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护理工作的“护士+护工”服务模式——基于管辖权视角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姚泽麟 王彦珂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88-97,147,共11页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女性就业的增加、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照料市场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这在医疗护理服务领域的反映便是“护士+护工”的新照料模式。在这种组合中,护士主要负责与医疗相关的护理工作,而护工则主要承担非医疗性的...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女性就业的增加、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照料市场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这在医疗护理服务领域的反映便是“护士+护工”的新照料模式。在这种组合中,护士主要负责与医疗相关的护理工作,而护工则主要承担非医疗性的生活护理工作,且其与护士除了密切的合作,也往往接受后者的指导和管理。由此,护士职业既可以保持支配性,又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那些社会评价较低甚至带有肮脏性质的工作内容。这样一种分工安排确保了护士相比于护工的高阶地位和护工对护士在事实上的从属状态,使护士保有了既定的管辖权。而这根植于护士与护工在体制身份上的差别。这一研究促使我们思考照料市场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照料 护士 护工 管辖权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中的“忒修斯之船” 被引量:5
2
作者 Hans Steinmüller 撒露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109,共3页
近二十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为实现区域旅游创收,西南各地政府兴建起多处含风景区、地方习俗及歌舞表演等形式的旅游景点。以湖北恩施州为例,论述人们在旅游开发中挖掘、打造地方传统文化的创造力。这些文化再造是基于真实性的特... 近二十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为实现区域旅游创收,西南各地政府兴建起多处含风景区、地方习俗及歌舞表演等形式的旅游景点。以湖北恩施州为例,论述人们在旅游开发中挖掘、打造地方传统文化的创造力。这些文化再造是基于真实性的特定内涵及实践活动的正确传承而非消费资本主义的结果。通过借用"忒修斯之船"的理论来探讨旅游真实性问题:假使旧船的每一块木板都被替换,或用旧木板建成一艘新船,到底哪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可以说,文化持续性和真实性在于实践中的正确传承,而非物质材料本身的真实来源。探讨中国旅游活动的真实性问题,重要的是要关注文化传统的正确规范的传承及适宜恰当的旅游体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真实性 文化再造 文化商品化 中国湖北恩施州
下载PDF
可持续城市社区的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慧 莫嘉诗 王斯福 《社会学评论》 2015年第4期68-80,共13页
本文以在昆明的四个社区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居民的视角出发讨论城市社区形成过程中居民的社会关系、公共信任、社区归属感、冲突解决与社会融合问题。通过最基层城市社区的运行和实施情况分析社区管理和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问... 本文以在昆明的四个社区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居民的视角出发讨论城市社区形成过程中居民的社会关系、公共信任、社区归属感、冲突解决与社会融合问题。通过最基层城市社区的运行和实施情况分析社区管理和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该研究是欧盟"城镇化中国:中国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一部分,旨在以整体论的视角反思快速城市化给居民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 居委会 城市规划 社区研究 自下而上
原文传递
民间儒教的窘境生成——论中国农村家屋的空间与道德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石汉 徐菡 《中国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37-55,共19页
过去,大多数华中农村家屋内在正门对面的墙上总设有祭祖神龛和神榜,神榜上用汉字书写"天地君亲师"。神龛和神榜是民间儒教核心道德标准的具体体现。本文将讲述其历史和现状,并描述在日常生活和仪式中神龛是如何标示出空间与道德的中... 过去,大多数华中农村家屋内在正门对面的墙上总设有祭祖神龛和神榜,神榜上用汉字书写"天地君亲师"。神龛和神榜是民间儒教核心道德标准的具体体现。本文将讲述其历史和现状,并描述在日常生活和仪式中神龛是如何标示出空间与道德的中心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祭祖神龛和神榜曾一度被销毁,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毛泽东的画像。当时,虽然民间儒教的道德标准被知识分子和政治家所摒弃,但是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方式却有着民间儒教仪式的影子。毛泽东画像和神榜依旧是空间—道德实践中心延续体的代表。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被改变了的事物只是民间对这一本土实践活动的评价,这一矛盾可能会带来双重的尴尬境地。民间儒教的元素(那些过去曾被强烈否定的东西)给许多农村居民留下了些许尴尬的窘态。更重要的是,现今儒家传统已被视为地方文化遗产得到重塑与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化 儒教文化 亲密 尴尬窘境 毛泽东
下载PDF
民国合作运动与国家权力的共变(1928-1937)
5
作者 陈嘉扬 《新经济》 2023年第9期167-182,186,共17页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运动经历了从地方自下而上发展到中央自上而下的转变,其运作模式随国家权力的变化而变化。建政之初的国民党政权对于发展基础性权力的诉求,促成了合作运动的启动,意图以此种渐进的改良政策替代大革命时期的“农...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运动经历了从地方自下而上发展到中央自上而下的转变,其运作模式随国家权力的变化而变化。建政之初的国民党政权对于发展基础性权力的诉求,促成了合作运动的启动,意图以此种渐进的改良政策替代大革命时期的“农工运动”。而主张合作改良的地方政府官员实际掌控了合作运动的基本原则与发展方式,在限制国家有限参与的原则下,通过合作组织建立起国家进入乡村金融市场、渗透地方产业的制度化渠道。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格局变动,国民党中央通过强制性权力推动合作运动朝向强制与集权的方向发展以服务“安内攘外”的目标。合作社服务于土地分配的改革,并出现兼营化趋势以实现统制经济。合作运动的根本逻辑在于服务国家权力的发展需求,也由此呈现出激进化的趋势,并最终走向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运动 国家权力 基础性权力 强制性权力
下载PDF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对未来的焦虑
6
作者 石瑞 徐腾 张慧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20,共8页
本文探讨的是人们如何控制或试图控制未来的问题。以中国东北的一位老者为例,本文解释了他用以控制未来的两种基本机制:一方面,他运用源于中国宇宙观原则的算命法,通过理解甚至操纵个人与更大的宇宙过程的关系来掌控未来;另一方面,他也... 本文探讨的是人们如何控制或试图控制未来的问题。以中国东北的一位老者为例,本文解释了他用以控制未来的两种基本机制:一方面,他运用源于中国宇宙观原则的算命法,通过理解甚至操纵个人与更大的宇宙过程的关系来掌控未来;另一方面,他也深陷于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复杂人际过程之中,需要卷入与他者的关联来确保某种特定的未来。换句话说,第一种方式是宇宙的、指向世界万物的,而第二种则面向人际关系,并且,在中国,这样的人际关系建基于"分离与重聚"过程的结构性安排,将人们聚合到一个共有的命运。这篇基于中国案例的文章也试图以此探讨一些普遍意义上人的本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认知模式 占卜 命理
原文传递
基督教人类学导论
7
作者 卡奈尔 杨思奇 《宗教人类学》 2014年第1期361-413,共53页
只因为有些事物过于"广为人知",它却并不总是如同它为人所知的那样。——黑格尔 基督教带来了什么不同?基督教使不同时代和地方的人们在理解他们自己和世界时产生了什么差异?基督教在我们对社会进程所提出的种种问题上又引起了什... 只因为有些事物过于"广为人知",它却并不总是如同它为人所知的那样。——黑格尔 基督教带来了什么不同?基督教使不同时代和地方的人们在理解他们自己和世界时产生了什么差异?基督教在我们对社会进程所提出的种种问题上又引起了什么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人类学 导论 社会进程 黑格尔 事物 所知
下载PDF
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研究的方法和中国经验 被引量:19
8
作者 周雨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8,共11页
文章梳理了人类学的伦理研究与动物研究各自的发展脉络,指出在跨物种民族志的框架下,不应该仅仅看到作为符号、功用和价值的动物,更应该注重人与动物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从而去探索二者之间的沟通、情感与伦理。在处理跨物种伦理问题时... 文章梳理了人类学的伦理研究与动物研究各自的发展脉络,指出在跨物种民族志的框架下,不应该仅仅看到作为符号、功用和价值的动物,更应该注重人与动物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从而去探索二者之间的沟通、情感与伦理。在处理跨物种伦理问题时,人类学应该秉持伦理经验主义的立场,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去考察动物的伦理主体性。在当代中国的背景下,这种综合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反思与动物有关的许多经验问题。虽然人类学是经验研究,伦理人类学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秉持伦理中立的态度、对伦理多样性进行呈现与比较,但伦理的研究与经验世界中的伦理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伦理 动物 跨物种民族志 中国经验
原文传递
资本主义文化与批判的危机 被引量:3
9
作者 詹森.希克尔 阿尔萨兰.卡恩 孙海洋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4,共15页
当前,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全球资本主义背后的文化逻辑,它不仅是一种总体化的生活方式,隐性地嵌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还催生出诸如发展的话语、德性商品、消费者行动主义等各种进步主义的政治形式。然而,这些激进的反抗... 当前,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全球资本主义背后的文化逻辑,它不仅是一种总体化的生活方式,隐性地嵌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还催生出诸如发展的话语、德性商品、消费者行动主义等各种进步主义的政治形式。然而,这些激进的反抗行动在强大的资本逻辑霸权和多元文化认同面前不但被彻底地去政治化,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内在冲突与暴力剥夺的关系,同时也耗尽了左翼的批判潜能,使得想象另一个可能的世界成为幻觉。本文一方面概述了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背后的文化逻辑,将其根源追溯至肇始于伯克利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另一方面试图揭示资本主义的逻辑与反资本主义的对抗逻辑在今天所谓的进步主义政治中已趋于合流,异见者已被市场收编,反抗精神也被包装成待售的商品。最后,作者呼吁一种新的进步主义政治,主张同时抓住承认和再分配两大议题,重新将消费与生产连接在一起,认为真正的革命需要一场以全球团结为基础的国际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进步主义政治 发展的话语 反抗精神 文化逻辑
原文传递
反思窥视法——中国乡村民族志中的乡村中心主义与尴尬
10
作者 石汉 杨佳 谭同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59-69,共11页
文章从明恩溥的"窥视法"比喻入手,探讨了中国乡村民族志田野工作中隐含的乡村中心主义与尴尬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乡村中心主义的持续影响,即农村代表"真正的"中国的观点。它将农村和城市割裂开来,并否认农村也有... 文章从明恩溥的"窥视法"比喻入手,探讨了中国乡村民族志田野工作中隐含的乡村中心主义与尴尬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乡村中心主义的持续影响,即农村代表"真正的"中国的观点。它将农村和城市割裂开来,并否认农村也有现代日常生活。若承认如今中国农村也出现了现代日常生活,并且普通百姓清楚乡村中心主义和它的对立面(城市中心主义和现代性),那我们就需要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去处理日常生活中乡村主义和现代主义表述的社会用途与纠葛。文章接着论证了"反思窥视法"正是一种合适的方法。从笔者在湖北省西南部做田野调查遇到的尴尬入手,笔者认为"窥视法"的窘境是一个反思当代中国乡村道德话语与行为日益模糊的好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 乡村中心主义 尴尬 中国
下载PDF
台湾的经济与学习:相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人类学视角
11
作者 石瑞 杨德睿(译) 陈秀琪(译) 《中国研究》 2006年第1期20-37,共18页
近年来,经济学家开始日益关注各种形式的学习——诸如获取与工作有关的先进技术,或学习如何更有效率地玩经济生活的“博弈”——对于经济后果的影响,然而,大多数关于相关主题的经验研究,都是以人为设计的、远离了大部分老百姓经济生活... 近年来,经济学家开始日益关注各种形式的学习——诸如获取与工作有关的先进技术,或学习如何更有效率地玩经济生活的“博弈”——对于经济后果的影响,然而,大多数关于相关主题的经验研究,都是以人为设计的、远离了大部分老百姓经济生活实况的实验为基础.本文通过将晚近的一些关于学习与经济的宏观经济学讨论联系到针对一个台湾家庭的民族志,从人类学的观点对这些讨论进行了一番省思,虽然像这类随机获取的民族志证据不可能真正推翻宏观经济学的论点,但它确实对后者提出了意味深长的问题,并且提示了进一步研究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学习 人类学 宏观经济学 台湾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