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B患者血清25(OH)D 3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耿坤静 刘洋 +2 位作者 陈思思 栗红江 石昊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8期1371-1374,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 3[25(OH)D 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53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ualuronic aci...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 3[25(OH)D 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53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u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III,PCⅢ)、IV型胶原(collage typeⅣ,CIV),对患者的肝纤维化进行分期(SO~S4期),按照患者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分组,检测血清25(OH)D 3并比较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患者血清25(OH)D 3与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结果患者血清25(OH)D 3水平指标随着炎症活动度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不同炎症活动度患者的血清25(OH)D 3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与CIV随着肝纤维化程度水平升高,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升高患者血清25(OH)D 3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 3水平与CHB炎症活动度(r=-0.772)、肝纤维化程度(r=-0.727)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25(OH)D 3水平与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25(OH)D 3水平降低提示患者体内炎症活动加剧、肝纤维化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25羟维生素D 3
下载PDF
HBeAg阳性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中HBcrAg水平变化及其对疗效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来印 齐聪幸 +2 位作者 安伟娜 刘静 范伟光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2期50-56,共7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virus core-related antigen,HBcrAg)水平变化及...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virus core-related antigen,HBcrAg)水平变化及其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保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3例HBeAg阳性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ETV治疗至少48周。以治疗48周内是否完全应答分为完全应答(59例)和非完全应答(7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HBeAg和HBsAg水平,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HBcrAg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及肌酐(creatinine,Cr)水平。HBcrAg与HBV DNA、HBeAg、HBsAg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BcrAg对HBeAg阳性CHB患者完全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完全应答组患者基线HBV DNA[(5.22±1.25)lg IU/ml vs(6.57±1.50)lg IU/ml]、HBeAg[(2.53±0.56)lg S/CO vs(3.82±0.46)lg S/CO]、HBsAg[(3.34±0.77)lg IU/ml vs(3.91±0.83)lg IU/ml]、HBcrAg[(7.69±2.33)lg U/ml vs(8.36±2.67)lg U/ml]水平显著低于非完全应答组患者(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HBV DNA(OR=27.139,95%CI:8.760~84.077,P<0.001)、HBeAg(OR=2.382,95%CI:1.505~3.768,P<0.001)、HBsAg(OR=1.197,95%CI:1.043~1.374,P=0.011)、HBcrAg(OR=1.962,95%CI:1.478~2.605,P<0.001)均为HBeAg阳性CHB患者48周内非完全应答的危险因素(P<0.05)。完全应答组患者基线、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48周HBcrAg水平分别为(7.20±2.33)lg U/ml、(6.12±2.10)lg U/ml、(5.73±2.01)lg U/ml、(5.51±1.52)lg U/ml,非完全应答组分别为(8.36±2.67)lg U/ml、(7.83±2.43)lg U/ml、(7.16±1.87)lg U/ml、(6.43±1.73)lg U/ml。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 预测价值
下载PDF
25(OH)D_(3)与肝脏炎症分期和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刘洋 耿坤静 +2 位作者 栗红江 石昊曦 陈思思 《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抗病毒疗效及肝脏炎症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CHB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辅助治疗组(65例)、常规治疗组(55例)。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判定肝脏炎症分期,其中G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抗病毒疗效及肝脏炎症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CHB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辅助治疗组(65例)、常规治疗组(55例)。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判定肝脏炎症分期,其中G1期12例、G2期54例、G3期39例、G4期15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常规治疗组与辅助治疗组治疗12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转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HBV DNA和HBeAg的转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25(OH)D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2个组血清25(OH)D_(3)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辅助治疗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01)。血清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随CHB患者肝脏炎症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05),血清25(OH)D_(3)水平随肝脏炎症分期的升高而降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OH)D_(3)水平与肝脏炎症分期呈负相关(r=-0.715,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OH)D_(3)与IL-6、TNF-α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2、-0.216,P<0.05),与INF-γ无相关性(r=-0.053,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与肝脏炎症分期、抗病毒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_(3) 乙型肝炎病毒 肝脏炎症分期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戊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来印 郭庭煜 +2 位作者 刘书兰 耿坤静 耿彦生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6期565-568,共4页
长期以来,由HEV引起的戊型肝炎被认为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的抗病毒治疗。随着对HEV致病性研究的深入,发现HEV感染可引起急性肝衰竭、重症肝炎,免疫缺陷患者还可形成慢性肝炎。这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抗HEV治疗。... 长期以来,由HEV引起的戊型肝炎被认为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的抗病毒治疗。随着对HEV致病性研究的深入,发现HEV感染可引起急性肝衰竭、重症肝炎,免疫缺陷患者还可形成慢性肝炎。这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抗HEV治疗。本文对近年来关于HEV感染抗病毒治疗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抗HEV新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戊型肝炎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治疗 持续性感染
下载PDF
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立国 马民凯 +2 位作者 秦维 陈娜 张立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第23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于河北省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胃炎伴Hp感染7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观察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于河北省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胃炎伴Hp感染7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根除率、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并统计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腹胀或腹痛、身体困重、大便黏滞或溏滞、精神困倦、口苦口臭和纳呆食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胃动素水平高于治疗前,胃泌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半夏泻心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其临床疗效优于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胃动素 胃泌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TN、GP73、FGF19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景曼 杨颖 +2 位作者 张晓春 石荣亚 田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3期1804-180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多效生长因子(PTN)、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水平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确诊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另选取同期在保定市第...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多效生长因子(PTN)、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水平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确诊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另选取同期在保定市第一中医院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以及80例其他良性肝病患者作为良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PTN、GP73、FGF19水平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对肝癌组患者以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组观察。比较对照组、良性组和肝癌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清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差异,并分析血清PTN、GP73、FGF19水平与血小板计数、清蛋白、AST/ALT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GP73、FGF19、PTN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良性组患者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肝癌患者血清GP73、FGF19、PT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肿瘤最大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有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GP73、FGF19、PTN水平均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肿瘤最大径≤5 cm、无淋巴结转移、无肝硬化肝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清蛋白水平均低于良性组和对照组,良性组患者又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患者AST/ALT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良性组患者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FGF19、PTN水平与血小板计数、清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AST/ALT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GP73、FGF19、PTN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等临床特征有关,血清GP73、FGF19和PTN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并且与血小板计数、清蛋白、AST/ALT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肝功能损伤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多效生长因子 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