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丹丹 张桂仙 +5 位作者 赵自屹 张米 谭鹆昕 樊红丽 李正伦 高丽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7-502,共6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240例AIDS合并TM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菌、双相培养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特征。结...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240例AIDS合并TM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菌、双相培养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特征。结果240例患者中男性171例,女性69例,年龄3~70岁。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占56.25%(135/240),壮族、彝族、傣族、哈尼族分别占8.33%(20/240)、7.92%(19/240)、6.25%(15/240)和4.58%(11/240)。病例地区分布主要以云南红河和文山为主,分别占15.83%(38/240)和18.75%(45/240)。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化脓、皮疹、发热、贫血等。25℃沙堡弱琼脂平板(SGC)培养菌落生长迅速,表面呈灰白色绒毛状,可产生酒红色色素扩散至整个培养基;37℃SGC培养酵母相菌落平坦、湿润、奶酪色,不产生色素。实验室检查患者血CD4+T淋巴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降低,血细胞沉降系数(ESR)增高,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升高。当地AIDS患者合并TM感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即从2013年的0.63%上升为2017年的3.20%。结论AIDS合并TM感染好发于CD4+T淋巴细胞数低于50个/μl的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主要依靠病原菌的培养,实验室检查AST、CRP、PCT及真菌-D-葡聚糖可用于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双相真菌
原文传递
云南省艾滋病患者新生隐球菌药物敏感性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丽 赵自屹 +2 位作者 樊红丽 张桂仙 李正伦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患者中新生隐球菌病的病原分离部位、耐药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总共分离的424株新生隐球菌,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ATB FUNGUS 3检测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并...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患者中新生隐球菌病的病原分离部位、耐药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总共分离的424株新生隐球菌,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ATB FUNGUS 3检测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4株新生隐球菌以脑脊液检出比例最高,占62.50%(265/424);血液次之,占30.90%(131/424);第三是痰液,占2.83%(12/424)。424株新生隐球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MIC范围均≤2μg/mL,多烯类的两性霉素B MIC范围≤4μg/mL,氟康唑及5-氟胞嘧啶的MIC范围≤64μg/mL。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分别为95.28%(404/424)、80.66%(342/424)、75.71%(321/424)。5种抗真菌药物的流行病学折点分别为: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16μg/mL;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0.5μg/mL。结论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好,而氟康唑及5-氟胞嘧啶在多年的临床用药过程中已慢慢出现非敏感菌株,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MIC范围≤2μg/mL。新生隐球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新生隐球菌病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作为临床重要的致病真菌,实验室及临床均应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新生隐球菌 格特隐球菌 药物敏感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乙肝患者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旋杆菌和乙肝病毒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倩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0期36-37,共2页
目的分析乙肝患者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和乙肝病毒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乙肝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其疾病类型分为A组(慢性乙肝)、B组(肝硬化)和C组(相关肝癌),并于同期胃病患者中选取40例自愿参... 目的分析乙肝患者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和乙肝病毒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乙肝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其疾病类型分为A组(慢性乙肝)、B组(肝硬化)和C组(相关肝癌),并于同期胃病患者中选取40例自愿参与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分别接受血清、唾液及C14检测,比较HB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幽门螺杆菌抗原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指标。结果不同乙肝病毒感染抗原表达患者胃黏膜炎性病变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活动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30.30%和32.26%,均显著高于A组的22.22%,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肝病类型的胃黏膜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91.67%、93.94%、93.5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HP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患者胃黏膜病变的发生率及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杆菌并不具备显著的相关性,但与乙肝病毒具有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胃黏膜病变 幽门螺杆菌 乙肝病毒
下载PDF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风湿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4
作者 彭晓云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9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究风湿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风湿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4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 目的 探究风湿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风湿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4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小剂量激素、环孢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拉夫米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GGT(30.04±2.41)U/L、ALT(18.01±2.24)U/L、AST(19.43±2.52)U/L的值均较对照组低GGT (41.23±5.46)U/L、ALT (35.87±4.58)U/L、AST (37.27±5.4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16, 49.540,41.829,P<0.05);观察组HBV-DNA转阳率48.00%、HbeAg转阳率44.00%显著较对照组HBV-DNA转阳率78.00%、HbeAg转阳率76.5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10, 44.103,P<0.05)。结论 在对风湿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更佳,有效降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HBV-DNA转阳率、HbeAg转阳率,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免疫抑制剂 风湿性疾病 乙肝
下载PDF
综合性监测后评估反馈对洁净手术室运行维护效果影响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松婷 熊辛 +9 位作者 徐闻 茆尤尤 杨秀菊 王青 朱爱华 曾忠萍 孙玉姝 李瑞菊 高莲英 韩广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评价综合性监测后评估反馈对洁净手术室运行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为监测和判断标准,于2017年2—5月对云南省34所医院共81间洁净手术室进行基线综合性监测,将监测结果及评估后整改建议以纸质报告形... 目的评价综合性监测后评估反馈对洁净手术室运行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为监测和判断标准,于2017年2—5月对云南省34所医院共81间洁净手术室进行基线综合性监测,将监测结果及评估后整改建议以纸质报告形式反馈给各医院,并于2017年11月—2018年3月再次进行综合性监测,将基线与评估反馈后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二三级医院评估反馈后监测结果与基线相比,洁净手术室内微粒直径≥0.5μm和≥5.0μm两类尘埃粒子合格率、浮游菌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评估反馈后截面风速、风速不均匀度β和风速盲区的监测合格率高于基线监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静压差、噪声和照度评估反馈前后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级医院存在洁净手术室“维护人员不专业”整改阻碍因素的比率高于三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洁净手术室综合性监测后评估反馈可提高洁净手术室运行维护效果,应定期对洁净手术室进行综合性监测,同时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负责洁净手术室的正常运行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手术室 综合性监测 评估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莫西沙星与多西环素治疗重症恙虫病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对比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频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8期100-100,102,共2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多西环素治疗重症恙虫病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方法:收治重症恙虫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莫西沙星)和研究组(治疗方案为多西环素)。对比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体...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多西环素治疗重症恙虫病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方法:收治重症恙虫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莫西沙星)和研究组(治疗方案为多西环素)。对比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莫西沙星相比,多西环素治疗重症恙虫病疗效更为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多西环素 恙虫病 疗效 不良反应 对比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
7
作者 赵自屹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第6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在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7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恩替卡韦,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配合甘利欣等药物治疗的常规综合疗法,跟踪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内的肝...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在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7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恩替卡韦,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配合甘利欣等药物治疗的常规综合疗法,跟踪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内的肝功能、HBV-DNA定量等肝脏指标,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Child-Pugh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36例DNA定性全部转阴,转阴率100%,对照组仅有2例转阴,观察组肝功能及HBV-DNA定量指标大幅度优于对照组同期指标,且Child-Pugh评分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够快速复常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能够降低患者手术危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肝炎 乙型 病毒性 肝硬化 失代偿期
原文传递
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合并多脏器衰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婧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合并多脏器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2月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收治的恙虫病合并多脏器衰竭患者15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合并多脏器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2月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收治的恙虫病合并多脏器衰竭患者15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多西环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焦痂脱落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焦痂脱落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5.769,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合并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效果与多西环素相当,且焦痂脱落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但阿奇霉素在用药安全性方面更为显著,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多脏器衰竭 抗生素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探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倩鸾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0期85-86,89,共3页
目的探讨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利福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利福喷... 目的探讨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利福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利福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有效率为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5,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医治过程中,采取利福平进行治疗的药效确切,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较高,明显改善病患者在临床中的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利福喷丁 利福平 安全性
下载PDF
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晓云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而言,采取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方便选取在该院就诊,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以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为诊断的患者74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 目的观察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而言,采取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方便选取在该院就诊,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以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为诊断的患者74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肝损伤酶水平,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对照解析。结果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43.24%,对照组为81.08%,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肝损伤酶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联合组下降更价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1 3,P<0.001)。结论采用PE联合PBA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损伤酶水平,减少血浆应用节约资源,不良反应率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血浆胆红素吸附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衰竭
下载PDF
评价吡嗪酰胺(PZA)对耐药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病灶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晓云 《系统医学》 2018年第21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对耐药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采取吡嗪酰胺(PZA)治疗的疗效及其对病灶的吸收影响分析。方法将在该院感染科就诊近期(2015年2月—2017年2月时期)收治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91例,在2018年2月对91例患者进行随访,依据PZA耐药实验分为PZ... 目的观察对耐药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采取吡嗪酰胺(PZA)治疗的疗效及其对病灶的吸收影响分析。方法将在该院感染科就诊近期(2015年2月—2017年2月时期)收治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91例,在2018年2月对91例患者进行随访,依据PZA耐药实验分为PZA耐药组33例与PZA敏感组58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病灶吸收的影响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PZA敏感组明显优于PZA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45 2,P=0.000 0)。结论对于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PZA对耐药患者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降低病灶吸收几率,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酰胺 耐药 初治菌阳肺结核 疗效及病灶吸收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明英 马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6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提高重症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12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56例,对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资料和临床治疗的结果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56例重症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提高重症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12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56例,对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资料和临床治疗的结果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56例重症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疱疹、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口腔溃疡、精神萎靡、心肌酶升高100%,发热时间大于3d85.7%,呕吐78.6%,心率增快62.6%,肌阵挛44.6%等;最多见的并发症是心肌炎和脑炎分别占71.4%和64.3%。治疗效果:痊愈41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8.2%,死亡1例,死亡率1.79%。结论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早期治疗,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防止病情更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非高危人群HCV高发感染地区丙型肝炎防治探究
13
作者 王倩鸾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8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非高危人群HCV高发感染地区丙型肝炎防治。方法选取该地区在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检查出的丙型肝炎患者,在2016年1月,该地区开展丙型肝炎防止工作,将加强防治前,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654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将加强防... 目的探讨非高危人群HCV高发感染地区丙型肝炎防治。方法选取该地区在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检查出的丙型肝炎患者,在2016年1月,该地区开展丙型肝炎防止工作,将加强防治前,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654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将加强防治以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的547例患者定为研究组。通过对数据的统计观察,丙肝进行加强防治后研究组与加强防护前的对照组相对比,记录其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2016年1月—2018年1月比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丙型肝炎的感染率明显减低,已经从654例下降到547例,丙型肝炎在传播途径方面的占比也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血液传播的数值由原来的332例下降到110例,占比从原来的50.8%下降到20.1%(χ~2=5.394, P<0.05),通过性传播的数值由245例下降到116例,占比从37.5%下降到21.2%(χ~2=6.391, P<0.05),加强防治后比防治前对于丙型肝炎的控制更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高危人群HCV高发感染地区在开展防治工作以后,丙型肝炎的患者数量和传播途径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危人群 HCV 高发感染 丙型肝炎 防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艾滋病患者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分析
14
作者 赵婧芳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0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实施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选择76例于该院接受艾滋病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根据其乙肝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组,每组均38例。全部患者均行联合抗反转录病... 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实施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选择76例于该院接受艾滋病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根据其乙肝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组,每组均38例。全部患者均行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比2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HIVRNA载量。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CD4^+T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30个月(284.68±109.84)个/mm^3、36个月CD4^+T淋巴细胞(327.16±114.39)个/mm^3均高于参照组(230.61±83.85)、(251.03±97.61)个/m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艾滋病治疗后HIVR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30个月(1.76±0.72)lg/mL、36个月HIVRNA载量(1.28±0.57)lg/mL低于参照组(2.27±0.98)lg/mL、(2.06±0.72)l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导致其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效果下降,其肝功能下降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 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玉姝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2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并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就诊治疗的106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应用计算机取样法进行随机性分组,一组5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试验的对照组;一组53例患者接受优质...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并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就诊治疗的106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应用计算机取样法进行随机性分组,一组5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试验的对照组;一组53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作为试验的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大咯血、窒息以及转ICU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咯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咯血症状,促进临床疗效的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肺结核并咯血 疗效
下载PDF
94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抢救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玉姝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通过对9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抢救护理,分析探究有效抢救护理重症手足口病的方法。包括及时将患者安置于重症医学科隔离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按观察监测表监测记录各种观察指标,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纠正患者的休克状态... 通过对9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抢救护理,分析探究有效抢救护理重症手足口病的方法。包括及时将患者安置于重症医学科隔离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按观察监测表监测记录各种观察指标,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纠正患者的休克状态以及水电解质失衡,积极进行抗炎抗感染治疗,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在对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对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及时正确的进行抢救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率的关键,必须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抢救 护理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婧芳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6期162-164,共3页
目的该文研究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方法该次研究对象选择该院在2017年3月—2019年12月之间救治的210例肺结核患者,并根据真菌感染与否将患者分为真菌感染组(102例)、非真菌感染组(10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目的该文研究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方法该次研究对象选择该院在2017年3月—2019年12月之间救治的210例肺结核患者,并根据真菌感染与否将患者分为真菌感染组(102例)、非真菌感染组(10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采集菌种进行检测,对其临床特点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组患者在空洞型肺结核、痰涂片抗酸染色阴性、肺结核复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96.08%、66.67%、76.47%、54.90%、69.61%、57.84%)明显高于非真菌感染组(63.89%、25.93%、38.89%、7.41%、17.59%、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80、35.085、30.253、55.846、57.953、53.615,P<0.05)。此外,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构成比为71.57%、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构成比为9.80%、隐球菌的构成比为5.88%、光滑假丝酵母菌的构成比为3.92%、曲霉菌的构成比为2.94%、克柔假丝酵母菌的构成比为3.92%、其他酵母菌的构成比为1.96%。在耐药性方面,5-氟胞嘧啶唑、两性霉素B的耐药性较低,而伊曲康唑、氟康唑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在针对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对患者予以有效的检测,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用药治疗,降低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真菌感染 临床特点 耐药性
下载PDF
临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持续改进
18
作者 段菊兰 孟微 宋翠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8期192-192,194,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持续改进。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的80名职业暴露不良安全事件追踪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暴露人员均被污染利器刺伤,乙肝为最常见的病原菌。结论:职业暴露预防是医院感染管... 目的:探讨临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持续改进。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的80名职业暴露不良安全事件追踪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暴露人员均被污染利器刺伤,乙肝为最常见的病原菌。结论:职业暴露预防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应抓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证医疗安全,促进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监测 分析 持续改进
下载PDF
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19
作者 段菊兰 孟微 宋翠丽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527-1529,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分析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参加,采用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5年7月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分析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参加,采用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5年7月23日00:00~24:00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填写统一的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性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及科室分布住院患者605例,实际调查人数605例,实查率100%,发生医院感染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6%。结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现患率 抗菌药物
下载PDF
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甲型副伤寒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明芬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2期160-160,共1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甲型副伤寒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甲型副伤寒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照组用左氧氟沙星0.6静滴14天,治疗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0.6/日,静滴14天。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显效率90.0%,有效2例,有效率... 目的:探讨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甲型副伤寒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甲型副伤寒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照组用左氧氟沙星0.6静滴14天,治疗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0.6/日,静滴14天。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显效率90.0%,有效2例,有效率6.7%,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16例,显效率53.3%,有效10例,有效率33.3%,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体温下降时间2.4±1.7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4.9±2.0天;对照组体温下降时间5.1±1.6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9.3±2.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甲型副伤寒疗效显著,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 甲磺酸帕珠沙星疗效 分析 体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