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秀梅 姜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 目的观察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检查前后的焦虑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及配合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组90.0%检查者顺利完成MRI检查,1例中断检查;对照组76.0%患者顺利完成MRI检查,干预组检查者的配合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前两组检查者均存在焦虑心理,两组检查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检查后干预组检查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从而提高检查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扫描检查 优质护理服务 SAS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
下载PDF
50例儿童行核磁共振检查的综合护理干预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秀梅 刘湘琳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4期164-165,168,共3页
目的对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核磁共振检查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 目的对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核磁共振检查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噪音护理及检查前及检查中、后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检查的图像满意率、轻度运动伪影发生率、未完成检查率。结果干预组的图像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6.0%vs60.0%,P〈0.05),干预组轻度运动伪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0%vs30.0%,P〈0.05),干预组检查未完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vs10.0%.P〈0.05)。结论对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儿能积极主动配合检查,获得满意的检查图像,从而提高检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检查 综合性护理干预 伪影 图像满意率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秀梅 邹玉敏 姜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1期135-135,158,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取一系列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治疗后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痊愈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取一系列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治疗后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痊愈30例,占70%,显效9例,占18%,有效8例,占18%,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为94%。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4.0%),感染3例(6.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2.0%),脓毒血症1例(2.0%),均无死亡病例。护理满意度达98%。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护理干预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秀梅 邹玉敏 宋文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1期165-166,共2页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采取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健康教...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采取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健康教育等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4周的生活质量SF-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住院天数、重复住院率。结果干预组25例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短,重复住院率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重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生活质量 护理 干预
下载PDF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护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秀梅 邹玉敏 李佳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9期132-132,134,共2页
目的观察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护理分析。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应用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干预组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取系统的、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观察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护理分析。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应用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干预组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取系统的、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围手术干预组的治疗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同时采取有效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及止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普成像MRS在颅内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初泉陆 孟凡荣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第4期162-163,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颅内囊性病变的核磁共振波普图像特点,寻找特异性波峰,探讨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并整理36例由MRI常规平扫、增强及MRS波普采集病灶中心等影像检查发现病灶,后经临床确诊的颅内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颅内囊性病变的核磁共振波普图像特点,寻找特异性波峰,探讨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并整理36例由MRI常规平扫、增强及MRS波普采集病灶中心等影像检查发现病灶,后经临床确诊的颅内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脑脓肿4例、脑囊虫病4例、表皮样囊肿5例、蛛网膜下腔囊肿6例、坏死囊变性脑肿瘤17例,其中脑转移瘤7例、低级别胶质瘤6例、高级别胶质瘤4例)。结果:6例低级别胶质瘤均出现Lac、Cho峰,显示低NAA峰1例。4例高级别胶质瘤仅显示Lac和Cho峰。7例转移瘤,其中出现Lac峰5例,显示Cho峰6例,显示Lip峰5例。4例脑脓肿除了显示Lac峰,均显示AA峰、Ace峰及Ala峰,1例显示Lip峰;没有显示Cho和NAA峰。5例表皮样囊肿显示Lac峰。5例蛛网膜囊肿中出现低Lac峰3例。脑囊虫病5例,显示Lac、Ace、Ala峰;没有显示AA、Cho和NAA峰。结论:36例病变中仅4例病变不显示Lac峰,因此其不具备鉴别诊断特异性。囊性脑肿瘤17例,出现Cho峰16例,对评价脑肿瘤具有较高诊断特异性。AA、Ace、Ala峰对诊断感染性颅内囊性病变具有较高特异性,其中AA峰的显示提示脑脓肿风险较高。MRS对囊性脑肿瘤、脑脓肿、脑囊虫病的鉴别诊断能提供可靠的特异性信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囊性病变 核磁共振波普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结合ADC值对亚急性期脑梗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姜懿祥 徐晶 +1 位作者 王如男 孟凡荣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年第1期57-58,65,共3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测定脑梗死亚急性期病变中心及周围区域多种代谢物的差异,研究其变化规律,并结合相应区域ADC值的变化,分析两者之间联系。方法:对33例由临床判断发病时间为48h^3周内的脑梗死...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测定脑梗死亚急性期病变中心及周围区域多种代谢物的差异,研究其变化规律,并结合相应区域ADC值的变化,分析两者之间联系。方法:对33例由临床判断发病时间为48h^3周内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常规平扫及MRS多体素扫描,获得病变及周围区域的MRS图,测量并观察病灶中心、病灶边缘以及对侧正常脑组织中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等代谢物的变化,且分别对相应区域进行ADC值的测量。结果:亚急性期脑梗死病灶中心、病灶边缘与对侧病灶镜像区正常脑组织比较,其NAA峰呈逐渐升高趋势,Lac峰呈逐渐减低趋势。病灶ADC值由中心向边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病灶边缘ADC值大部分高于正常值下限,但仍较对侧正常脑组织略低。结论:MRS结合ADC值能够更好反应脑梗死亚急性期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 脑梗死 ADC值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正常成人脑白质结构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嬴煊 张健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进行正常成人解剖学意义上的不同部位脑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观测其不同年龄段变化特征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依据。方法以年龄为基准将126名正常成人分成三组,第一组青年组(19岁~39岁);第二组中年... 目的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进行正常成人解剖学意义上的不同部位脑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观测其不同年龄段变化特征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依据。方法以年龄为基准将126名正常成人分成三组,第一组青年组(19岁~39岁);第二组中年组(40岁~59岁);第三组老年组(60岁以上),采用DTI检查技术,得到需要的表面弥散系数(ADC)图以及各向异性分数(FA)图,测量不同解剖部位白质的FA值及ADC值,充分运用统计学分析得出其特点。结果各年龄组FA值以胼胝体压部为最大,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0.79±0.04、0.78±0.03和0.78±0.04,内囊前肢FA值最小,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0.63±0.05、0.59±0.03和0.57±0.05。正常成人不同年龄段的脑白质FA值及ADC值存在差异(P<0.05);正常成人的FA值及ADC值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FA值随年龄增加而减低,ADC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结论大脑内白质的结构的微小变化在DTI上可明确显示,FA能对正常成年人各部位的脑白质纤维各向异性进行定量测量。ADC能充分反映水分子扩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脑白质纤维 正常成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