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株产H_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常宏伟 赵俊 +1 位作者 丁业荣 王明丽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对水源水和腹泻病人标本中检测到的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一系列微生物学实验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该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自1999年10月~2005年8月,从腹泻病人标本和水源水中分离的产H2S致泻大肠埃希... 目的对水源水和腹泻病人标本中检测到的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一系列微生物学实验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该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自1999年10月~2005年8月,从腹泻病人标本和水源水中分离的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经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学、血清学等微生物学鉴定,并且对菌株进一步进行了药敏试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结果在腹泻、食物中毒病人标本和水源水中分离到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经血清学分型后,其中4株是EPEC O128:K67,ETEC O25:K19和ETEC O16:K15分别为3株,占58.8%。结论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与大肠埃希菌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是变异的致泻大肠埃希菌,在致泻大肠埃菌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致泻大肠埃希菌产H2S生化变异提示我们在注意生化反应典型的致病菌分离与鉴定时,还应注意生化变异菌株的检测和鉴定,防止该菌造成新的腹泻病的传播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大肠杆菌 微生物学
原文传递
2010-2018年六安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卫 李修德 常宏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分析2010―2018年六安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8年六安市各县区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采集的2... 目的分析2010―2018年六安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8年六安市各县区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采集的2360份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样本中,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有1085份(45.97%),其中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382份(35.2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334份(30.78%),柯萨奇病毒A6型(Coxsackievirus A6,COXA6)169份(15.58%),柯萨奇病毒A10型(Coxsackievirus A10,COXA10)15份(1.38%),其他肠道病毒185份(17.05%)。2010―2014年及2016年EV71为优势流行株(X^(2)=188.555,P<0.001),2015年和2017年以COXA6成为优势流行株(X^(2)=258.732,P<0.001)。从检测结果看,不同县区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X^(2)=68.879,P<0.001),以叶集区最高(81.25%,52/64),霍邱县最低(30.41%,52/171)。1~3岁年龄组患病人数居高,占各年龄组总阳性数的68.11%(739/1085)。1085例阳性病例中男性705例,女性380例,但是阳性检出率无性别差异(X^(2)=1.354,P=0.245)。结论六安市手足口病病原为多型别共存,每年的优势毒株均发生变化,年龄、地域和性别等因素均可影响手足口病的流行,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有利于该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病原学
原文传递
六安市1~12岁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蓓蕾 王瑶 +3 位作者 陈智超 潘璠 解少煜 秦伟 《预防医学》 2022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六安市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体水平,为完善水痘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7月—2019年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六安市1~12岁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通过安徽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 目的了解安徽省六安市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体水平,为完善水痘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7月—2019年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六安市1~12岁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通过安徽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或查阅预防接种证收集儿童水痘疫苗接种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VZV-IgG抗体,计算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分析接种水痘疫苗后不同时间间隔VZV-IgG抗体水平变化。结果调查734人,年龄为(6.94±2.95)岁。男童412人,占56.13%;女童322人,占43.87%。有水痘疫苗接种史514人,占70.03%;接种1剂次501人,占68.26%;接种2剂次13人,占1.77%。检测VZV-IgG抗体阳性297人,阳性率为40.46%;GMC为74.97(95%CI:65.55~85.75)mIU/mL。未接种、接种1剂次和接种2剂次儿童VZ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55%、42.91%和46.15%,GMC分别为53.04、86.31和114.86 mIU/mL。接种最后1剂水痘疫苗与血标本采集时间间隔为(5.21±2.79)年。接种后第4年VZV-IgG抗体阳性率和GMC均下降至最低水平,分别为31.48%和49.96 mIU/mL。结论六安市1~12岁儿童VZV-IgG抗体水平较低,抗体阳性率受年龄和接种剂次影响。推荐2剂次免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六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卫 解少煜 +5 位作者 高大维 陈智超 范玉珍 吕勇 龚天麒 常宏伟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了解六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基因组变异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六安市6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全基因组靶向捕获技术和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对其中的58份临床... 目的了解六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基因组变异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六安市6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全基因组靶向捕获技术和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对其中的58份临床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MEGA 4.0软件中的MUSCLE方法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将全基因组序列上传至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鉴定变异位点。结果6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中,男性44例,女性25例,男女性比为1.79:1;年龄范围从10月龄~78岁;重症9例,45岁以上占6例,无死亡病例;输入性病例28例(40.58%);69例确诊病例中城区(含县城)22例(31.88%),农村47例(68.12%);其中58份样本经三代测序得到37个完整的全基因组序列,经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网站分析,4株为S型,28株为L型,其余5株为其他型。与参考株(GenBank Acession:NC_045512.2)比对,24个基因组中共有36个核苷酸位点发生了变异,引起氨基酸变异的有21个。结论六安市重症病例以中老年为主;疫情由输入性向本地续发过渡,输入性病例多属早期病例;新冠病毒主要为L型,与武汉地区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 纳米孔单分子测序 全基因组序列 氨基酸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