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单孔钻颅引流术后复发率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姚鹏飞 赵昱 +2 位作者 高晨 王向阳 荔志云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单孔钻颅冲洗引流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及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局麻下单孔钻颅冲洗引流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22例。分两组,治疗组(67例):术后给予阿托...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单孔钻颅冲洗引流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及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局麻下单孔钻颅冲洗引流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22例。分两组,治疗组(67例):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对照组(55例):术后未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比较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病例术前病例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Markwalder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愈率达98.5%,没有复发病例,没有死亡病例;对照组治愈率96.4%,术后4例复发,复发率7.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8,P=0.039)。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明显降低单孔钻颅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血肿 硬膜下慢性 复发 引流术
原文传递
外泌体与肺癌脑转移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党莹 孙红军 +1 位作者 林瑜亮 荔志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04-408,共5页
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各类细胞(尤其是肿瘤细胞)释放的一种能介导遗传物质传递的磷脂双层膜的囊泡样小体。外泌体中含有受体、蛋白质和核酸,具有携带肿瘤遗传物质,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及介导肿瘤细胞转移... 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各类细胞(尤其是肿瘤细胞)释放的一种能介导遗传物质传递的磷脂双层膜的囊泡样小体。外泌体中含有受体、蛋白质和核酸,具有携带肿瘤遗传物质,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及介导肿瘤细胞转移等功能。目前研究发现外泌体与肺癌脑转移瘤关系密切。外泌体介导的肺癌脑转移主要包括调节脑部预转移巢微环境,破坏血脑屏障,调节瘤细胞病理特征等过程。外泌体与肺癌脑转移瘤关系的研究为肺癌脑转移瘤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了更多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脑转移瘤 外泌体 转移巢 转移机制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侧孔针头注射器旋转抽药法减少安瓿瓶内残留药量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燕萍 王宗慧 +3 位作者 刘慧珠 豆兴芳 李小珍 韦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侧孔针头注射器旋转抽药手法减少安瓿瓶内残留药液的效果。方法取连续6d治疗用安瓿注射液共876支,每天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旋转手法组各73支。采用12号20mL侧孔针头注射器抽吸药液,常规组采用五指轮换法抽吸,旋转手法组以最小角度... 目的探讨侧孔针头注射器旋转抽药手法减少安瓿瓶内残留药液的效果。方法取连续6d治疗用安瓿注射液共876支,每天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旋转手法组各73支。采用12号20mL侧孔针头注射器抽吸药液,常规组采用五指轮换法抽吸,旋转手法组以最小角度将针头的侧孔紧贴玻璃安瓿瓶壁,手腕旋转带动空针旋转抽吸药液。结果旋转手法组各型号安瓿瓶内残留药液的总支数及残留药液量显著少于常规组(均P<0.01);不同抽药手法对各规格安瓿注射液平均抽吸及配制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侧孔针头注射器应用旋转抽药法能有效减少玻璃安瓿瓶内残留药液量,提高药物浓度,保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孔针头注射器 安瓿注射液 旋转抽药法 药液抽吸时间 残留药液量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大鼠BMSCs向胆碱能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明 赵红斌 +5 位作者 荔志云 杨银书 文益民 董菊子 张全伟 葛宝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5,共8页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红景天苷诱导大鼠BMSCs向胆碱能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影响,以期为红景天苷应用于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4~6周龄Wistar大鼠(体重约120 g)2只分离、培养B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取第2代细胞,...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红景天苷诱导大鼠BMSCs向胆碱能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影响,以期为红景天苷应用于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4~6周龄Wistar大鼠(体重约120 g)2只分离、培养B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取第2代细胞,根据诱导方法不同将实验分为红景天苷诱导组(A组)、维甲酸诱导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B组BMSCs分别采用红景天苷(20μtg/mL)和维甲酸(5μmol/mL)诱导培养1、3、6、9 d,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细胞相关标志分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神经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及NGF的表达;RT-PCR检测NSE、β-TubulinⅢ、GFAP、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BDNF和NGF含量;Western blot检测N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90和CD106阳性,CD34和CD45阴性,实验细胞为BMSCs。A、B组诱导培养6 d和9 d,细胞增殖活力较C组明显增强(P<0.05)。RT-PCR检测示,A组诱导培养6 d,NSE、BDNF、β-TubulinⅢ、GFAP mRNA表达丰度上调至峰值。B组诱导培养6 d,NSE mRNA表达丰度上调至峰值;1 d时BDNF mRNA表达丰度上调,6 d时达峰值;3 d时β-TubulinⅢmRNA表达丰度上调至峰值;1 d时GFAP mRNA表达丰度达峰值,与其余各时间点及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各时间点均未见GABA 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示,诱导培养3 d,A、B组NSE、MAP2、β-TubulinⅢ和GFAP阳性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诱导培养3、6、9 d,Ach阳性率均高于诱导培养1 d时及C组阳性率(P<0.01);A、B组各时间点NGF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1)。ELISA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SCS 红景天苷 胆碱能神经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科学规范颅内脑膜瘤的治疗 最大限度地减少神经功能障碍 被引量:22
5
作者 雷鹏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33-435,共3页
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3%~26%,其中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但由于脑膜瘤在颅内分布广泛,常会累及颅内重要血管、神经和硬脑膜形成物,给外科治疗带来困难。
关键词 脑膜瘤 神经外科手术 科学规范
下载PDF
格拉斯哥记分3~5颅脑创伤的临床救治及探讨 被引量:21
6
作者 雷鹏 王钰 +2 位作者 田立桩 季玮 刘奇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特重型(CCS3~5)颅脑伤患者的救治策略,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对156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注重伤后救治的连续性、各个治疗环节的衔接、以及并发症防治。强凋早期足量应用甘露醇和手术指征的选择。结果:死亡率为42.3%... 目的:探讨特重型(CCS3~5)颅脑伤患者的救治策略,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对156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注重伤后救治的连续性、各个治疗环节的衔接、以及并发症防治。强凋早期足量应用甘露醇和手术指征的选择。结果:死亡率为42.3%(66/156)。存活患者按COS评分,恢复良好13例(14.4%)。中度残废32例(35.6%),重度残废40例(44.4%),持续植物生存5例(5.6%)。结论:严格按照综合治疗原则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伤 Glasgow昏迷等级 治疗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伴发急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救治 被引量:20
7
作者 雷鹏 孙文海 +5 位作者 张玉 荔志云 王钰 刘小红 武弋 周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救治。方法:对153例7~71岁的病例进行研究。本组主要致伤原因为车祸和跌伤。手术治疗144例(94.12%)。结果:总死亡率26.14%,1986年以前为46.8%,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救治。方法:对153例7~71岁的病例进行研究。本组主要致伤原因为车祸和跌伤。手术治疗144例(94.12%)。结果:总死亡率26.14%,1986年以前为46.8%,1986年以后为20.66%。结论:该类创伤的病理损害特殊,因此选择科学的手术方法及防治继发病理损害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颅内血肿 外科手术 救治
下载PDF
大黄素甲醚对神经细胞缺氧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明 荔志云 +4 位作者 赵红斌 周杰 田立桩 季玮 李长栋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甲醚对缺氧引起的PC12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建立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观察组细胞在缺氧损伤前采用大黄素甲醚进行预处理。MTT检测PC12细胞增殖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测定上清液中... 目的:研究大黄素甲醚对缺氧引起的PC12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建立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观察组细胞在缺氧损伤前采用大黄素甲醚进行预处理。MTT检测PC12细胞增殖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测定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荧光免疫组化法测定c-fos蛋白表达、RT-PCR检测nNOS、iNOS mRNA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研究提示大黄素甲醚明显提高PC12细胞的抗缺氧活性。大黄素甲醚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上清液LDH水平明显下降,c-fos表达明显降低(P<0.05)。RT-PCR结果分析显示nNOS mRNA在缺氧早期表达,iNOS mRNA主要在缺氧中晚期表达。结论:大黄素甲醚能减轻缺氧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损伤 缺氧性损伤 大黄素甲醚 PC12细胞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亚低温结合镁制剂对脑损伤后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雷鹏 王钰 +3 位作者 杨锦峰 彭淑霞 田立庄 季玮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研究亚低温结合镁制剂对大鼠脑外伤后血清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重 (2 4 0± 30 ) g的大鼠 30只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 ,治疗组致伤后 5min给予亚低温治疗 (33~ 34℃ ) ,同时静推 2 5... 目的 研究亚低温结合镁制剂对大鼠脑外伤后血清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重 (2 4 0± 30 ) g的大鼠 30只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 ,治疗组致伤后 5min给予亚低温治疗 (33~ 34℃ ) ,同时静推 2 5 0 g·L-1硫酸镁 75 0 μmmol·kg-1。于致伤前及伤后 1、4、6h采静脉血测定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 ,并于 8h后观察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血清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外伤后采用亚低温结合镁制剂疗法能够保护脑组织 ,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兴奋性氨基酸 死亡率 脑保护
下载PDF
重型颅脑创伤治疗中颅骨去骨瓣减压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18
10
作者 雷鹏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重型颅脑创伤后发生严重的脑水肿、肿胀,在药物不能控制时,应及时行颅骨去骨瓣减压术(DC)。DC可降低颅内压力、改善脑血液循环和代谢、解除脑疝、挽救病人生命,并为其他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就DC的作用机制、适应证、手术要点和并发症... 重型颅脑创伤后发生严重的脑水肿、肿胀,在药物不能控制时,应及时行颅骨去骨瓣减压术(DC)。DC可降低颅内压力、改善脑血液循环和代谢、解除脑疝、挽救病人生命,并为其他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就DC的作用机制、适应证、手术要点和并发症防治进行探讨,以降低重型颅脑创伤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水肿 脑肿胀 脑疝 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孙建军 李长栋 荔志云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73-475,共3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二级预防指针对已发生脑缺血性疾病的个体通过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复发的干预措施。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很多,包括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二级预防指针对已发生脑缺血性疾病的个体通过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复发的干预措施。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很多,包括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又可分为生理学危险因素如:"三高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以及行为学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肥胖、抑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卒中 二级预防
下载PDF
替莫唑胺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老年患者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白洁 张全华 +3 位作者 高凌宜 田立桩 荔志云 高晨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老年患者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恶性脑胶质瘤老年患者55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n=30,采用放疗+替莫唑胺化疗+贝伐单抗治疗)和对照组(n=25,采用放...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老年患者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恶性脑胶质瘤老年患者55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n=30,采用放疗+替莫唑胺化疗+贝伐单抗治疗)和对照组(n=25,采用放疗+替莫唑胺治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贝伐单抗同步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优于单纯替莫唑胺放疗,且贝伐单抗安全性较高、副作用小,是一种可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 贝伐单抗 替莫唑胺 联合放化疗
下载PDF
大鼠颅脑伤伴二次损伤后血浆白细胞介素-2,6,8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雷鹏 周杰 杨锦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颅脑伤 二次损伤 血浆 白细胞介素 休克 缺血缺氧性损伤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再认识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红军 荔志云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治疗一直以来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HICH引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复杂多样,几乎伴随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临床上对HICH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认识较模糊,致使在治疗上进入...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治疗一直以来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HICH引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复杂多样,几乎伴随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临床上对HICH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认识较模糊,致使在治疗上进入盲区。近年来,学者们做了大量关于HICH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自由基、钙超载、免疫炎症反应、NO失调控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损伤机制,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缺血-再灌注 损伤机制 再认识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马占峰 荔志云 +1 位作者 田立桩 马义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周、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患者症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复查头部CT示血肿吸收程度等来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后ADL-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74.2±7.4)高于对照组(58.2±6.3);症状消失时间(0.8±0.6)月低于对照组(1.6±1.0)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复发率(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5.3%)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CSD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钻孔引流术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曹富裕 武弋 +5 位作者 李宗正 杨振兴 段兴浩 王亚平 黄德俊 万定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76-79,共4页
颅骨缺损为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术常见的后遗症,多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大量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需行开颅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为促进患者康复,一般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数周或数月内行颅骨修补。然而,如修补... 颅骨缺损为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术常见的后遗症,多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大量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需行开颅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为促进患者康复,一般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数周或数月内行颅骨修补。然而,如修补术后继发感染、或者采用钛网修补出现钛网外露等情况,即宣告该类手术失败,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及额外的家庭经济负担。本文对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预防术后感染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修补术 感染 钛网
下载PDF
异甘草素对PC12细胞缺氧前后LDH和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季玮 李长栋 +2 位作者 荔志云 孙建军 付亚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缺氧诱导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PC12细胞;建立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C(对照组)、H(模型组,即单纯缺氧组)、H1(异甘草素低剂量组)、H2(异甘草素中...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缺氧诱导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PC12细胞;建立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C(对照组)、H(模型组,即单纯缺氧组)、H1(异甘草素低剂量组)、H2(异甘草素中剂量组)、H3(异甘草素高剂量组)。即H1、H2、H3加入对应浓度的异甘草素后与H一同放入缺氧环境中,培养时间结束后,再进行统一处理。光学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测定上清液中LDH、SOD的含量。结果 PC12细胞在缺氧后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减低,而经异甘草素(ISL)干预后,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明显下降,SOD含量有所提高。结论缺氧对PC12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增加。异甘草素(ISL)能够逆转缺氧对PC12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提高培养液中SOD活性,防止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降低LDH的释放,而起到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PC12细胞 异甘草素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颅脑损伤后Surviv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雷鹏 彭龙锋 张兴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50-353,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选取7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颅脑损伤对照组(36只)及r-HuEPO治疗组(36只)...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选取7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颅脑损伤对照组(36只)及r-HuEPO治疗组(36只)。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应用EpicsXL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颅脑损伤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及Survivin、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颅脑损伤对照组相比,r-HuEPO治疗组除在伤后6h和7d外,其它各时相点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在伤后1、2、3、5d的Survivin表达及伤后各时间点的NF-κB表达均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r-HuEPO可促进NF-κB及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减少颅脑损伤后的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颅脑损伤 SURVIVIN 核因子-ΚB 凋亡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颅脑损伤中的表达和炎症介导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卫民 雷鹏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82-84,共3页
介绍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ICAM-1)的生化特性和颅脑损伤后介导损伤脑组织炎性反应的作用。另外,许多炎性因子可激活ICAM-1蛋白表达,导致炎症的级联反应。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介导 级联反应
下载PDF
改进的N-back范式工作记忆认知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武弋 李宏永 +4 位作者 张吉吉 段晓鑫 张帆 陈旭辉 柯铭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通过改进的n-back认知实验探究两种工作记忆负荷下健康被试的行为学特点、辨识力水平及激活脑区的差异。方法利用SPSS 12.0将实验数据分别从统计学及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方差分析和比较,结合SPM的脑区激活图分析脑区负载效应。结果... 目的通过改进的n-back认知实验探究两种工作记忆负荷下健康被试的行为学特点、辨识力水平及激活脑区的差异。方法利用SPSS 12.0将实验数据分别从统计学及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方差分析和比较,结合SPM的脑区激活图分析脑区负载效应。结果数字组工作记忆负荷比图片组小。各任务间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F=6.317,P>0.05),记忆负荷的增加对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辨识力受任务难度和任务类型影响的交互作用显著(F=4.739,P<0.05),发现两组实验激活脑区有显著差异。结论健康被试行为学表现和辨识力均受刺激材料影响,且与记忆负荷呈负相关。在两组实验中,相关脑区激活范围随记忆负荷的增加并不明显,但部分脑区激活程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辨别力 n-back范式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