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东风 章秋 +3 位作者 刘桂 郑丽丽 吴晓静 余万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4083-4086,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于2013年9—12月从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住院的2 899例精神疾病患者中,抽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73例。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于2013年9—12月从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住院的2 899例精神疾病患者中,抽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73例。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2004)MS诊断标准,按是否合并MS将其分为MS组和无MS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程、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压(BP)、体质指数(BMI)及吸烟史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7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40.8%(315/773)合并MS。MS组患者的FPG、TG、BMI及血压水平高于无MS组,HDL-C水平低于无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MS的患病率比较,男性患者的患病率(161/409,39.4%)和女性患者的患病率(154/364,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的患者的患病率(42/77,54.5%)高于〈30岁(83/222,37.4%)和30~50岁(190/474,40.1%)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吸烟史患者的患病率(162/456,35.5%)低于吸烟史〈10年(50/100,50.0%)和≥10年的患者(103/217,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的患者的患病率(128/271,47.2%)高于病程〈5年(62/172,36.0%)和5~10年的患者(125/330,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MS的患病率各不相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及精神分裂症病程对精神分裂症是否合并M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MS的患病率较一般人群要高,尤其是女性、年龄大、吸烟及病程长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是导致MS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相关性
下载PDF
帕罗西汀分别联合西酞普兰、阿米替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2
作者 陆振华 但孝宏 余万庆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83-84,共2页
目的对比帕罗西汀分别联合西酞普兰、阿米替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纳入本研究,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与B组,各44例。A组联用帕罗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B组联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评... 目的对比帕罗西汀分别联合西酞普兰、阿米替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纳入本研究,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与B组,各44例。A组联用帕罗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B组联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不同时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抑郁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前后2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分布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均逐渐显著下降(P<0.05),治疗4周后A组血清Hcy低于B组(P<0.05),治疗前和8周后2组血清Hcy水平相近(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联合阿米替林均可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抑郁情绪,且疗效相近,但前者可更快控制血清Hcy水平,安全性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西酞普兰 阿米替林 双相情感障碍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光满 李莹 +10 位作者 张文 童庆好 余万庆 高志文 程凤先 但孝宏 王昆 程静静 刘欢 黄琴 许华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35-736,共2页
目的研究六安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其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34例健康成人和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8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6、IL-13、IL-4、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研究六安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其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34例健康成人和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8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6、IL-13、IL-4、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a、IL-1RA]的浓度。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IL-6、IL-10和TNF-α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IL-1a、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 IL-6和TNF-α与精神分裂症的病情相关,IL-10在精神分裂症早期抗炎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促炎性细胞因子 抗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抑郁障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线粒体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昌德 余万庆 +2 位作者 童庆好 姚伟 陈亚婷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究抑郁障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线粒体损伤检测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72例抑郁障碍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1名同期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线粒体功能损伤情... 目的 探究抑郁障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线粒体损伤检测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72例抑郁障碍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1名同期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线粒体功能损伤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45^(+)及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抑郁障碍患者CD4^(+)差异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抑郁障碍患者SDS评分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5^(+)水平均呈负相关(r=-0.233,-0.436,-0.347,P<0.05),与CD8^(+)水平呈正相关(r=0.496,P<0.05)。两组抑制性T细胞(Ts)线粒体损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表达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失衡,部分患者出现T淋巴细胞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T淋巴细胞 亚群线粒体损伤 免疫失衡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抑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改良电休克后谵妄发生的作用及对血清CRP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马金芝 陈磊 +2 位作者 李凌燕 李晓明 李元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6期871-873,共3页
改良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一种应用镇静药物和肌松剂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意识消失时进行的电休克方法[1]。近年来,与传统的电休克方法比较,MECT已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和舒适性。然而,MECT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 改良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一种应用镇静药物和肌松剂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意识消失时进行的电休克方法[1]。近年来,与传统的电休克方法比较,MECT已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和舒适性。然而,MECT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诸如谵妄等并发症发生的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2]。麻醉药物的应用,是MECT的一个重要步骤[3-4]。以往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MECT实施过程中具有预防谵妄发生的作用[5]。我们观察了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抑制MECT后谵妄发生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CRP浓度变化的影响,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精神分裂症患者 电休克 谵妄 镇静药物 肌松剂 MECT 血清CRP
下载PDF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君一 陆振华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4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100例拟诊为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最新版精神障碍指南分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n=74)和非脑器质性精神障碍(n=26)... 目的分析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100例拟诊为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最新版精神障碍指南分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n=74)和非脑器质性精神障碍(n=26),分析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病因及临床特征。结果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因以脑梗死为主,共61例,占82.4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年龄[(62.56±10.56)岁]大于非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56.76±14.7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无明显的人格改变(OR=3.570,95%CI:1.432~8.904,P=0.006)。结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年龄较大,多为老年患者,与非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相比,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人格改变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病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绍莲 汪玲玲 +3 位作者 唐瑭 杨萍 李卓 张媛媛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13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调查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现况及其骨量降低的影响因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预防与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4-10月入住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18~49岁的2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 目的调查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现况及其骨量降低的影响因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预防与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4-10月入住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18~49岁的2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家属和患者收集一般资料,结合查阅病历资料,使用EXA-30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小于5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骨质疏松患病率20.65%(57/276);总体骨量降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51.09%,其中男性骨量降低63.87%,女性骨量降34.7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质量指数(OR=0.367,P=0.000)、性别(OR=0.350,P=0.002)、泌乳素水平(OR=1.737,P=0.066)、饮食(OR=4.310,P=0.000)、病程(OR=2.785,P=0.004)、服药时间(OR=1.483,P=0.038)为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量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而50岁以下患者的年龄、吸烟、住院时间、活动量等对骨密度影响不明显。结论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量降低发生率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体质量过低、男性、泌乳素增高、饮食不正常、病程及服药时间为影响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量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应该尽早、多因素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精神分裂症 骨密度 骨量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