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GHz微波热声成像系统
1
作者 黄林 刘立新 +5 位作者 鲁奎 钟晓春 李婷婷 陈炳章 荣健 蒋华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4-270,共7页
为了评估3 GHz微波热声成像系统的性能,采用圆形扫描的探测方式,对不同形状、不同对比度以及埋在猪肉脂肪中不同深度处的仿体进行了热声成像实验.仿体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具有不同对比度的10 mm×20 mm的矩形吸收体、边长8 mm的... 为了评估3 GHz微波热声成像系统的性能,采用圆形扫描的探测方式,对不同形状、不同对比度以及埋在猪肉脂肪中不同深度处的仿体进行了热声成像实验.仿体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具有不同对比度的10 mm×20 mm的矩形吸收体、边长8 mm的正方形吸收体以及直径8 mm的圆形吸收体能够清晰地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成像深度分别为2和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热声成像 仿体实验
下载PDF
具有主动阻力的膝关节矫正器对髌股关节疼痛患者肌肉活动的影响(上)
2
作者 Naiquan Zheng Glenn S. Fleisig +1 位作者 James R. Andrews Bo Gao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6-528,共3页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通常由关节的承重异常所致。可调节阻力的膝关节矫正器能够在膝关节屈曲时提供阻力,逐渐发展为一种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的有效手段。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考察膝关节在具有主动阻力...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通常由关节的承重异常所致。可调节阻力的膝关节矫正器能够在膝关节屈曲时提供阻力,逐渐发展为一种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的有效手段。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考察膝关节在具有主动阻力的矫正器(Protonics装置)保护下完成不同活动时腿部肌电活动的变化。我们假设在配戴膝关节矫正器后,股四头肌和胭肌的肌电活动会相应发生改变。18例PFPS患者在配戴与不配戴矫正器的两种情况分别下进行测试,10名对照组受试者在不配戴矫正器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测试活动包括:上下楼梯、水平地面行走、下蹲以及跨步。活动过程中的膝关节屈曲度由运动分析系统实时测量,3个股四头肌和2个胭肌的肌电活动信号由肌电仪(electromyography,EMG)同步记录。研究结果显示,在配戴膝关节矫正器后,股四头肌和胭肌的活动有明显变化。这些变化通常具有阶段性而非贯穿于整个运动范围。本研究表明在日常活动以及康复训练时配戴膝关节矫正器对于改善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疼痛 膝关节屈曲 肌肉活动 矫正器 阻力 疼痛患者 关节疼痛综合征 肌电活动
原文传递
基于核酸探针的光学传感方法和细胞成像研究
3
作者 张聪 岳巧丽 +3 位作者 陶丽霞 胡莹莹 李晨钟 唐波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8-871,共14页
许多疾病的特征在于各种生物分子表现出的异常活性,这些物质通常在细胞内外显示过表达现象,因此对其灵敏靶向识别可以提供诊断和治疗效用。由于基因诊疗和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用于灵敏检测细胞内外生物化学物质的核酸探针突显优势。核... 许多疾病的特征在于各种生物分子表现出的异常活性,这些物质通常在细胞内外显示过表达现象,因此对其灵敏靶向识别可以提供诊断和治疗效用。由于基因诊疗和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用于灵敏检测细胞内外生物化学物质的核酸探针突显优势。核酸探针可以在稳定进入细胞的同时,特异性地结合目标物质,通过光学方法检测或通过成像技术标识出来。本文综述了采用光学传感方法和成像技术,基于核酸探针检测生物分子的新进展。根据检测对象进行分类,概括分析了几个代表性体系:核酸序列、蛋白质和酶、化学物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并详细阐述其关键设计原理、灵敏度及样品检测等结果,同时指出了各类核酸探针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探针 光学传感方法 成像 细胞生物活性物质
原文传递
阵列型微拓扑结构基底的制备及其对神经细胞电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泽志 朱满根 +6 位作者 Kisaalita W S Wang L Zhao Y P 林雨 黄岂平 廖彦剑 Li C Z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7-474,共8页
以紫外光光刻、硅蚀刻及软光刻技术制备了微柱阵列型细胞培养基底。实验发现,在4μm的结构高度下,当微柱特征尺寸大于或等于4μm时,该法能制备结构规整清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柱阵列型基底。特征尺寸为2μm的基底已经接近该法的极限加... 以紫外光光刻、硅蚀刻及软光刻技术制备了微柱阵列型细胞培养基底。实验发现,在4μm的结构高度下,当微柱特征尺寸大于或等于4μm时,该法能制备结构规整清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柱阵列型基底。特征尺寸为2μm的基底已经接近该法的极限加工能力,所加工的微柱阵列出现倒伏或缺失。采用一种简单的倾斜角法可以制备一种聚苯乙烯微球致密阵列型基底。该基底的微球直径可以小至2μm或亚微米尺度。细胞培养实验发现,拓扑结构基底能促进神经细胞粘附与铺展,影响细胞静息电位水平,增强电压依从式钙通道功能响应。阵列型拓扑结构基底为构建传感器细胞微环境提供了有效的工程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传感器 功能响应性 阵列型拓扑结构基底 软光刻 倾斜角法 电压依从式钙通道 静息膜电位
下载PDF
三维微小凹图式的制备及其与C17.2神经干细胞的复合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利光 吴泽志 +3 位作者 宋兆全 黄岂平 廖彦剑 Li Chenzhong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5-562,共8页
以紫外光光刻及氢氟酸湿法蚀刻加工硅阳模,采用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软光刻技术制备9种不同结构尺寸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PMDS三维微小凹图式。PLGA及PDMS三维微小凹图式经等离子氧蚀刻和多聚赖氨酸裱衬处理后进行C17.... 以紫外光光刻及氢氟酸湿法蚀刻加工硅阳模,采用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软光刻技术制备9种不同结构尺寸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PMDS三维微小凹图式。PLGA及PDMS三维微小凹图式经等离子氧蚀刻和多聚赖氨酸裱衬处理后进行C17.2神经干细胞培养。随着在图式上培养时细胞的增殖,C17.2神经干细胞逐渐在微小凹中聚集,表现出明显的三维生长行为;通过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染色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与三维重构,显示大部分细胞生长于微小凹中离底面30~90μm的区间内;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17.2神经干细胞在三维微结构中复合培养2d后呈现均一的巢蛋白(Nestin)阳性。结论:本文设计的微小凹图式适用于C17.2神经干细胞的三维培养及后续的分化研究,细胞于微小凹图式培养过程中可以保持均一的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微小凹 微加工 C17.2神经干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