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疫情”时期教育变革迈入“双线”融合新常态--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涛 |
谢先成
李政涛
|
《教师教育论坛》
|
2020 |
24
|
|
2
|
特色强校:学校变革的新取向 |
郑金洲
|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3
|
在古今中西之间探寻中国教育的精神气象——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铁芳访谈 |
刘铁芳
于宗助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4
|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一)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6 |
2
|
|
5
|
教材解读的边界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6 |
2
|
|
6
|
做时代的新人 |
刘铁芳
|
《中国德育》
|
2018 |
1
|
|
7
|
2020年的中国教育:可能的问题与陷阱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6 |
1
|
|
8
|
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名称与含义问题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6 |
1
|
|
9
|
教师要学会“慢阅读”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4 |
1
|
|
10
|
适应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常态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5 |
1
|
|
11
|
教育智库应该从事什么样的研究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6 |
0 |
|
12
|
教育,为什么容易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6 |
0 |
|
13
|
走上讲台前的叮嘱——寄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首届毕业生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5 |
0 |
|
14
|
教师的“第三面思维”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4 |
0 |
|
15
|
教师应该进行怎样的教学反思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4 |
0 |
|
16
|
“纳什均衡”给教师教学的启示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5 |
0 |
|
17
|
不恰当的教师隐喻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4 |
0 |
|
18
|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卓越教师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5 |
0 |
|
19
|
教师应该搞什么样的教育研究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4 |
0 |
|
20
|
也谈"读懂"学生 |
郑金洲
|
《新教师》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