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需使用造影剂的宽域毛细血管造影
1
作者 DarinA.Nelson Jacob Owaknin +6 位作者 Zvia Burgansky-Eliash Hila Barash Anat Loewenstein Adiel Barak Elisha Bartov Tali Rock Amiram Grinvald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746-752,共7页
目的 评估毛细血管异常形态在常见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收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代谢综合征的患者130例,以及37例健康志愿者.对... 目的 评估毛细血管异常形态在常见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收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代谢综合征的患者130例,以及37例健康志愿者.对这些研究对象采用视网膜功能成像仪(RFI)拍摄无创伤性毛细血管的灌注(nCPM)图像.图像经过处理,使用像素值的变化来分析血管中红细胞的运动.结果 由RFI产生的nCPMs图像可显示微血管的详细形态,该功能与目前的金标准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显示的微血管的细节相同.成像结果可以清楚地显示视网膜的新生血管和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同时清晰地显示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的范围,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FAZ直径较正常对照组大[(641.5±82.3)μm vs.(463.7±105.0)μm,P<0.01];并且可以发现FFA无法显示的血管异常形态,如分流和血管环路.结论 基于追踪红细胞的运动来作为血管造影剂的活体视网膜毛细血管造影是一种非侵入性、舒适、安全和可重复应用的血管造影手段,可用于视网膜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指导以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 毛细血管图 运动显影 中心凹无血管区 视网膜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