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环境规制能否助力经济高质量与碳减排双赢发展?--基于中国式分权制度治理视角 被引量:22
1
作者 原伟鹏 孙慧 闫敏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86,共20页
基于中国中央-地方分权式制度治理体制,运用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中央政府垂直型、地方政府平行型环境规制政策对经济高质量低碳"双赢"发展的异质性影响作用、间接中介效应和非线性传导路径。结果表明,第一,整体上中央垂直型... 基于中国中央-地方分权式制度治理体制,运用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中央政府垂直型、地方政府平行型环境规制政策对经济高质量低碳"双赢"发展的异质性影响作用、间接中介效应和非线性传导路径。结果表明,第一,整体上中央垂直型、地方平行型环境规制与高质量减排发展偏离度均呈现"U"型关系,验证二者间存在环境EKC曲线关系,且前者实施效果和调控力度要优于后者。第二,在经济发展质量与碳强度区域异质视角下,双重环境规制存在区域异质性的影响效应,中央垂直型环境规制偏碳减排,地方平行型环境规制偏经济发展。第三,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影响路径和非线性门槛区间也存在差异性。垂直型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水平、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低碳"双赢"发展,平行型环境规制存在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传导路径。第四,双重环境规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值均小于碳减排的门槛值,垂直型环境规制促进经济高质量低碳发展的门槛值低于平行型环境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环境规制 碳减排 经济高质量发展 系统GMM
下载PDF
伊犁河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含量差异 被引量:18
2
作者 崔东 闫俊杰 +1 位作者 刘海军 陈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87-2093,共7页
土壤活性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为探讨伊犁河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伊犁河谷常年水淹的芦苇湿地、极少水淹的雀稗湿地以及季节性水淹的拂子茅湿地为对象,测定0~40 cm土层内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 土壤活性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为探讨伊犁河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伊犁河谷常年水淹的芦苇湿地、极少水淹的雀稗湿地以及季节性水淹的拂子茅湿地为对象,测定0~40 cm土层内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含量,分析不同类型湿地EOC、DOC和MBC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土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土壤养分(铵态氮、全磷)和土壤有机碳(SO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在0~40 cm土层内的垂直分异规律一致,均随土壤剖面的加深而递减,而土壤MBC、EOC和DOC含量差异性显著(P<0.05),其中芦苇湿地的土壤MBC、EOC和DOC含量均最低;3种类型湿地中,MBC、EOC和DOC所占SOC的比例分别在4.33%~18.02%、28.85%~66.06%、0.73%~1.36%;除DOC所占SOC比例在0~40 cm土层内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规律外,MBC和EOC占SOC比例未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所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以EOC所占比例最大,DOC所占比例最小;MBC、EOC占SOC的比例均以雀稗湿地最高,DOC所占比例以拂子茅湿地最高,而芦苇湿地MBC、EOC和DOC比例均较低;3种类型湿地MBC、EOC和DOC彼此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DOC与土壤全磷相关性不显著,而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是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湿地 酶活性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伊犁煤矿土壤重金属累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邓霞 崔东 +3 位作者 王兴磊 刘海军 汪满菊 赵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4-1564,共11页
本文以伊犁地区的庆华煤矿、铁厂沟煤矿和达达木图煤矿为研究区,对矿区周边土壤4个土壤深度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的重金属全量(铜、锌、铅、镉、铬、镍)和土壤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以伊犁地区的庆华煤矿、铁厂沟煤矿和达达木图煤矿为研究区,对矿区周边土壤4个土壤深度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的重金属全量(铜、锌、铅、镉、铬、镍)和土壤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矿区中,重金属铜的含量为21.72—31.85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0.6—0.9倍;重金属锌的含量为79.28—114.94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0.8—1.1倍;重金属铅的含量为44.39—60.19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1.7—2.3倍;重金属镉的含量为0.54—2.33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0.9—3.9倍,重金属铬的含量为27.71—48.08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0.4—0.8倍;重金属镍的含量为9.25—18.07 mg·kg^(-1),是国家土壤背景值的0.15—0.3倍;(2)铜、锌、铬、镍、铅与脲酶活性呈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91,-0.547,-0.502,-0.656,0.477,铜、锌、铬、镍、铅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84,-0.563,-0.559,-0.693,0.447,这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可以反映重金属铜、锌、铬、镍、铅5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蔗糖酶活性与锌、铬、镍、铅呈显著相关(P<0.05),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59,-0.404,-0.371,0.312,这表明蔗糖酶活性能反映锌、铬、镍、铅4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重金属全量 土壤酶活性 新疆伊犁
下载PDF
距离欲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影响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15
4
作者 曹晶晶 章锦河 +2 位作者 王昶 孙晋坤 陈敏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0-877,共18页
距离是影响人类各种空间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探索旅游者行为规律的重要变量。然而,现有的旅游者目的地决策模型多将其作为约束条件处理,充分讨论了距离的阻力机制,却忽视了对其引力机制的探索,也因此导致了理论与营销实践层面的不足。... 距离是影响人类各种空间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探索旅游者行为规律的重要变量。然而,现有的旅游者目的地决策模型多将其作为约束条件处理,充分讨论了距离的阻力机制,却忽视了对其引力机制的探索,也因此导致了理论与营销实践层面的不足。本文提出"距离欲"来表述距离的引力作用,基于其审美情感基本属性,将其细分为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旅游动机维度3个维度;根据旅游者旅游审美需求特点,从现代性审美视角切入,将其细分为游戏的距离欲、时尚的距离欲、冒险的距离欲3个层次,并进行了理论阐述。研究进一步指出,距离欲是旅游者对距离意义的解读,距离欲概念的提出为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动机提供了新的解释,旅游者对诗意"远方"的追求,是旅游者基本的审美需求,也是人类超越自我的本质追求,还是高速发展的流动性社会中个体抵御异化的审美救赎。距离欲同时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旅游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旅游活动带来的距离的审美体验能够参与建构和重塑旅游者的心理结构,在帮助旅游者更好的重返现实世界的同时,还积极的促进旅游者以和谐、宽容、独立的美学境界来重塑现实世界。本文从距离视角切入,进一步证实了旅游活动在旅游者个体、群体乃至全人类生存品质提升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对距离欲与其他行为变量的关系的进一步梳理,最终形成了距离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基本解释框架。对距离欲的深入探索能够为全球化的流动时代下旅游者外出旅游动机分析提供新解释,为旅游本质的解读提供新线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型的解释力与预测力提供了可能性,为目的地营销机构针对感知距离的精准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 感知距离 距离的吸引力 距离欲 距离的意义
原文传递
植物种群更新的补充限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韩大勇 张维 +1 位作者 努尔买买提·依力亚斯 杨允菲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补充限制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生长、繁殖体扩散等生活史阶段的种群统计特征及环境因素(土壤水分、养分、凋落物等)着手,探讨种群的更新问题。种源限制和微生境限制是补充限制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但是哪个更为重要并... 补充限制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生长、繁殖体扩散等生活史阶段的种群统计特征及环境因素(土壤水分、养分、凋落物等)着手,探讨种群的更新问题。种源限制和微生境限制是补充限制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但是哪个更为重要并没有统一的结论。种源限制与种子生产、土壤种子库和地下芽库中的繁殖体数量不足有关。其中,气候的年际波动、土壤种子库寿命和动物的捕食都会影响种子生产在种群更新中的作用;土壤种子库常被视为种群更新的保险库,与地上种子雨共同促进种群更新,但是,如果土壤里种子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休眠率,将会降低种子库的作用;地下芽库及其产生的无性分株对于种群更新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干扰后种群更强的恢复能力上。扩散限制是种群更新中的普遍现象,与种子产量、散布能力、传播媒介、幼苗密度等因素有关。微生境限制主要表现为水分、养分、凋落物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竞争、捕食等生物因素对种子的活力、萌发性、幼苗的存活力、物质分配等过程的影响,其重要性随着植物生活史阶段而发生变化。未来需要进行综合的、长期的实验,并应着重加强种源限制及相关生态过程的进化与生态相结合的机理性研究,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种群更新问题,建立更为综合、系统的种群更新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源限制 微生境限制 幼苗存活 地下芽库 扩散限制
原文传递
新疆赛里木湖流域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姚付龙 马春梅 +1 位作者 敬一丹 杨海军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3-435,共13页
通过对新疆赛里木湖流域现代植被调查及不同植被带的53个表土样品花粉鉴定分析,深入研究了该区域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表土花粉组合可反映出该流域植被的总体特征,赛里木湖流域不同植被带内花粉组合差异显著,依... 通过对新疆赛里木湖流域现代植被调查及不同植被带的53个表土样品花粉鉴定分析,深入研究了该区域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表土花粉组合可反映出该流域植被的总体特征,赛里木湖流域不同植被带内花粉组合差异显著,依据花粉谱特征可以分为草原带、针叶林带、森林灌丛带、亚高山草甸带、荒漠草原带、草原灌丛带、荒漠植被带;云杉属、蒿属、藜科、禾本科含量高、变化明显,可作为该流域古环境重建的重要参考依据;蒿属/藜科(A/C)比值可以用来区分荒漠植被带和荒漠草原带,荒漠植被带A/C值平均为0.62,荒漠草原带A/C值平均为1.55,1是两者之间的界值;云杉属花粉含量≥30%时可认为该样品来自于云杉林,云杉属-蒿属-禾本科等花粉组合表明森林(灌丛)的存在,亚高山草甸以蒿属-禾本科-云杉属组合为主,(荒漠)草原(灌丛)以蒿属-藜科-禾本科为主,藜科-蒿属是荒漠植被的建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花粉 云杉 蒿属/藜科 赛里木湖流域 新疆
原文传递
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9
7
作者 艾斯卡尔·巴吐尔 敬龙军 +1 位作者 张军爱 陆亦农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开发模式并提出提升路径。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资源类型丰富多元、市场经济效益显著、活化利用初见成效。开发模式: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区的民... 运用文献资料、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开发模式并提出提升路径。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资源类型丰富多元、市场经济效益显著、活化利用初见成效。开发模式: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区的民族体育产业开发模式,以喀什为核心区的节庆演出、民俗旅游村开发模式,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核心区的民间表演、体育竞赛开发模式。提升路径:健全非遗保障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扩大专业人才供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体育非遗旅游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新疆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沙化沼泽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大勇 杨永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602-5610,共9页
若尔盖高原沼泽区土壤沙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变化及其成因机制是亟待解决的区域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在若尔盖高原红原县沙化沼泽区,研究了土壤沙化梯度上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湿度、容重和孔隙度的... 若尔盖高原沼泽区土壤沙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变化及其成因机制是亟待解决的区域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在若尔盖高原红原县沙化沼泽区,研究了土壤沙化梯度上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湿度、容重和孔隙度的关系。随着土壤沙化程度增加,群落特征种组替代顺序为华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种组→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种组→四川嵩草(K.setchwanensi)种组→黑褐穗苔草(Carex atrofusca subsp.minor)种组→粗壮嵩草(Kobresia robusta)种组;植物种数(单位样方物种丰富度和总种数)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单峰变化格局,但植物种数峰值出现在极轻度沙化的高山嵩草群落,地上生物量峰值出现在中度沙化的四川嵩草-黑褐穗苔草群落;β多样性表现为"U"型变化格局,最高值出现在未沙化的华扁穗草群落,最低值出现在极轻度沙化的高山嵩草群落;土壤湿度对植物种多度影响最大,可解释总方差的24.8%,其次为土壤容重,可解释总方差的1.4%;沙化过程中土壤湿度是影响植物群落生态分布和种类构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影响群落特征种的多度和分布。粗壮嵩草可考虑作为沙化土地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多样性 特征种组 植被恢复 土壤沙化 若尔盖高原
下载PDF
新疆中天山山间盆地表土花粉谱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郎青 姚付龙 杨海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18-2527,共10页
基于中天山山间盆地58个表土样品花粉谱特征,结合植物群落样方物种调查结果,分析了该区域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分布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中天山山间盆地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分布相一致,聚类分析结果将研究区分为5个植被带,按海拔... 基于中天山山间盆地58个表土样品花粉谱特征,结合植物群落样方物种调查结果,分析了该区域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分布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中天山山间盆地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分布相一致,聚类分析结果将研究区分为5个植被带,按海拔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对应荒漠草原带、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流石坡植被带。主成分分析第1轴揭示,湿度是植被带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植被带之间花粉组合差异显著,荒漠草原带藜科-蒿属花粉组合优势明显,山地草原带则表现为蒿属-禾本科-藜科花粉组合,云杉属-蒿属-禾本科-藜科花粉组合及云杉属含量>25%共同指示山地森林带的存在,亚高山草甸带花粉组合表现为莎草科-斗篷草属-蒿属-禾本科-藜科,高山流石坡植被带以蒿属-藜科-莎草科-斗篷草属-禾本科花粉组合为主。(2)蒿属、藜科、禾本科、云杉属、莎草科、斗篷草属是中天山山间盆地的代表物种,可作为古环境重建的重要参考。蒿属、藜科表现出超代表性,禾本科则相反。(3)中天山山间盆地植被带表土花粉分布及含量影响因素复杂,云杉属花粉受西风环流影响较大,蒿属、藜科花粉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组合 植被带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多维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估算 被引量:9
10
作者 吾木提·艾山江 尼加提·卡斯木 +1 位作者 陈晨 买买提·沙吾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1-190,共10页
为提高干旱区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遥感估算精度,以拔节期冬小麦LAI为研究对象,在对冠层高光谱数据进行一阶(First derivative,FD)、二阶(Second derivative,SD)微分预处理的基础上,计算了任意波段组合的二维植被指数(... 为提高干旱区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遥感估算精度,以拔节期冬小麦LAI为研究对象,在对冠层高光谱数据进行一阶(First derivative,FD)、二阶(Second derivative,SD)微分预处理的基础上,计算了任意波段组合的二维植被指数(Two-dimensional vegetation index,2DVI)和三维植被指数(Three-dimensional vegetation index,3DVI),通过进行与LAI之间相关性分析,寻求最佳波段组合的植被指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KNN)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算法分别建立LAI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任意波段组合的植被指数与LAI相关性均显著提高,尤其是基于一阶微分预处理光谱的FD-3DVI-4(714 nm,400 nm,1001 nm)相关系数达到0.93(P<0.01),且最优组合波段主要位于红边位置。基于最优FD-3DVI植被指数和K近邻算法的估算模型表现突出,其决定系数R^(2)为0.89,均方根误差最低(RMSE为0.31),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41;表明K近邻算法更适合解决非线性问题,能够提高估算精度,为后期作物长势评价、合理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任意波段组合 植被指数 叶面积指数 高光谱
下载PDF
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梦洁 梁飞 +3 位作者 李全胜 田宇欣 王国栋 贾宏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15-1530,共16页
【目的】明确等灌溉量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于2015—2021年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管式水分仪测定窄行、根区和宽行下0—50 cm土层水分含量,研究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土壤... 【目的】明确等灌溉量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于2015—2021年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管式水分仪测定窄行、根区和宽行下0—50 cm土层水分含量,研究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及其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膜下滴灌优先补充窄行和根区的土壤水分,而细流沟灌优先补充宽行表层的土壤水分。而玉米耗水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范围内,膜下滴灌的窄行和根区0—30 cm土层水分含量均高于细流沟灌;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灌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减小,40—50 cm土层水分动态受灌溉方式影响较小。膜下滴灌较细流沟灌可显著促进玉米在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生长,提高叶面积指数。开花期膜下滴灌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细流沟灌平均增加4.3%和8.3%,成熟期平均增加4.9%和15.1%。开花期和成熟期玉米总生物量均为膜下滴灌>细流沟灌处理,开花期增加12.2%,成熟期增加11.5%。膜下滴灌处理的玉米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转移率和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均显著高于细流沟灌处理,分别增加17.8%、3.8%和3.5%。膜下滴灌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平均增产14.4%,灌溉水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4.6%。【结论】在等灌量条件下,膜下滴灌增加玉米根区水分含量,促进玉米生长,有利于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提高产量,实现节水增效;较细流沟灌平均增产2131.68 kg·hm^(-2),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8.8%—24.1%。因此膜下滴灌是北疆玉米种植的高产高效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细流沟灌 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生长指标 新疆
下载PDF
西天山南坡表土花粉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姚付龙 夏倩倩 +1 位作者 张静 杨海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01-2308,共8页
通过对西天山南坡不同植被带52个表土花粉样品的鉴定,研究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分布的关系,分析蒿属/藜科比值(A/C)在该区域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山顶至山底可以划分为5个植被带,分别为高山荒漠带、高山草甸带、草甸草原带、山地荒漠... 通过对西天山南坡不同植被带52个表土花粉样品的鉴定,研究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分布的关系,分析蒿属/藜科比值(A/C)在该区域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山顶至山底可以划分为5个植被带,分别为高山荒漠带、高山草甸带、草甸草原带、山地荒漠带、典型荒漠带,代表性科属为蒿属、藜科、禾本科和麻黄属,该区域不同植被类型表土样品花粉组合差异明显.西天山南坡表土花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北坡的影响,海拔越高影响越大.A/C值随海拔升高而先升高再降低,在高山草甸区域达到最高,可以作为反映山地垂直方向气候干湿变化的有效指标.由于A/C值波动较大,利用该比值进行气候环境重建时,需注意受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所产生的高值可能带来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花粉 蒿属 藜科
原文传递
2000—2015年伊犁河谷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国军 李卫红 +2 位作者 朱成刚 崔东 刘海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51-1558,共8页
利用2000—2015年的EOS/MODIS数据,采用趋势分析、Hurst指数、变异系数法对伊犁河谷植被时空变化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度呈北部、南部、东部偏高,西部、中部偏低的分布特征;时间变化上,2000—2015年... 利用2000—2015年的EOS/MODIS数据,采用趋势分析、Hurst指数、变异系数法对伊犁河谷植被时空变化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度呈北部、南部、东部偏高,西部、中部偏低的分布特征;时间变化上,2000—2015年,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度波动减小,减速为6.25%·(10 a)-1;区域分布上,伊犁河谷植被表现为低波动变化,波动程度中等以及下占73.16%,波动程度高的区域占26.84%。未来预测表明,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呈退化趋势,其中,持续退化的面积占57.55%,持续改善的面积占1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时空变化 植被覆盖 趋势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情景模拟的伊犁河谷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文兵 侯国博 +2 位作者 陈万基 赵阳 崔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共12页
【目的】为探索人地协调城镇发展模式,解决绿洲重点经济建设区人地矛盾问题,模拟未来土地利用发展状况尤为重要。【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PLUS(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对2000—2020年期间的伊犁河谷土... 【目的】为探索人地协调城镇发展模式,解决绿洲重点经济建设区人地矛盾问题,模拟未来土地利用发展状况尤为重要。【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PLUS(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对2000—2020年期间的伊犁河谷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并设置多种发展情景进行模拟。【结果】结果显示:(1)2000—2020年伊犁河谷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其中草地退化严重,不透水面扩张显著,人地矛盾激烈。(2)各地类变化主要驱动因子差异明显,少数地类单因子主导驱动明显,大部分地类多因子复合驱动作用明显。(3)从3种情景模拟结果来看,自然情景以农田和未利用地增加为主,其次不透水面扩张明显;经济发展情景是通过增加不透水面扩张面积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生态保护情景下草地退化和未利用地扩张得到控制,湿地区域保护加强,实现生态效益显著提升。【结论】对土地利用驱动因子分析,要侧重多因子复合驱动作用的影响。PLUS模型对伊犁河谷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适用性较好,多情景模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未来发展,可为伊犁河谷及地理环境相似的绿洲解决人地矛盾,发展人地协调模式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土地利用变化 P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人地关系 人地协调模式 生态保护 人类活动
下载PDF
GIS支持下绿洲生态敏感性研究——以伊犁河谷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万基 赵阳 +3 位作者 崔东 吕绍伦 卢吉瑞 穆耶赛尔·赛达合麦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4,共8页
为探索绿洲生态环境保护方法,解决绿洲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本文选取7项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对伊犁河谷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选取4项社会经济指标,利用莫兰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 为探索绿洲生态环境保护方法,解决绿洲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本文选取7项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对伊犁河谷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选取4项社会经济指标,利用莫兰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研究伊犁河谷生态敏感性与社会经济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海拔因子和植被因子对伊犁河谷生态敏感性影响最强烈。②伊犁河谷生态敏感性总体适中,主要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敏感性与海拔、坡度呈正相关关系;受自然环境影响,敏感性与水体和植被呈负相关关系。③伊犁河谷生态敏感性与社会经济呈负空间相关性。研究生态敏感性与社会经济的相关性,为未来伊犁河谷生态保护、国土空间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主客观赋权法 绿洲 莫兰指数 伊犁河谷
下载PDF
近20 a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雪琪 夏倩倩 +5 位作者 陈亚宁 夏振华 朱成刚 李京龙 郝海超 向燕芸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8-728,共11页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对维持全球碳平衡至关重要。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NASA LP DAAC发布的MOD17A2H产品,研究分析了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期间陆地生态系统生长季...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对维持全球碳平衡至关重要。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NASA LP DAAC发布的MOD17A2H产品,研究分析了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期间陆地生态系统生长季的GPP变化。结果表明:(1)生态输水后,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整体得到改善。输水前期,塔里木河生长季GPP平均为3675.51 g C·m^(-2)·季^(-1),输水中期,生长季GPP增加到4024.09 g C·m^(-2)·季^(-1),输水后期,该值跃升为4896.61 g C·m^(-2)·季^(-1)。2000—2020年塔里木河生长季GPP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增长幅度约为每个生长季增加90.25 g C·m^(-2)。2010年后,上、中、下游日GPP增加幅度亦更明显,分别为每10 a增加2.54 g C·m^(-2)、2.17 g C·m^(-2)和1.74 g C·m^(-2)。(2)塔里木河陆地生态系统生长季(5—10月)的日GPP变化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上游区日GPP变化总体上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趋势,下游区则以双峰变化趋势为主。(3)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有益于生长季GPP的变化,其中对6、8月的GPP变化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 生态输水工程 时空分布 胡杨林重点保护区 塔里木河
下载PDF
昭苏县野生羊肚菌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晓绒 赖晓辉 +2 位作者 吾尔恩·阿合别尔迪 焦子伟 张相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24-33,共10页
采集昭苏县野生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根际水平直径10 cm、深度0~30 cm范围内的3层各10 cm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 2×300 bp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检测细菌类群的多样性。结果显示,细菌群落Chao和Shannon... 采集昭苏县野生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根际水平直径10 cm、深度0~30 cm范围内的3层各10 cm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 2×300 bp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检测细菌类群的多样性。结果显示,细菌群落Chao和Shannon指数在0~30 cm土层中的平均值分别为152和3.68,且两种指数在10~20 cm土层均最高;细菌群落在各分类水平上的类群(最大类群丰度)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6.3%)、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13门;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8.4%)、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和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等43科;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7.1%)、杆状菌属(Bacillus)和Cloacibacterium等52属;不能培养的α-变形杆菌(unculturedα-proteobacterium,2.0%)、不能培养的嗜甲基菌科1种(uncultured Methylophilaceae bacterium)和路西法芽胞杆菌(Bacillus luciferensis)等44种。检测到固氮菌32属,包括15属自生固氮菌、9属共生固氮菌和8属联合固氮菌。结果表明,羊肚菌土壤根际微生物样品中细菌类群具有多样性,10~20 cm土层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较高,但很多种类丰度较低;该土样含有丰富的固氮菌,这对栽培羊肚菌如何选地或覆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人工驯化 根际土壤微生物 固氮菌
下载PDF
薄荷精油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琳玉 牛之函 任艳利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1期90-93,99,共5页
为研究了薄荷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探索其在抑制真菌方面的功能,以薄荷精油为原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5.0μL/mL的薄荷精油处理5d,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到100%;最低抑... 为研究了薄荷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探索其在抑制真菌方面的功能,以薄荷精油为原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5.0μL/mL的薄荷精油处理5d,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到100%;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显示,薄荷精油对5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灰葡萄孢菌、油菜菌核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菜豆炭疽病菌。薄荷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用其来防治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精油 植物病原真菌 菌丝生长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木薯花叶病毒AC4蛋白与AtPARN互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琳玉 赵平娟 +3 位作者 符艳 刘志昕 任艳利 张秀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4,共8页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作为重要的热带作物,是全球六大粮食作物之一,并为全球近七亿人口提供主粮,然而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木薯产业的发展。木薯花叶病毒病(cassava mosaic disease,CMD)是最有威胁的病害之...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作为重要的热带作物,是全球六大粮食作物之一,并为全球近七亿人口提供主粮,然而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木薯产业的发展。木薯花叶病毒病(cassava mosaic disease,CMD)是最有威胁的病害之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riLankancassavamosaicvirus,SLCMV)是引发木薯花叶病的病原物之一,SLCMV是典型的双组分双生病毒,其基因组由DNA-A和DNA-B两个环状组分组成。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mRNAdecay,NMD)是真核细胞mRNA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真核生物普遍存在的抗病毒防御机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MD不仅是真核生物重要的mRNA数量、质量调控机制,还与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同样能降解病毒RNA,是真核生物普遍存在的抗病毒防御机制。NMD的mRNA衰减过程包括PTC的识别、脱腺苷酸、脱帽和最后的核酸外切酶降解4个过程,UPF1、PARN、DCP2和XRN4分别是上述4个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必须逃避或耐受寄主细胞的降解,才能成功感染。聚腺苷酸特异性核糖核酸酶[poly(A)-specific ribonuclease,PARN]是NMD信号通路的一个关键因子。目前,关于SLCMV抵御寄主NMD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 system)和荧光双分子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试验证明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LCMV)编码的沉默抑制子AC4与拟南芥PARN相互作用。据此推测SLCMV AC4蛋白可能通过与AtPARN相互作用而抑制寄主NMD的病毒防御功能帮助病毒逃避或耐受寄主细胞的降解。研究结果为阐明木薯花叶病毒调控寄主NMD抗病毒防御功能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LCMV) AC4蛋白 聚腺苷酸特异性核糖核酸酶(PARN) 酵母双杂交(Y2H) 荧光双分子互补(BiFC)
下载PDF
新疆旅游业能否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被引量:8
20
作者 闫敏 孙慧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10,共10页
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新疆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从旅游贡献率、产业关联、社会就业效应、需求收入弹性四个维度,构建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判新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研究表明:新疆旅游业贡献率整体... 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新疆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从旅游贡献率、产业关联、社会就业效应、需求收入弹性四个维度,构建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判新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研究表明:新疆旅游业贡献率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新疆旅游业贡献率为8.70%,达到战略性支柱产业贡献率基准;旅游业产业关联高于新疆产业关联平均水平;新疆旅游业综合就业系数为0.044,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尚不显著;旅游业需求收入弹性均值为2.24,市场扩张能力强。新疆旅游业产业地位凸显,基本迈向战略性支柱产业;今后应努力推进新疆旅游业发挥战略性产业的先发优势和支柱产业的经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 旅游增加值 新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