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鼠疫疫源地蚤类DNA条形码分析
1
作者 郭丽民 席进孝 +3 位作者 王世明 付国明 安君胜 贡保扎西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将DNA条形码技术应用到蚤类鉴定中,提高甘肃省鼠疫监测质量。方法在甘肃省鼠疫疫源地4个县(区)采集57份蚤类样本,PCR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I)基因片段,PCR产物进行测序;序列进行比对,采用Mega 7.0软件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 目的将DNA条形码技术应用到蚤类鉴定中,提高甘肃省鼠疫监测质量。方法在甘肃省鼠疫疫源地4个县(区)采集57份蚤类样本,PCR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I)基因片段,PCR产物进行测序;序列进行比对,采用Mega 7.0软件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测得4科9属11种57条COI基因序列。发现种内遗传距离为0~1.8%,种间遗传距离为12%~25%;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进化树显示所有蚤类COI序列形成11个单一分支,种间分支明显。结论 DNA条形码能够用于甘肃省鼠疫疫源地蚤类的分子鉴定,克服形态学鉴定方法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 DNA条形码
原文传递
会宁地区2011-2020年鼠疫监测分析
2
作者 陈贡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1年第3期217-218,共2页
会宁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属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1962年7月30日在会宁县刘寨乡东河村黑窑洞发生第一例肺鼠疫病例;1963年从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至今全疫区共剖检113886只,检菌4株,判定疫点3处。... 会宁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属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1962年7月30日在会宁县刘寨乡东河村黑窑洞发生第一例肺鼠疫病例;1963年从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至今全疫区共剖检113886只,检菌4株,判定疫点3处。蚤类中共分离鼠疫菌4株,其中方形黄鼠蚤3株,阿巴盖蚤1株。为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针对性开展鼠疫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自然疫源地 鼠疫监测 方形黄鼠蚤 鼠疫菌 阿拉善黄鼠 疫情动态 会宁县 主要宿主
原文传递
甘肃省鼠疫流行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安君胜 李旭娟 +1 位作者 段文科 王晓伟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9年第6期36-38,61,共4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鼠疫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甘肃鼠疫及其防治(1958-1980)》、甘肃省人间鼠疫疫情及历年鼠疫监测总结等资料,按《鼠疫诊断标准》WS 279-2008诊断鼠疫病例,以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噬菌... 目的了解甘肃省鼠疫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甘肃鼠疫及其防治(1958-1980)》、甘肃省人间鼠疫疫情及历年鼠疫监测总结等资料,按《鼠疫诊断标准》WS 279-2008诊断鼠疫病例,以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噬菌体裂解试验和动物实验四步检验方法检验鼠疫菌。结果1958-2018年全省9个县发生人间鼠疫32起71例、死亡44例,病死率为61.43%;其中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发生21起、发病31例、死亡25例,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发生1起、发病26例、死亡11例,民乐县、肃州区和甘州区非鼠疫疫源地发生10起14例、死亡8例;动物间鼠疫检出鼠疫菌主要在6-8月,除1968年、1979-1981年未检出鼠疫菌外,其余年度均检出菌,共计2023株,年均检出鼠疫菌34株,菌株主要来源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占全省检菌数的98.27%。结论甘肃以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流行为主,动物间鼠疫流行几乎连年不断,约十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人间鼠疫流行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强《甘肃省鼠疫预防和控制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强区域间、部门间联防联控,夯实鼠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医务人员全员培训、灭獭灭蚤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加强牧羊犬作为传染源的科学研究,探索更有效的预防策略;引进新的检测方法并采取更有效的监测,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动物间疫情动态,做好突发人间疫情的应急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 鼠疫菌
原文传递
甘宁阿拉善黄鼠鼠疫动物病流行特征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袁世忠 郭鹏 +2 位作者 吴进荣 师珍 安君胜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6-148,共3页
该疫源地为一块独立的自然疫源地,面积2286.4km^2属典型的黄土高原西部丘陵干草原景观。主要宿主为阿拉善黄鼠,主要媒介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鼠疫菌为黄土高原A、B型。疫源地空间结构上分集中地段(核心)和相对分散地段。鼠疫动物病的... 该疫源地为一块独立的自然疫源地,面积2286.4km^2属典型的黄土高原西部丘陵干草原景观。主要宿主为阿拉善黄鼠,主要媒介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鼠疫菌为黄土高原A、B型。疫源地空间结构上分集中地段(核心)和相对分散地段。鼠疫动物病的流行呈长期性和间断性表现,大流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黄鼠密度和鼠体蚤指数的变化在一定年际中呈急剧回升的征象。对策与措施应为:认真扎实地做好在核心区地段的重点监测,并重视和开展反映微观因素的观察研究;对鼠疫动物病的流行进行预测报的同时,加强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阿拉善黄鼠 流行病 对策
下载PDF
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郭鹏 安君胜 权国玺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0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通过对甘宁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45年动物间鼠疫流行监测材料的统计分析研究,为今后该疫源地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现代流行病学研究新理论、新方法。结果在该疫源地内共发现哺乳类动物30种,阿拉善黄鼠为主要宿主;发现蚤... 目的通过对甘宁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45年动物间鼠疫流行监测材料的统计分析研究,为今后该疫源地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现代流行病学研究新理论、新方法。结果在该疫源地内共发现哺乳类动物30种,阿拉善黄鼠为主要宿主;发现蚤类59种(亚种),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主要传播媒介;45年中有4次动物间鼠疫流行,9个年份检出鼠疫菌159株,23个年份检出阳性血清488份。检菌及阳性血清出现的时间仅限于主要宿主地面活动的3~9月,流行高峰出现在5~6月,流行时阿拉善黄鼠平均密度在(3.26±1.11)只/hm2。疫源地核心地带位于海原县境内月亮山与南华山之间。结论认为现阶段的疫情监测能够有效地阻止人间鼠疫的发生,也能在人类不幸受到感染时加以及时处理。但从疫源地动物间鼠疫的监测效果上分析,仍然不能尽如人意。针对该疫源地的特殊性,在以往监测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动物间鼠疫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规律性,加强疫源地内鼠疫联防组织的监督作用,重新规定细化监测方案,扩大流动监测规模,提高其先期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黄鼠 动物间鼠疫 流行病学 分析与研究
原文传递
甘肃会宁县45年鼠疫疫情回顾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权国玺 陈贡 《地方病通报》 2009年第3期50-51,共2页
目的了解会宁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情状况,预测流行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方法按照《鼠疫监测方案》和《动物鼠疫监测标准》的要求,在自然疫源地内进行连续45年人、鼠间疫情监测,开展鼠密度、媒介昆虫调查、鼠疫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 目的了解会宁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情状况,预测流行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方法按照《鼠疫监测方案》和《动物鼠疫监测标准》的要求,在自然疫源地内进行连续45年人、鼠间疫情监测,开展鼠密度、媒介昆虫调查、鼠疫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回顾历年监测资料,1962~1963年检出鼠疫菌8株,其中阿拉善黄鼠3株,沙狐1株,方形黄鼠蚤3株,阿巴盖新蚤1株。1975~1997年检出阳性血清42份,滴度在1:20~1:320。1990~2005年黄鼠密度波动在0.55~2.23只/hm^2,2006年开始逐年下降,2008年黄鼠密度平均0.28只/hm^2。鼠密度降低与黄鼠的最适栖息生境人为开发、自然退化及气候因素密切相关。结论会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间疫情呈流行-间歇-静息状态,在鼠疫菌自然保存机理不清楚的情况下,加强监测、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是目前鼠防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防治现状 分析
原文传递
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蚤类组成及区系分布 被引量:4
7
作者 郭鹏 安君胜 王晓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通过对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所获蚤类进行整理,为鼠疫防治提供蚤类流行病学信息。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描述研究方法,按《中国动物志.昆虫纲.蚤目》对该疫源地内蚤类组成系统整理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 目的通过对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所获蚤类进行整理,为鼠疫防治提供蚤类流行病学信息。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描述研究方法,按《中国动物志.昆虫纲.蚤目》对该疫源地内蚤类组成系统整理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内共发现蚤类62种(亚种),隶属7科26属;根据行政区划在各县(区)疫源地内广泛分布的蚤有6种(亚种),各行政区间特有蚤种为海原县4种,西吉县1种,平川区3种,会宁县15种。结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最常见,数量稳定,检菌率高,无论在鼠体、洞口洞干、窝巢中均占优势,是该疫源地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的主要传播媒介,该蚤还在其它鼠类和鸟类体表寄生;特别是鸟类寄生蚤的交换,在传播鼠疫中有着极其重要意义,是研究鼠疫动物流行病学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黄鼠 疫源地 蚤类组成 区系分布
原文传递
甘肃黄鼠疫源地鼠疫宿主动物致病性耶尔森菌调查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大琴 席进孝 +10 位作者 段然 景怀琦 春花 黄燕妍 王利 张晨 戎宾国 展东辉 冯甲贵 师占文 安君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4-667,共4页
目的了解甘肃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内鼠疫宿主动物致病性耶尔森菌感染状况,为探索该疫源地鼠疫流行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8年现场采集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会宁县、平川区鼠疫宿主动物阿拉善黄鼠及花鼠、大仓鼠、沙土鼠、子午沙鼠、... 目的了解甘肃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内鼠疫宿主动物致病性耶尔森菌感染状况,为探索该疫源地鼠疫流行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8年现场采集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会宁县、平川区鼠疫宿主动物阿拉善黄鼠及花鼠、大仓鼠、沙土鼠、子午沙鼠、中华鼢鼠、小灰鼠、达乌尔鼠兔、小家鼠、灰仓鼠的回盲部及内容物、舌根部、血清标本,分别进行耶尔森菌分离及鼠疫F1抗体的检测。结果会宁县共采集阿拉善黄鼠及花鼠、大仓鼠、沙土鼠、子午沙鼠、中华鼢鼠舌根部标本274份,未检出耶尔森菌,回盲部及内容物标本275份,检出1株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其毒力型别为(ail-ystA-ystB+yadA-virF-rfbc-),检菌率为0.18%;平川区共采集阿拉善黄鼠及沙土鼠、子午沙鼠、中华鼢鼠、小灰鼠、达乌尔鼠兔、小家鼠、灰仓鼠舌根部标本213份,回盲部及内容物标本219份均未检出耶尔森菌。阿拉善黄鼠血清312份,鼠疫F1抗体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甘肃黄鼠疫源地鼠类肠道内可能存在耶尔森菌群,检出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地点与阿拉善黄鼠鼠疫菌的地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 致病性耶尔森菌 调查分析
下载PDF
甘宁1962-2019年阿拉善黄鼠疫源地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安君胜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1年第1期41-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甘宁阿拉善黄鼠疫源地鼠疫流行特征,为制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整理1962-2019年监测资料,建立联防区Excel监测数据库,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甘宁阿拉善黄鼠疫源地2005-2019年用一... 目的探讨甘宁阿拉善黄鼠疫源地鼠疫流行特征,为制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整理1962-2019年监测资料,建立联防区Excel监测数据库,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甘宁阿拉善黄鼠疫源地2005-2019年用一日弓形夹法监测疫源地总面积14197 hm^(2),捕获黄鼠7744只,平均黄鼠密度为0.55只/hm^(2);5 m夹线法监测小型鼠371787夹次,捕获小型鼠4962只,捕获率为1.33%,隶属2目5科10属15种;梳检各类动物38552只,带蚤动物24476只,平均染蚤率63.49%,获蚤58138匹,平均总蚤指数为1.51。所获蚤经鉴定分类隶属4科9属13种,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探黄鼠有效洞55579个,带蚤洞7018个,平均染蚤率12.67%,获蚤11737匹,平均总蚤指数为0.21。1962-1991年甘宁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共分离出鼠疫菌163株,1992-2019年未分离出鼠疫菌;1974-2004年甘宁阿拉善黄鼠疫源地用IHA共检测主要宿主血清197065份,检出阳性血清463份,滴度为1∶20~1∶2560,2005年后再未检出阳性血清。结论甘宁阿拉善黄鼠疫源地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动物鼠疫流行猛烈,并引发人间鼠疫流行。进入80年代动物鼠疫流行逐渐减弱,目前呈基本控制状态,但有重新活跃的迹象。景观变化,植被向好发展影响小型鼠群落结构和分布;交通日趋变利,人口流动频繁,非法猎捕、贩运疫源动物的行为加剧了突发性鼠疫疫情和输入性鼠疫疫情的风险;应加大动物鼠疫流行线索调查,加强鼠防知识宣传和人员培训,提高人间鼠疫快速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黄鼠 疫源地 疫情监测
原文传递
会宁县城乡医务人员鼠疫防治知识测试分析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晓宏 王芳一 冯甲贵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0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为了掌握本县城乡两级医务人员对鼠疫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为本县鼠疫防治、应急、科学监测、有效预防人间鼠疫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每个医疗单位公共卫生科、发热门诊人员,随机抽取4人,进行鼠疫防治知识培训前的测试。结果测... 目的为了掌握本县城乡两级医务人员对鼠疫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为本县鼠疫防治、应急、科学监测、有效预防人间鼠疫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每个医疗单位公共卫生科、发热门诊人员,随机抽取4人,进行鼠疫防治知识培训前的测试。结果测试的医务人员136人,及格人数48人,及格率是35.29%。参加的单位7个其中2个单位的及格率是0%,1个单位的及格率是100%。测试问题中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鼠疫在《传染病防治法》中是分类(94.12%)回答正确率最低的是:鼠疫诊断标准(47.05%)。结论开展医务人员对鼠疫防治知识培训和测试,是相当有必要的,对有效提高鼠疫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鼠疫监测网.有效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鼠疫防治知识 测试 思考
原文传递
甘肃会宁县阿拉善黄鼠疫源地鼠洞土壤金属元素含量和动物鼠疫疫情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大琴 倪霞 +8 位作者 何爱伟 王平贵 苗克军 安文静 苟军霞 安君胜 马明辉 赵琦 席进孝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5-239,267,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会宁县阿拉善黄鼠疫源地鼠洞土壤8种金属元素含量和动物鼠疫疫情的关联性。方法2020年、2021年夏、秋季采集会宁县黄鼠疫源地的历史疫点的6个样地及非历史疫点的3个样地黄鼠活动洞内土壤,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测定元素... 目的调查分析会宁县阿拉善黄鼠疫源地鼠洞土壤8种金属元素含量和动物鼠疫疫情的关联性。方法2020年、2021年夏、秋季采集会宁县黄鼠疫源地的历史疫点的6个样地及非历史疫点的3个样地黄鼠活动洞内土壤,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测定元素空心阴极灯测量土样中8种金属元素铅(Pb)、镉(Cd)、铬(Cr)、铜(Cu)、锰(Mn)、铁(Fe)、锌(Zn)、钙(Ca)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会宁县9个样地的黄鼠活动洞内土壤中8种金属元素中的钙(Ca)含量最高、其次为铁(Fe)含量。历史疫点样地与非历史疫点样地金属元素铜(Cu)、锌(Zn)、钙(C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铜(Cu)、锌(Zn)含量历史疫点样地均高于非历史疫点样地,钙(Ca)含量则非历史疫点样地均高于历史疫点样地。历史疫点各样地黄鼠活动洞内土壤中8种金属元素含量比较,铬(Cr)(H=11.532,P<0.05)、锰(Mn)(H=15.043,P=0.01)、锌(Zn)(H=11.541,P<0.05)、钙(Ca)(H=11.305,P<0.05)元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铅(Pb)、镉(Cd)、铜(Cu)、铁(Fe)元素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一地点2021年铁(Fe)元素含量较2020年增加了1.02倍,2021年铜(Cu)元素含量较2020年下降了1/50。历史疫点各样地黄鼠活动洞内土壤中的铅(Pb)元素的含量和锰(Mn)元素含量呈正相关(r=0.829,P<0.05),与锌(Zn)(r=-0.886,P<0.05)、钙(Ca)(r=-0.852,P<0.05)元素含量呈负相关,锰(Mn)元素的含量和锌(Zn)元素含量呈负相关(r=-0.886,P<0.05),其他元素含量之间均无相关性。历史疫点动物间疫情发生年次数与铁(Fe)元素含量呈正相关(r=0.442,P<0.05),发生动物间鼠疫疫情年次越多,铁含量越高。结论甘肃会宁县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动物间疫情发生与多数金属元素含量有关联,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含量比例需要进一步长期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黄鼠疫源地 鼠疫 土壤 金属元素
下载PDF
2010年甘宁阿拉善黄鼠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安君胜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1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监测结果,探讨防控对策。方法按《鼠疫联防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宿主、媒介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结果捕获动物2目6科10属12种,黄鼠为优势种,平均密度为0.30只/hm2;采集蚤类4科6属12种,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黄... 目的分析监测结果,探讨防控对策。方法按《鼠疫联防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宿主、媒介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结果捕获动物2目6科10属12种,黄鼠为优势种,平均密度为0.30只/hm2;采集蚤类4科6属12种,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黄鼠体蚤指数为1.50,染蚤率为60.20%;细菌学培养和血清学检验未检出阳性。结论该疫源地动物间鼠疫处于相对静息状态,但针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该疫源地的特殊性,鼠疫对疫区乃至周围人群的危害性依然存在;应密切联防协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网络,提高鼠疫控制应急反应能力和鼠疫处理工作能力;重新细化监测方案,扩大流动监测规模,提高先期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监测 分析
原文传递
1962-2022年会宁县黄土高原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分析
13
作者 冯浩江 安君胜 +1 位作者 吴兴隆 冯甲贵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分析1962-2022年会宁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结果,为鼠疫防控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并建立1962-2022年鼠疫疫源地调查信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疫源地调查共发现啮齿类动物14种,阿拉善黄鼠为优势种.共调查小型啮齿类... 目的分析1962-2022年会宁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结果,为鼠疫防控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并建立1962-2022年鼠疫疫源地调查信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疫源地调查共发现啮齿类动物14种,阿拉善黄鼠为优势种.共调查小型啮齿类动物1673只,隶属3科6属8种,主要为子午沙鼠.共采集鉴定蚤类5种183290匹,隶属7科23属,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该地区绝对优势种.1962、1963年2年次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共分离出鼠疫菌8株;被动血凝试验有5年次检出阿拉善黄鼠阳性血清92份.结论近年来动物间鼠疫处于静息状态,未来应密切关注景观变化对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鼠传疾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自然疫源地 鼠疫调查
下载PDF
会宁县鼠疫防治简况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芳一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19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目的分析会宁县鼠疫防治现状,进一步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归纳整理,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果会宁县1962年发生人间肺鼠疫流行,共发病30例,死亡15例。1962~1963年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分离出8株鼠疫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出阳... 目的分析会宁县鼠疫防治现状,进一步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归纳整理,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果会宁县1962年发生人间肺鼠疫流行,共发病30例,死亡15例。1962~1963年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分离出8株鼠疫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出阳性血清92份;反向血凝试验(RIHA)检出阳性材料9份。共分离出鼠疫菌12株,其中人体4株,宿主和蚤类共8株,鼠疫菌生物型为中世纪型。经疫源地调查和疫情监测共发现野生哺乳类动物5目11科22属29种,黄鼠为该疫源地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发现蚤类7科23属50种,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是鼠疫菌的主要传播媒介,阿巴盖新蚤为次要媒介。1963年到2018年黄鼠数量出现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1963年平均密度为19.41只/hm^2,第二个高峰1998年平均密度为2.24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 防治简况
原文传递
甘肃省会宁县鼠疫防治简况与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全合 《地方病通报》 2003年第3期41-41,45,共2页
会宁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属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为该疫源地的西部边缘区,疫源面积37 000hm2,占整个疫源面积的12.91%.分布在刘寨、新塬、土高山、草滩、八里、平头川、河畔、汉岔、桃花山等9个乡,45个行政村,... 会宁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属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为该疫源地的西部边缘区,疫源面积37 000hm2,占整个疫源面积的12.91%.分布在刘寨、新塬、土高山、草滩、八里、平头川、河畔、汉岔、桃花山等9个乡,45个行政村,人口约12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防治监测 对策 会宁 甘肃
下载PDF
甘宁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1991~2000年鼠疫监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全合 南吉成 张宝珊 《地方病通报》 2002年第3期46-47,共2页
1991~ 2 0 0 0年对甘宁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连续开展了 10年鼠疫监测 ,结果表明该疫源地动物鼠疫散在流行 ,其主要宿主黄鼠密度 0 .7~ 2 .3只 /hm2 ,鼠体蚤指数为 2 .5 ,洞干蚤指数为 0 .3,巢蚤指数为 3.9。剖检各种动物材料342 4 0... 1991~ 2 0 0 0年对甘宁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连续开展了 10年鼠疫监测 ,结果表明该疫源地动物鼠疫散在流行 ,其主要宿主黄鼠密度 0 .7~ 2 .3只 /hm2 ,鼠体蚤指数为 2 .5 ,洞干蚤指数为 0 .3,巢蚤指数为 3.9。剖检各种动物材料342 4 0份 ,检出鼠疫菌 4株 ,昆虫材料 37719份 ,结果阴性 ,做间接血凝 4 4 4 99份 ,判定阳性 90份。 10年来在动物鼠疫流行较为活跃的情况下 ,连续 38年未发生人间鼠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宁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 1991-2000年 鼠疫 监测报告
下载PDF
会宁鼠疫流行趋势与防治策略
17
作者 郭鹏 妥建伟 南吉成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8年第5期292-295,共4页
会宁鼠疫自然疫源地是甘宁黄土高原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为该疫源地的西部边缘区,疫源地面积37000hm^2,占整个疫源面积的12.91%。分布在刘寨、新原、土高山、草滩、八里、河畔、平头川、汉岔、桃花山等9个乡,45个村,人口约11万... 会宁鼠疫自然疫源地是甘宁黄土高原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为该疫源地的西部边缘区,疫源地面积37000hm^2,占整个疫源面积的12.91%。分布在刘寨、新原、土高山、草滩、八里、河畔、平头川、汉岔、桃花山等9个乡,45个村,人口约11万。自1962年刘寨黑窑洞暴发人间鼠疫流行后,1963年从主要宿主动物黄鼠及主要媒介动物黄鼠蚤蒙古亚种、阿巴盖新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菌,证实为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流行趋势 防治策略 会宁县
下载PDF
会宁县鼠疫现状与防控对策
18
作者 陈贡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第7期23-23,25,共2页
目的:回顾1962年7月30日发生第一例肺鼠疫流行及57年动物间鼠疫流行监测材料的统计分析,为今后该会宁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监测资料。结果:回顾1962年会宁暴发了人间肺鼠疫,1963年从黄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确定存在该... 目的:回顾1962年7月30日发生第一例肺鼠疫流行及57年动物间鼠疫流行监测材料的统计分析,为今后该会宁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监测资料。结果:回顾1962年会宁暴发了人间肺鼠疫,1963年从黄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确定存在该鼠疫自然疫源地,检出鼠疫菌7株,检出阳性血清66份,疫源面积64.39万公顷,已基本查清了疫源地的范围、空间结构、主要宿主、媒介以及动物间鼠疫流行特征,搜集整理57年来监测资料,从宿主、媒介、病原、动物流行病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讨论该疫源地的现状和未来鼠疫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控制人、鼠间疫情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动物间疫情静息状态的研究,掌握疫情动态,探索更有效地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宁县 鼠疫监测 回顾 分析
下载PDF
甘肃省会宁县1996~2000年鼠疫监测报告
19
作者 刘全合 《地方病通报》 2002年第1期14-14,20,共2页
关键词 鼠疫 监测 会宁县 甘肃
下载PDF
会宁县鼠疫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宏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3,共1页
近几年,疫源面积不断扩大,人间疫情不断发生,鼠疫防治形式严俊,2014年甘肃省酒泉地区发生的人间鼠疫都是当地牧民接触旱獭而感染的,围绕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要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效预防鼠疫的发生、阻断疫情的蔓... 近几年,疫源面积不断扩大,人间疫情不断发生,鼠疫防治形式严俊,2014年甘肃省酒泉地区发生的人间鼠疫都是当地牧民接触旱獭而感染的,围绕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要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效预防鼠疫的发生、阻断疫情的蔓延与扩散,把鼠疫健康教育作为鼠疫防治的重要措施,提高鼠疫防治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县、乡内科门诊医务人员120人,疫源地所在乡、镇中小学生130人、干部100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防治 人间鼠疫 预防鼠疫 知晓率 严俊 易感人群 败血型鼠疫 跳蚤叮咬 防治知识宣传 腺鼠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