN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5-331,共7页
铂族元素 (Os,Ir,Pt,Ru,Rh,Pd)具有强亲铁性和强亲铜性 ,为一组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相容元素。铂族元素包含两个同位素衰变体系 (1 90 Pt- 1 86Os和 1 87Re- 1 87Os)。近年来 ,铂族元素和 Re- Os同位素在研究各类不同地质作用过程中 ,尤... 铂族元素 (Os,Ir,Pt,Ru,Rh,Pd)具有强亲铁性和强亲铜性 ,为一组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相容元素。铂族元素包含两个同位素衰变体系 (1 90 Pt- 1 86Os和 1 87Re- 1 87Os)。近年来 ,铂族元素和 Re- Os同位素在研究各类不同地质作用过程中 ,尤其是在地幔岩石的研究中 ,作用独特 ,效果显著。由于地幔岩石的铂族元素含量较低 ,因此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以往的分析方法 (如常规的 ICP- MS和中子活化分析方法 ) ,对含 10 - 9~ 10 - 1 2 级低含量铂族元素的岩石样品分析精度一般较差 (>15 %~ 10 0 % )。所采用的分析流程通常也无法同时获得样品的铂族元素含量和 Os同位素比值。本文采用新的熔样方法 (HPA- S高温高压釜酸溶法 ) ,新的化学流程 (溶剂萃取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柱 )和新的分析仪器 (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 MC- ICPMS和负离子热电离质谱 N- TIMS) ,用同位素稀释法对低含量地幔橄榄岩样品同时测定铂族元素含量和Os同位素比值 ,获得了高精度的分析结果。对所分析的地幔橄榄岩样品中的铂族元素分配曲线和 Os同位素组成的地质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锇同位素 MC-ICPMS N-TIMS 地幔岩石 橄榄岩 同位素稀释法
下载PDF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蚀变带元素迁移特征及定量计算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远川 顾连兴 +3 位作者 汤晓茜 吴昌志 李春海 刘四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5-809,共25页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MSD)位于华北地台东北部的浑北花岗岩-绿岩地体内,矿区岩石在30~28亿年期间受到了600~650℃的高级角闪岩相变质。研究结果表明,广泛分布于红透山层状矿体下盘数百米处的和直接产于矿体下盘的堇青-直闪片麻岩...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MSD)位于华北地台东北部的浑北花岗岩-绿岩地体内,矿区岩石在30~28亿年期间受到了600~650℃的高级角闪岩相变质。研究结果表明,广泛分布于红透山层状矿体下盘数百米处的和直接产于矿体下盘的堇青-直闪片麻岩,分别代表了变质后的MSD成矿系统以绿泥石化为特征的半整合和筒状不整合海底热液蚀变带。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层状堇青-直闪片麻岩的原岩并非同一种岩石,而是由5种不同岩性的岩石组成,筒状堇青-直闪片麻岩的原岩主要由流纹质岩石组成,而在堇青-直闪片麻岩走向上与之过渡的角闪片麻岩和黑云片麻岩则代表了不同岩性蚀变岩的未蚀变原岩。质量变化计算表明,相对于未蚀变原岩而言,两种蚀变岩的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层状堇青-直闪片麻岩的Fe、Mg发生了富集,Na、K、Ca、Cu、Pb和Zn等元素被迁出,而筒状堇青-直闪片麻岩的Fe、Mg、Si、Na、Pb、Cu和Zn等元素则发生了富集,K被迁出。重稀土元素(HREE)和高场强元素(Zr、Ti、Nb、Hf和Ta)在海底热液蚀变过程中保持惰性,而Rb、Sr、Ba和轻稀土元素(LREE,尤其是Eu)则被强烈的迁出。这些元素变化特征表明海底热液蚀变以绿泥石化和硅化为特征,同时海底水-岩反应体系具有高水/岩比值。层状堇青-直闪片麻岩可作为红透山矿区成矿潜力评价的重要依据,而含硫化物石英脉的筒状堇青-直闪片麻岩不但本身可成为工业矿体,还可作为上覆层状矿体的近矿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块状硫化物矿床 下盘蚀变带 高级角闪岩相变质 元素迁移 红透山
下载PDF
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的“多层次穹状花岗岩席”控矿新理论——记“川西甲基卡锂矿科学钻探”创新成果 被引量:8
4
作者 许志琴 朱文斌 +8 位作者 郑碧海 李广伟 魏海珍 章荣清 车旭东 李伟强 王国光 高建国 闫浩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3-3146,共14页
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硬岩型锂矿床。以揭示伟晶岩型锂矿深部结构和成因机制为目的的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工程(JSD)实施了一口3211.21 m(JSD-1)和两口各1000 m(JSD-2和JSD-3)的科学钻探,取得如下的创新性研究... 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硬岩型锂矿床。以揭示伟晶岩型锂矿深部结构和成因机制为目的的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工程(JSD)实施了一口3211.21 m(JSD-1)和两口各1000 m(JSD-2和JSD-3)的科学钻探,取得如下的创新性研究成果:(1)首次发现JSD-1中0~900 m深度的晚三叠世浊积岩经历中低压-高温巴罗-巴肯式叠加变质作用和穹状构造特征;(2)揭示JSD-1的100 m深度范围的含锂辉石伟晶岩存在,以及估算了在3211 m深度伟晶岩中的稀有金属丰度及成矿潜力;(3)利用锡石、铌钽矿和独居石的精确定年,确定JSD-1深部伟晶岩形成的两期岩浆-热液事件(210~204 Ma和193~192 Ma);(4)流体包裹体的碱性元素(Li、Na、K、Rb、Cs)和挥发性元素(B、As)的富集指示富锂伟晶岩高度结晶分异。利用JSD-1岩芯Li-B-Fe-Nd同位素示踪了岩浆的演化、流体出熔过程及成矿机制,揭示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床的花岗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岩浆结晶分异促进大量流体的出熔,从而在浅部形成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为主的矿体。这些结果不支持含锂伟晶岩是地壳深熔作用的直接产物;(5)揭示与甲基卡伟晶岩锂矿有密切成因关系的马颈子S型花岗岩体,并非前人所认为的是一个具有深根的大花岗岩基,而是由若干“无根”的穹状花岗岩席与岩席之间的变质岩及侵入其中的含矿伟晶岩群组成的“多层三明治”结构。由此我们提出了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的“多层次穹状花岗岩席”颠覆性的控矿理论;(6)提出了在松潘甘孜造山带基墨里造山过程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伟晶岩型锂矿的形成过程:经历230~190 Ma以来的深部剪切熔融、岩浆沿裂隙向上注入、在半塑性上地壳域中沿已存在的逆冲断裂(或剪切带)生成花岗岩席岩浆库、伴随岩浆上升减压造成岩席的穹状隆起,以及围岩中伴随巴罗-巴肯式变质作用,造成在多期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 科学钻探 巴罗-巴肯式变质作用 穹状花岗岩席 多阶段岩浆-热液作用
下载PDF
深时重大生物和气候事件与全球变化: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4
5
作者 沈树忠 张飞飞 +11 位作者 王文倩 王向东 樊隽轩 陈吉涛 王博 曹剑 杨石岭 张华 李高军 邓涛 李献华 陈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85,共18页
地球自5.4亿年前现代生态系统形成至今,发生了多次与碳循环扰动有关的重大气候事件.这些事件的触发机制、发展过程、环境变化及其伴随的生物响应型式为科学评估当今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现状提供重要借鉴.然而,古-今生态系统变化时... 地球自5.4亿年前现代生态系统形成至今,发生了多次与碳循环扰动有关的重大气候事件.这些事件的触发机制、发展过程、环境变化及其伴随的生物响应型式为科学评估当今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现状提供重要借鉴.然而,古-今生态系统变化时间尺度大不相同,高分辨率关键环境因子(温度、CO_(2)、降雨量、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等)在深时记录中亦难以获取,深时海陆生物多样性模式尚缺乏高分辨率记录.因此,当今全球变化与深时记录对比存在巨大鸿沟.地球5.4亿年以来大部分时间处于两极无冰的温室状态,期间伴随多次极冷和极热气候事件,但地球深时重大生物演化和气候事件的关系复杂.生物多样性在变冷的奥陶纪早期、晚古生代大冰期、晚新生代大冰期以及中-晚三叠世和白垩纪热室期均呈现稳定增加,而在奥陶纪末冰期快速降温期间和二叠纪末、三叠纪末、白垩纪末火山排气作用导致的快速升温过程中急剧下降.地质时期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不同响应型式表明,生物多样性变化的根本驱动因素可能不是简单的温度、大气CO_(2)浓度等环境因子的背景值高或低,而是环境因子的变化速率(环境变率).变率较小,环境相对稳定,生物有足够的时间适应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不会丧失,甚至繁盛.反之,若环境因子变率过大,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受力,生物来不及适应,生物多样性就会显著降低,甚至引发大灭绝.已有模拟和计算表明,当今地球碳排放的速度有可能超过了地质历史时期任何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因此,避免环境突变事件和生物大灭绝的再次发生成为政界、科学界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打通地球多圈层界限,开展古-今地质记录、冷-热极端气候、海-陆生态系统和长-短时间尺度的综合对比研究,并通过建立适用于深时的地球系统模型,模拟重大生物和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时极端气候 重大生物事件 环境变率 全球变化 地球系统模拟
原文传递
海洋Nd同位素演化及古洋流循环示踪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葵东 蒋少涌 +2 位作者 郑新源 陈天宇 凌洪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0-171,共12页
海洋Nd同位素演化已经成为示踪陆源风化输入和洋流循环改变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海水的Nd同位素组成主要受陆源输入物质控制,热液输入几乎可以忽略。由于Nd在海洋中的停留时间(约500~100... 海洋Nd同位素演化已经成为示踪陆源风化输入和洋流循环改变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海水的Nd同位素组成主要受陆源输入物质控制,热液输入几乎可以忽略。由于Nd在海洋中的停留时间(约500~1000a)略小于海水的平均混合时间(约1500a),且各洋盆有不同的Nd同位素风化输入,因此现代各大洋海水具有不同的Nd同位素组成。在陆源输入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海水的Nd同位素组成和演化来示踪水体的混合或洋流循环的改变。目前主要依靠对海洋中水成铁锰结壳、海洋钙质有孔虫壳体、磷酸质鱼骨头或鱼牙齿化石以及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组分等的研究来恢复和反演古海水的Nd同位素组成和演化。4种分析材料各有其优缺点。其中,通过对水成铁锰结壳的Nd同位素分析,基本建立了各大洋新生代以来的主要洋流的Nd同位素组成的长尺度演化。通过有孔虫壳体、鱼化石碎片和沉积物中Fe-Mn氧化物组分可以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古海水Nd同位素演化示踪。利用海水Nd同位素演化可以示踪古洋流通道的开启或闭合,以及获得水体交换的直接信息,为研究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提供指示。同时,将海水Nd同位素演化与气候变化的指标结合起来,可以用于示踪各种气候条件下洋流循环的改变,将洋流循环的改变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研究两者之间的成因关系。对表层水体的Nd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则可以示踪不同气候条件下大陆陆源风化输入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同位素 洋流循环 风化输入 古气候
下载PDF
前言: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
7
作者 沈树忠 丁林 +2 位作者 朱茂炎 王向东 邓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1-914,共4页
青藏高原研究对揭示地史时期全球构造、古地理、生物与环境等的演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专辑的组织背景、主要内容和期望目标,同时总结了本专辑成果相比第一次青藏高原科... 青藏高原研究对揭示地史时期全球构造、古地理、生物与环境等的演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专辑的组织背景、主要内容和期望目标,同时总结了本专辑成果相比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报告的显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目标 生物群 全球构造 生物与环境 青藏高原 周边
原文传递
伊比利亚型—— 一种新类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6
8
作者 于际民 蒋少涌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6-253,共8页
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有两种类型 :火山岩容矿型 (如日本黑矿 )和沉积岩容矿型 (如加拿大苏利文矿床 )。近年来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伊比利亚区发现了一条长 2 50 km,宽 2 5~ 70 km的黄铁矿带 ,其中产有若干世界级的超大型锡多金属块状... 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有两种类型 :火山岩容矿型 (如日本黑矿 )和沉积岩容矿型 (如加拿大苏利文矿床 )。近年来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伊比利亚区发现了一条长 2 50 km,宽 2 5~ 70 km的黄铁矿带 ,其中产有若干世界级的超大型锡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根据对这些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及成矿环境和成矿模式的研究表明 ,它们具有明显不同于火山岩容矿型或沉积岩容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 ,而是一种新类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称之为伊比利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流体包裹体 地质地球化学
下载PDF
晚新生代北太平洋西部深水洋流演化:来自铁锰结壳Nd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7
9
作者 胡镕 陈天宇 凌洪飞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2755-2764,共10页
尽管深水环流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对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水循环在过去的变化目前仍知之甚少.铁锰结壳的Nd同位素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记录古海洋环流变化的指标.通过研究位于马里亚纳岛弧附近不同水深的两块结壳(MKD13,1... 尽管深水环流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对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水循环在过去的变化目前仍知之甚少.铁锰结壳的Nd同位素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记录古海洋环流变化的指标.通过研究位于马里亚纳岛弧附近不同水深的两块结壳(MKD13,1530m;MDD53,2700m)的Nd同位素组成演化,并结合对已发表资料的综合分析,获得了对该区中新世以来古洋流演化的初步认识:在中新世,结壳MDD53的Nd同位素组成保持稳定(εNd:ε4.0~ε5.0),且比北太平洋同时期类似水深的结壳贫放射成因Nd,反映了该时间段北太平洋西部深水主要受控于来自南太平洋的贫放射成因Nd的深部西边界流;而浅水结壳MKD13的εNd值在中新世持续升高,是由于印尼海道陆续关闭,贫放射成因Nd的印度洋水体通过该海道流入太平洋浅部的水量陆续减少所致.在上新世,结壳MKD13的εNd值保持不变,说明该时间段岛弧来源Nd的量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在早上新世时印尼海道对印度洋-太平洋间浅层海水的流通已经关闭;所以结壳MDD53的εNd值迅速升高,不是由于水体从浅层到深层的垂直输入的变化造成的,而是由于贫放射成因Nd的南大洋深水流入研究区深度范围(~2700m)的流通量从早上新世开始减弱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铁锰结壳 印尼海道 ND同位素 晚新生代
原文传递
基墨里造山与松潘-甘孜锂矿链成因的探讨
10
作者 许志琴 郑碧海 +6 位作者 朱文斌 魏海珍 洪涛 高建国 舒良树 马绪宣 赵宇涵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3-1357,共25页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基墨里大陆和泛华夏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形成了4000 km长的基墨里造山带。位于三大陆之间、现今青藏高原北部的松潘-甘孜地体的造山属性的确定,对于探索松潘-甘孜锂矿链的成因有重要意义。松潘-甘孜地体西部和北...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基墨里大陆和泛华夏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形成了4000 km长的基墨里造山带。位于三大陆之间、现今青藏高原北部的松潘-甘孜地体的造山属性的确定,对于探索松潘-甘孜锂矿链的成因有重要意义。松潘-甘孜地体西部和北部的早侏罗世陆相火山岩、底砾岩和煤系地层(~201 Ma)不整合在晚三叠世褶皱地层及花岗岩体之上,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基墨里造山时限提供了直接证据。松潘-甘孜地体中的甲基卡、可尔因、扎乌龙和白龙山-大红柳滩等稀有金属矿集区具有共同特征:赋存在由核部高分异S型花岗岩和幔部中晚三叠世浊积岩组成的片麻岩穹隆构造中、经历了巴罗-巴肯变质作用、含锂伟晶岩脉侵位在花岗岩体上部的伸展空间。通过对松潘-甘孜地体区域地质调查和对矿集区的变质、变形、岩浆和成矿作用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提出该地体经历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的基墨里造山过程:(1) 230~220 Ma:地壳缩短和加厚阶段,以盖层大规模强烈褶皱、逆冲带,盖层与基底之间向南的滑脱变形为特征,伴随深熔和巴罗式变质作用;(2) 220~190 Ma:地壳减压折返阶段,大量花岗岩侵位在中晚三叠世浊积岩中、形成片麻岩穹隆并伴随巴肯式变质作用。由于花岗质岩浆的高度分异及岩浆不混溶作用,导致侵位在片麻岩穹隆顶部伸展空间的伟晶岩稀有金属富集成矿。此外,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JSD)揭示了甲基卡矿集区多层次穹状花岗岩席控制含锂伟晶岩脉的成矿机制,推测大规模中下地壳基底深熔驱动岩浆上升,岩浆体沿上地壳中的构造面推叠形成岩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墨里造山 松潘-甘孜地体 伟晶岩型锂矿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重建深时地球生物多样性时空分布模式的思考
11
作者 张书涵 沈树忠 +2 位作者 王向东 张华 樊隽轩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252-3267,共16页
重建地球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是了解地球生命演化规律的关键.通过研究地质时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能够追溯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灭绝过程,并探索其原因.然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99%以上的生物都已经灭亡,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保存为化石并被人... 重建地球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是了解地球生命演化规律的关键.通过研究地质时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能够追溯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灭绝过程,并探索其原因.然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99%以上的生物都已经灭亡,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保存为化石并被人类发现.因此,如何利用化石记录重建地球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含有时空信息的全球性大型综合数据库是研究深时生物多样性模式的必要条件,也是识别曾经发生过的重大生物事件的基础,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多样性的研究,目前仍然缺乏全球性的陆地生物多样性模式.其次,需要解决化石保存不完整和样本采集时空不均一的难题.近十几年来,随着海量数据的积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通过多学科交叉,在解决时空分辨率低和样本偏差等问题上发展了更有效的分析手段,但仍然任重道远.最后,新的大数据研究结果引发了对深时地球生物多样性变化的时空规律的许多新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灭绝幅度和灭绝率明显降低,需要以全球大数据为基础重新精确估算,其中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无疑仍是最大的一次,而泥盆纪晚期F/F和三叠纪末灭绝事件很可能算不上五大生物灭绝之二,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的持续时间和灭绝幅度也需要重新估算.此外,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二叠纪和新生代三大生物辐射事件也需要全球高分辨率化石数据验证.以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机等为手段建立的深时生态系统演变模型是实现古今对比的未来方向.这些研究将使我们对地球生物多样性历史有全方位的认识,也为现今的全球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提供深时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时 大数据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大灭绝 生态模型
原文传递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高级变质下盘蚀变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远川 顾连兴 +3 位作者 汤晓茜 李春海 刘四海 吴昌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28-1936,共9页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MSD)位于华北地台东北部的浑北花岗岩—绿岩地体内,矿区岩石受到了高级角闪岩相变质。我们的研究表明,广泛分布于红透山层状矿体下盘数百米处的和直接产于矿体下盘的堇青—直闪片麻岩(COG),分别代表了经历过...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MSD)位于华北地台东北部的浑北花岗岩—绿岩地体内,矿区岩石受到了高级角闪岩相变质。我们的研究表明,广泛分布于红透山层状矿体下盘数百米处的和直接产于矿体下盘的堇青—直闪片麻岩(COG),分别代表了经历过变质的 MSD 成矿系统的半整合状和筒状海底热液蚀变带。元素地球特征显示,层状 COG 并非同一种岩石,而是由五种不同岩性的岩石组成,筒状 COG 的原岩主要由流纹质岩石组成,而在走向上与 COG 过渡的角闪片麻岩和黑云片麻岩则代表了各种岩性蚀变岩变质后的未蚀变原岩。相对于未蚀变原岩而言,层状 COG 具富 Fe、Mg,贫 Na、K、Ca、Rb、Sr 和Ba 的特征;筒状 COG 则富 Fe、Mg、Si,贫 K、Rb、Sr 和 Ba。蚀变带内 Fe、Mg 的增加,K的强烈丢失表明,蚀变带在变质前应以绿泥石化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盘蚀变岩 高角闪岩相变质 块状硫化物矿床 红透山 浑北地体 辽宁
下载PDF
微生物粘附加速钙长石溶解的直接证据:透析法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跃飞 王汝成 陆现彩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54-1462,共9页
微生物的粘附对矿物的溶解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利用透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钙长石与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及其大分子代谢产物直接接触和无接触(透析)时的溶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持续的10天内,细菌作用下... 微生物的粘附对矿物的溶解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利用透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钙长石与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及其大分子代谢产物直接接触和无接触(透析)时的溶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持续的10天内,细菌作用下钙长石的溶解显著加速,同时伴有纳米级次生沉淀的生成(只在接触实验中)及钙长石表面相对于Si贫Ca,Al的淋滤层的形成.对有菌的接触和透析实验,元素Ca,Al和Si的溶出特征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Ca在透析条件下的溶出能力显著强于接触条件下,而Al和Si正相反.这一溶出差异性表明,在机理上钙长石中Ca的溶出主要与质子交换作用有关,Al和Si的溶出则主要与配体络合作用优先破坏其架状结构中的Al-O-Si键有关.研究同时表明,在溶解动力学上,Ca的溶出主要受表面反应和淋滤层扩散控制,粘附的细菌会通过抑制表面反应以及Ca向溶液中的扩散来影响其溶出动力学;Al和Si的溶出则主要受表面反应控制,细菌的粘附可以加速该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长石 PAENIBACILLUS polymyxa 粘附 溶解 透析法
原文传递
微生物作用下玄武岩的溶解:粘附作用和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跃飞 王汝成 陆现彩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574,共10页
使用透析的方法,设计实验探讨了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的粘附对玄武岩中矿物溶解的影响,同时通过改变实验温度,探讨了岩石的微生物溶解与温度的关系。10d的实验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细菌P. polymyxa及其代谢产物对玄... 使用透析的方法,设计实验探讨了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的粘附对玄武岩中矿物溶解的影响,同时通过改变实验温度,探讨了岩石的微生物溶解与温度的关系。10d的实验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细菌P. polymyxa及其代谢产物对玄武岩的溶解有显著促进作用,加速了橄榄石中Mg、Fe、Mn的溶出及辉石和长石中Ca、Al的溶出,而在5℃条件下,这种促进作用不明显。细菌及其代谢物的粘附能加速Mg、Fe、Mn的溶出,抑制Ca的溶出,这种不同的影响与两组元素的溶出机制不同,且粘附对各溶出机制的影响也不同有关,Al的溶出受粘附作用的影响较小。低温条件下,粘附作用对玄武岩中各元素的溶出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多粘芽孢杆菌 粘附 溶解 温度影响
下载PDF
哈尔里克山晚古生代混合岩地质特征、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倪兴华 王博 刘珈硕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48,共16页
哈尔里克山位于天山造山带东北缘,是古亚洲洋板片俯冲、弧—陆(或弧—弧)增生拼贴造山作用的产物。出露于哈尔里克山南麓的中—高级变质带中发育有混合岩,其成因和时代尚无详细研究。文章对哈尔里克变质带中的混合岩进行了野外岩相—构... 哈尔里克山位于天山造山带东北缘,是古亚洲洋板片俯冲、弧—陆(或弧—弧)增生拼贴造山作用的产物。出露于哈尔里克山南麓的中—高级变质带中发育有混合岩,其成因和时代尚无详细研究。文章对哈尔里克变质带中的混合岩进行了野外岩相—构造分析与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该混合岩与高级变质沉积岩紧密伴生,可能是变质沉积岩经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混合岩带中多条变形程度不同的浅色岩脉的锆石U-Pb年龄均在332~330 Ma之间,部分浅色岩脉具有典型的同构造变形特征,从而可以限定哈尔里克山南麓变质带的混合岩化作用发生在330 Ma左右。结合前人对研究区变质岩和侵入岩的研究结果以及区域地质演化特征,笔者认为哈尔里克山地区在330 Ma可能已进入了后造山伸展阶段,该变质带中混合岩可能形成于后造山伸展减压部分熔融,是哈尔里克岛弧基底的组成部分,其折返抬升与同期后造山岩体的侵位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哈尔里克山 晚古生代 混合岩 后碰撞伸展 锆石年龄
下载PDF
含铬蒙脱石中铬离子占位位置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努尔太.麦地娜 图尔荪.麦尔旦 +2 位作者 蔡元峰 王洪涛 潘宇观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8-563,共6页
采用提纯后的蒙脱石在不同浓度硫酸铬溶液中进行交换吸附制备了含铬蒙脱石,并利用包括粉末X射线衍射术(XRD)、电子自旋共振谱术(ES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术(FTIR)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铬在蒙脱石中的吸附位置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结果... 采用提纯后的蒙脱石在不同浓度硫酸铬溶液中进行交换吸附制备了含铬蒙脱石,并利用包括粉末X射线衍射术(XRD)、电子自旋共振谱术(ES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术(FTIR)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铬在蒙脱石中的吸附位置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铬离子不仅置换了层间域中的Ca2+,K+和Na+等,而且置换了位于八面体位的Mn2+和少量Al3+,并较大量的进入硅氧四面体的六边形孔洞、甚至有可能置换极少量的四面体位的Al3+和Fe3+等。此外,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在0.2 mol/L硫酸铬溶液中充分交换吸附后的蒙脱石存在两层水型和单层水型两种含铬蒙脱石,其水合阳离子分别为[Cr(H2O)6]3+和[Cr(H2O)3O3]3+,当吸附量增大至一定程度后水合铬离子借助TOT结构片的硅氧四面体的底氧形成配位多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铬蒙脱石 阳离子占位 谱学分析
下载PDF
南岭燕山早期后造山花岗岩类:岩石学制约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209
17
作者 陈培荣 华仁民 +2 位作者 章邦桐 陆建军 范春方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9-289,共11页
在南岭花岗岩带中燕山早期的岩浆岩套花岗岩类占绝对优势,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在岩带的东段赣南和闽西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的A型花岗岩类(176~178 Ma)和双峰式火山岩(158~179 Ma)组合,在岩带中部湘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 在南岭花岗岩带中燕山早期的岩浆岩套花岗岩类占绝对优势,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在岩带的东段赣南和闽西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的A型花岗岩类(176~178 Ma)和双峰式火山岩(158~179 Ma)组合,在岩带中部湘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的玄武岩类(177~178Ma).赣南地区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中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类同具有板内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性端员玄武岩为板内拉斑玄武岩,湘南地区的玄武质岩石不仅为板内拉斑玄武岩而且发育有板内碱性玄武岩.鉴此,南岭地区燕山早期的岩浆岩套无疑是一种典型的后造山(Post-orogenic)岩石组合.后造山岩套是后碰撞(Post-collision or Late orogenic)事件结束和泛大陆开始裂解的标志,预示着一个新的造山的威尔逊旋回即将来临.因此可以认为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应是继印支造山运动以后的一种后造山的大陆裂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并非自白圣纪以来才开始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早期 后造山 花岗岩类 岩石学 地球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 被引量:201
18
作者 王德滋 沈渭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9-220,共12页
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分布十分广泛 ,各类花岗岩的出露面积达 2 0 0 0 0 0km2 以上。其中 ,前侏罗纪花岗岩大部分具有较低的ε(Nd ,t)、较高的Ni(87Sr) /Ni(86Sr)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 ,相似于周围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因此 ... 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分布十分广泛 ,各类花岗岩的出露面积达 2 0 0 0 0 0km2 以上。其中 ,前侏罗纪花岗岩大部分具有较低的ε(Nd ,t)、较高的Ni(87Sr) /Ni(86Sr)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 ,相似于周围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因此 ,它们的主体属壳源型 ,其成因可能主要同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多次碰撞拼贴有关 ,由当时被加厚的地壳在降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燕山期花岗岩在中国东南部分布最广。其中 ,呈东西向展布的燕山早期花岗岩 (南岭花岗岩 )被认为是与印支运动有联系的后造山花岗岩组合 ,多数具壳源型特征。而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燕山晚期花岗岩则不同 ,它们具有较高的ε(Nd ,t)、较低的Ni(87Sr) /Ni(86Sr)和相对年轻的Nd模式年龄 ,反映其源区中含有较多的地幔组分。它们的形成可能同太平洋板块俯冲、玄武岩浆底侵以及由此引起的地壳深熔和壳幔混合有关。根据花岗岩的Nd模式年龄以及地壳岩石中继承锆石U Pb年龄 ,认为中国东南部地壳具幕式生长特征 ,古—中元古代为主要的生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ND同位素 地壳演化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福建北东沿海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206
19
作者 邱检生 肖娥 +3 位作者 胡建 徐夕生 蒋少涌 李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468-2484,共17页
以福建北东沿海的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四个岩体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据此探讨了岩体的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岩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96.1±2.7Ma、93... 以福建北东沿海的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四个岩体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据此探讨了岩体的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岩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96.1±2.7Ma、93.1±2.4Ma、91.5±1.5Ma和93.8±1.8Ma,指示它们均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这些岩体的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条纹长石,并含有一定量斜长石(〈15%),铁镁矿物主要为少量黑云母,未出现碱性铁镁矿物,副矿物组合中普遍出现榍石而未见铝过饱和矿物。化学组成上表现为高硅、富碱、准铝,贫钙、镁、铁,Rb/Sr比值高,K/Rb比值低,富Cs、Rb、Th、u、Pb,贫Ba、Sr、P、Ti、Eu。岩石的FeO^*/MgO比值较低(=3.44—5.04),10^4×Ga/Al比值和Zr+Nb+Ce+Y含量均低于A型花岗岩的下限值,其锆石饱和温度也较低(730—779℃),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这些岩体应属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四个岩体的Nd同位素组成较均-(εNd(t)=-4.2~-5.5),而锆石Hf同位素则具较大的变化范围(εHf(t)=-11.6~4.5),εHf(t)值散布于正值与负值之间,变化幅度可达10个εHf单位以上,指示岩体的形成存在不同来源物质的贡献。岩石的形成极可能经历了壳幔物质在源区混合形成原始岩浆,随后这一壳幔混源岩浆又经高程度分异演化的二阶段成岩过程,而并非起源于幔源岩浆底侵形成的初生地壳与古老基底地壳混合的地壳原岩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异I型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Nd-Hf同位素组成 岩石成因 福建北东沿海
下载PDF
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72
20
作者 张雪芬 陆现彩 +1 位作者 张林晔 刘庆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7-604,共8页
页岩气是以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其赋存形式具有多样性,但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溶解态仅少量存在。综述了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页岩气成因、页岩的物质组成(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岩石含水量... 页岩气是以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其赋存形式具有多样性,但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溶解态仅少量存在。综述了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页岩气成因、页岩的物质组成(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岩石含水量)、岩石结构(孔隙度、渗透率)和温度、压力等。认识影响不同形式页岩气赋存量的地质因素,有助于利用容积法评估页岩气地质储量的水平,因为游离态页岩气的含量取决于页岩的有效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而吸附态页岩气的含量则受页岩的气体吸附能力影响。认为发展页岩孔隙结构表征技术,研究页岩气在粘土矿物表面和纳米孔隙中的吸附行为,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并为页岩气的资源评价提供更为准确的参数,因此它们将是页岩气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赋存形式 地质储量 粘土矿物 纳米孔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