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间直播下化感水稻抑草作用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特性动态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奇 王海斌 +4 位作者 李立 陈尧 李家玉 方长旬 何海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8-482,共5页
在人工除草与不除草的田间种植模式下,研究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苗期对田间杂草的抑制作用、根际土壤的化感潜力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特性动态.结果显示,PI312777的田间抑草率在7叶期达85.82%.土壤-琼脂三明治法实验表... 在人工除草与不除草的田间种植模式下,研究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苗期对田间杂草的抑制作用、根际土壤的化感潜力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特性动态.结果显示,PI312777的田间抑草率在7叶期达85.82%.土壤-琼脂三明治法实验表明,5叶期的PI312777根际土壤对稗草干重抑制率显著高于3叶期,不除草处理下5叶期比3叶期增加了20.16%.在相同叶期下,PI312777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呼吸强度、细菌数量和土壤酶(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远高于Lemont,且不除草处理下显著高于除草处理.PI312777根际土壤抑草率和土壤微生物生理指标均表现为3叶期到5叶期之间的增幅最大.不除草处理下,化感水稻PI312777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呼吸强度、细菌数量、脲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5叶期比3叶期分别增加了53.11%、51.56%、38.97%、44.83%、60.00%和41.92%.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化感作用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活动关系紧密,水稻化感物质引起土壤微生物变化,水稻化感作用是一个植物-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水稻 化感作用 根际土壤 微生物生理特性 土壤酶活性
原文传递
水稻OsMYB57基因表达的调控与其化感抑草作用
2
作者 杨陆可 王浩 +4 位作者 高钰杰 严雪 母丹 林文雄 方长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6-247,共12页
转录因子MYB57能够调控水稻化感抑草能力。为进一步研究调控OsMYB57基因表达的上游因子,以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为对象,分离鉴定了OsMYB57基因启动子的转录因子。结果显示,OsMYB57基因表达受转录因子basic helix-... 转录因子MYB57能够调控水稻化感抑草能力。为进一步研究调控OsMYB57基因表达的上游因子,以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为对象,分离鉴定了OsMYB57基因启动子的转录因子。结果显示,OsMYB57基因表达受转录因子basic helix-loop-helix protein 009(bHLH009,基因:OsMYC2)、LOC_Os04g32590.1(基因:Os04g0397500)、LOC_Os02g31160.1(基因:Os02g0516800)以及转录调节因子LOC_Os03g25430.1(基因:Os03g0370250)、LOC_Os03g50110.1(基因:Os03g0708800)等的调控。稗草胁迫下的‘PI312777’和‘Lemont’中的这些基因上调表达。bHLH009(OsMYC2)是茉莉酸信号途径的调节因子,外源添加0.05 mmol∙L−1茉莉酸甲酯(MeJA)不同程度提高了‘PI312777’和‘Lemont’中的OsMYC2、Os04g0397500、Os02g0516800、Os03g0370250和Os03g0708800基因的表达,水稻根系分泌液对稗草的化感抑制率提高;化感水稻‘PI312777’根系分泌液对稗草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的抑制率分别提高25.82%和17.01%;而非化感水稻‘Lemont’根系分泌液的抑制率则分别提高5.30%和15.36%。本研究表明,OsMYB57基因表达受bHLH009(MYC2)等的转录调控,适宜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则能够促进OsMYC2的表达,进而调控提高OsMYB57表达,增强水稻化感抑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茉莉酸甲酯 转录调控 水稻 转录因子bHLH009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镉胁迫水稻苗期生长与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何小三 王微 +7 位作者 肖清铁 郑新宇 郑梅琴 朱静静 韩永明 汪敦飞 林瑞余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4-891,共8页
稻米重金属污染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严重问题,微生物钝化是阻遏环境重金属进入生物循环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苗期水稻镉污染的缓解效应,本文以无镉处理为对照,通过添加20μmol×L^(-1)镉的水培试验,研究了铜绿假单胞... 稻米重金属污染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严重问题,微生物钝化是阻遏环境重金属进入生物循环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苗期水稻镉污染的缓解效应,本文以无镉处理为对照,通过添加20μmol×L^(-1)镉的水培试验,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载体A(硅藻土,粒径1~3 mm)、载体B(硅藻土,粒径3~6 mm)、载体C(活性炭,比表面积1 000 m^2×g-1)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与载体制备的菌剂A、菌剂B和菌剂C对水稻生长、镉含量及镉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μmol×L^(-1)镉处理显著抑制了水稻根长、株高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添加菌液及菌剂A、B、C后,水稻生长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总生物量比镉处理(0.523 g×株^(-1))提高38.5%~67.3%,以菌剂B处理的水稻生物量最高。水稻根、茎鞘、叶以及地上部镉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添加菌剂A、菌剂B、菌剂C及活性炭处理的水稻地上部镉含量分别比镉处理(101.3 mg×g^(-1))下降45.9%、47.9%、59.9%和59.9%,迁移系数降低16.7%、25.0%、33.3%和33.3%,富集系数减少48.1%、48.8%、58.8%和60.9%。添加活性炭、菌剂A和菌剂C处理的水稻单株镉积累量降低18.2%、9.5%和24.3%,添加菌剂B以及依次含有56.4 mL、45.3 mL、28.4 mL菌悬液的菌液A、菌液B和菌液C处理,其镉积累量依次增加15.0%、30.4%、14.9%、16.9%,说明菌株通过提高作物生物量增加了镉积累。综上,铜绿假单胞菌可显著促进镉胁迫水稻的生长,降低水稻的镉含量,抑制镉的迁移,降低水稻镉的有效性;菌剂A、B、C表现出良好的镉钝化能力,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可为环境镉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水稻 载体 菌剂 微生物钝化
下载PDF
生物炭用量对烟草青枯病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4
作者 潘美清 唐莉娜 +4 位作者 吴长征 杨铭榆 张汴泓 黄锦文 王成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6-1195,共10页
为探究生物炭用量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植烟病圃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炭/土比0、1.5%、3.0%、4.5%、6.0%(记为TS0、TS15、TS30、TS45、TS60)的盆栽试验,研究烤烟青枯病发病情况、土壤农化性状、细菌群... 为探究生物炭用量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植烟病圃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炭/土比0、1.5%、3.0%、4.5%、6.0%(记为TS0、TS15、TS30、TS45、TS60)的盆栽试验,研究烤烟青枯病发病情况、土壤农化性状、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结果表明,生物炭可有效减轻烟草青枯病发病情况,以炭/土比3.0%效果最佳。生物炭处理均可显著增加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养分比例。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pH值及养分是影响烟草青枯病的重要因子,提升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可有效减轻青枯病发生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生物炭可提高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与对照相比,炭/土比1.5%~6.0%处理Chaol指数提高了8.24%~26.50%,变形菌门丰度分别增加了2.28、9.70、5.40、5.28个百分点,而酸杆菌门丰度分别降低了5.48、7.05、8.09、7.06个百分点。表型预测结果表明,生物炭可通过提高变形菌门丰度及降低酸杆菌门丰度来减少潜在致病菌丰度;与对照相比,炭/土比3.0%处理的芽孢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出芽单胞菌属丰度分别增加5.77、0.24、0.36个百分点,罗河杆菌属丰度降低1.70个百分点,且雷尔氏菌属丰度随着施炭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此外,生物炭可提高土壤氨基酸代谢、细胞生长与死亡功能类群丰度,且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钾、全素养分含量与氨基酸代谢、细胞生长与死亡功能具有正向效应,而罗河杆菌属与其具有负向效应。综上,生物炭可显著改善土壤养分比例,进而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性、激发细菌群落氨基酸代谢等功能,提升烟株抗病性,减少青枯病的发生程度,以炭/土比3.0%~4.5%防控烟株青枯病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为烟草种植中的病害防控和土壤改良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烟草青枯病 土壤农化性状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再生稻头季施用促芽肥对不同节位腋芽生长发育和碳氮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杨运城 曾春丽 +3 位作者 姚飞飞 孙彦波 杨子鹏 陈鸿飞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9,共8页
为探究再生稻生产中促芽肥施用量对头季稻不同节位腋芽萌发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杂交水稻品种泸优1831和甬优1540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不同促芽肥施用量处理(N0,不施氮;N1,纯N 75.00 kg/hm2;N2,纯N84.40 kg/hm2;N3,纯N 93.75 kg/hm2),测定... 为探究再生稻生产中促芽肥施用量对头季稻不同节位腋芽萌发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杂交水稻品种泸优1831和甬优1540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不同促芽肥施用量处理(N0,不施氮;N1,纯N 75.00 kg/hm2;N2,纯N84.40 kg/hm2;N3,纯N 93.75 kg/hm2),测定了不同促芽肥施用量处理下再生稻头季不同节位腋芽存活率、芽长、茎节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腋芽存活率和芽长与促芽肥施用量成正比,施用促芽肥可以显著提高再生稻的腋芽存活率,N3处理较N0处理腋芽存活率提高27.34%(甬优1540)~36.51%(泸优1831)。不同节位腋芽对于促芽肥响应不同,N3处理下泸优1831第2、第3、第4节位的腋芽存活率较N0处理分别提高74.36%、29.35%和22.33%,甬优1540则分别提高24.25%、22.33%和40.49%;相同促芽肥施用量下高节位腋芽存活率均高于低节位腋芽;腋芽存活率与腋芽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第3、第4节位的腋芽存活率与腋芽中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不同节位腋芽存活率与腋芽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有关,其中维持第4节位腋芽存活所需促芽肥最多,当选择低留桩机械化收割时可以适当减少促芽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促芽肥 腋芽存活率 可溶性糖
下载PDF
田间条件下植物促生细菌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1
6
作者 位小丫 林煜 +4 位作者 陈婷 陶子曦 赵涵予 林生 林文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9-408,共10页
太子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存在连作障碍问题。本研究利用促生细菌(Bacillus subtilis和Burkholderia为主)研制的不同微生物菌肥,对太子参连作障碍进行消减处理。以未施肥(CK)、正茬(NP)、重茬(SP)、Bacillus subtilis菌肥(1号)、Burkhold... 太子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存在连作障碍问题。本研究利用促生细菌(Bacillus subtilis和Burkholderia为主)研制的不同微生物菌肥,对太子参连作障碍进行消减处理。以未施肥(CK)、正茬(NP)、重茬(SP)、Bacillus subtilis菌肥(1号)、Burkholderia菌肥(2号)、Bacillus subtilis和Burkholderia混合菌肥(3号)等不同处理的太子参根围土壤为供试土样,分析不同菌肥对连作太子参根围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评价不同菌肥对太子参连作障碍消减效果。结果表明:3种外源微生物菌肥都能显著提高重茬太子参的产量,其中菌肥1号、2号和3号处理的产量比重茬地分别增产107%、112%和96%。另外,3种微生物菌肥显著提高连作太子参的土壤p H值,增加土壤速效氮含量及降低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说明微生物菌肥中含有的大量功能菌能有效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与利用。结合DGGE发现菌肥2号与3号处理的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与正茬接近,其结果通过q PCR进一步验证。这表明微生物菌剂施加在重茬土壤中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朝着正茬的根围微生态方向演变,即菌肥具备减少连作病害对太子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潜力,同时可改善土壤质量,为优化太子参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微生物菌肥 DGGE qPCR 真菌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不同肥料对退化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蒋宇航 林生 +4 位作者 林伟伟 陈婷 Yasir Arafat 位小丫 林文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94-2902,共9页
于福建省安溪县桃舟乡,选择宿根连作20年茶园进行田间试验。以未施肥(CK)、氮肥(NF)、羊粪(GM)及豆科绿肥(LF)等处理后的茶树根际土壤作为供试土样,分析不同肥料对茶树根际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代谢活性及其不同类型磷脂脂肪酸含量变化... 于福建省安溪县桃舟乡,选择宿根连作20年茶园进行田间试验。以未施肥(CK)、氮肥(NF)、羊粪(GM)及豆科绿肥(LF)等处理后的茶树根际土壤作为供试土样,分析不同肥料对茶树根际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代谢活性及其不同类型磷脂脂肪酸含量变化等影响。结果表明:NF、GM和LF均能够提高茶园土壤pH值和有机质(OM)及速效钾(AK)等含量,其pH分别提高0.47%、2.36%和2.13%;OM分别提高17.56%、27.48%和54.96%;AK分别提高56.10%、63.41%和73.17%;碱解氮(AN)和速效磷(AP)在NF处理下分别下降了9.10%和335.00%;在GM处理下分别提高了17.06%和2.11倍;在LF处理下分别提高了16.70%和3.88倍;同时,施肥能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活性,且提高效果由高到底依次为LF、GM、NF;酸性磷酸酶活性(ACP)和微生物对磷素利用率(UTP)在NF处理下分别降低70.04%和249.00%;在GM处理下分别提高了24.74%和1.80倍;在LF处理下分别提高34.28%和2.51倍;与此同时,GM和LF还能够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以及菌群多样性。综上所述,豆科绿肥和羊粪能够有效改善茶园土壤肥力,促进根际微生物对养分的代谢活性,对提升茶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粪 氮肥 豆科绿肥 茶树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嗜水气单胞菌hfq2基因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贵宾 蔡奇岚 +3 位作者 李泽琦 赵怡扬 林镇平 林向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506-1514,共9页
Hfq蛋白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sRNA分子伴侣蛋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RNA翻译,涉及细菌重要生理功能的调节.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基因组中含有两个hfq基因拷贝(AHA_0924与AHA_3797),目前对AHA_3797(简称hfq2)基因功能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首... Hfq蛋白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sRNA分子伴侣蛋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RNA翻译,涉及细菌重要生理功能的调节.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基因组中含有两个hfq基因拷贝(AHA_0924与AHA_3797),目前对AHA_3797(简称hfq2)基因功能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首先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该基因,发现hfq2缺失后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显著降低(P<0.001),进一步通过SWATH(sequential window acquisition of all theoretical spectr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野生型与Δhfq2在生物膜状态下的蛋白表达差异,共鉴定出1538个蛋白,其中131个蛋白表达上调, 140个蛋白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生物被膜状态下Δhfq2导致细菌铁离子转运相关蛋白表达上调,趋化作用相关蛋白则大幅度下调.进一步利用Western Blotting对部分差异蛋白的表达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铁离子螯合剂添加试验证实, Hfq2蛋白可以通过影响铁离子动态平衡过程来影响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了解Hfq2蛋白在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调控机理,对病原菌的防治以及新型抑菌策略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hfq2 生物被膜 SWATH 定量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