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褥疮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治疗原则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毅 张绪生 +6 位作者 张诚 蔡黔 张鲜英 肖斌 张斌 姜疆 刘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2-936,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褥疮的分型及根据其分型进行手术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1983年1月~2006年4月,收治褥疮患者122例179处。男93例,女29例;年龄15~68岁。褥疮位于骶尾部54处,股骨大转子37处,坐骨结节30处,足跟17处,尺骨鹰嘴15处,肩胛部9处,外踝7... 目的探讨临床褥疮的分型及根据其分型进行手术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1983年1月~2006年4月,收治褥疮患者122例179处。男93例,女29例;年龄15~68岁。褥疮位于骶尾部54处,股骨大转子37处,坐骨结节30处,足跟17处,尺骨鹰嘴15处,肩胛部9处,外踝7处,腓骨小头4处,胫前3处及腰部3处。褥疮形成时间2个月~11年。褥疮范围1.5cm×1.0cm^20.0cm×18.0cm。根据创面特点将褥疮分为窦道型12处、溃疡型74处和混合型93处。针对不同类型褥疮,分别采用中厚皮片、局部皮瓣或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本组(肌)皮瓣切取范围5.0cm×3.5cm^26.0cm×14.5cm,皮片切取范围7cm×5cm^23cm×12cm。结果窦道型褥疮除1例伤口裂开,经再次缝合制动后愈合,余伤口均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溃疡型褥疮2例皮瓣远端1~2cm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中厚皮片与带血管蒂(肌)皮瓣均成活;伤口均期愈合。混合型褥疮局部皮瓣与带血管蒂(肌)皮瓣均成活;8处因囊壁或坏死组织切除不彻底,出现1~2处窦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伤口均期愈合。供区创面均期愈合。73例患者术后获随访6个月,4例混合型褥疮复发,复发率为5.5%;余患者局部情况均良好。结论褥疮的临床分型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临床分型 治疗原则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9
2
作者 庄淑波 刘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347-349,共3页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整形外科 脂肪移植 脂肪注射移植 凹陷畸形 填充材料 颜面萎缩 复合材料 人工合成 排斥反应
下载PDF
脂肪颗粒组织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冻存后活力分析及移植成活率测定 被引量:9
3
作者 肖斌 刘毅 +7 位作者 张绪生 田文艳 钟晓玲 张诚 蔡黔 张鲜英 张斌 姜疆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7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颗粒组织冻存后的活力及移植成活率。方法在-16℃、-80℃及-196℃条件下,经相应的低温保护剂处理,冻存脂肪颗粒组织,分别于2、4、8周复温后研磨,测定其活力与移植成活率,于移植后7周切取移植物,测量其体积,行苏丹3... 目的探讨脂肪颗粒组织冻存后的活力及移植成活率。方法在-16℃、-80℃及-196℃条件下,经相应的低温保护剂处理,冻存脂肪颗粒组织,分别于2、4、8周复温后研磨,测定其活力与移植成活率,于移植后7周切取移植物,测量其体积,行苏丹3染色。结果-196℃组及-80℃组较好保持了脂肪细胞活力,冻存8周后活力分别达冻存前的70%和60%,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4,P=0.199);而-16℃组冻存2周后活力已不到50%,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时间延长表现为进行性下降趋势。-196℃组及-80℃组移植成活率与新鲜脂肪移植成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组移植成活率与新鲜脂肪移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6℃组移植物以炎性反应为主,几乎无成活脂肪细胞,其余各组均可见大量成活脂肪细胞。结论-196℃及-80℃条件下短期内(8周)冻存脂肪颗粒具有可行性,适用于临床移植需求。-16℃条件下冻存的脂肪颗粒活力明显降低,移植后虽可维持一定体积,但有可能仅起到一种软组织填充物的作用,在此温度下冻存的脂肪颗粒应用于临床注射无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颗粒 低温保藏 活力 成活率 移植
原文传递
组织工程皮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组织工程皮肤 分类 研究 皮肤移植
下载PDF
急性高原病量化评分系统的前瞻性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炜 张世范 +4 位作者 赵秋玲 刘毅 罗晓红 刘惠萍 李乃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高原病(AHAD)量化评分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健康青年官兵5305例分为A组(n=1223),B组(n=240),C组(n=240)及D组(n=3602).A,B,C组在14~21d内从680~1000m地区进入4300~4600m高原,其中B,C组分别服用红景天参芪花粉制剂和安慰... 目的:研究急性高原病(AHAD)量化评分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健康青年官兵5305例分为A组(n=1223),B组(n=240),C组(n=240)及D组(n=3602).A,B,C组在14~21d内从680~1000m地区进入4300~4600m高原,其中B,C组分别服用红景天参芪花粉制剂和安慰剂.D组未服药在7d内从1200m抵达4600m地区.分别记录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采用AHAD评分标准和高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H-ARDS/MOD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在3300~3600m高度,AHAD的发病率A,B,C,D组分别为15.5%,2.9%,5.4%,62.7%.进驻4600m后,AHAD发病率分别为36.0%,28.8%,42.5%,68.7%.评分≥8分的重型AHAD发生率分别为10.0%,2.8%,5.8%,6.6%.评分≥12的重型AHAD发生率D组为1.2%,而A,B,C3组均未发生.结论:AHAD及H-ARDS/MODS评分系统相结合对AHAD,H-ARDS,H-MODS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急性病 高原病 高海拔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评分系统 早期干预(教育)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GA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庄淑波 刘毅 李晓东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生物支架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将雄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PLGA支架上,成脂诱导培养1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及黏附情况;同时,将细胞-支... 目的探讨采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生物支架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将雄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PLGA支架上,成脂诱导培养1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及黏附情况;同时,将细胞-支架复合体异体移植于雌性大鼠体内,观察其成脂情况,并使用原位杂交技术鉴定。结果在生物支架上大量成脂细胞呈簇状生长;1个月时可见脂肪组织形成,3个月时脂肪组织成熟。结论PLGA生物支架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可降解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PLGA生物支架可用于组织工程化脂肪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生物支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脂肪 大鼠
原文传递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近况及其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7
作者 肖宏涛 刘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597-1601,共5页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是一种具有全能干细胞特点的细胞,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其形态和生物学特点与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相似,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等^[1]。与骨髓相比,脐带血有...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是一种具有全能干细胞特点的细胞,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其形态和生物学特点与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相似,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等^[1]。与骨髓相比,脐带血有更充足的来源,对供者无任何不良影响,其间充质干细胞更为原始,分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血 脂肪细胞 组织工程 多向分化潜能 成骨细胞 生物学特点 细胞特点
下载PDF
高压电致胸壁洞穿性损伤伴阴茎伤救治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静 肖斌 +3 位作者 刘毅 徐承新 陈黎明 张鲜英 《感染.炎症.修复》 2015年第2期112-113,共2页
我科收治1例高压电致全身多处伤的危重患者,抢救成功,报告如下。I病历简介患者男,24岁,因施工时手持钢筋与10kV高压电线接触而当即昏迷,脱离电源后紧急送至当地县医院,约20rain后自然苏醒,自觉胸痛及呼吸困难,检查发现右侧胸部... 我科收治1例高压电致全身多处伤的危重患者,抢救成功,报告如下。I病历简介患者男,24岁,因施工时手持钢筋与10kV高压电线接触而当即昏迷,脱离电源后紧急送至当地县医院,约20rain后自然苏醒,自觉胸痛及呼吸困难,检查发现右侧胸部组织缺损,肺组织外露,用厚敷料包扎胸部后于伤后14h长途转至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线 救治 阴茎 损伤 胸壁 危重患者 脱离电源 呼吸困难
下载PDF
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婕婷 刘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65-268,共4页
  体内的脂肪细胞不仅能储存能量,还能分泌激素等其他物质,甚至对新陈代谢、体重和人体健康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在整形外科领域,脂肪细胞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近年来诸多学者对脂肪细胞的研究也越发深入,现结合相关文献...   体内的脂肪细胞不仅能储存能量,还能分泌激素等其他物质,甚至对新陈代谢、体重和人体健康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在整形外科领域,脂肪细胞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近年来诸多学者对脂肪细胞的研究也越发深入,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结合蛋白 瘦素 转录因子 ADSCS
下载PDF
同种异体耳移植的模型建立
10
作者 刘萍 刘毅 +2 位作者 张绪生 张斌 李秋瑾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502-505,共4页
目的 建立同种异体耳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 以青紫蓝兔和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以耳大动脉、耳大静脉及外侧耳缘静脉为蒂,获得单侧(右)全耳,应用显微外科微血管吻合技术进行异体移植.其中青紫蓝兔为受体,日本大耳白兔为供体.实验共选... 目的 建立同种异体耳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 以青紫蓝兔和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以耳大动脉、耳大静脉及外侧耳缘静脉为蒂,获得单侧(右)全耳,应用显微外科微血管吻合技术进行异体移植.其中青紫蓝兔为受体,日本大耳白兔为供体.实验共选用15对(青紫蓝兔和日本大耳白兔各15只)动物,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n=5对),行自体兔耳离断回植术;B组,实验组(n=10对)行同种异体耳移植术.动、静脉吻合均选用端端吻合技术.术后观察移植耳存活、急性排异发生情况及供体组织的病理分级.结果 ①通过1%甲紫溶液灌注显示应用此方式获得的游离耳模型,在以耳大动脉、耳大静脉及同侧耳缘静脉为蒂供血后,可以保证耳移植后的存活.②A组自体移植复合组织瓣存活30 d以上.③B组异体移植复合组织瓣全部发生排斥反应.结论 建立的同种异体兔耳移植模型可重复性强,是进行相关研究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耳移植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分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和成脂分化能力的比较
11
作者 庄淑波 刘毅 +1 位作者 陈克明 肖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两种方法所获MSCs的增殖活性和成脂分化能力,探索MSCs体外分离和纯化的较好方法。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两种方法分离纯化骨髓MSCs,并通过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用第三代MSCs进行成脂诱导... 目的:通过比较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两种方法所获MSCs的增殖活性和成脂分化能力,探索MSCs体外分离和纯化的较好方法。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两种方法分离纯化骨髓MSCs,并通过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用第三代MSCs进行成脂诱导,以观察两种方法所获MSCs的成脂分化能力。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所获MSCs纯度高,呈纺缍形或小三角形,增殖快,约7~10天融合;贴壁筛选法分离的原代细胞中红细胞。破骨细胞等杂质细胞较多,增殖速度相对较慢,且经数次传代仍有较多杂质细胞存在,经成脂诱导后,两种方法所获MSCs表现出相似的成脂能力,油红O染色细胞计数值与光密度值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值>0.05)。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体外分离和纯化MSCs较好的方法,所获细胞增殖活性高,与贴壁筛选法所获MSCs具有相似的成脂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成脂分化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纯化与培养适宜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26
12
作者 庄淑波 刘毅 +1 位作者 陈克明 肖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3886-3891,共6页
目的:为获得大量、高纯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筛选体外分离、纯化和培养的适宜条件。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7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进行。①实验材料:2月龄SD大鼠,雄性,体质量(100±20)g,由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实验... 目的:为获得大量、高纯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筛选体外分离、纯化和培养的适宜条件。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7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进行。①实验材料:2月龄SD大鼠,雄性,体质量(100±20)g,由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实验动物科提供。②实验方法:分别采用全骨髓法(贴壁筛选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单个核细胞按1×107,1×108,1.5×108,2×108,1×109,2×109L-1的接种密度分别分成1~6组,接种在24孔板内,每组接种6孔。比较细胞出现伸展时间、原代培养时间。于细胞接种后第1,2,3,4,5,6天进行首次换液。将换下的部分细胞置于新的培养皿中进行培养,至少培养3d,观察是否还有新的贴壁细胞出现,以确定首次换液时间。观察体积分数为0.10,0.12,0.15,0.18,0.20血清对原代及传代后细胞生长的影响,比较不同浓度血清中细胞数量、集落形成率。集落形成率=集落数目/接种细胞数目×10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周期。选取第5代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近完全融合后进行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培养。诱导剂分别为:10nmol/L地塞米松、0.05nmol/L抗坏血酸及10nmol/Lβ-甘油磷酸钠;1μmol/L地塞米松、0.5mmol/LIBMX、0.01mmol/L人胰岛素、0.01mmol/L吲哚美辛。并设未加诱导剂培养液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③实验评估:采用碱粒酶测定成骨诱导后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鉴定成脂肪诱导后细胞。结果:①细胞出现伸展时间、原代培养时间: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细胞出现伸展时间与全骨髓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密度梯度离心法原代培养时间较全骨髓法长[(9.41±1.11),(14.73±2.86)d,P<0.05]。②不同接种密度对密度梯度离心法所获细胞生长影响:1×109L-1组细胞出现伸展时间及原代培养细胞融合时间较早。1×107L-1组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大鼠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脂分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庄淑波 刘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222-1224,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脂分化能力与传代次数的关系。方法: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含有地塞米松、胰岛素、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吲哚美辛诱导剂的培养液进行诱导,诱导第10天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油红O...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脂分化能力与传代次数的关系。方法: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含有地塞米松、胰岛素、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吲哚美辛诱导剂的培养液进行诱导,诱导第10天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油红O染色鉴定,并进行光密度值测定。结果:随着传代次数增加,油红O染色细胞计数值与光密度值均下降。结论:大鼠MSCs成脂能力随传代次数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细胞 诱导分化 大鼠
下载PDF
面部急诊外伤的整形外科修复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玫 刘毅 马丽梅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部外伤后的患者不仅满足伤口的愈合,而且还要求有很理想的美容效果。自2005-01~2009-01,笔者对678例面部急诊外伤患者采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修复,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面部外伤 整形外科学 急诊
下载PDF
体表血管瘤的四种治疗方法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斌 张绪生 +2 位作者 刘毅 张鲜英 陈黎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942-944,共3页
目的对体表血管瘤的四种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本组共采用四种方法:血管瘤手术直接切除或切除后皮片、皮瓣移植修复,环形缝扎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铜针刺入留置治疗,普萘洛尔口服治疗。结果共治疗268例,随访半年以上的192例。(... 目的对体表血管瘤的四种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本组共采用四种方法:血管瘤手术直接切除或切除后皮片、皮瓣移植修复,环形缝扎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铜针刺入留置治疗,普萘洛尔口服治疗。结果共治疗268例,随访半年以上的192例。(1)手术治疗172例。痊愈156例,其中2例边缘部位复发,1例再次手术,1例激光治疗后痊愈。(2)环形缝扎后注射平阳霉素36例,其中11例注药后瘤体缩小再进行切除。(3)铜针留置治疗33例,治愈23例,有5例行铜针治疗3次以上,病灶逐渐缩小。(4)普萘洛尔口服治疗27例,治愈3例,有效24例。结论对于不同部位的血管瘤,应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能直接手术切除而又不影响功能和外观的瘤体,首选手术切除或切除后皮片、皮瓣移植修复。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可采取环形缝扎平阳霉素注射或铜针刺入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优先采用普萘洛尔121服治疗。几种方法可以交替联合应用,这样可以起到互补作用,从而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外科学 血管瘤 药物疗法 外科皮瓣 皮肤移植 博来霉素 治疗应用 普萘洛尔 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面部美学分区及其在脂肪颗粒注射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萍 刘毅 +3 位作者 李霞 张钦治 李晓晓 晁文娜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5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 探讨面部美学分区及其在脂肪颗粒注射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接受面部脂肪颗粒注射面部年轻化23例进行美学评估.根据美学标准,将全颜面划分为10个美学单位,49个美学亚单位.评价美容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对23例149个美学单位... 目的 探讨面部美学分区及其在脂肪颗粒注射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接受面部脂肪颗粒注射面部年轻化23例进行美学评估.根据美学标准,将全颜面划分为10个美学单位,49个美学亚单位.评价美容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对23例149个美学单位实施脂肪颗粒注射,涉及300余个美学亚单位.每个美学单位注射1~35 ml.脂肪颗粒注射后面部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肿胀,10~14 d消退;11例出现局部淤血,5~20 d消退;无1例出现感染、硬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注射后1个月,注射部位肿胀消退,外形稳定;注射后3~6个月,注射部位较前饱满,圆润;注射后1年,取得良好的年轻化效果,接受注射者满意.结论 以面部美学分区为基础,进行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综合美学评估,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实施脂肪颗粒注射面部年轻化,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美学分区 美学评估 脂肪移植 面部年轻化
原文传递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美容修复烧伤后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诚 刘毅 +2 位作者 刘萍 杨雪丽 刘长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1717-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一期修复头部深度烧伤所致头皮缺损和颅骨外露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1998年~2008年,我科共收治14例严重烧伤后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的患者,其中电击伤12例,煤气中毒昏迷后颞顶部煤炉灼伤2例。头皮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一期修复头部深度烧伤所致头皮缺损和颅骨外露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1998年~2008年,我科共收治14例严重烧伤后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的患者,其中电击伤12例,煤气中毒昏迷后颞顶部煤炉灼伤2例。头皮缺损面积4cm×6cm~8cm×16cm,颅骨外露最小3cm×2cm,最大12cm×6cm。电击伤或深度烧伤后1~6月余,创面清洁换药后,无明显创周炎,术中碘伏纱布覆盖创面并缝合固定,应用圆形和肾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于头皮帽状腱膜下层,其切口位于预扩张皮瓣的远端,剥离范围距离创缘不小于2cm。注水扩张时间为1~5月,扩张器埋置1~3只,注水扩张总容量300~900ml,扩张额外皮肤面积为缺损面积的1.5~2倍。术中将外露坏死颅骨外板予以清除;或者在颅骨外板上钻孔,等待肉芽生长后,再行预扩张皮瓣覆盖。将扩张器取出后,将皮瓣和腔隙内形成的纤维膜切断,以利于皮瓣延伸和转移,并放置负压引流。结果:扩张部位无1例发生感染;有2例预扩张面积不够,经头皮总动员覆盖头皮缺损创面;其中1例坏死颅骨清除不彻底,形成枕部窦道,经再次手术,清除死骨并行局部皮瓣转移手术,修复枕部窦道;1例颞骨外露创面经接力扩张修复。术后头皮毛发生长如常。结论:电击伤等所致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创面,完全可以应用软组织扩张术形成的头皮预扩张皮瓣进行一次性美容修复,无须Ⅱ期解决秃发畸形问题,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缺损 颅骨外露 电击伤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下载PDF
携带人胰岛素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毅 薛美思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2-827,共6页
目的构建共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和人胰岛素(insulin)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探讨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的转染情况,为今后组织工... 目的构建共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和人胰岛素(insulin)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探讨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的转染情况,为今后组织工程脂肪构建与体内回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insulin基因克隆至带E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3-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EGFP中,筛选阳性克隆,并用脂质体介导法将慢病毒包装系统和带目的基因的质粒pLenti6.3-insulin-IRES-EGFP共同转染到293T细胞内包装病毒,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包装细胞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病毒上清,纯化浓缩,测定重组病毒的滴度。取足月儿脐带以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hUCMSCs,以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e of infection,MOI,分别为0、1、3、5、7、10、15、20)的重组慢病毒感染hUCMSCs,通过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筛选最适MOI;以最适MOI重组慢病毒感染hUCMSCs,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insulin基因及insulin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共表达insulin基因和E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Lenti6.3-insulin-IRES-EGFP,并对其成功包装、纯化及浓缩,病毒滴度为1.3×108TU/mL。不同MOI的重组慢病毒感染hUCMSCs后,通过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筛选其最适MOI为10,此时对细胞的转染效率可达到9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转染组insulin mRNA表达阳性,未转染组为阴性;Western blot检测示转染组细胞内及上清液insulin蛋白表达阳性,未转染组均为阴性。结论构建的携带insuli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Lenti6.3-insulin-IRES-EGFP可有效转染hUCMSCs,表达insulin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脂肪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素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转染 慢病毒表达载体
原文传递
面部创伤的急诊处理与美容修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毅 刘萍 +5 位作者 宋玫 肖斌 张鲜英 陈黎明 张绪生 张诚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731-734,F0003,共5页
目的总结面部创伤急诊处理与美容修复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2012年8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治疗291例584处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遵照医学美学和整形美容外科原则,不刻意强调清创时机,采用高压冲洗... 目的总结面部创伤急诊处理与美容修复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2012年8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治疗291例584处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遵照医学美学和整形美容外科原则,不刻意强调清创时机,采用高压冲洗技术彻底清创;若无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新的缝合技术分层严密缝合,针距和边距为0.2~0.3cm;若有皮肤软组织缺损,按照“宁近勿远,宁简勿繁”的修复原则,分别选择全厚皮片或各种皮瓣修复;注重康复治疗。结果清创后直接缝合328处,全厚皮片移植147处,各种皮瓣修复109处。571处伤口一期愈合,愈合率为97.8%,伤口对合良好,无明显瘢痕、五官无错位与变形。其余13处因移植皮片或皮瓣成活不良或伤口裂开,4处行二次手术修复创面,9处经换药愈合,经积极康复治疗,该13处瘢痕增生和色素沉着比较轻。217例患者454处面部创伤随访3~13个月,外观良好,瘢痕增生轻微,11处移植皮片存在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此外,12例存在眉部分缺失,耳郭完全或部分缺失。结论在面部创伤急诊处理中,遵照“创伤美容修复”理念,充分应用美学理论和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发挥多学科合作,实施及时准确的治疗,就能实现美容修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外科手术 外科 整形 面部创伤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方式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万江波 蔡黔 刘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7-355,共9页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经创缘皮下和小腿肌肉移植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雄性Wistar大鼠BM-MSCs至第3代,经4,6...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经创缘皮下和小腿肌肉移植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雄性Wistar大鼠BM-MSCs至第3代,经4,6-联脒-2-苯基吲哚(4,6-diam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组(BM-MSCs创缘皮下移植组,n=12)、B组(BM-MSCs小腿肌肉移植组,n=12)、C组(正常大鼠对照组,n=12)和D组(DFUs对照组,n=12)。大鼠糖尿病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在其双后足背切取一3 mm×7 mm矩形全层皮肤制成大鼠DFUs模型。于移植后第2,5,8,11天评估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冰冻切片观察DAPI标记的BM-MSCs在创伤组织中的示踪,肉芽组织的厚度采用HE染色法检测,CD31和Ki-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创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结果:C组的创面愈合最快(P<0.05),第11天B组的创面愈合率大于A组(P<0.05)。第2天和第5天的冰冻切片观察发现B组的荧光强度及区域均大于A组。HE染色显示第5天B组的肉芽厚于A组。CD31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第5天和第8天B组的小血管数目多于A组(P<0.05),而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两组无差异(P>0.05)。ELISA和RT-PCR的结果均显示第8天和第11天B组的VEGF表达水平高于A组(分别P<0.05,P<0.01)。结论:两种移植方式均促进了大鼠DFUs的愈合,但在愈合的后期,小腿肌肉内的移植方式体现出更好的持续性及高表达的VEGF,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足 创面修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