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防漏膏对降低回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泳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12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在降低回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中应用防漏膏的效果。方法在治疗的回肠造口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治疗时间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按照硬币正反面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38例患者反面为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在降低回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中应用防漏膏的效果。方法在治疗的回肠造口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治疗时间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按照硬币正反面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38例患者反面为对照组,40例患者正面为研究组,手术结束后10 d,对照组采用造口袋预防并发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防漏膏,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造口周围皮肤感染、造口周围性皮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造口袋漏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预防、降低回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性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防漏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 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 防漏膏 改善效果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急腹症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泳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8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急腹症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2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疗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急腹症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2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疗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临床指标(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降钙素原(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比传统手术,对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而言,采用综合疗法更能提高治疗效率,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另外还可提高其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疗法 早期炎性肠梗阻 疗效
下载PDF
SH2B1沉默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烈欢 程龙庆 +4 位作者 彭翔 周永辉 李泳 高亚南 黄上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354-357,362,共5页
目的研究沉默SH2B1基因表达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3-磷酸肌醇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SH2B1 siRNA转染SGC-7901细胞作为研究组,采用国际通用的与所有基因均... 目的研究沉默SH2B1基因表达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3-磷酸肌醇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SH2B1 siRNA转染SGC-7901细胞作为研究组,采用国际通用的与所有基因均无同源序列的non-target siRNA转染作为阴性对照组(NC组),以未经处理的胃癌SGC-790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BC组),48h后收集各组转染成功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H2B1 mRNA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H2B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K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同时检测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aspase-9、PI3K、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SGC-7901细胞SH2B1蛋白及mRNA表达量较BC组和NC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siRNA组SGC-7901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平板克隆形成率较BC组和NC组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C和NC组比较,研究组SGC-7901细胞PI3K、p-AKT蛋白、Ki67及PCNA蛋白呈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9蛋白呈高表达,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SH2B1基因表达可能通过抑制PI3K/ATK信号通路激活,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2B1 胃癌 SGC-790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3-磷酸肌醇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
下载PDF
留置肛管与末端回肠造瘘预防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烈欢 程龙庆 +4 位作者 彭翔 周永辉 李泳 高亚南 黄上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6期165-166,共2页
目的比较留置肛管与末端回肠造瘘预防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中采取留置肛管患者和末端回肠造瘘患者各30例。比较... 目的比较留置肛管与末端回肠造瘘预防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中采取留置肛管患者和末端回肠造瘘患者各30例。比较2组预防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留置肛管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总费用均低于末端回肠造瘘组,住院时间短于末端回肠造瘘组(P <0. 01)。结论留置肛管与末端回肠造瘘预防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效果相当,不存在显著变化特征,但留置肛管治疗方式在血红蛋白下降、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均优于末端回肠造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切除术 吻合口瘘 留置肛管 末端回肠造瘘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烈欢 程龙庆 +4 位作者 彭翔 周永辉 李泳 黄上嘉 高亚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12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6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对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6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性别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瘫综合征组≥60岁、毕Ⅰ吻合方式、术前幽门梗阻、有糖尿病病史及术后贫血等占比均高于无胃瘫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吻合方式(毕Ⅰ)、术前幽门梗阻、有糖尿病病史及术后贫血可能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随访1年,胃瘫综合征组的生存率低于无胃瘫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08,P=0.000)。结论:年龄、吻合方式、术前幽门梗阻、糖尿病病史及术后贫血可能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瘫综合征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非手术治疗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泳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22-24,55,共4页
目的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急腹症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 目的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急腹症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疗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临床指标(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后,观察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传统手术,对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而言,采用综合疗法更能提高治疗效率,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另外还可提高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疗法 早期炎性肠梗阻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疗效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及甲氨蝶呤蓄积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赵莹 王巍 +1 位作者 林奔 伍婧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2期1455-1457,共3页
甲氨蝶呤(MTX)是常用的抗代谢类药物,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叶酸代谢受阻,从而影响DNA合成,导致细胞凋亡。大剂量MTX(HDMTX)指用药剂量超过1.0g/m2,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关键词 大剂量甲氨蝶呤 急性肾功能衰竭 文献复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二氢叶酸还原酶 蓄积 化疗 抗代谢类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