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疫组分疫苗F1抗原、rV抗原含量的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常娅莉 吴智远 +6 位作者 魏东 韩少波 胡丽娜 焦磊 卜培英 王国治 王秉翔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254-1257,共4页
目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鼠疫组分疫苗中F1和rV的抗原含量。方法利用F1、rV抗原单克隆抗体,对鼠疫组分疫苗原液进行抗原鉴别试验;分别应用F1、rV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疫苗原液进行抗原定量检测;验证A(l OH)3佐剂吸附抗原的完全... 目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鼠疫组分疫苗中F1和rV的抗原含量。方法利用F1、rV抗原单克隆抗体,对鼠疫组分疫苗原液进行抗原鉴别试验;分别应用F1、rV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疫苗原液进行抗原定量检测;验证A(l OH)3佐剂吸附抗原的完全性;将疫苗成品于4℃放置18个月,分别于1和18个月时取样,用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F1和rV抗原含量,分析抗原的稳定性;对3批鼠疫菌rV抗原原液3步纯化工艺进行验证。结果鼠疫组分疫苗原液中的F1和rV抗原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用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批F1和rV抗原原液中F1和rV抗原的含量与Lowry法检测结果的误差均在±20%以内;4批鼠疫组分疫苗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均未检测到F1和rV抗原,表明A(lOH)3佐剂吸附抗原完全;4℃保存18个月,疫苗中的F1和rV抗原含量稳定;3批鼠疫菌rV抗原原液经阴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凝胶过滤层析3步纯化,rV抗原在纯度增加的同时,抗原含量也增加。结论已建立的F1、rV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可用于鼠疫组分疫苗中F1和rV抗原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组分疫苗 F1抗原 rV抗原 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原文传递
鼠疫组分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研究
2
作者 魏东 常雅莉 +4 位作者 卢锦标 胡丽娜 焦磊 王秉翔 王国治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3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鼠疫组分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对其免疫原性进行评价。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免疫后5周内眦采血,检测血清中抗F1抗原和rV抗原IgG及IgA抗体;充分暴露气管,沿气管上端剪一楔形口,用PBS冲洗肺泡制备肺冲洗液... 目的通过检测鼠疫组分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对其免疫原性进行评价。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免疫后5周内眦采血,检测血清中抗F1抗原和rV抗原IgG及IgA抗体;充分暴露气管,沿气管上端剪一楔形口,用PBS冲洗肺泡制备肺冲洗液,检测肺冲洗液中抗F1抗原和rV抗原IgG及IgA抗体。结果血清中可产生较高效价的抗F1抗原和rV抗原IgG抗体以及较低效价的抗F1抗原IgA抗体。肺冲洗液中可检测到抗F1抗原和rV抗原的IgG抗体,但无特异性IgA产生。结论鼠疫组分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血清抗体应答,肺冲洗液可检测到一定的IgG抗体,该疫苗有希望成为我国新一代鼠疫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抗体生成 组分疫苗 F1抗原 rV抗原
下载PDF
鼠疫疫苗在食蟹猴模型中的免疫学评价
3
作者 魏东 陈成 +5 位作者 卢锦标 吴智远 常雅莉 焦磊 王秉翔 王国治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通过将鼠疫耶尔森菌的F1抗原和重组V抗原组成的鼠疫疫苗免疫食蟹猴,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20只食蟹猴按简单随机法分成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0和2周肌内免疫,并于1剂后2周和2剂后2周采血.用ELISA... 目的 通过将鼠疫耶尔森菌的F1抗原和重组V抗原组成的鼠疫疫苗免疫食蟹猴,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20只食蟹猴按简单随机法分成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0和2周肌内免疫,并于1剂后2周和2剂后2周采血.用ELISA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的总IgG抗体;另外,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分泌IFN-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免疫后,对照组均未产生抗体,而疫苗组产生了较强的抗体应答.2剂免疫后2周,低、高剂量组的抗F1抗原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4.71±0.32)1g和(5.09±0.21)lg(t=-2.76,P<0.05),两组的抗重组V抗原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4.75±0.52) lg和(5.12±0.58) lg(t=-1.37,P>0.05).经F1和V抗原体外刺激产生IFN-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数均无明显增加.F1抗原刺激后,低、高剂量组分泌IFN-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分别为(1±1)/106和(1±2)/106(t=-0.16,P>0.05).重组V抗原刺激后,两组分别为(7±15)/106和(6±7)/106(t=0.88,P>0.05).结论 鼠疫疫苗在食蟹猴模型中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但不能诱导明显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苗 模型 动物 免疫 体液 免疫 细胞
原文传递
新型结核病疫苗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怡田 王秉翔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年第2期68-74,共7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卡介苗对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保护效果较好,但对成人肺结核保护效果却不确定。过去十余年,众多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新型结核病疫苗的研发,但至今尚未成功。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卡介苗对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保护效果较好,但对成人肺结核保护效果却不确定。过去十余年,众多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新型结核病疫苗的研发,但至今尚未成功。结核病的致病和免疫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缺乏可以预测临床保护效果的指标和动物模型,动物实验结果常与临床试验结果不符,临床试验耗时漫长、成本昂贵、且需要大量结核病患者,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结核病疫苗的研发。近年来,研究人员研发了一些新方法进行结核病疫苗临床前评价,从而缩短了进入临床试验的时间,加快了结核病疫苗的发展。综述了新型结核病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其保护力评价方法,特别是临床前评价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疫苗 效力评价 动物实验 MTB生长抑制试验 家兔皮肤液化
下载PDF
初步探索以“动物法则”评价鼠疫组分疫苗的临床有效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焦磊 吴智远 +7 位作者 常娅莉 辛有全 孟繁岳 王婷 卜培英 张青雯 祁芝珍 王秉翔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年第6期5-10,共6页
目的依据"动物法则",探索被动免疫小鼠对鼠疫强毒菌攻击的有效性,为间接评价鼠疫组分疫苗临床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为观察对象,依据小鼠耐受正常人血清剂量和小鼠体内异源动物血清代谢动力学研究,确定小鼠耐受正常人血清剂量和... 目的依据"动物法则",探索被动免疫小鼠对鼠疫强毒菌攻击的有效性,为间接评价鼠疫组分疫苗临床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为观察对象,依据小鼠耐受正常人血清剂量和小鼠体内异源动物血清代谢动力学研究,确定小鼠耐受正常人血清剂量和攻击时间,基于此对小鼠进行鼠疫组分疫苗免疫人血清被动免疫,观察小鼠抵抗鼠疫强毒菌攻击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判定小鼠被动保护鼠疫强毒菌攻击的有效性。结果 BALB/c小鼠对正常人血清耐受量为1.0 m L,3~4 h间抗体滴度最高。小鼠抵抗鼠疫强毒菌攻击试验显示,在14 d的观察期内,经2MLD、6 MLD和10 MLD鼠疫强毒菌攻击的被动免疫小鼠,存活率分别为57%、25%和42%,平均存活时间依次为11.2 d、8.7 d和9.8 d;1 MLD攻击非免对照小鼠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5.3 d。结论初步证实利用被动免疫小鼠可间接评价鼠疫组分疫苗临床有效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组分疫苗 动物法则 被动保护 疫苗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