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于湖 杨辉 +3 位作者 石玉琴 赵苏云 段佳庆 续庆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确诊的91例CHD患者为CHD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7例为健康组,给予两组研究对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不同测量位点的颈动脉内中...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确诊的91例CHD患者为CHD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7例为健康组,给予两组研究对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不同测量位点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及不同冠状动脉支数的CHD组患者与健康组患者的造影图像参数,并分析CHD患者的颈总动脉IMT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D组LCCA、LICA、LECA、LB、RCCA、RICA、RECA、RB测量位点的IMT均大于健康组(P<0.05)。CH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发生率高于健康组,且两组的斑块分型有显著差异(P<0.05)。单支冠脉异常组、多支冠脉异常组及健康组的TTP、IMAX%、AUC均有显著差异(P<0.05)。91例CHD患者的平均Gensini评分与IMT呈正相关(r=0.617,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HD相关,且CHD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 造影 冠心病
下载PDF
超声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体质量与胎儿出生后实际体质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续庆艳 张耀仁 冉静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44-445,共2页
目的研究超声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体质量与胎儿出生后实际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纳入的8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间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超声检查,计算两... 目的研究超声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体质量与胎儿出生后实际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纳入的8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间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超声检查,计算两组胎儿体质量,随后进行随访,记录胎儿出生后实际体质量,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研究组超声预测结果与出生后实际体质量呈现正相关性(r=0.566,r^(2)=0.320,P<0.05);而对照组超声预测结果与出生后实际体质量也呈现正相关性(r=0.712,r^(2)=0.507,P<0.05),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的r^(2)值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中不同体质量胎儿的超声预测结果与出生后实际体重均呈现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预测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体质量中具有重要意义,其预测的准确性较高,且不同范围体质量的超声预测均与实际结果存在密切相关性,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 超声 糖尿病孕妇
下载PDF
床旁超声诊断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续庆艳 杨辉 +5 位作者 许家辉 陈红亮 赵苏云 段晓莉 王娟 于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床旁超声诊断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行床旁超声诊断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从矢状切面、冠状切面及经颞窗横切面连续扫描检查,观察所有早产儿的颅内病变,并依据Papile分级法对早产儿的出血... 目的分析床旁超声诊断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行床旁超声诊断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从矢状切面、冠状切面及经颞窗横切面连续扫描检查,观察所有早产儿的颅内病变,并依据Papile分级法对早产儿的出血程度进行分级。比较大脑动脉血流参数[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 s)、舒张期流速(V d)以及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时,将10例首次经床旁超声诊断无异常但复查后发生PIVH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另抽取10例发生PIVH早产儿为PIVH组进行比较。结果180例早产儿均接受床旁超声检查,发生PIVH的患儿41例,发生率为22.78%。PapileⅠ级患儿36例(87.80%),Ⅱ级患儿3例(7.32%),Ⅲ级患儿2例(4.88%)。PIVH组V s、V d显著低于对照组,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胎龄≥32周的早产儿PIVH发生率显著高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P=0.001)。出生体质量<1.5 kg的早产儿PIVH发生率显著高于出生体质量≥1.5 kg的早产儿(P=0.001)。结论床旁超声诊断能够定位PIVH早产儿的出血部位,监测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床旁超声 颅内出血 大脑动脉
下载PDF
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动态三维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陈红亮 段佳庆 +2 位作者 赵苏云 段晓莉 续庆艳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98-1299,共2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动态三维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共75例不孕症患者,分别接受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动态三维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输卵管通畅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75例不孕症患者中,共150条输卵管,经动态三...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动态三维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共75例不孕症患者,分别接受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动态三维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输卵管通畅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75例不孕症患者中,共150条输卵管,经动态三维超声造影检查显示输卵管通畅57条,通而不畅39条,不通畅54条。将腹腔镜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54条,通而不畅45条,不通畅51条。经动态三维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9.47%(51/57)、92.31%(36/39)、85.19%(46/54)。Kappa检查显示,Kappa值为0.823,P>0.05,提示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较为相近。经Logisti c回归分析,发现造影剂注入量、推造影剂压力、造影剂反流量均是影响输卵管通畅的相关因素。结论动态三维超声造影在评估输卵管通畅性上效果显著,另外造影剂注入量、推造影剂压力、造影剂反流量也是判断输卵管通畅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三维超声造影 输卵管 不孕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宫内诊断胎儿心脏肿瘤合并胎儿充血性心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红亮 段佳庆 +2 位作者 赵苏云 段晓莉 续庆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10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宫内诊断胎儿心脏肿瘤合并胎儿充血性心衰(CHF)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检测的孕妇,使用胎儿超声心动图顺序分段法检测胎儿心脏肿瘤,并评价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共发...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宫内诊断胎儿心脏肿瘤合并胎儿充血性心衰(CHF)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检测的孕妇,使用胎儿超声心动图顺序分段法检测胎儿心脏肿瘤,并评价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共发现12例心脏肿瘤胎儿,心脏肥厚扩大7例,胎儿水肿2例。病理变化大都一致,主要为心胸面积比增大,心房、心室不对称性变大及心肌肥厚,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心输出量(CCO)改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至重度二、三尖瓣反流(MR、TR)8例,肺动脉瓣反流3例;脐静脉搏动性血流2例,腔静脉内径增宽及血流频谱改变。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清晰显示胎儿心脏肿瘤,并且评价与CHF的相关因素。临床通过CCO可以无创获得心输出量及计算FS,量化胎儿心功能,并且准确评估心内及外周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肿瘤 胎儿充血性心衰 多普勒超声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赵苏云 穆研 +3 位作者 续庆艳 于湖 段晓莉 杨丽娜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11期1458-1460,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胎儿超声心动图超声检查的孕妇11745例,对比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与胎儿出生或引产后临床诊断结果。结果产后或引产后临床诊断与超声结果对比分析发现,...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胎儿超声心动图超声检查的孕妇11745例,对比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与胎儿出生或引产后临床诊断结果。结果产后或引产后临床诊断与超声结果对比分析发现,11745例孕妇中,110例胎儿出生或引产后证实存在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并进行了追踪随访,8例失访(7.2%),102例中77例胎儿经生后超声检查证实,占75.5%;21例经引产后病理解剖证实,占20.6%。诊断符合率为96.1%(98/102),其中4例诊断不全面,5例漏诊。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胎儿心脏畸形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监测 产前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 心脏病
下载PDF
床旁超声对早期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湖 赵苏云 +8 位作者 杨辉 续庆艳 王志岗 赵飞 崔长富 侯强 董南 马兵兵 迟晔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2期2316-2318,共3页
目的:通过对床旁心血管超声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在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提供切实依据。方法:选取我院60例患者(手术后伴有突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气短、咯血、发绀、濒死感及全身乏力等... 目的:通过对床旁心血管超声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在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提供切实依据。方法:选取我院60例患者(手术后伴有突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气短、咯血、发绀、濒死感及全身乏力等症状,并且D-二聚体明显升高者)分别进行床旁心血管超声和CTPA检查。以床旁心血管彩超检查作为观察组,采用CTPA检查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床旁心血管彩超检查诊断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7%、84.0%、85.0%,CTPA检查诊断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1.5%、60.0%、66.7%。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床旁心血管超声为早期肺栓塞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其灵敏度及准确度均比较高,有助于筛选早期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心血管彩超 双斜位 CT肺动脉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