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信行理论模式在肿瘤科护士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素霞 张莉 +1 位作者 邓伟英 徐敏玲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第9期57-63,共7页
目的了解知信行理论模式在肿瘤科护士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沟通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运用知信行模式,从知识、信念与行为3方面对60名肿瘤科护士进行为期4w的规范化培训,于培训前后评估护... 目的了解知信行理论模式在肿瘤科护士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沟通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运用知信行模式,从知识、信念与行为3方面对60名肿瘤科护士进行为期4w的规范化培训,于培训前后评估护士ACP认知、沟通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培训后肿瘤科护士ACP的认知总分(28.01±2.69)分、沟通态度总分(56.03±2.55)分及沟通自我效能总分(59.72±8.57)分均高于培训前(17.25±4.42)分、(47.27±2.77)分、(53.35±6.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04、6.187、11.734,均P<0.05)。结论运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肿瘤科护士进行培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ACP的认知、沟通态度及自我效能,将有利于推动ACP在临床工作中的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士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知信行理论模式
下载PDF
个案管理师在鼻咽癌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中的临床实践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春兰 李素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师在鼻咽癌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初次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1019例,男661例,女358例,年龄(48.22±12.1)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0例和对照组50...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师在鼻咽癌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初次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1019例,男661例,女358例,年龄(48.22±12.1)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0例和对照组509例。试验组予常规整体护理模式,同时结合个案管理模式,在患者确诊期、治疗期、随访期由专业的个案管理师介入,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连续性照护。对照组在住院期间予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入院时行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每天按医嘱提供疾病相关的治疗及护理,出院前进行出院健康教育等。观察指标:留治率、出院后半年复查率、随访率、患者住院满意度、治疗中断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试验组留治率、出院后半年复查率、随访率、患者住院满意度、治疗中断率分别为80%(408/510)、98%(400/408)、95%(388/408)、100%(200/200)、2%(8/408),对照组分别为68%(346/509)、92%(318/346)、80%(277/346)、95%(190/200)、8%(28/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个案管理模式,个案管理师为患者提供全病程连续性照护,可提高患者及时正确就诊率、留治率、复查率、随访率,降低治疗中断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师 鼻咽癌 常规护理模式 全病程个案管理 临床实践效果
下载PDF
肿瘤个案管理模式在鼻咽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实践效果 被引量:23
3
作者 蒋向玲 陈春兰 +2 位作者 覃惠英 张莉 庞志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9期2274-2279,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个案管理师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在鼻咽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就诊的51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5例。试验组采用肿瘤... 目的探讨肿瘤个案管理师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在鼻咽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就诊的51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5例。试验组采用肿瘤个案管理师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运用个案管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对照组采用门诊入院及复诊的模式,最终试验组227例和对照组189例完成研究。评价2组患者就诊率、既定治疗计划执行率、首次复诊率,并采用M.D.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头部&颈部(MDASI-H&N)评价症状困扰情况(住院当日、放化疗期间、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结果试验组患者就诊率、既定治疗计划执行率、首次复诊率分别为90.20%(230/255)、99.57%(229/230)、98.70%(227/230),对照组分别为78.04%(199/255)、90.95%(181/199)、84.42%(168/19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68、15.207、7.042,P<0.01);试验组干预后3个时间点的症状困扰总体平均值、症状困扰严重程度平均值及症状困扰妨碍生活程度平均值分别为(3.00±0.95)、(2.43±0.16)、(2.03±0.34)、(2.95±0.97)、(2.46±0.12)、(2.11±0.16)、(2.89±0.46)、(2.41±0.33)、(1.99±0.16)分,对照组分别为(3.69±1.51)、(2.82±0.23)、(2.42±0.13)、(3.88±1.39)、(2.87±0.34)、(2.54±0.22)、(3.61±0.75)、(2.72±0.42)、(2.38±0.1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52^-10.372,P<0.01)。结论肿瘤个案管理师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就诊率、既定完成计划率及首次复诊率,保障患者及时得到有效、规范、全程的治疗,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困扰,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个案管理 症状困扰
原文传递
恩度联合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及其对VEGF与VEGFR-2及TSP-1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苏建淳 张国义 +1 位作者 卢秋霞 全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佛山市第一...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晚期(Ⅲ、Ⅳ)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放、化疗,观察组40例采用放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VEGF、VEGFR-2和TSP-1的表达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的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完全缓解(CR)与部分缓解(PR)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Ⅲ~Ⅳ黏膜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及VEGFR-2水平明显降低,TSP-1水平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VEGF及VEGFR-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SP-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Ⅲ、Ⅳ期患者血清中VEGF、VEGFR-2及TSP-1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Ⅳ期患者血清中VEGF及VEGFR-2水平下降幅度、TSP-1水平增高幅度明显大于Ⅲ期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清中VEGF与VEGFR-2呈正相关(r=0.642,P=0.002),VEGF、VEGFR-2与TSP-1呈负相关(r=-0. 389,P<0.001;r=-0. 652,P<0.001)。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疗可获得与常规同步放化疗相同的近期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清中VEGF、VEGFR-2及TSP-1的表达水平,尤其对Ⅳ期患者的疗效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小板反应蛋白-1
下载PDF
miR-124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苏建淳 张国义 +1 位作者 卢秋霞 全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miR-124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2例鼻咽癌患者活检标本,以同期62例慢性鼻咽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miR-124在两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强度与鼻咽癌转移和预... 目的:探讨miR-124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2例鼻咽癌患者活检标本,以同期62例慢性鼻咽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miR-124在两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强度与鼻咽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iR-124低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初治时有转移组miR-124表达量显著低于无转移组(P<0.05);TNM分期Ⅲ-Ⅳ期晚期患者miR-124的表达显著低于Ⅰ-Ⅱ期早期患者(P<0.05);无瘤生存期(DFS)≥3年组患者miR-124表达量明显高于DFS<3年组(P<0.05)。转染miR-124 siRNA显著提高miR-124在人鼻咽癌CNE-1细胞表达水平,能够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P<0.05)。结论:miR-124可能抑制鼻咽癌转移,并对预后有一定影响,其相关分子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微小R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远处转移 预后 机制
下载PDF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嘉朋 陈巨峰 +4 位作者 张国润 冼淡 李金 王磊 张国义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11期718-722,共5页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与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方法选取婴幼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97例,随机分成A、B2组,A组50例,以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进行治疗,...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与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方法选取婴幼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97例,随机分成A、B2组,A组50例,以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进行治疗,B组47例,仅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治疗前后记录瘤体颜色、体积、质地的变化,并完善彩超检查。随访时间为1~12个月。比较2组的疗效差异、显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A组有效率为92.0%(46/50),B组有效率为74.5%(3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治疗时间为4.2个月,B组平均治疗时间为5.5个月,相较于B组,A组治疗显效时间较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1,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普萘洛尔与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血管瘤 婴幼儿 普萘洛尔 马来酸噻吗洛尔 局部治疗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鼻咽癌局部晚期患者颅神经损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建淳 张国义 +1 位作者 卢秋霞 全强 《内科》 2021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鼻咽癌局部晚期(T3、T4)患者颅神经损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鼻咽癌局部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患者(34例)和常规放疗(RT)患者(30例...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鼻咽癌局部晚期(T3、T4)患者颅神经损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鼻咽癌局部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患者(34例)和常规放疗(RT)患者(30例)的颅神经损伤情况、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放疗前,两组患者的颅神经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2年后,IMRT组患者的颅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R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过程中及放疗结束后2个月,IMRT组患者的口干、口腔黏液反应和张口受限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2个月,IMRT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患者乏力、口干、口黏发生率显著低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强调放疗可减轻鼻咽癌局部晚期患者的颅神经损伤,显著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局部晚期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颅神经损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舌静脉畸形的DSA分型及治疗——1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嘉朋 冼淡 +4 位作者 张国润 贺先明 陈巨峰 李金 张国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舌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s,VM)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总结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32例舌VM患者的DSA表现,根据影像学特征将其分为4型,Ⅰ型为无回流型... 目的:探讨舌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s,VM)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总结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32例舌VM患者的DSA表现,根据影像学特征将其分为4型,Ⅰ型为无回流型、Ⅱ型为低回流型、Ⅲ型为高回流型、Ⅳ型为广泛型,依据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无回流型单纯采用平阳霉素进行硬化治疗,低回流型单纯采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硬化治疗,高回流型采用无水乙醇结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硬化治疗,广泛型先按高回流型进行硬化治疗后再结合整形手术切除。统计各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132例病例获得12~41个月随访,平均15.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舌VM明显缩小甚至消失。Ⅰ型8例,有效率100%;Ⅱ型17例,有效率100%;Ⅲ型98例,有效率90.8%;Ⅳ型9例,有效率77.8%。不良反应主要为组织溃烂、坏死,Ⅰ型0例;Ⅱ型1例,发生率5.88%;Ⅲ型16例,发生率16.33%;Ⅳ型7例,发生率77.78%。结论:基于DSA的舌VM分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舌VM中大部分为Ⅲ型病例,Ⅰ型比例最小。经黏膜注射无水乙醇是治疗高回流型和广泛型舌VM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分型 治疗
下载PDF
调强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梁少强 张宁 +6 位作者 陈露斯 张洋 郑镇和 罗伟军 徐韬 吕志倩 李绍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鼻咽癌临床疗效、口腔黏膜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免疫学改变对临床疗效及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鼻咽放...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鼻咽癌临床疗效、口腔黏膜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免疫学改变对临床疗效及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鼻咽放疗1科治疗的200例鼻咽癌患者,两组均先进行常规化学治疗,再进行放射治疗。根据其放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二维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IMRT,随访记录两组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完成放射治疗后参照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织(Radio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分级标准对患者口腔黏膜进行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无区域复发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级、2级、3级、4级口腔黏膜急性反应率分别为8.00%,20.00%,12.00%和7.00%,观察组分别为7.00%,22.00%,15.00%和1.00%,两组患者1级、2级、3级口腔黏膜急性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4级口腔黏膜急性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8+,CD4+/CD8+和CD4+T细胞亚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化学治疗的基础上使用IMRT的效果较常规放射治疗更加显著,可相对减少严重的口腔黏膜急性反应(4级),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口腔黏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的MRI评价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绍恩 梁少波 +3 位作者 张宁 卢瑞梁 赵海 郑镇和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应用MRI评价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对放、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7年间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及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333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行鼻咽部和颈部MRI扫描并经二维、三维放疗或加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 目的应用MRI评价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对放、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7年间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及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333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行鼻咽部和颈部MRI扫描并经二维、三维放疗或加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随访率95.2%。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139例(41.7%),椎前间隙受侵组较未受侵组T分期、临床分期明显增加(X2=90.41、54.03,P=0.000、0.000)。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组与未侵犯组5年总生存率(O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及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FS)分别为58.8%与77.5%(x2=11.95,P:0.000),77.8%与85.0%(x2=2.56,P=0.110)及88.3%与91.8%(X2=1.51,P=0.220)。经N分期调整后两组5年0s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x2=9.93,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椎前间隙受侵不是影响鼻咽癌OS、DMFS、LRFS的预后因素(x2=0.43、0.08、0.00,P=0.512、0.783、0.971)。结论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发生率较高且比未受侵者的OS低,但椎前间隙受侵不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化疗法 椎前间隙受侵 磁共振成像 预后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洋 何少丽 王淑芹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2期1921-1922,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对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确诊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4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压氧联合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组采用高压氧疗法联合药物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对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确诊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4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压氧联合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组采用高压氧疗法联合药物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高压氧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0%(χ2=6.2454,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鼻咽癌放射性脑病,可明显缩小患者的病灶体积,改善甚至消除症状。高压氧是鼻咽癌放射性脑病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作为临床治疗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脑病 高压氧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替吉奥加逆向调强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镇和 罗伟军 梁少波 《当代医学》 2015年第7期132-133,共2页
目的分析替吉奥单药加逆向调强放疗在老年晚期鼻咽癌临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接受治疗的晚期鼻咽癌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IMRT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替吉奥单药+I... 目的分析替吉奥单药加逆向调强放疗在老年晚期鼻咽癌临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接受治疗的晚期鼻咽癌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IMRT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替吉奥单药+IMRT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如贫血、白细胞减少、血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的完全缓解25例,缓解4例,疾病稳定25例,进展6例,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贫血、白细胞减少、血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吉奥单药+IMRT在老年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无显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单药 逆向调强放疗 老年晚期鼻咽癌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简兴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24期190-190,192,共2页
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的效果与特征。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并进行治疗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64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分析对象,并将抽取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析研究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2... 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的效果与特征。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并进行治疗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64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分析对象,并将抽取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析研究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指导,研究组抽取的对象应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防效果等。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鼻咽癌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64%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指导的满意度为78.44%,且研究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其放射性皮肤反应、口腔黏膜炎、呕吐,恶心疲倦和厌食、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分别占5、5、4、0、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指导,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治疗中需要进行护理干预,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鼻咽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并发症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下载PDF
PET-CT图像融合对复发鼻咽癌靶区勾画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洋 张宁 王颖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2期52-53,共2页
目的评价PET-CT图像融合在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单独基于MRI行复发鼻咽癌靶区勾画,之后应用PET-CT和MRI共同制定靶区,以共同制定靶区为主,进行调强放疗。结果按PET-CT和MRI共同制定计划,6例调强放疗患者GT... 目的评价PET-CT图像融合在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单独基于MRI行复发鼻咽癌靶区勾画,之后应用PET-CT和MRI共同制定靶区,以共同制定靶区为主,进行调强放疗。结果按PET-CT和MRI共同制定计划,6例调强放疗患者GTV均较单独应用IMR勾画靶区发生改变,放疗后随访均超过半年,除1例发生鼻咽出血,其余未发生残余及复发。结论利用PET-CT和MRI共同勾画靶区对复发鼻咽癌靶区勾画明显有利,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鼻咽癌 PET-CT 调强放疗 靶区勾画
下载PDF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2
15
作者 温玉玲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静脉血栓护理措施以及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留置PICC鼻咽癌患者90例,依据其临床资料,统计当中静脉血栓的患病例数,进而分析其相关的形成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经研究表明,一共有5例患... 目的探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静脉血栓护理措施以及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留置PICC鼻咽癌患者90例,依据其临床资料,统计当中静脉血栓的患病例数,进而分析其相关的形成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经研究表明,一共有5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占置管总数5.56%。5例患者在血栓发生后,均给予及时的溶栓、抗凝治疗,并在两周以后拔出导管,其中有2例患者在静脉血栓发生后强烈的要求拔管,接着给予其拔管后的延续治疗。最终5例患者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PICC置管血栓形成的因素主要有置管、化疗以及鼻咽癌疾病的因素等,而最有效预防形成血栓的途径就是护理措施、药物治疗以及早期的血栓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静脉血栓 形成因素 护理措施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复发鼻咽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洋 张宁 +2 位作者 陈露斯 李绍恩 梁少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1期56-57,共2页
复发鼻咽癌是难治性恶性肿瘤,既往临床再次治疗失败率较高,且毒副反应较多,作者总结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本科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放疗和化疗治疗复发鼻咽癌1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复发鼻咽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联合放化疗 临床研究 治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难治性恶性肿瘤 2009年
下载PDF
鼻咽癌原发肿瘤MRI横截面最大径的预后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少波 张宁 +3 位作者 李绍恩 卢瑞梁 赵海 郑镇和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评价鼻咽癌原发肿瘤MRI横截面最大径(MDAPPT)的预后价值。方法搜集2005--2007年间初治、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且行鼻咽部和颈部MRI扫描的鼻咽癌患者333例临床资料,在MRI上测量最大径,Logrank法单因素及Cox法多因素分析其与预后... 目的评价鼻咽癌原发肿瘤MRI横截面最大径(MDAPPT)的预后价值。方法搜集2005--2007年间初治、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且行鼻咽部和颈部MRI扫描的鼻咽癌患者333例临床资料,在MRI上测量最大径,Logrank法单因素及Cox法多因素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T1、T2、T3、T4期患者MDAPPT中位数分别为21.2、30.0、38.0、52.3mm。全组MDAPPT≤30、〉30~50、〉50mm患者5年总生存(0S)率分别为81.3%、70.1%、51.5%(P=0.000),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1.3%、70.0%、48.9%(P=0.000),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分别为85.5%、86.5%、67.2%(P=0.000),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率分别为97.7%、91.5%、83.3%(P=0.013)。多因素分析发现MDAPPT是影响PFS、DMFS的预后因素。T3~T4期MDAPPT≤50、〉50mm患者5年OS和PFS及DMFS分别为69.4%、52.2%(P=0.004)和68.0%、49.6%(P=0.001)及84.0%、66.8%(P:0.001)。全组MDAPPT≤30mm患者中T1、T2、T3、T4期的5年LRFS分别为100%、95.8%、96.3%、100%(P=0.643)。结论MDAPPT是影响鼻咽癌PFS和DMFS的预后因素,MDAPPT是鼻咽癌T晚期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不同T分期中MDAPPT小的局部控制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磁共振成像 原发肿瘤横截面最大径 预后
原文传递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简兴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3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的方法及护理干预。方法:对36例应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的患者,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36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的...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的方法及护理干预。方法:对36例应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的患者,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36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的疗程。结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疗后引起放射性脑病的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药物 放射性脑病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初治鼻咽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惠明 《临床护理杂志》 2015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治鼻咽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7月我科住院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在患...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治鼻咽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7月我科住院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2d、治疗后14d、出院前1d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评价。结果两组入院后2d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在治疗后14d和出院前1d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干预组在治疗后14d和出院前1d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显著低于入院后2d。结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初治鼻咽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鼻咽肿瘤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舌癌患者放疗相关心理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淑群 邹颖珊 黄贵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22期3794-3795,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舌癌放疗患者相关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本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舌癌患者,采用历史对照设计方法将本科收治的舌癌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相...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舌癌放疗患者相关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本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舌癌患者,采用历史对照设计方法将本科收治的舌癌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相关量表收集数据,对比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舌癌放疗患者心里状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舌癌放疗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为(65.29±2.01)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5.57±2.96)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30±3.26)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舌癌放疗患者针对性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20.00%比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舌癌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放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 舌癌 放疗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