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2O3/PVDF光催化膜的制备及降解苯酚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全諹 齐明亮 +3 位作者 吕国琴 马啸宙 土鹏政 周海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40,共5页
采用具有压电效应的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底,以窄带系的Fe2O3为吸光主体,制备出了Fe2O3/PVDF光催化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测试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光电性能测试,并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结果表明,与单一的Fe2O3相比,复合薄膜... 采用具有压电效应的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底,以窄带系的Fe2O3为吸光主体,制备出了Fe2O3/PVDF光催化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测试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光电性能测试,并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结果表明,与单一的Fe2O3相比,复合薄膜的光生电荷分离效率显著提高。这与PVDF受力情况下能够产生一定的负电压,进而诱导空穴向催化剂表面迁移有关。Fe2O3/PVDF表现出显著改善的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在搅拌条件下,Fe2O3/PVDF薄膜样品的1 h内对苯酚去除率可达到59.8%,最高约为单一Fe2O3的2倍。所制备的光催化膜在5次循环使用后性能没有明显衰减,说明其在重复使用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聚偏氟乙烯 光催化膜 光生电荷分离 苯酚降解
下载PDF
基于高压输电线路优化设计的感应电减缓措施研究
2
作者 谢延凯 孟欢 +2 位作者 李炜 李韶瑜 屈波 《甘肃科技》 2021年第6期39-42,29,共5页
以500 k V架空高压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对线路感应电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和仿真模拟,论证布线方式、导线弧垂最低点离地高度、分裂导线几何间距、分裂导线自身半径、分裂导线根数对感应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导线布线方式有利于降低... 以500 k V架空高压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对线路感应电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和仿真模拟,论证布线方式、导线弧垂最低点离地高度、分裂导线几何间距、分裂导线自身半径、分裂导线根数对感应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导线布线方式有利于降低地面感应电强度;感应电强度与分裂导线几何间距、分裂导线根数呈正比,与导线离地高度成反比;分裂导线半径变化对感应电强度影响较小。500 kV高压输电线路最优设计条件为导线离地高度18.07-21.92 m、分裂导线间距0.21-0.39 m、分裂导线根数3-5根。研究成果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压输电工程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 感应电场 响应面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