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在肛周脓肿及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兴国 谢长远 +3 位作者 吴明灿 毛立华 马利安 姚伟根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952-955,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肛周脓肿及肛瘘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疑诊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检查组和MRI组,每组40例一般检查组行...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肛周脓肿及肛瘘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疑诊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检查组和MRI组,每组40例一般检查组行超声检查,MRI组进行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对照标准,分析MRI检查对各种类型肛周脓肿、肛瘘的检出率.结果一般检查组肛瘘主管诊断准确率、肛瘘内口诊断准确率、肛门直肠周围脓腔诊断准确率、肛瘘支管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0%(26/40)、70. 0%(28/40),57. 5%(23/40),52. 5%(21/40),MRI 组分别为92.5%(37/40)、77. 5%(31/40),87. 5%(35/40).95.0%(38/40),两组肛瘘主管诊断准确率、肛门直肠周围脓腔诊断准确率、肛瘘支管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9. 054 ,7. 116,8.865,均P <0. 05 ). MRI组手术有效率为67. 5%(27/40),明显高于一般检查组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935 ,P <0. 01)。结论采取MR1对肛周脓肿及肛瘘进行诊断.可以对脓肿与肛瘘的数目、累及范围、具体位置和周围结构关系进行准确判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肛门疾病 脓肿 直肠瘘 诊断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和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坚炯 马利安 李根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673-2677,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辅助性T细胞(Th)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95例结直肠癌术后合并感染性并发症患者为感染组,95例术后未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结直肠癌患...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辅助性T细胞(Th)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95例结直肠癌术后合并感染性并发症患者为感染组,95例术后未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结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 d、7 d晨起空腹外周血,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验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含量及Th1/Th2比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WBC、PCT和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3 d、7 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外周血Th2细胞含量、WBC计数均高于对照组,Th1/Th2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3 d、7 d,PCT、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AUC均>0.80。PCT联合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指标单独诊断相近。结论 PCT和Th1/Th2比值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快速、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Th1/Th2比值 结直肠癌 术后感染性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三种清肠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沈军权 徐焕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29期1723-1728,共6页
目的比较三种肠道准备方法的优劣,进而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快捷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随机将2017-08/2018-01在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接受结肠镜检查105例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服用磷酸钠盐、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聚... 目的比较三种肠道准备方法的优劣,进而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快捷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随机将2017-08/2018-01在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接受结肠镜检查105例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服用磷酸钠盐、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硫酸镁.通过对患者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三种清肠剂的不良反应;由内镜操作医师评价肠道清洁效果及肠道气泡量.结果 A组、C组在肠道清洁方面明显优于B组(P <0.05); A组的不良反应方面明显小于C组(P <0.05), A组与B组、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道气泡方面A、B、C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钠盐、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硫酸镁的清肠效果优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且磷酸钠盐服用液体量少,肠道不良反应轻,应作为临床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钠盐 复方聚乙二醇 硫酸镁 肠道清洁效果
下载PDF
可自行调节挂线在高位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沈军权 徐焕军 周海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66-72,共7页
背景切割挂线仍是目前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治疗过程中需多次紧线直至脱落.传统的紧线方式不但操作过程复杂、患者痛苦,且需要专科器械及专科医师操作,非常不便.可自行调节挂线可解决上述问题.目的探讨可自行调节挂线... 背景切割挂线仍是目前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治疗过程中需多次紧线直至脱落.传统的紧线方式不但操作过程复杂、患者痛苦,且需要专科器械及专科医师操作,非常不便.可自行调节挂线可解决上述问题.目的探讨可自行调节挂线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9-07/2022-06符合入组条件的61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可自行调节挂线的试验组(29例)和传统切割挂线(分次紧线)的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文化程度、疾病性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在治疗方式上均对肛瘘主管进行切割挂线,但术后紧线方式不同:试验组行可自行调节挂线,对照组行传统的切割挂线.比较两组紧线脱落时间、总紧线次数、门诊紧线次数、紧线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方面差异.结果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在手术过程中实行了引流挂线,术后予以剔除.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紧线脱落时间、总紧线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疗效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门诊紧线次数试验组要少于对照组,在平均紧线疼痛程度试验组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可自行调节挂线在紧线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可达到传统切割挂线的效果,但其操作的便捷性优于传统紧线,可以在家完成紧线调节,减少门诊紧线次数,且切割疼痛程度更轻,医疗费用更低,是目前比较适宜的紧线方式,今后可作为一种适宜技术在医共体内、其他基层医院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割挂线 可自行调节挂线 紧线 疼痛
下载PDF
水辅助结肠镜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沈军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22期1162-1166,共5页
水辅助结肠镜较于传统注气法在临床应用中有减轻腹痛程度、提高盲肠插管率、提高结肠腺瘤检出率、提高较大息肉的完整切除率等优势,正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水辅助结肠镜的产生、发展、检查优势、治疗上的应用及存在的不足等... 水辅助结肠镜较于传统注气法在临床应用中有减轻腹痛程度、提高盲肠插管率、提高结肠腺瘤检出率、提高较大息肉的完整切除率等优势,正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水辅助结肠镜的产生、发展、检查优势、治疗上的应用及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辅助结肠镜 注水法 注气法 水下内镜黏膜切除术 水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前后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沈军权 张汝一 +1 位作者 甄运寰 修瑾 《健康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661-664,67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手术及化疗前后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探讨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同时分析手术及化疗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15例CRC患者,均参与CRC根治性切... 目的通过观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手术及化疗前后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探讨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同时分析手术及化疗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15例CRC患者,均参与CRC根治性切除,且术后2周行"5-Fu"为基础的三周方案进行化疗。分别采集患者在术前1天、术后2周、第2次化疗结束后2周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在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比例,并以14例健康者外周血作为对照,对所得结果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CR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6. 92±2. 12)%,显著高于健康组(4. 66±0. 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手术及化疗,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 0. 05)。结论 CRC患者外周血中Treg可能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手术及化疗后机体免疫功能可能仍受抑制,因此是进行生物治疗的最佳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结直肠癌 手术 化疗
下载PDF
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或肛管后深间隙脓肿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严吉夫 李根海 +1 位作者 马利安 徐焕军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分析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或肛管后深间隙脓肿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 7年4月该院收治的坐骨直肠窝脓肿或肛管后深间隙脓肿患者81例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39例,分别采用切开引流、切开... 目的分析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或肛管后深间隙脓肿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 7年4月该院收治的坐骨直肠窝脓肿或肛管后深间隙脓肿患者81例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39例,分别采用切开引流、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6小时肛门疼痛评分、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19.7±6.5)分钟,肛门疼痛评分(2.8±0.7)分,住院时间(3.2±1.2)天;术后发生出血3例(7.1%),尿潴留2例(4.8%);术后3个月肛瘘形成38例(90.5%),脓肿复发4例(9.5%)。观察组:手术时间(27.0±11.6)分钟,肛门疼痛评分(3.0±0.9)分,住院时间(3.4±1.2)天;术后发生尿潴留、出血各2例(各5.1%);术后3个月肛瘘形成4例(10.3%),脓肿复发3例(7.7%)。结论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或肛管后深间隙脓肿效果较好,肛瘘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直肠窝脓肿 肛管后深间隙脓肿 切开引流 挂线术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MMP-2和VEGF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利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结直肠癌86例患者,手术前后MMP-2和VEGF的变化,及在...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结直肠癌86例患者,手术前后MMP-2和VEGF的变化,及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变化。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血清中MMP-2和VEGF水平较正常健康者明显增高(P<0.01),手术后7 d血清中MMP-2和VEGF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在手术前,有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MMP-2和VEGF水平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清中MMP-2和VEGF水平变化与结直肠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疗效判定,评价预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2种引流方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利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和经骶前会阴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7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经腹组)70例和经骶前会阴引流术(经阴组)106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和经骶前会阴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7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经腹组)70例和经骶前会阴引流术(经阴组)106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腹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显著少于经阴组(P<0.05)。经腹组发生切口感染和盆腔感的发生率低于经阴组(P<0.05)。结论与经骶前会阴引流术比较,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引流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痔上直肠黏膜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铁军 周海涛 关蕾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改良术式即痔上直肠黏膜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行RPH改良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2组疗效、手...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改良术式即痔上直肠黏膜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行RPH改良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2组疗效、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痔核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2组手术时间、痔核脱落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PH改良术(痔上直肠黏膜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时间较短,而且治愈效果与传统手术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自动痔疮套扎术 外剥内扎术 疗效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直肠吻合口狭窄8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吉夫 李根海 +1 位作者 马利安 李坚炯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22期13-13,共1页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治疗环状混合痔、三四期脱垂性痔的有效手段,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深受患者及肛肠外科医师的欢迎。我院自2002年完成首例PPH以来,术后发生严重直肠吻合口狭窄8例,经相应治疗恢复满意,报道如下:1...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治疗环状混合痔、三四期脱垂性痔的有效手段,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深受患者及肛肠外科医师的欢迎。我院自2002年完成首例PPH以来,术后发生严重直肠吻合口狭窄8例,经相应治疗恢复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PPH后直肠吻合口狭窄8例,男2例,女6例;年龄34~79岁,中位年龄4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2例,术前有多次痔手术史(包括硬化剂治疗)1例。1.2临床表现8例PPH后出现进行性排便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吻合口狭窄 直肠 硬化剂治疗 中位年龄 环状混合痔 PPH 脱垂性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