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被引量:23
1
作者 乔建国 尹玉春 +1 位作者 陈义发 裘华德 《华中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15-16,共2页
用coldex聚乙烯酒精水化海绵填塞脓腔接高负压持续全创面封闭式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23例,填塞25次,填塞术后5~7天取出海绵,全部创面肉芽组织新鲜,仅盖以无菌纱布或蝶形胶布拉拢或行二期缝合后伤口愈合.该引流系统能持续清除... 用coldex聚乙烯酒精水化海绵填塞脓腔接高负压持续全创面封闭式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23例,填塞25次,填塞术后5~7天取出海绵,全部创面肉芽组织新鲜,仅盖以无菌纱布或蝶形胶布拉拢或行二期缝合后伤口愈合.该引流系统能持续清除全创面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去除细菌培养基,减少分泌物对创面的刺激;水化海绵能强烈刺激创面的健康肉芽组织形成,利于伤口早期愈合,阻止其转为慢性感染;封闭式引流避免了交叉感染或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感染 化脓性感染 封闭引流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腹部闭合伤的诊断与手术时机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维政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152-115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腹部闭合伤的诊断与手术时机,为提高救治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25例多发伤患者腹部闭合伤的诊治情况。结果 118例腹部闭合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脾切除51例次;脾修补28例次;肝部分...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腹部闭合伤的诊断与手术时机,为提高救治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25例多发伤患者腹部闭合伤的诊治情况。结果 118例腹部闭合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脾切除51例次;脾修补28例次;肝部分切除9例次;肝修补34例次;胃修补9例次;尿道膀胧修补15例次;空、回肠部分切除4例次;空、回肠修补3例次;降、乙状结肠修补、造痰3例次;升、横结肠修补2例次;肠系膜、大网膜修补2例次;胰、12指肠切除1例次;12指肠修补6例次;7例单纯肾挫伤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118例患者中91例脏器损伤破裂合并休克患者行急期手术,手术时间在伤后6 h内进行,其中18例合并脑部大血管损伤患者由两组医生同时手术;27例腹部伤情稳定,无生命危险的患者行择期手术,手术时间为伤后3~7 d;腹部伤痊愈113例,痊愈率为95.76%,死亡5例,死亡率为4.24%;保守治疗的7例患者腹部伤均痊愈,痊愈率为100.00%。结论超声、腹腔穿刺探查及腹部CT检查等在诊断腹部闭合伤中的阳性率较高,可联合使用进行全面诊断,根据多发伤处理原则和处理顺序,根据患者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并兼顾多发伤,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腹部闭合伤 诊断 手术时机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散对急性下肢DVT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霍景山 韩新峰 +2 位作者 吴日钊 庄志浩 陶世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8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散联合尿激酶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 40例急性D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散联合尿激酶行溶栓抗凝治疗,对照组仅用尿激酶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散联合尿激酶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 40例急性D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散联合尿激酶行溶栓抗凝治疗,对照组仅用尿激酶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纤溶酶原活性、D-Dimer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PT、APTT、TT、FI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第14天,研究组的PT、APTT、TT均显著长于对照组,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纤溶酶原活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第14天,研究组的纤溶酶原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散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DVT疗效显著,通过延长凝血时间、激活纤溶酶原等机制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四妙散 深静脉血栓 溶栓 尿激酶
下载PDF
220例微创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陶世明 庄志浩 +1 位作者 吴岷翰 卢彦川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4期266-267,共2页
应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内存记忆弹力环补片(Kugel),经腹股沟韧带中点小切口,置入腹膜前人工分离的袋状间隙,以修补耻骨肌孔的3个缺损。结果本组220例手术时间15~50min,平均33min;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平均4h下地活动;切口疼痛轻微,无... 应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内存记忆弹力环补片(Kugel),经腹股沟韧带中点小切口,置入腹膜前人工分离的袋状间隙,以修补耻骨肌孔的3个缺损。结果本组220例手术时间15~50min,平均33min;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平均4h下地活动;切口疼痛轻微,无皮下血肿、阴囊积液等并发症;住院时间2~7(平均4)d。微创开放式腹膜前疝修补不需解剖腹股沟管,手术简捷,创伤更小,恢复快,是理想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腹膜前 无张力疝修补术
下载PDF
创伤性腹腔间室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
5
作者 刘维政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4-45,62,共3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经验,为类似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8例创伤性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诊治情况,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或开腹减压术,根据伤情和诊断结果... 目的分析创伤性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经验,为类似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8例创伤性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诊治情况,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或开腹减压术,根据伤情和诊断结果分别给予肠修补术或切除等治疗。结果本组18例患者最终治愈16,死亡2例,治愈率88.9%。2例死亡病例中,其中1例为67岁的高龄患者,在行Ⅱ期关腹后再次继发ACS,之后出现心脏骤停死亡;另1例为切口减张病人,因发生肠漏并腹腔感染继发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创伤性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其病情具有危重性与复杂性的双重特点,早期的正确诊断并准确判定其是否需接受开腹减压处理是患者获得成功救治的关键;同时严格遵循损伤控制原则并合理给予妥善的营养支持是改善此类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间室综合征 创伤性 临床诊
下载PDF
腹腔镜下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假性胰腺囊肿
6
作者 陶世明 裘华德 +1 位作者 曾志强 陈务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4-195,共2页
随着腹腔镜在临床的应用和普及,其在腹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佛山市中医院在腹腔镜下以负压封闭引流的方法,治疗了10例假性胰腺囊肿,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关键词 假性胰腺囊肿 负压封闭引流 引流治疗 腹腔镜 佛山市中医院 腹部疾病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DVT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霍景山 韩新峰 +4 位作者 吴日钊 庄志浩 吴岷翰 卢彦川 陶世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尿激酶(urokinase,UK)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急性DVT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此外,研究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尿激酶(urokinase,UK)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急性DVT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此外,研究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尿激酶行溶栓抗凝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尿激酶行溶栓抗凝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通过血管彩超了解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80%(16/20),对照组治愈率为5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治疗明显有效的患者其疼痛减轻所需时间为(4.20±0.83)天,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明显有效患者的疼痛减轻所需时间(5.10±0.9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的患者其疼痛减轻所需时间为(3.20±0.89)天,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的疼痛减轻所需时间(4.00±1.0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患肢肿胀完全消退所需时间为(6.75±1.11)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45±0.7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的患者其患肢肿胀减轻所需时间为(3.75±0.78)天,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的(4.50±0.82)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UK治疗急性DVT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深静脉血栓 溶栓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在胰腺十二指肠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陶世明 庄志浩 +1 位作者 吴岷翰 卢彦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在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23例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发生胰瘘,3例十二指肠瘘,经负压封闭引流治愈各1例,6例再次手术行瘘管空肠吻合治...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在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23例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发生胰瘘,3例十二指肠瘘,经负压封闭引流治愈各1例,6例再次手术行瘘管空肠吻合治愈;无死亡,无腹膜后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严重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和适当的手术,负压封闭引流是充分及高效的引流,能简化控制性手术,防止腹膜后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有效地治疗胰腺或十二指肠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胰腺 十二指肠 损伤
下载PDF
可吸收网包裹创伤脾术后脾血流的超声造影观察
9
作者 陶世明 庄志浩 +4 位作者 吴岷翰 卢彦川 陈务民 霍景山 刘照宏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8期552-555,共4页
目的超声造影观察可吸收网包裹创伤脾术后脾的血流情况,以探讨可吸收网包裹保脾的价值。方法Ⅲ、Ⅳ级脾破裂患者30例,15例行常规手术切除脾脏为切脾组,15例以可吸收微乔网片缝合包裹破裂脾为保脾组;术后第1,2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观测... 目的超声造影观察可吸收网包裹创伤脾术后脾的血流情况,以探讨可吸收网包裹保脾的价值。方法Ⅲ、Ⅳ级脾破裂患者30例,15例行常规手术切除脾脏为切脾组,15例以可吸收微乔网片缝合包裹破裂脾为保脾组;术后第1,2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观测脾脏总面积和显影面积,并检查两组患者血IgG、IgM、CD4、CD8水平。结果术后第1,2周,保脾组超声显示保留的活性脾组织血流信号丰富。超声造影显示脾脏面积均较常规超声显示脾脏面积减小(P<0.05)。与术后第1周比较,术后第2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显示脾脏面积均减小(P<0.05);而超声造影显示脾脏面积占常规超声显示脾脏面积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切脾组比较,保脾组较术后第1,2周IgM和第1周CD4均增高(P<0.05)。30例脾破裂患者均治愈。结论超声造影是观察保脾术后脾血流的最佳方法。微乔网包裹保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脾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脾组织和脾脏的免疫功能;保留的脾脏血流灌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脾破裂 创伤性 保腺 可吸收网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在直肠癌Miles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陶世明 庄志浩 +1 位作者 吴岷翰 卢彦川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r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直肠癌Miles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1年11月48例直肠癌Miles术会阴切口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术后3d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并发盆底腹膜...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r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直肠癌Miles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1年11月48例直肠癌Miles术会阴切口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术后3d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并发盆底腹膜疝再次手术;46例术后7d即拔除引流物,引流口经开放换药或缝合后愈合良好。结论 Miles术会阴切口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清除骶前腔隙积液,加速腔隙的缩小和闭合,避免积液造成的继发感染,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直肠癌 MILES术 会阴切口 切口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