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兴女学”之滥觞及其方法论研究
1
作者 尚宇菲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4-73,共10页
“兴女学”是晚清时期兴起的思潮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晚清时期社会、教育与女性转型的互构催生了“兴女学”,继而“兴女学”也重新定义女子教育、重塑女性社会角色、重构社会文化观念,逐渐成为一种表征和推动社会、教育与女性... “兴女学”是晚清时期兴起的思潮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晚清时期社会、教育与女性转型的互构催生了“兴女学”,继而“兴女学”也重新定义女子教育、重塑女性社会角色、重构社会文化观念,逐渐成为一种表征和推动社会、教育与女性转型的方法。“兴女学”因其在应用主体、核心内容和价值功能分别蕴含男性与女性、个人与国家、规训与解放三对辩证矛盾,所以能够反映晚清以来中国社会新旧杂糅和曲折渐进的转型过程,“兴女学”也逐渐成为一种揭示社会性质与理解社会转型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方法论维度研究“兴女学”,能够将性别观照与关系思维嵌入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助于从多维视角解读历史事件并发掘其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女学” 女子教育 社会性别 方法论
下载PDF
学人与学科:中国女性学学者的群体特质、成长逻辑及其教育意蕴
2
作者 尚宇菲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8-82,共15页
学人研究是理解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视角与方法,学人的群体特质和成长逻辑能够有效转化为育人资源。以中国女性学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其学术经历与治学经验发现,中国女性学学者的群体特质集中... 学人研究是理解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视角与方法,学人的群体特质和成长逻辑能够有效转化为育人资源。以中国女性学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其学术经历与治学经验发现,中国女性学学者的群体特质集中表现为问题意识、性别观照、关系性思维,她们遵循“社会化发展”与“合法性追寻”的成长逻辑。这种育人理念与育人方法对女性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启迪意义。可以通过深化学人专题研究和加强人际互动的方式,将女性学学人的群体经验转化为育人资源,促进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学学人 群体特质 成长逻辑 女性学人才培养
下载PDF
社会互构视域下工科女博士“社会性成人”的叙事研究
3
作者 尚宇菲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4,共11页
博士生社会化是理解博士生培养的代表性视角和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切入点。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互构论,以工科女博士群体为例,建立工科女博士“社会性成人”的分析框架,运用叙事研究方法考察其博士生教育经历。研究发现,工科女博士... 博士生社会化是理解博士生培养的代表性视角和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切入点。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互构论,以工科女博士群体为例,建立工科女博士“社会性成人”的分析框架,运用叙事研究方法考察其博士生教育经历。研究发现,工科女博士在专业社会化与性别社会化两个维度,知识、身份与情感三个层面实现“社会性成人”,这是女性与社会环境悖向同变的结果。博士生教育经历具有秩序强化或再造的功能,它对工科女博士“社会性成人”产生正反双重作用,女性在专业秩序和性别秩序的影响下体验到“双重强制”与自我冲突。工科女博士群体“社会性成人”的历程及其特点,以女性群体经验的形式折射出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的困惑与矛盾。博士生教育应当将性别视角融入学理研究、在育人实践中保有性别观照,为工科女博士“社会性成人”提供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女博士 社会性成人 社会互构 叙事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