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魏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10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小冬 王志永 +1 位作者 郭艳蒲 王雪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注射液辅助常规方法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1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0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孕妇并发症和新生儿死亡情况明...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注射液辅助常规方法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1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0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孕妇并发症和新生儿死亡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血流频谱指标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浆黏度比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能明显改善与重度子痫前期病情相关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肯定,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药物疗法 病例对照研究 @阿魏酸钠注射液
下载PDF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5
2
作者 刘倩 张涛 李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21期4412-4414,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该院产科接收的患有妊娠合并SCH的96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8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L-T4)早期治疗(治疗组)...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该院产科接收的患有妊娠合并SCH的96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8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L-T4)早期治疗(治疗组),48例不给予药物治疗(未治疗组)。另选取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48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早产、流产、胎儿窘迫、胎儿畸形以及新生儿低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SCH产妇中,治疗组上述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SCH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早期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早期治疗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聪颖 汪洁 +1 位作者 刘晓芳 刘秀芹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妊娠晚期孕妇依据是否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分组,即感染组(70例)与非感染组(130例),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观察。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妊娠晚期孕妇依据是否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分组,即感染组(70例)与非感染组(130例),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观察。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剖宫产和产后出血以及羊水污染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窘迫和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分别为30.0%、37.1%、25.7%、24.3%,均高于非感染组的10.8%、11.5%、6.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孕妇的妊娠结局影响相对比较大,会增加宫内感染和新生儿感染等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生殖道 B族链球菌 感染 妊娠结局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志宏 刘艳娟 冯芳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1年第8期47-51,共5页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40例子宫切除术后PFD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40例子宫切除术后PFD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后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改善情况。治疗后6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判定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183例(76.25%)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正常(≥3级),盆腔器官脱垂(≥Ⅰ度)由治疗前的192例(80.00%)减少至65例(27.08%),尿失禁患者由145例(60.42%)减少至46例(1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和留置导尿管时间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23,95%CI 1.065-1.184)、产次(OR=1.852,95%CI 1.669-2.054)、分娩方式(OR=1.255,95%CI 1.118-1.409)和留置导尿管时间(OR=1.166,95%CI 1.056-1.289)均为影响PF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和留置导尿管时间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9、0.711、0.887、0.698,敏感度分别为69.39%、61.22%、87.76%、59.18%,特异度分别为74.66%、77.38%、78.28%、73.76%。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子宫切除术后PFD疗效显著,其预后受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和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影响,提示患者和医生在临床上要针对性地干预和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 子宫切除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汪洁 张聪颖 刘晓芳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分析,为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患者的治疗和母婴的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医院的1249例妊娠期妇女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妊娠期妇女的阴道或宫颈分泌物...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分析,为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患者的治疗和母婴的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医院的1249例妊娠期妇女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妊娠期妇女的阴道或宫颈分泌物做生殖系统的感染检测,对被检出的菌种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249例妊娠期妇女中,出现生殖系统感染的妊娠期妇女有412例,其生殖系统感染率为32.99%,主要感染的疾病有支原体性阴道炎、衣原体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淋病、梅毒等等,引起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真菌中的念珠菌,经病原菌的鉴定试验发现患者主要感染的念珠菌有白色念珠菌,占85.44%(352/412),光滑念珠菌,占2.91%(12/412),克柔念珠菌,占5.58%(23/412),热带念珠菌,占1.94%(8/412),以及其他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白色念珠菌主要是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比较敏感,而对与咪康唑、酮康唑以及伊曲康唑都有一定的耐药性,其耐药率依次为36.50%、23.25%和18.5%,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其他念珠菌对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都比较敏感。结论: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率比较高,其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在临床中要重视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的筛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女性生殖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艳娟 张斌 +3 位作者 王慧敏 李晶 李英惠 熊俊坤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1年第8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预行子宫全切术患者,根据术后PFD发...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预行子宫全切术患者,根据术后PFD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无PFD组和PFD组。对子宫全切术后PFD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筛选出的预测因子根据回归系数构建合适的预测模型评价系统,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其对预测子宫全切术后PFD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子宫全切术后发生PFD 52例,占比57.78%,无PFD 38例,占比42.22%。两组年龄、超重或肥胖、孕次、产次、吸烟或饮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45岁(OR=4.665,95%CI:1.411-15.419)、超重或肥胖(OR=8.415,95%CI:1.789-39.583)、孕次>2次(OR=3.525,95%CI:1.131-10.988)、产次>2次(OR=4.904,95%CI:1.399-17.191)、吸烟或饮酒(OR=7.846,95%CI:1.542-39.917)是子宫全切术后PFD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根据以上因素建立危险评分系统,其中年龄>45岁、孕次>2次、产次>2次为1分,超重或肥胖、吸烟或饮酒为2分。评分系统对预测子宫全切术后PFD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72-0.934),以8.94分为最佳临界值,此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3%和80.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r=4.4,P=0.479。结论年龄>45岁、存在超重或肥胖、孕次>2次、产次>2次、存在吸烟或饮酒是子宫全切术后PFD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预测模型对于子宫全切术后PFD发生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ROC曲线
原文传递
消瘤汤佐治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和纤维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海燕 史红杰 +2 位作者 马二梅 张兴伟 张宝亚 《四川中医》 2020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消瘤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消瘤汤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清雌二醇(E2... 目的:观察中药消瘤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消瘤汤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癌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血清E2、FSH、LH、CA125、HE4、TNF-α、IL-17、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消瘤汤有利于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和纤维化因子水平,减小子宫和肌瘤体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消瘤汤 肿瘤标志物 炎症因子 纤维化因子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钱智 李淼 周荣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病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病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中49例可以重建出支气管动脉(BA),显示率为94.2%,平均2.5支/人;正常对照组28例中22例可以重建出BA,显示率为78.6%,平均1.3支/人。青年女性肺癌组BA显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女性肺癌组重建BA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青年女性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是青年女性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T血管造影 支气管动脉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和硝苯地平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9
作者 郝雅芹 张颜 高丽杰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和硝苯地平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和硝苯地平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水平,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蛋白定量(24hUpro)、血清尿素氮(BUN)、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随访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BP、DBP、24hUpro、BUN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两组的APTT、PT升高,D-D、FIB降低,且研究组APTT、PT高于对照组,D-D、FIB低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的产后出血、低体重儿、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有利于改善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功能与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子痫前期 凝血功能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百令胶囊改善大鼠肾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志伯 张晨洁 +5 位作者 马李娜 高大维 周芳 李娜娜 周俊雪 张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39,共7页
背景:百令胶囊的主成分是虫草酸,主要功效为免疫调节、改善血脂和保护肾脏等。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潜能更强的干细胞,但是目前其对肾损伤后的修复及改善尚缺乏研究。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百... 背景:百令胶囊的主成分是虫草酸,主要功效为免疫调节、改善血脂和保护肾脏等。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潜能更强的干细胞,但是目前其对肾损伤后的修复及改善尚缺乏研究。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百令胶囊对肾病综合征大鼠大鼠肾功能及凝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并制备其细胞悬液并进行CM-Dil标记。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余40只大鼠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均分为4组,模型组不作处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连续3 d尾部静脉注射干细胞、百令胶囊组连续12周灌胃百令胶囊,联合组连续3 d尾静脉注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同时连续12周灌胃百令胶囊。实验12周时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凝血指标、24 h尿蛋白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荧光显微镜观测CM-Dil标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及分布;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1)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百令胶囊组血肌酐和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高于联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的血液高凝状态有所缓解,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凝血指标低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百令胶囊组(P<0.05);(2)模型组的肾脏病理没有改善甚至恶化,联合组的病理改善情况优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和百令胶囊组;(3)荧光显微镜观测CM-Dil标记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组多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4)模型组凋亡细胞面积最大,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百令胶囊组可见细胞凋亡,联合组细胞凋亡面积较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提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百令胶囊能够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的肾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蛋白尿程度,改善组织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百令胶囊 大鼠 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 凝血 高凝状态 蛋白尿 病理损伤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铭 卢志茹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选择阴道试产156例,试产成功115例,余41例因产科指征中转剖宫产,试产成功率73.7%,子宫不全破裂发生率0.6%,选择行剖宫产者47例,...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选择阴道试产156例,试产成功115例,余41例因产科指征中转剖宫产,试产成功率73.7%,子宫不全破裂发生率0.6%,选择行剖宫产者47例,其中B超检查提示子宫下段切口为Ⅱ级或Ⅲ级瘢痕21例均采取剖宫产术,7例术中发现子宫下段肌层缺如,如仅留绒毛膜、蜕膜层、浆膜层,子宫不全破裂发生率14.9%。结论 B超检查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有重要意义;具备阴道试产条件者在充分术前准备下可行阴道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妊娠 分娩方式 阴道试产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秀芹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予诊断性刮宫,刮宫术后3d观察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予诊断性刮宫,刮宫术后3d观察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7%(P〈0.05);观察组FSH、LH、E2下降程度、控制出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子宫内膜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 炔雌醇 炔诺孕酮合剂 围绝经期
原文传递
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聪颖 葛新苗 +2 位作者 刘晓芳 刘秀芹 范宏艳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0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医院收治的146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决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医院收治的146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决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炔诺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8.6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9.45%,两组临床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经期天数、周期和血红蛋白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患者血性激素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性激素水平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2、FSH、P和LH四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月经周期、血清性激素指标和血红蛋白指标,临床指导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诺酮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MVD、血清Ang-2、VEGF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史红杰 张兴伟 +2 位作者 马二梅 张宝亚 张海燕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MVD)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法分为2组,每组53例,...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MVD)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法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逐瘀消癥方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子宫内膜MVD、血清Ang-2、VEGF水平和肌瘤瘤体血流分级。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血清Ang-2、VEGF水平及子宫内膜MVD表达情况低于对照组(P<0.01),肌瘤瘤体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可降低血清Ang-2、VEGF水平和子宫内膜MVD表达,减少肌瘤血液供应,有效缩小子宫和瘤体,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活血化瘀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新护士带教方法的再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郝树磊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在新护士带教中既节省时间又全面系统的带教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妇产科轮转的新护士6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观察组新护士接受多... 目的探讨一种在新护士带教中既节省时间又全面系统的带教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妇产科轮转的新护士6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观察组新护士接受多个老师的带教,对照组新护士按一对一带教。带教3个月后,两组新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并比较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新护士在操作技术、疾病宣教、护理查房、表格书写、口头提问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个老师的带教较一对一带教能使新护士在更短时间内全面、系统地掌握护理知识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带教 护理知识 护理技能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亚琴 马晨霞 任重远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2期27-28,46,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5例和开腹手术组37例,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至出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5例和开腹手术组37例,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至出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手术至出院时间均较开腹手术组短,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各项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对腹腔干扰小,出血少,恢复快,比开腹手术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治疗 观察及护理 2003年6月 2002年1月 腹腔镜治疗 术中出血量 疗效 开腹手术 手术时间 出院时间 护理要点 离床活动 活动时间 统计学 术后
下载PDF
超声下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形态学改变与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闫凤芝 闫艳 +2 位作者 司彩凤 王艳明 刘江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PCSD)在超声下的形态学改变与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至少有1次剖宫产史的140例妇女。所有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记录超声参数。根据剖宫产宫... 目的探讨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PCSD)在超声下的形态学改变与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至少有1次剖宫产史的140例妇女。所有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记录超声参数。根据剖宫产宫壁瘢痕情况分为PCSD组和完整组,比较两组异常子宫出血率;根据月经情况分为月经正常组和异常子宫出血组,比较两组的超声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PCSD的超声参数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86例PCSD组患者中有39例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为45.35%,明显高于完整组的9.26%(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5,P〈0.05);PCSD与异常子宫出血密切相关(OR=7.696,95%CI=2.569~23.082,P=0.018),异常子宫出血组患者的PCSD长度、宽度、高度及剖宫次数均明显大于月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瘢痕形态、残存肌层厚度、子宫位置及缺损处到宫颈内口的距离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表明PCSD高度的预测性最好,AUC值最高,其预测的敏感性为51.5%,特异性为77.4%,准确性为64.5%,预测临界值为5.30mm。结论超声下PCSD与异常子宫出血高度相关,异常子宫出血者的PCSD长度、宽度及高度明显高于月经正常者,PCSD高度可准确预测异常子宫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 异常子宫出血
原文传递
抗-SSA抗体阳性人群临床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亚平 刘欣 +7 位作者 宋文杰 李淼 郭艳蒲 郝英霞 郭艳敏 李玉兰 张志强 郭淑芹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抗-SSA抗体阳性人群临床特点,揭示该抗体的疾病预警价值,以利于自身免疫病(AID)的早期发现。方法对体检检测抗-SSA抗体阳性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调查。结果(1)抗-SSA抗体阳性人群男女比例差异很... 目的通过探讨抗-SSA抗体阳性人群临床特点,揭示该抗体的疾病预警价值,以利于自身免疫病(AID)的早期发现。方法对体检检测抗-SSA抗体阳性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调查。结果(1)抗-SSA抗体阳性人群男女比例差异很大,男女比例为1∶2.95。不同性别少年组阳性率差异不大;中青年组女性阳性率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抗-SSA抗体阳性组疲劳乏力、腹部不适、关节肿痛、皮肤病变、口干、眼干、淋巴结症状等均明显高于阴性组。(3)抗-SSA抗体阳性组实验室检查,血液有形成分减低,尿常规异常,血沉增快,肝功酶类升高,Ig G升高,C_3、C_4降低,RF升高等均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对于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淋巴结、关节等组织器官反复出现病变患者及早行抗-SSA等自身抗体检测,以利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AID的早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SSA抗体 临床特征 早发现 阳性人群
下载PDF
胎盘组织中VEGF与MMP-9表达水平与子痫前期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葛新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晚孕期正常孕妇53例为A组,61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为B组,4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C组。然后...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晚孕期正常孕妇53例为A组,61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为B组,4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C组。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三组胎盘组织标本中VEGF、MMP-9的阳性表达水平,同时比较B组与C组中早发型与晚发型患者VEGF、MMP-9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B组及C组孕妇的胎盘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9%、68.85%、40.00%;A组、B组及C组孕妇的胎盘组织中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5%、67.21%、37.78%。A组孕妇胎盘组织中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最高,C组孕妇的胎盘组织中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中早发型患者的VEGF和MMP-9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晚发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子痫前期患者VEGF及MMP-9表达下降,特别是VEGF及MMP-9表达水平在早发型和重度子娴前期患者中表现更低。提示胎盘组织VEGF及MMP-9水平变化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淼 闫风彩 +1 位作者 钱智 刘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宫颈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从慢性宫...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宫颈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从慢性宫颈炎组到宫颈癌组,Survivin、Ki-67及VEGF表达率逐渐升高。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相关。同时Survivin、VEGF的表达又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相关。Survivin表达与Ki-67及VEGF表达呈正相关(r1=0.671,P<0.01;r2=0.738,P<0.01)。结论:Survivin、Ki-67及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宫颈癌的局部浸润活性和转移潜能,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免疫组织化学 SURVIVIN KI-67 VEG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