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防护体系的构建与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陈香 曹胡林 +3 位作者 刘菊香 祝宁 易先云 严玲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防护体系的构建与效果。方法构建了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设备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考核指标体系6部分组成的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安全防护体系并予以实施。结果护理人员血源...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防护体系的构建与效果。方法构建了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设备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考核指标体系6部分组成的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安全防护体系并予以实施。结果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P<0.01);手卫生依从性合格率、理论考试及技术操作合格率、职业安全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可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安全防护
下载PDF
循证护理路径在胃大部切除术中的综合绩效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邓美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1期98-99,共2页
目的评价胃大部切除术围手术期循证护理路径的综合绩效。方法将120例胃大部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原则和方法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在围手术期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对照组按整体护理模式及护... 目的评价胃大部切除术围手术期循证护理路径的综合绩效。方法将120例胃大部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原则和方法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在围手术期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对照组按整体护理模式及护理常规实施管理。对2组各项绩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问卷测试成绩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围手术期循证护理路径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服务的综合绩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护理路径 胃大部切除术 绩效评价
下载PDF
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香 曹胡林 祝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X期122-123,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现状,为构建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防护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暴露情况调查问卷、职业暴露预防知识试卷、职业暴露防护行为量表对本院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锁定1年内... 目的:了解本院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现状,为构建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防护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暴露情况调查问卷、职业暴露预防知识试卷、职业暴露防护行为量表对本院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锁定1年内有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者进行职业暴露心理状况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调查。结果:2011年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173人共748次,平均4.32次/人,年职业暴露发生率83.17%;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预防知识认知水平及防护行为积分普遍偏低;173名职业暴露者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但消极应对方式仍占较高比例,消极应对维度各条目平均分为1.76±0.39分;职业暴露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等9个因子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现状形势严峻,且防护能力普遍偏低,必须进行全面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职业安全防护体系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预防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普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与经济效益。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263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一期缝合组132例和T管引流组13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输液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及费用、恢复正常工作时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与经济效益。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263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一期缝合组132例和T管引流组13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输液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及费用、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一期缝合组术后输液量、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T管引流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一期缝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76%,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的45.80%,且术后切口感染和胆漏的发生率分别为3.79%、4.55%,低于T管引流组的9.92%、1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优于T管引流,且无T管引流相关并发症之虞,可视为安全有效及经济的术式选择,对符合指征的患者可作为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缝合 胆总管 探查术 腹腔镜 T管引流 效益
下载PDF
两种负压维持方式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如红 曹胡林 +3 位作者 祝宁 田祖斌 马晓冬 马晓松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年第15期2133-2135,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负压维持方式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对象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软组织缺损部位进行处理。在封闭负压引流... 目的:探讨两种负压维持方式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对象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软组织缺损部位进行处理。在封闭负压引流期间,A组采用恒定高负压维持引流,B组则根据创伤愈合过程分期调节吸引负压而维持引流;观察并比较两组平均早期每日引流量、创周红肿消退时间、创缘皮温、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平均早期每日引流量、创周红肿消退时间、创缘皮温、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A组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分期调节吸引负压维持引流有利于降低封闭负压技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时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软组织缺损 负压维持方式
原文传递
非那雄胺联用氨甲环酸控制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出血风险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才学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8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用氨甲环酸对控制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ORRP)患者手术出血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外科68例接受ORRP手术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于术前2周开始...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用氨甲环酸对控制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ORRP)患者手术出血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外科68例接受ORRP手术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于术前2周开始至术后3 d内口服非那雄胺,并在术中和术后3 d内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出血指数、出血强度及术后3 d内每日平均出血量、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出血指数、出血强度及术后3 d内平均日出血量等4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那雄胺联用氨甲环酸可以有效控制ORRP患者手术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那雄胺 氨甲环酸 前列腺癌根治术 手术出血
下载PDF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形术与Rutkow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兴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3256-3257,共2页
目的比较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形术与Rutkow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观察组行Rutkow修补术,对照组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形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 目的比较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形术与Rutkow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观察组行Rutkow修补术,对照组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形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但2组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Rutkow修补术用于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形术 Rutkow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桑梓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5期532-533,共2页
目的探讨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进行了肝叶切除手术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人88例,均采进行了肝叶切除术,然后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结果 88... 目的探讨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进行了肝叶切除手术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人88例,均采进行了肝叶切除术,然后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结果 88例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均采用肝叶切除术,无死亡患者。出现膈下感染的患者1例,切口感染的患者5例,肺部感染的患者2例,胆瘘的患者6例,胆道出血1例。这些患者经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肝叶切除手术是相较复杂且创伤大的一类手术,在围手术期需要对患者进行特殊的护理,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叶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实践结合延伸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守琴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4期63-65,共3页
目的探究护理实践结合延伸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2019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实践管理结合... 目的探究护理实践结合延伸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2019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实践管理结合延伸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实践结合延伸性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医疗护理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实践 延伸性护理 乳腺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胃切除术式对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先海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6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胃切除手术方式及胃肠重建方式对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影响。方法:对316例胃切除术患者于术后随访2年,观察其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并按照其胃切除术式及胃肠重建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析。结果:①62例(19.62%)并发胆囊结石... 目的:探讨胃切除手术方式及胃肠重建方式对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影响。方法:对316例胃切除术患者于术后随访2年,观察其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并按照其胃切除术式及胃肠重建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析。结果:①62例(19.62%)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于自然人群(10.00%,P<0.05);②远端胃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17.56%)明显低于近端胃切除术(35.14%)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亚组之间比较,近端胃切除及食管残胃吻合术组术后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36.00%)最高,而远端胃切除及行BillrothⅠ式吻合术组发病率(5.13%)最低;远端胃切除及行BillrothⅠ式吻合术组与各亚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余各亚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增高,切除术式、及胃肠重建方式在胆囊结石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切除方式 胃肠重建 胆囊结石
下载PDF
应用Roy-Neuman模式改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香 曹胡林 王才琼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156-156,171,共2页
目的探讨Roy-Neuman心理干预模式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 86例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Roy-Neuman心理干预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采用Zung... 目的探讨Roy-Neuman心理干预模式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 86例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Roy-Neuman心理干预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Roy-Neuman心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 NEUMAN系统模式 心理干预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心理状况
下载PDF
愈创生肌活性敷料用于骨科感染创面处理的随机对照研究
12
作者 张如红 曹胡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9X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愈创生肌活性敷料用于骨科感染创面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愈创生肌活性敷料进行创面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创面处理;记录和比较两组创面... 目的:观察愈创生肌活性敷料用于骨科感染创面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愈创生肌活性敷料进行创面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创面处理;记录和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创生肌活性敷料具有较强的去腐生肌功效,可有效地控制创面感染、促进骨科感染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创生肌活性敷料 感染创面 骨科
下载PDF
膀胱癌根治术后复发监测中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组合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才学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2期10-11,14,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术后复发监测中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最佳组合方式。方法对40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于术后复发监测中进行尿纤维连接蛋白(FN)、核基质蛋白22(NMP-22)、膀胱肿瘤抗原(BTA)、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透明质酸酶(HA)等5...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术后复发监测中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最佳组合方式。方法对40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于术后复发监测中进行尿纤维连接蛋白(FN)、核基质蛋白22(NMP-22)、膀胱肿瘤抗原(BTA)、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透明质酸酶(HA)等5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然后按二联、三联组合方式计算其不同组合方式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1)联合检测时其灵敏度均较单项检测时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时其特异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时其准确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二联组合方式中以FN+NMP-22组合灵敏度最高,其次为FN+BTA、NMP-22+BTA组合,与其他组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种二联组合之间的特异度、准确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三联组合方式中以FN+NMP-22+BTA组合灵敏度最高,与其他组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种三联组合之间的特异度、准确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望部分替代膀胱镜检查用于膀胱癌根治术后复发监测,而且在决定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组合方式时应尽量选择FN及NMP-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复发 肿瘤标志物 尿液 联合检测 组合
下载PDF
复杂性肾结石开放取石术后置管引流期间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香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9期147-147,149,共2页
目的探讨降低复杂性肾结石开放取石术后置管引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最佳护理模式。方法采取历史对照实验设计,以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50例复杂性肾结石开放取石术患者为观察组,于术后置管引流期间进行循证护理;以前期... 目的探讨降低复杂性肾结石开放取石术后置管引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最佳护理模式。方法采取历史对照实验设计,以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50例复杂性肾结石开放取石术患者为观察组,于术后置管引流期间进行循证护理;以前期120例同类患者(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置管引流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置管引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2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复杂性肾结石开放取石术后置管引流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复杂性 开放取石术 置管引流 并发症 循证护理
下载PDF
预防尿道会师术后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循证护理
15
作者 曹胡林 陈香 +3 位作者 张天玉 袁开梅 张艳 张晓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尿道会师术后伴随性尿路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2004—2008年用循证护理方法对37例尿道会师术患者进行护理实践,并与前期(1985—2003年)伴随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结果经循证护理后仅有2例患者发生伴随性尿路感染,... 目的探讨预防尿道会师术后伴随性尿路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2004—2008年用循证护理方法对37例尿道会师术患者进行护理实践,并与前期(1985—2003年)伴随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结果经循证护理后仅有2例患者发生伴随性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41%,较前期尿道会师术后伴随性尿路感染发生率(12.35%)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以降低尿道会师术后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会师术 尿路感染 循证护理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风险的随机对照研究
16
作者 李良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S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风险中的作用。方法: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在麻醉诱导后对两组患者在术中分别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空白对照液体(0.9%氯化钠)静...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风险中的作用。方法: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在麻醉诱导后对两组患者在术中分别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空白对照液体(0.9%氯化钠)静脉滴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6h、12h和24h等4个时点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6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2h和24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和术后早期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出血
下载PDF
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术期高危风险的循证控制
17
作者 李良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5期179-179,共1页
前列腺增生是高龄男性常见疾病,严重者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往往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特别是重要脏器的严重疾病,导致围术期风险显著加大.为探讨如何对高龄伴有高危因素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进行围术期风险控... 前列腺增生是高龄男性常见疾病,严重者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往往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特别是重要脏器的严重疾病,导致围术期风险显著加大.为探讨如何对高龄伴有高危因素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进行围术期风险控制,笔者采用循证方法制定并实施预见性风险控制策略和个体化防范措施,对37例≥80岁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高危因素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手术风险 循证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