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荞麦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齐杨菊
陈振江
李振霞
刘辉
王莉花
李春杰
-
机构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甘肃省西部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期75-86,共12页
-
基金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荞麦病虫草害防控岗位”(CARS-08-C-2)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30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LZUJBKY-2019-kb10)
-
文摘
荞麦(Fagopyrum spp.)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重要杂粮,也是具有开发潜力的优质饲草资源,病害的发生使荞麦的品质与产量下降,是影响荞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目前引起荞麦真菌病害有14种,病原物有16个属,另有其他病害8种,包括细菌、病毒和线虫病。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荞麦病害研究的文献归纳总结,国内外对其轮纹病、霜霉病和根腐病、立枯病等叶部、根部病害的危害程度、发生规律和防治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对其他叶部病害和种带真菌研究较少,今后应更多关注影响荞麦生长的主要病害种类,进行病原菌多样性,加强病害发生规律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
关键词
荞麦
病害
病原物
-
Keywords
buckwheat
disease
pathogen
-
分类号
S435.1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光周期和强度对豌豆蚜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马亚玲
刘长仲
李春杰
-
机构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甘肃省西部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182-3190,共9页
-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7CB138702)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_17R50)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54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LZUJBKY-2018-kb10、2019-kb10)
111引智基地(B12002)
-
文摘
研究关于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求豌豆蚜子代生长发育对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的响应特性。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将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成蚜经过3个光照强度(低5722 lx,中11778 lx和高17389 lx)和3种光周期(10 h光/14 h暗、16 h光/8 h暗、22 h光/2 h暗),分别测定各处理下豌豆蚜子代的发育历期、体重差、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有翅蚜率和若蚜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在低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 h光/14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有翅蚜率高,相对日均增长率减小10.26%(P<0.05);光周期16 h光/8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相对日均增长率减小13.95%(P<0.05),且有翅蚜率高;光周期22 h光/2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发育历期延长0.53 d(P<0.05),且有翅蚜率高。在中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 h光/14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发育历期延长0.30 d(P<0.05),且有翅蚜率高;光周期16 h光/8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低于绿色,且相对日均增长率比绿色增大13.04%(P<0.05);光周期22 h光/2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且有翅蚜率高。在高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 h光/14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且有翅蚜率低;光周期16 h光/8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发育历期延长1.93 d(P<0.05),且有翅蚜率低;光周期22 h光/2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且有翅蚜率高。故高光照强度(17389 lx),两种色型豌豆蚜子代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发育历期显著延长,相对日均增长率明显减小,此环境不适合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且红色型更为敏感。
-
关键词
光周期
光照强度
色型
豌豆蚜
生物学参数
-
Keywords
photoperiods
light intensity
color morphs
Acyrthosiphon pisum(Harris)
biological parameters
-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麦角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海娟
何雅丽
李秀璋
李春杰
-
机构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甘肃省西部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
-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076-3084,共9页
-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7CB138702)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_17R50)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54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LZUJBKY-2018-kb10、2019-kb10)
111引智基地(B12002)
-
文摘
麦角菌(Claviceps)属于麦角菌科真菌,其产生的生物碱毒素易引起人和动物中毒,同时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对麦角菌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扼要综述,以期为麦角菌的防控和利用提供借鉴。麦角菌起源于上白垩纪时期的南美洲,主要通过昆虫向新的区域或新寄主传播,现在全球的分布范围主要有6个区域:非洲、南美洲、欧亚大陆、北美、澳大利亚和印度;麦角菌可以侵染7个科或亚科的70多属的400余种植物。麦角菌主要寄生在粮食作物及禾草的穗部,家畜采食受侵染的谷物易引起中毒,历史上已有无数次麦角中毒事件发生。麦角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有选用花期较短的抗病品种,在寄主花期喷施杀菌剂以及及时收获菌核,减少初侵染来源。麦角菌产生的生物碱在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在1474年的德国处方就已经记载药用,在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疼、产后出血、乳腺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系统和癌症等疾病。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麦角菌的遗传进化和其产生的生物碱在医学上的应用。未来,培育抗麦角病禾谷类作物和牧草新品种,筛选高产碱量菌株,揭示麦角菌、内生真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可能会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
-
关键词
麦角菌
麦角菌的遗传进化
麦角生物碱
医学用途
-
Keywords
Claviceps
genetic evolution of ergot
ergot alkaloid
medical use
-
分类号
TQ464.4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
-
题名不同大豆品种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种群参数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马亚玲
李春杰
-
机构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甘肃省西部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3,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_17R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546)
-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大豆品种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种群参数的影响,为大豆品种的抗蚜性评价及豌豆蚜的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在光周期10L∶14D、温度23±1℃,相对湿度60%±10%,光照强度212μmol/m^2·s的人工气候箱中,观察和分析4个大豆品种(汾豆牧绿2号、南夏豆25、南黑豆20和南豆5号)叶片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成虫寿命、繁殖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在大豆品种汾豆牧绿2号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均最短,繁殖力均最弱,且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1.07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29.93倍;在南夏豆25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2.46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5.86倍;在南黑豆20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2.47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1.54倍;在南豆5号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短0.02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1.41倍。【结论】不同大豆品种对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参数的影响不同,且两种色型豌豆蚜对不同大豆品种适应性反应也不相同。
-
关键词
豌豆蚜
大豆品种
色型
种群
繁殖
生命表
-
Keywords
Acyrthosiphonpisum
soybean variety
color morph
population
fecundity
life table
-
分类号
Q965
[生物学—昆虫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