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三角洲台风龙卷的活动特征及环境条件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黄先香 俞小鼎 +2 位作者 炎利军 李彩玲 李兆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7-790,共14页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台风龙卷的活动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台风龙卷发生在6-10月,时间多为10-20时,出现在台风登陆后1.3~21.3 h的时段内;多数龙卷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北象限,台风中心在...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台风龙卷的活动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台风龙卷发生在6-10月,时间多为10-20时,出现在台风登陆后1.3~21.3 h的时段内;多数龙卷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北象限,台风中心在广东湛江一广西东南部或北部湾附近时是珠江三角洲龙卷发生的高风险期。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及中低空强东南急流在珠江口附近叠加是龙卷产生的有利环流背景。强或弱龙卷环境条件的共同特征为低抬升凝结高度、强深层和低层垂直风切变及较大风暴相对螺旋度(SRH),主要差异是强龙卷的深层和低层垂直风切变与SRH更大;相似台风路径下,有/无龙卷环境条件的明显差异在于0~1 km低层垂直风切变和SRH,两值越大出现超级单体或中气旋的可能性越大,龙卷发生概率也就越高。台风龙卷风暴母体属于低质心的微型超级单体风暴;低层有强或中等强度中气旋,有时强中气旋中心伴有龙卷涡旋特征(TVS);龙卷出现在钩状回波顶端或TVS附近。与西风带超级单体龙卷相比,台风龙卷中气旋的尺度更小、垂直伸展高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龙卷 活动特征 环境条件 雷达回波特征 相似路径台风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佛山强龙卷特征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李彩玲 炎利军 +2 位作者 李兆慧 麦雪湖 黄先香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6-424,共9页
2015年10月4日15:28-16:03(北京时间,下同),强龙卷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影响了佛山市顺德、禅城和南海区的十多个村居,造成严重灾害。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广州多普勒雷达资料、风廓线资料等,对这次强龙卷过程进行分... 2015年10月4日15:28-16:03(北京时间,下同),强龙卷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影响了佛山市顺德、禅城和南海区的十多个村居,造成严重灾害。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广州多普勒雷达资料、风廓线资料等,对这次强龙卷过程进行分析。(1)强龙卷发生在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中,龙卷发生地位于台风中心的45°方向约340~360km处。(2)大尺度环境场利于龙卷的发生。低空急流、低空强的垂直风切变和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均利于龙卷的发生,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弱冷空气的低层入侵等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3)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强龙卷发生的抬升机制之一,珠l一角喇叭口地形以及佛山东南低、西北高的地形有利于低层辐合的加强。(4)在螺旋雨带中发展加强的超级单体风暴发展至强盛阶段,雷达上探测到典型的钩状回波、人流缺口等特征;中气旋由弱中气旋加强到强中气旋,由中层向低层发展且切变不断增强时,龙卷触地或继续加强。(5)此次强龙卷是发生在中气旋和TVS底高顶高下降,切变急剧增强期间,龙卷发生时强中气旋底高距离地面小于1km,TVS底高低于500m,龙卷发生前16rain出现弱中气旋,龙卷发生前4min出现强中气旋并伴有TVS特征;TVS的底高、顶高明显下降,最强切变剧增是龙卷迅速增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外围龙卷 垂直风切变 雷达特征 中气旋 龙卷涡旋(TVS)
下载PDF
珠三角干季海陆风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观测 被引量:33
3
作者 吴蒙 罗云 +1 位作者 吴兑 范绍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63-3272,共10页
通过2004年10月在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开展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得到的垂直风温资料和逐时PM2.5浓度资料,利用局地环流指数(RF)等方法研究了珠三角海陆风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局地环流指数是表征局地大气输送能... 通过2004年10月在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开展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得到的垂直风温资料和逐时PM2.5浓度资料,利用局地环流指数(RF)等方法研究了珠三角海陆风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局地环流指数是表征局地大气输送能力的有效指标;冷暖气团对峙导致珠三角污染日背景风场较弱,沿海海陆风活动活跃,空气质量指数与RF系数相关性颇高,珠三角沿海100~400m处RF系数值主要分布在0.5~0.8之间;在海陆风影响下低层风场的有效输送能力较弱,不利于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而随着冷空气全面控制珠三角,垂直风场RF系数值高达0.9以上,海陆风难以发展,风场输送能力强,能够持续的将污染物输送出去.观测发现沿海观测点试验期间海陆风发生频率约为47.8%,其中72.7%的海陆风日出现了污染天气,海陆风日地面风向呈现出明显的随时间顺时针偏转特征,海风约从16:00时开始出现,并在20:00达到最大影响高度约为600~800m.夜间海风将污染物输送回内陆观测点,导致内陆PM2.5浓度在19:00~21:00时出现浓度峰值,呈现出明显的双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风 局地回流指数 空气质量 珠三角
下载PDF
佛山市龙卷风活动的特征及环流背景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黄先香 炎利军 +1 位作者 王硕甫 程正泉 《广东气象》 2014年第3期20-24,共5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多年来佛山龙卷风的活动特点及其产生的环流背景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佛山龙卷风集中出现在4—8月;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08:00—14:00;发生地域以南海区最多,其次是三水区;16次龙卷风过程可...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多年来佛山龙卷风的活动特点及其产生的环流背景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佛山龙卷风集中出现在4—8月;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08:00—14:00;发生地域以南海区最多,其次是三水区;16次龙卷风过程可归纳为4种诱生形势:台风外围型、锋面暖区型、地面辐合线型和热带扰动型。分析还发现:佛山龙卷风发生于偏南暖湿气流中,中低层通常有西南或偏南急流叠加配置,并存在强的垂直风切变和中干冷、下暖湿的强不稳定层结及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另外,佛山龙卷风的发生还与地形因素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龙卷风 活动特征 环流背景 佛山
下载PDF
广东一次冰雹过程中X波段双偏振雷达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硕甫 麦文强 +1 位作者 炎利军 林晓霞 《广东气象》 2017年第2期12-16,共5页
对2016年3月19日广东的一次对流单体冰雹过程进行了天气形势分析与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冰雹天气发生在200 h Pa西风急流、850 h Pa西南急流、500h Pa冷平流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相配合的天气背景下,大气层结具有... 对2016年3月19日广东的一次对流单体冰雹过程进行了天气形势分析与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冰雹天气发生在200 h Pa西风急流、850 h Pa西南急流、500h Pa冷平流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相配合的天气背景下,大气层结具有强不稳定度,0℃层高度以及-20℃层高度均十分有利于冰雹在雷暴单体中的维持和增长;S波段雷达和X波段雷达的基本反射率以及径向速度均表现出十分典型的超级单体雷暴回波特征,但两部雷达的回波特征有所差别;X波段双偏振雷达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DR、自相关系数ρhv、差分传播相移率KDP等参量能提供更多的冰雹识别特征,ZDR为负值、ρhv较小、KDP接近0(°)/km能判定有冰雹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冰雹 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回波特征 中气旋 差分反射率因子 广东
下载PDF
1415号“海鸥”台风龙卷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先香 炎利军 +2 位作者 蔡康龙 麦雪湖 余乐福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21,共8页
2014年9月16日夜间,第15号台风"海鸥"外围螺旋雨带中产生龙卷,袭击了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通过现场灾情勘察、群众走访、新一代雷达观测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这次龙卷强度为EF1级。分析其发生发展的环境背景、雷达回... 2014年9月16日夜间,第15号台风"海鸥"外围螺旋雨带中产生龙卷,袭击了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通过现场灾情勘察、群众走访、新一代雷达观测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这次龙卷强度为EF1级。分析其发生发展的环境背景、雷达回波特征,并与相似台风路径下无龙卷产生的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环境条件对比,结果表明:龙卷发生在登陆台风"海鸥"移动方向的右后侧,对应上空200 h Pa为辐散区,500 h Pa为副热带高压和"海鸥"之间的强东南气流汇合处,从925 h Pa到500 h Pa强东南急流轴走向一致、上下叠加在珠江口附近,地面存在触发对流的东路弱冷空气和中尺度辐合线。环境条件呈弱的条件不稳定,对流有效位能(CAPE)小、抬升凝结高度(LCL)低、垂直风切变和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大;产生龙卷的对流风暴属于低质心的微型超级单体风暴,速度图上低层存在强中气旋,中气旋中心伴有TVS,中气旋和TVS尺度比较小、垂直伸展高度比较低,强中气旋、TVS分别早于龙卷14 min、8 min出现。龙卷出现在微型超级单体风暴右后侧钩状回波顶端、TVS附近。分析还表明,相似台风路径下,台风"海鸥"(有龙卷出现)和超强台风"威马逊"(无龙卷出现)的环境条件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0~1 km的低层垂直风切变和SRH上,后者的0~1 km垂直风切变和SRH均明显偏小,不利于微型超级单体风暴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龙卷 天气过程 环境条件 多普勒天气雷达 中气旋 “海鸥”台风
下载PDF
2021年中国龙卷活动及灾情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植江玲 黄先香 +11 位作者 白兰强 蔡康龙 李彩玲 李兆明 张晶晶 关良 盛杰 周康辉 徐纵横 何秋蕊 麦文强 彭斯琪 《气象科技进展》 2022年第1期26-36,共11页
2021年中国经确认的龙卷天气过程有39次,总计58个龙卷,其中EF2级或以上强度龙卷数量16个,EF3级龙卷6个,EF2级和EF3级龙卷数量明显多于2004—2013年的龙卷记录年平均值。龙卷发生在4—10月,其中7月最多。龙卷共导致23人死亡、470多人受... 2021年中国经确认的龙卷天气过程有39次,总计58个龙卷,其中EF2级或以上强度龙卷数量16个,EF3级龙卷6个,EF2级和EF3级龙卷数量明显多于2004—2013年的龙卷记录年平均值。龙卷发生在4—10月,其中7月最多。龙卷共导致23人死亡、470多人受伤。龙卷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的特征。有55个龙卷为西风带龙卷,另外有2个台风外围龙卷和1个东风波系统龙卷,冷涡和高空槽为龙卷出现的主要天气形势。其中,7月11—13日在黄淮气旋的影响下,一共生成了9个龙卷(其中1个为水龙卷),这是近十年来西风带系统生成龙卷数量最多的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中国 2021年 灾情特征
下载PDF
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双偏振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郑启康 何敏玲 +1 位作者 李兆明 蔡康龙 《广东气象》 2018年第5期15-18,共4页
根据Micaps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南海区和三水区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7月26日佛山市南海区一次局地致灾性雷暴大风天气过程中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午后局地致灾性强对流天气是由2... 根据Micaps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南海区和三水区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7月26日佛山市南海区一次局地致灾性雷暴大风天气过程中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午后局地致灾性强对流天气是由2条阵风锋的交汇而触发的。阵风锋具有差分反射率Z_(DR)为较大正值、相关系数ρ_(hv)值小、传播相移差ΦDP为正值的特征,与昆虫的双偏振回波特征相似。当雷暴发展旺盛时,雷暴单体中以扁椭球状的大雨滴为主;当雷暴减弱时,以接近球状的小雨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雷暴大风 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阵风锋 佛山
下载PDF
佛山致灾雷暴大风环境背景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先香 炎利军 +1 位作者 植江玲 蔡康龙 《广东气象》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区域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统计佛山近10年来雷暴大风灾害并对其发生的环境背景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致灾雷暴大风多发在前汛期,占总数的70%;以5月最多,10月到次年2月没有雷暴大风灾害。致灾雷暴大风环... 利用常规观测、区域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统计佛山近10年来雷暴大风灾害并对其发生的环境背景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致灾雷暴大风多发在前汛期,占总数的70%;以5月最多,10月到次年2月没有雷暴大风灾害。致灾雷暴大风环流背景主要有锋面低槽型和暖区对流型。大风灾害对应温湿探空曲线"上干下湿",湿层较薄,中层存在明显干层,垂直风切变较大;雷击灾害对应对流不稳定能量更大,垂直风切变较小。飑线、弓形回波、带状回波、孤立单体等对流风暴是致灾雷暴大风的主要回波形态,速度图上表现为速度大值区、中气旋(中涡旋)、低层强烈辐散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致灾雷暴大风 环境背景 雷达回波 佛山
下载PDF
“艾云尼”台风龙卷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植江玲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年第2期20-27,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现场灾调及互联网视频等资料,对2018年6月8日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1804号“艾云尼”台风龙卷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卷发生在台风“艾云尼”登陆后前进方向的右后侧...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现场灾调及互联网视频等资料,对2018年6月8日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1804号“艾云尼”台风龙卷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卷发生在台风“艾云尼”登陆后前进方向的右后侧,强度为EF1级。高层辐散抽吸、中低空强劲的东南风急流叠加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抬升触发作用是其有利的环流背景。对流参数表现为弱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对流抑制能量、强低层风垂直切变、低抬升凝结高度和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产生龙卷的风暴为低质心微超级单体风暴,龙卷出现在钩状回波的弱回波区内。速度图上中气旋提前龙卷约30 min,临近龙卷发生时中气旋旋转速度增至最强,尺度缩小,底高降至最低,对龙卷预警有一定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龙卷 环境条件 雷达回波特征 中气旋
下载PDF
广东一次飑线大风的成因和预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植江玲 麦雪湖 黄先香 《广东气象》 2017年第3期11-16,共6页
利用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广东省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6年4月13日发生在广东的一次飑线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飑线具有强度大、生命史长和灾害影响大的特点。该次飑线过程发生前... 利用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广东省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6年4月13日发生在广东的一次飑线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飑线具有强度大、生命史长和灾害影响大的特点。该次飑线过程发生前期,对流层低层伴有明显的暖平流,中高层出现冷平流,促进了该地区上空大气层结不稳定的形成和发展;中层西风的增强以及动量的下传,形成较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风暴的的组织化和长时间的维持发展;在飑线移动发展过程中,地面风场中对应一条清晰的辐合线,对飑线的触发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雷达图分析表明该次飑线过程的弓形回波特征明显,移动速度快,反射率因子图上弓形回波前沿的反射率因子梯度大、强回波质心高和质心高度的急剧下降以及速度图上强的后侧入流、中层径向辐合等信息对大风的预警有明显的预示作用。降水粒子的拖曳作用和飑线的快速移动对地面大风的产生及增幅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 大风 层结不稳定 弓形回波 预警 广东
下载PDF
2015年10月4日佛山强龙卷风灾害过程浅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麦雪湖 炎利军 李兆慧 《广东气象》 2015年第6期6-8,13,共4页
受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影响,2015年10月4日15:28—16:00佛山市出现了强龙卷风并对多个镇街造成严重灾害。通过灾害现场调查、多普勒雷达观测、群众走访、视频影像等资料,综合比对分析龙卷风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次龙... 受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影响,2015年10月4日15:28—16:00佛山市出现了强龙卷风并对多个镇街造成严重灾害。通过灾害现场调查、多普勒雷达观测、群众走访、视频影像等资料,综合比对分析龙卷风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次龙卷风过程发生在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中,发生时的台风中心距离佛山350 km;龙卷风影响时间约为32 min,路径长度为31.7 km,平均时速约为60 km/h,强度达F2级,属于强龙卷,具有"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风力破坏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强龙卷风 台风“彩虹” 佛山市
下载PDF
佛山市X波段双偏振雷达地形遮挡与覆盖面积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戴春容 李兆明 蔡康龙 《广东气象》 2019年第3期59-62,共4页
利用SRTM3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佛山市已建成的4部X波段双偏振雷达进行地形遮挡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三水、顺德雷达在0.5°低仰角遮挡严重,而高明雷达在0.5°低仰角基本没有遮挡。在1.5°仰角除三水还有少量遮挡... 利用SRTM3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佛山市已建成的4部X波段双偏振雷达进行地形遮挡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三水、顺德雷达在0.5°低仰角遮挡严重,而高明雷达在0.5°低仰角基本没有遮挡。在1.5°仰角除三水还有少量遮挡外,其他雷达基本没有遮挡。另外,南海、三水雷达仰角1.8°、2.8°,顺德雷达仰角1.5°、2.5°,高明雷达仰角0.5°、1.5°低层2层仰角组网的扫描数据比较可靠。X波段双偏振雷达总的覆盖面积约为30005km^2,2部雷达共同观测面积为22569km^2,占总覆盖面积的75%,3部雷达共同观测面积为12503km^2,占总覆盖面积的42%,4部雷达共同观测面积为5608km^2,占总覆盖面积的19%。佛山市X波段雷达整体的遮挡率比较低、覆盖面积大、布网情况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与仪器 X波段双偏振雷达 地形遮挡 覆盖面积 佛山市
下载PDF
潮州两次西风带龙卷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14
作者 张晶晶 黄先香 +3 位作者 植江玲 蔡康龙 黄舒婷 顾伯辉 《广东气象》 2023年第4期11-15,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和汕头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比分析广东省潮州市2012年5月13日和2014年5月22日两次西风带系统龙卷过程(简称“5.13”龙卷和“5.22”龙卷)。结果表明:两次龙卷过程都发生在高空槽东移和低层切变线南压、并伴有低空急... 利用常规观测和汕头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比分析广东省潮州市2012年5月13日和2014年5月22日两次西风带系统龙卷过程(简称“5.13”龙卷和“5.22”龙卷)。结果表明:两次龙卷过程都发生在高空槽东移和低层切变线南压、并伴有低空急流的相似天气形势下;但“5.22”龙卷存在有利于强对流风暴发生并增强的前倾槽结构和强低空西南急流。两次龙卷均发生在极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和中等偏弱的深层垂直风切变环境条件下;“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和整层都具有较大湿度的不稳定层结配置都可能产生龙卷。雷达观测上,“5.13”龙卷发生在飑线的弓形回波前缘,无钩状回波特征和中气旋,属于非超级单体龙卷;而“5.22”龙卷发生在超级单体风暴前部的钩状回波顶端,伴有强中气旋,属于超级单体龙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西风带龙卷 高空槽 环境条件 雷达回波 潮州
下载PDF
佛山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系统
15
作者 程银琳 何秋蕊 +2 位作者 陈辰 麦文强 罗环 《海洋气象学报》 2023年第4期84-91,共8页
利用佛山市152个自动气象观测站2012—2020年降水资料,根据强降水范围和性质,研究佛山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主要影响系统。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范围、不同性质的短时强降水时空差异性较大... 利用佛山市152个自动气象观测站2012—2020年降水资料,根据强降水范围和性质,研究佛山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主要影响系统。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范围、不同性质的短时强降水时空差异性较大。局地性、区域性、突发型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4—9月,全市性、增长型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3—10月,持续型短时强降水5—6月发生频次最高。(2)从日变化来看,局地性、区域性呈单峰特征,全市性呈多峰特征,突发型、增长型呈双峰特征,持续型较平稳,06—09时略高,局地性、全市性和增长型短时强降水中分位值日变化较小,区域性、增长型和持续型短时强降水中分位值的日变化较大。(3)极大值出现的时间段也不相同,最大值的短时强降水是一次增长型的区域性过程。(4)空间分布上,局地性短时强降水在佛山西南部和北部发生的频次较高,全市性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的分布与之相反,而区域性短时强降水在西南部发生频次较低,增长型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高于突发型短时强降水,持续型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最低。(5)影响系统占比最大的分别是局地性、突发型短时强降水为副热带高压边缘,区域性、持续型、增长型短时强降水为热带系统,全市性短时强降水为西风槽,而西南低涡在各类中占比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频次 时空分布 影响系统
下载PDF
1822号台风外围佛山龙卷特征与预警发布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彩玲 蔡康龙 +2 位作者 黄先香 李兆明 雷瑛 《广东气象》 2018年第6期41-44,共4页
针对2018年9月17日09:37—10:00出现在佛山的龙卷风进行分析,通过现场灾情调查、报料视频、目击者描述及雷达监测等确定龙卷路径长度约18 km,行进方向为东南向西北偏北,影响时间为23 min,强度达EF2级,属于强龙卷。龙卷发生在台风中心偏... 针对2018年9月17日09:37—10:00出现在佛山的龙卷风进行分析,通过现场灾情调查、报料视频、目击者描述及雷达监测等确定龙卷路径长度约18 km,行进方向为东南向西北偏北,影响时间为23 min,强度达EF2级,属于强龙卷。龙卷发生在台风中心偏东方约460 km处。广州S波段和佛山X波段雷达均探测到产生龙卷的微型超级单体风暴,在龙卷发生前55 min广州雷达能识别出中气旋和TVS。佛山市气象局于9月17日09:00提前37 min发布了三水区龙卷警报,警报内容精细到镇街,并得到佛山各大媒体和公众的大量转发,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 龙卷 多普勒雷达 现场调查 警报 佛山
下载PDF
2018年8月31日广东热带扰动龙卷天气分析
17
作者 李婉仪 黄先香 +4 位作者 叶智明 曾海媚 蔡康龙 植江玲 张晶晶 《广东气象》 2023年第5期6-10,共5页
利用现场灾调资料、Micaps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和广州SA雷达资料等,对2018年8月31日广州番禺龙卷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龙卷发生在14:25前后,路径长度约80 m,最大破坏宽度约52 m,破坏等级为EF1级。龙卷发生在季风低压活动天... 利用现场灾调资料、Micaps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和广州SA雷达资料等,对2018年8月31日广州番禺龙卷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龙卷发生在14:25前后,路径长度约80 m,最大破坏宽度约52 m,破坏等级为EF1级。龙卷发生在季风低压活动天气背景下,中低空西南急流的叠加交汇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龙卷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尺度条件;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深厚的湿层和极低的抬升凝结高度为龙卷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和水汽条件;较大的低空垂直风切变、较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和较大的能量螺旋度,为超级单体风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小尺度涡旋是对流风暴触发的有利中小尺度系统;龙卷产生在微型超级单体风暴中,伴有弱中气旋,龙卷触地前后伴有风暴质心明显下降、中气旋强度增强和直径尺寸明显缩小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龙卷 季风低压 微型超级单体 热带扰动 广东
下载PDF
2014年6月3日佛山龙卷风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先香 炎利军 +2 位作者 植江玲 王硕甫 李兆慧 《广东气象》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利用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气象观测和NCEP再分析等资料,分别从环流背景、物理量特征、中尺度特征等方面,对2014年6月3日广东佛山的龙卷风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的辐合切变及高层的辐散“抽吸”作用为该次强对流风... 利用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气象观测和NCEP再分析等资料,分别从环流背景、物理量特征、中尺度特征等方面,对2014年6月3日广东佛山的龙卷风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的辐合切变及高层的辐散“抽吸”作用为该次强对流风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上干下湿的位势不稳定层结,低层高湿、增温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冷空气南压和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系统提供了触发机制;K、SI、SWEAT、TT等物理量指数清晰地反映出大气的极端不稳定,中等以上强度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以及较强的0—1km低层垂直风切变为龙卷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龙卷等强对流风暴的发展加强与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系统加强有密切关系,珠江三角洲的喇叭口地形以及佛山东南低西北高的独特地理地形条件有利于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系统的形成和加强。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捕捉到该次龙卷过程的中气旋特征,涡旋持续了6个体扫,垂直伸展局限于3km的低层大气,强度达到了中等到强中等气旋,反射率因子图上最强回波达到60dB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龙卷 中气旋 佛山
下载PDF
强台风“纳沙”外围环流引发佛山强雨带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先香 炎利军 +1 位作者 植江玲 余乐福 《广东气象》 2018年第1期19-23,共5页
采用Micaps观测资料、广东省中尺度自动站及广州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2011年登陆强台风"纳沙"外围环流引发的佛山市强降雨带成因。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共同作用使得"纳沙"稳定西北西行;在其外围环流影响下,... 采用Micaps观测资料、广东省中尺度自动站及广州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2011年登陆强台风"纳沙"外围环流引发的佛山市强降雨带成因。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共同作用使得"纳沙"稳定西北西行;在其外围环流影响下,佛山具备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有利动力抬升条件,同时南海到珠江口的水汽输送强烈并在珠江口西侧到粤西存在水汽通量辐合,而东路冷空气的入侵为强降水发生提供了触发机制。中尺度观测表明,对于浅薄的冷空气入侵,河谷地形作为气流通道的作用是明显的。该次过程就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冷空气经北江、东江河谷入侵,与珠江口北上的强盛东南暖湿气流交绥,形成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了强降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强台风“纳沙” 强降水 地形影响 佛山
下载PDF
佛山市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麦玲玲 李彩玲 何秋蕊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2期153-154,156,共3页
文章利用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佛山市8个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站点AQI、PM2.5、O3浓度数据、佛山市自动气象站、国家气象观测气象资料以及华南地区地面和高空天气图资料等,分析气象条件对佛山市空气质量,特别是重污染天气的影响规律,发现影... 文章利用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佛山市8个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站点AQI、PM2.5、O3浓度数据、佛山市自动气象站、国家气象观测气象资料以及华南地区地面和高空天气图资料等,分析气象条件对佛山市空气质量,特别是重污染天气的影响规律,发现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各类污染源污染物的过量排放,而气象条件是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PM2.5 气象扩散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