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耀辉 胡敬芳 +2 位作者 宋钰 李延生 高国伟 《传感器世界》 2021年第8期1-7,共7页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实现目标自动识别的关键技术,在物联网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无线射频技术的构成、原理及特点等进行介绍,并结合传感器的使用,综合论述了无线射频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研究...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实现目标自动识别的关键技术,在物联网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无线射频技术的构成、原理及特点等进行介绍,并结合传感器的使用,综合论述了无线射频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最后对RFID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射频技术 物联网 传感器 环境监测
下载PDF
基于遥感图像水体识别与检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铭飞 高国伟 +1 位作者 胡敬芳 宋钰 《传感器世界》 2021年第3期9-14,25,共7页
地表水的勘测对于海岸线变化、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水质检测都有重要的意义,借助遥感图像可以快速、反复、精确地获取到地表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文章调研国内外学者在遥感图像水体识别方向的研究成果,简述基于遥感技术的水体识别方法。... 地表水的勘测对于海岸线变化、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水质检测都有重要的意义,借助遥感图像可以快速、反复、精确地获取到地表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文章调研国内外学者在遥感图像水体识别方向的研究成果,简述基于遥感技术的水体识别方法。其中,阀值法通过对水体和背景地物的光谱曲线进行分析,选取适合的阈值进行图像分割,操作简单便利,存在信噪比低、易将水体与背景地物混淆的问题。决策树法和自动提取水体法解决了阈值法的显著缺点,然而很难在精确度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逐渐被用于遥感图像的水体提取,深度学习方法具有优秀的特征提取能力,在提取精度上有很大提升,然而深度学习过度依赖带有标签的样本数据,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样本进行标记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因此,无监督学习对于遥感图像的水体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识别 SAR阁像 阈值法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下载PDF
纸基微流控芯片技术及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洋春 胡敬芳 +3 位作者 肖疏雨 宋钰 李延生 高国伟 《传感器世界》 2021年第8期19-29,共11页
纸基微流控芯片技术是一种以纸张为基底材料,通过喷墨、光刻等技术进行加工的新型微流控技术。纸张具有造价低廉、样品消耗少、简单便携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芯片实验室集成化和微型化的发展。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 纸基微流控芯片技术是一种以纸张为基底材料,通过喷墨、光刻等技术进行加工的新型微流控技术。纸张具有造价低廉、样品消耗少、简单便携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芯片实验室集成化和微型化的发展。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对水环境的污染分析研究备受关注,传统的检测和分析技术不适用于现场快速测定,纸基微流控芯片技术凭借着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便携性等优点在水质检测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微流控基底材料的选择,芯片2D和3D的制作方法,比色法、荧光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用于纸基微流控芯片的检测方法,以及纸基微流控芯片技术在水质检测领域中重金属、富营养化元素和有机污染物检测方面的应用,最后对该技术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朝着集成化、低成本、高灵敏的智能化检测方向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微流控芯片 水质检测 重金属 富营养化元素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水体提取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铭飞 高国伟 +1 位作者 胡敬芳 宋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4,88,共4页
为解决基于遥感图像监测地表水资源变化的问题,在深度学习的框架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出了用于遥感图像水体提取的模型。利用网络爬虫的方式,搜集遥感图像,并通过随机裁剪、数据清洗等方式构建训练、验证和测试数据集。通过对低... 为解决基于遥感图像监测地表水资源变化的问题,在深度学习的框架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出了用于遥感图像水体提取的模型。利用网络爬虫的方式,搜集遥感图像,并通过随机裁剪、数据清洗等方式构建训练、验证和测试数据集。通过对低层语义特征学习提取抽象的高层特征,基于提取的高层特征进行网络模型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水体提取的精读准确率可高达96.28%,从而验证了所提模型对于遥感图像水体提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水体提取
下载PDF
纸基微流控芯片及其水环境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林哲 胡敬芳 +3 位作者 杨洋春 宋钰 李延生 高国伟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143,共11页
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发展水环境污染物快速检测方法,是目前及时有效治理水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纸基微流控芯片(Paper-based microfluidic analytical devices,µPAD)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它具有成本低、制... 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发展水环境污染物快速检测方法,是目前及时有效治理水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纸基微流控芯片(Paper-based microfluidic analytical devices,µPAD)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它具有成本低、制作简单、试剂消耗少、携带方便、环保等特点,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现场快速检测装置“ASSURED”标准。本文综述了µPAD及其水环境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在提升纸基材料性能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讨论了µPAD的制备方法及其改进方案,并总结了几种应用于µPAD流体运动控制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基于µPAD的水环境快速检测方法与传感器构建方法取得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µPAD目前的局限性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微流控芯片 水环境污染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基于纸基印迹预富集的痕量镉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洋春 胡敬芳 +3 位作者 肖疏雨 宋钰 李延生 高国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重金属镉离子(Cd(Ⅱ))是水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纸基印迹预富集的痕量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方法,将离子印迹技术、丝网印刷技术、蜡印法和电化学还原有机结合,合成纸基Cd(Ⅱ)印迹聚合物膜(Cd(Ⅱ)-IIP@paper),获得改... 重金属镉离子(Cd(Ⅱ))是水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纸基印迹预富集的痕量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方法,将离子印迹技术、丝网印刷技术、蜡印法和电化学还原有机结合,合成纸基Cd(Ⅱ)印迹聚合物膜(Cd(Ⅱ)-IIP@paper),获得改性后的纸基电极(rGO/SPCE@paper)。通过优化石墨烯沉积时间、预富集时间、模板离子洗脱时间等实验条件,发现在5~100μg/L浓度范围内Cd(Ⅱ)溶出峰电流与浓度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91μg/L(S/N=3)。结果表明:Cd(Ⅱ)-IIP@paper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将其应用于实际水样中Cd(Ⅱ)的检测,回收率在94.0%~104.4%之间,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离子印迹聚合物 预富集 电化学传感器 水质痕量镉离子检测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水质重金属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耀辉 胡敬芳 +2 位作者 宋钰 李延生 高国伟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21,30,共8页
我国水质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重金属离子,会在农作物体内积累,进而影响人体健康。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系列单片机的水质监测系统,该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主控制器、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传... 我国水质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重金属离子,会在农作物体内积累,进而影响人体健康。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系列单片机的水质监测系统,该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主控制器、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主控制器选用STM32F103RCT6单片机,用于完成对各硬件模块的控制工作,前端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数据的采集,无线传输模块选用的nRF24L01无线射频收发芯片,实现了数据传送到后端的作用。软件部分针对各硬件部分应用C语言完成了相应功能的程序设计,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最后,对设计的检测系统进行了水质重金属Cr(VI)测试分析,检测结果与电化学分析仪CHI660E测试结果相比,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2%,表明该系统的精度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污染 STM32F103系列 水质监测系统 无线射频技术
下载PDF
基于渗透脱水的自动化蛋白质结晶高通量筛选芯片 被引量:2
8
作者 罗娅慧 李刚 +1 位作者 陈强 赵建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78-2183,共6页
构建了一种基于渗透脱水模式的自动进样微流控结晶芯片.该芯片通过真空预脱气将包含蛋白质和结晶剂的液滴自动分配至结晶微腔阵列中,然后利用集成的一排包含不同浓度盐溶液的透析管道,通过渗透脱水方式经一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实... 构建了一种基于渗透脱水模式的自动进样微流控结晶芯片.该芯片通过真空预脱气将包含蛋白质和结晶剂的液滴自动分配至结晶微腔阵列中,然后利用集成的一排包含不同浓度盐溶液的透析管道,通过渗透脱水方式经一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实现液滴的逐渐浓缩,使之趋于过饱和状态,进而形成结晶.此芯片可一次筛选较宽范围的过饱和状态,实现蛋白质结晶的快速优化.利用模式蛋白溶菌酶的结晶实验验证了该芯片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进样 高通量筛选 渗透脱水 蛋白质结晶
下载PDF
数字气压传感器的一种高效标定和补偿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亮 杜利东 +1 位作者 赵湛 卫克晶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4-47,共4页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受制造工艺和测量环境的影响,其输出大都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鉴于此,传感器需要准确地标定测试和温度补偿,首先制作一种带有高精度AD和微处理器的数字气压传感器,用它采集数据;然后分析测试...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受制造工艺和测量环境的影响,其输出大都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鉴于此,传感器需要准确地标定测试和温度补偿,首先制作一种带有高精度AD和微处理器的数字气压传感器,用它采集数据;然后分析测试设备,确定采用恒压变温的标定方案,它不仅效率高,而且能准确反映传感器的温度和输出特性;最后用最小二乘算法在微处理器上实现温度补偿,补偿后传感器的输出精度满足了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标定测试 温度补偿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高精度硅压阻式气压传感器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晓宇 张萌颖 +1 位作者 杜利东 赵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4期97-99,共3页
为了消除环境温度对硅压阻式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大幅提升硅压阻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将传感器芯片与热源和测温原件封装在一起,通过控制加热的方式使传感器工作在恒定50℃的环境中,对传感器进行线性标定和测试。结果显示:在-45~45℃环境下... 为了消除环境温度对硅压阻式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大幅提升硅压阻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将传感器芯片与热源和测温原件封装在一起,通过控制加热的方式使传感器工作在恒定50℃的环境中,对传感器进行线性标定和测试。结果显示:在-45~45℃环境下,600~1 100 h Pa量程内气压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小于0.3 h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压阻式气压传感器 芯片加热 PID控制 温度补偿
下载PDF
几种基于MEMS的纳米梁制作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科峰 于海涛 +3 位作者 杨永亮 杨恒 李昕欣 王跃林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71-1976,共6页
特征尺度在纳米量级的梁结构是多种纳机电器件的基本结构.提出了几种基于MEMS技术的纳米梁制作方法,通过利用MEMS技术中材料与工艺的特性实现单晶硅纳米梁的制作.在普通(111)硅片上,利用各向异性湿法腐蚀对(111)面腐蚀速率极低的特性,... 特征尺度在纳米量级的梁结构是多种纳机电器件的基本结构.提出了几种基于MEMS技术的纳米梁制作方法,通过利用MEMS技术中材料与工艺的特性实现单晶硅纳米梁的制作.在普通(111)硅片上,利用各向异性湿法腐蚀对(111)面腐蚀速率极低的特性,通过干法与湿法腐蚀相结合制成厚度在100nm以下的纳米梁.该方法不使用SOI硅片,有效控制了成本.在(100)SOI硅片上,通过氧化减薄的方法得到厚度在100nm以下的多种纳米梁,由于热氧化的精度高,一致性好,该方法重复性与一致性均较好.在(110)SOI硅片上,利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特性以及(110)硅片的晶向特点,制作宽度在100nm以下的纳米梁,梁的两个侧面是(111)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纳米梁 各向异性腐蚀 纳米谐振器
下载PDF
基于PDMS的人工视网膜神经微电极阵列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壮晖 李刚 +2 位作者 周洪波 张华 赵建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31-1736,共6页
为了利用柔顺性材料实现电极位点与靶细胞的良好接触,同时保证微电极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电极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硅基表面沉积金属层、光刻图形化以及电镀形成电极基本结构,然后通过PDMS浇注、湿法刻蚀、... 为了利用柔顺性材料实现电极位点与靶细胞的良好接触,同时保证微电极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电极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硅基表面沉积金属层、光刻图形化以及电镀形成电极基本结构,然后通过PDMS浇注、湿法刻蚀、释放以及键合完成基于PDMS微电极制作.其中,微电极绝缘层制作和电极位点暴露采用浇注PDMS并结合外力夹压固化和PDMS湿法刻蚀来实现.使用该方法制作的PDMS电极,结构稳定、可靠性好,具有良好的贴附性.同时,通过SEM和阻抗测试对所制作的微电极进行了表面形貌和电学性能的测试和评价.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方法制作的PDMS微电极,电化学阻抗降低了近60%(频率1 kHz处),基于该方法制作的PDMS微电极在力学和电学性能方面均具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 聚二甲基硅氧烷 电镀 人工视网膜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基于离子束刻蚀的纳米沟道制备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明甫 焦继伟 +4 位作者 包晓清 冯飞 杨恒 李铁 王跃林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A期1462-1465,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基于MEMS工艺中离子束刻蚀的纳米沟道制备技术,通过研究离子束刻蚀微米级线条时,离子束刻蚀角度与刻蚀的轮廓形状之间的关系,在2μm线条内刻蚀出纳米沟道所需要的掩模图形,并结合KOH的各向异性腐蚀,成功获得了纳米沟道... 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基于MEMS工艺中离子束刻蚀的纳米沟道制备技术,通过研究离子束刻蚀微米级线条时,离子束刻蚀角度与刻蚀的轮廓形状之间的关系,在2μm线条内刻蚀出纳米沟道所需要的掩模图形,并结合KOH的各向异性腐蚀,成功获得了纳米沟道阵列。在两种不同的离子束刻蚀条件下,在2μm图形内分别制备出单纳米沟道和双纳米沟道,最小宽度可达44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机械系统纳米沟道 离子束刻蚀
下载PDF
基于碳膜的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加工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壮晖 周亮 +3 位作者 张华 李刚 金庆辉 赵建龙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为了实现长期安全有效的神经电刺激,避免电极腐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解光刻胶形成碳膜作为导电材料的柔性视网膜神经微电极阵列.首先,通过高温热解图形化的光刻胶形成导电碳膜,然后利用光敏性聚酰亚胺(Durimide 7510)作为基底材料,... 为了实现长期安全有效的神经电刺激,避免电极腐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解光刻胶形成碳膜作为导电材料的柔性视网膜神经微电极阵列.首先,通过高温热解图形化的光刻胶形成导电碳膜,然后利用光敏性聚酰亚胺(Durimide 7510)作为基底材料,通过光刻结合转膜、键合和牺牲层腐蚀技术,实现了具有柔性特征的碳膜神经微电极阵列.实验结果显示这种碳膜电极的电荷存储能力达到6.625 mC/cm2,是金电极的12.4倍,显示了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电荷注入能力,有利于其长期植入和安全有效地工作,可应用于新一代人工视网膜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微电极 碳膜 电化学稳定性 人工视网膜
下载PDF
一种FIB刻蚀结合KOH腐蚀的制造纳米梁的新方法
15
作者 成海涛 杨恒 王跃林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常规的通过干法刻蚀制作纳米梁的方法会不可避免地在梁上引入晶格损伤层。本文提出一种制造无晶格损伤层纳米梁的新工艺方法。在常规光刻后,辅助利用FIB(聚焦离子束)刻蚀修改硅梁中部上方的SiO2掩模。根据单晶硅的材料和工艺特点,通过KO... 常规的通过干法刻蚀制作纳米梁的方法会不可避免地在梁上引入晶格损伤层。本文提出一种制造无晶格损伤层纳米梁的新工艺方法。在常规光刻后,辅助利用FIB(聚焦离子束)刻蚀修改硅梁中部上方的SiO2掩模。根据单晶硅的材料和工艺特点,通过KOH各向异性腐蚀,硅梁两侧壁与硅片表面垂直,并自停止为(111)面。自停止面自校正地沿<112>晶向自硅梁中部向两端扩展,直至硅梁成型。经过冷冻干燥,最终在(110)SOI硅片上制得了宽度为112nm的单晶硅纳米梁。自校正的腐蚀方式提升了工艺稳定性,并且由于结合利用了湿法腐蚀和FIB技术,此工艺方法具有无晶格损伤层、工艺重复性好、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梁 各向异性腐蚀 FIB
原文传递
迭代法重建平板光波导折射率分布
16
作者 郝寅雷 吴亚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6-730,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重建渐变折射率平板光波导折射率分布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数值法求解亥姆霍兹方程,从光波导的低阶模开始采用迭代法顺次对各个模式对应的“转折点”位置进行校正,并多次重复迭代以消除“转折点”外折射率分布的变化对相... 提出了一种用于重建渐变折射率平板光波导折射率分布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数值法求解亥姆霍兹方程,从光波导的低阶模开始采用迭代法顺次对各个模式对应的“转折点”位置进行校正,并多次重复迭代以消除“转折点”外折射率分布的变化对相应模式“转折点”位置的影响。借助WKB近似原理说明了这种方法迭代过程中“转折点”坐标的收敛性。对折射率按照指数规律变化的平板光波导的折射率分布重建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克服了WKB法固有的缺陷,即忽略模式“转折点”外折射率分布对相应模式传输常量的影响和“转折点”处相移的不确定性,因而比逆WKB法具有更好的自洽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波光学 光波导 折射率分布 重建 迭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