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伴痴呆患者的脑灰质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生晓惠 曹亮 +4 位作者 刘小艳 赵金丽 夏振铎 黄焕新 夏建国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74-1478,共5页
目的采用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帕金森病伴痴呆(PDD)患者全脑灰质异常区域及分布特征,探寻与PDD有关的脑结构变化。方法应用3D T1WI脑容积扫描序列(3D-FSPGR)对12例PDD组和12例无痴呆的帕金森病组进行扫描,通过统计参数图软件(SPM5... 目的采用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帕金森病伴痴呆(PDD)患者全脑灰质异常区域及分布特征,探寻与PDD有关的脑结构变化。方法应用3D T1WI脑容积扫描序列(3D-FSPGR)对12例PDD组和12例无痴呆的帕金森病组进行扫描,通过统计参数图软件(SPM5)对两组的灰质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两组数据的灰质体积差异采用国际通用的统计参数图表示。结果与PD组相比,PDD组脑灰质体积异常减少的脑区包括:两侧颞叶(右颞上回、左颞上回)、边缘系统(两侧后扣带回、左侧扣带回、右侧海马旁回、海马)、右侧顶枕叶(右侧楔前叶、楔叶)及左侧额下回、左侧岛叶。未见明显灰质体积增加脑区。结论边缘系统及大脑新皮层的体积缺失与PD患者的痴呆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帕金森病 痴呆 灰质异常
原文传递
颅内病变合并急性出血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2
作者 朱新进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1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 分析颅内病变合并急性出血的CT表现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23例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或者临床结果证实,均为发病或者症状突然明显加重的当天行CT检查。常规采用层厚10mm连续头颅平扫,部分使用增强扫描。结果 23例颅内病变合并急... 目的 分析颅内病变合并急性出血的CT表现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23例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或者临床结果证实,均为发病或者症状突然明显加重的当天行CT检查。常规采用层厚10mm连续头颅平扫,部分使用增强扫描。结果 23例颅内病变合并急性出血中,大部分本身病灶被血肿淹没或者受压而不能强化显影,绝大部分脑血管畸形及脑动脉瘤等良性颅内病变合并急性出血者常不会引起明显的脑水肿,绝大部分脑转移瘤及脑胶质瘤等恶性颅内病变合并急性出血常可引起不同程度形态不规则的脑水肿。结论 CT扫描是颅内病变合并急性出血疾病首选检查方法,有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并可为本病的治疗和随访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病变 出血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104
3
作者 董智 赵军 +24 位作者 柳晨 唐丽丽 汪艳 李梓萌 陈麦林 李囡 郭锐 杨丹 石安辉 李东 潘峰 孙昆昆 李琳 李旭 朱翔 姜亮 曹宝山 易福梅 胡牧 牛晓辉 徐海荣 段建春 支修益 王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7-207,共21页
1概述我国肿瘤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在逐年升高,自2010年起,肿瘤已经成为首要死亡原因[1-3]。最新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肺癌发病率为57.13/10万人,总体发病人数78.2万,死亡人数为62.6万人,肺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仍居全国... 1概述我国肿瘤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在逐年升高,自2010年起,肿瘤已经成为首要死亡原因[1-3]。最新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肺癌发病率为57.13/10万人,总体发病人数78.2万,死亡人数为62.6万人,肺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仍居全国众癌之首[4]。且其发病隐匿,确诊时约50%为晚期(IV期),骨转移是主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5]。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逐渐提高[6]。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发生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SREs)的风险亦随之增高[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骨转移 专家 诊疗 肺癌患者 5年生存率 骨相关事件 发病率 死亡原因
下载PDF
MRI和多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损伤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85
4
作者 陈新国 王兴华 +2 位作者 刘丽 肖伟 陆云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388-2391,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MRI检查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CT诊断及MRI诊断,并给予患者关节镜检查以进行病理分析,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率及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MRI检查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CT诊断及MRI诊断,并给予患者关节镜检查以进行病理分析,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率及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MRI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中,其中27例为关节腔积液,占33.8%,23例为半月板损伤,占28.8%,17例为韧带损伤,占21.3%,13例为骨质改变,占16.3%。在核磁共振检查中,其中存在关节腔积液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长T_1和长T_2信号;存在半月板损伤者主要表现为三角形的低信号影;存在韧带损伤的患者主要变现为条状低信号变粗或者是病灶的边缘模糊,其中T_1WI呈现混杂信号,T_2WI呈现高信号;存在骨质改变的患者主要变现为T_1WI呈现高信号,T_2WI呈现低混杂信号。上述检查结果均经关节镜检查以及手术证实。与CT诊断准确率相比,MR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膝关节损伤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膝关节损伤
下载PDF
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比较 被引量:80
5
作者 王小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方法选择对照研究的方式对内科收集治疗的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h内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对病情作出判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优劣。... 目的研究比较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方法选择对照研究的方式对内科收集治疗的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h内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对病情作出判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优劣。结果 CT检查确诊率为69.23%,在CT基础上联合MRI检查确诊率为96.92%,二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位置为脑叶、基底节及小脑,MRI可检查出脑干梗塞,但CT未检出。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直径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采用MRI进行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发病部位、形态及大小,有利于临床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联合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急性脑梗塞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8
6
作者 耿跃然 何翠竹 陈玉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探究微信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选取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公众号及... 目的 探究微信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选取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公众号及微信群给予延续护理.在患者回院3个月复查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服药及康复锻炼依从性量表得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结果 复查时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及ADL评分分别为(42.50±5.08),(40.71±5.85),(85.33±11.12)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2,2.593,2.456;P值分别为0.019,0.009,0.016).复查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分别为(17.69±3.03),(51.30±1.28)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25,3.028;P值分别为0.021,0.003).结论 微信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护理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降低负性情绪,并提高患者的服药和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延续护理 负性情绪 微信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3
7
作者 李永康 黄嘉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医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536例(551例胎儿),采用B超筛查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医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536例(551例胎儿),采用B超筛查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筛查的551例胎儿中,有21例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存在心脏异常,经上级医院复核及手术病理分析,诊断符合率为95.24(20/21),判断偏差1例,占4.7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在诊断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常规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筛查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基于XCT技术的植物根系原位形态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55
8
作者 罗锡文 周学成 +2 位作者 严小龙 罗良平 向子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6,133,共4页
在总结植物根系观测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基于多层螺旋 CT技术的根系原位形态的可视化研究方法 ,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 XCT成像技术实现植物根系原位形态构型的定性观察和定量测量是可行的。在对成像技术、介质成分... 在总结植物根系观测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基于多层螺旋 CT技术的根系原位形态的可视化研究方法 ,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 XCT成像技术实现植物根系原位形态构型的定性观察和定量测量是可行的。在对成像技术、介质成分和根系类型等影响根系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T成像技术 植物 根系 原位形态 可视化 原位观测
下载PDF
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6
9
作者 康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6期814-816,共3页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多样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对...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多样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样性护理组患者的FBG、2 h PBG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60.0%(P〈0.05),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2.5%(P〈0.05),SF-36量表各个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护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治疗依从性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影响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鉴别肺部小结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0
作者 孟令雷 李德茂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5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鉴别肺部小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胸部CT平扫体检者12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施行胸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检查,观察组施行胸...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鉴别肺部小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胸部CT平扫体检者12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施行胸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检查,观察组施行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观察两组肺部结节检出率和肺部小结节良恶性检出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安全性。结果对照组共有50例检出肺部结节,肺部小结节检出率为84.00%(42/50),而观察组共有48例检出肺部结节,肺部小结节检出率为81.25%(39/48),两组肺部小结节检出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小结节良性、不稳定、疑似恶化检出率分别为9.52%(4/42)、78.57%(33/42)、11.90%(5/42)与对照组的10.26%(4/39)、76.92%(30/39)、12.82%(5/39)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胸部CT扫描CTDIw、DLP较对照组明显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像学图像显示肺部小结节病灶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的清晰度相当。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鉴别肺部小结节中有明确应用价值,且安全性高,适于在临床健康体检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 诊断鉴别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0
11
作者 刘静 余晖 +4 位作者 焦俊 王黔 赵朝伦 王波 文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9-80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小肠造影(MSCTE)在小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学或临床治疗证实病因为小肠梗阻的患者MSCT平扫及MSCTE资料,计算MSCTE及MSCT平扫判断小肠梗阻部位、程度的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小肠造影(MSCTE)在小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学或临床治疗证实病因为小肠梗阻的患者MSCT平扫及MSCTE资料,计算MSCTE及MSCT平扫判断小肠梗阻部位、程度的准确性和MSCTE在小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准确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敏感性。结果 52例患者中机械性小肠梗阻46例,血运性肠梗阻5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其中37例有MSCT平扫资料。机械性小肠梗阻中32例有MSCT平扫资料,MSCTE与MSCT平扫判断机械性小肠梗阻部位、梗阻程度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E对小肠梗阻病因的诊断正确率高于MSCT平扫(P<0.01);MSCTE对小肠梗阻病因诊断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9.62%,敏感性为90.38%。结论 MSCTE在小肠充分扩张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对小肠梗阻病因的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小肠造影 多平面重组 肠梗阻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肋软骨成像及在诊断肋软骨损伤中的价值 被引量:46
12
作者 向子云 罗良平 +1 位作者 韦日宇 陈金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肋软骨成像方法及其在肋软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西门子Sensation4多层螺旋CT机按照胸部常规扫描条件对胸部外伤组36例和对照组100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然后进行薄层低对比及高对比图像重组,并将重组图...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肋软骨成像方法及其在肋软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西门子Sensation4多层螺旋CT机按照胸部常规扫描条件对胸部外伤组36例和对照组100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然后进行薄层低对比及高对比图像重组,并将重组图像导入CT三维(3D)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成像(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法成像(SSD)及容积成像技术(VRT)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由2名CT诊断医生一起对各种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所有受检者的MSCT后处理图像均能显示肋软骨。正常肋软骨表现为周围密度均匀、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肋软骨损伤6例10处,表现为肋软骨密度不均匀或者其中有裂隙,2例呈粉碎状。MIP、SSD、VRT3种成像模式间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6,P=0.716),MIP、SSD、VRT成像模式与MPR成像模式间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MIP:MPR=12.981,USSD:MPR=12.652,UVRT:MPR=12.937,P值均=0.000)。结论MSCT是1种无创伤性显示肋软骨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相关CT表现可望成为临床诊断肋软骨损伤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肋骨 创伤和损伤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价值 被引量:48
13
作者 丁燕萍 杨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2-617,共6页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会抑制膝关节正常功能,严重损伤患者下肢功能,而早期诊断措施对预后效果具有关键作用。以往研究虽已存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相关报道,但将其诊断效果与X射线检查方式对比较为鲜见。目的:分析6...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会抑制膝关节正常功能,严重损伤患者下肢功能,而早期诊断措施对预后效果具有关键作用。以往研究虽已存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相关报道,但将其诊断效果与X射线检查方式对比较为鲜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X射线诊治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以及X射线片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CT扫描应用GE64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为胫骨近端,三维重建间距为1 mm,完成扫描后上传工作平台完成图像重建。结果与结论:通过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胫骨平台骨折的程度、有无塌陷、碎骨片存在及移位等均可清晰显示,按照HOHI分型:8例Ⅰ型,7例Ⅱ型,4例Ⅲ型,5例Ⅳ型,3例Ⅴ型,3例Ⅵ型,确诊率为100%;X射线诊断结果显示有25例确诊,有3例为疑似诊断,2例不能确诊,确诊率为83%,两种方式确诊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疗效优良率为93%。提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清晰的将胫骨平台骨折的解剖形态特点展现出来,为提高修复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胫骨平台骨折 64排螺旋CT 三维重建 X射线 修复 诊治 HOHI分型 确诊率 疗效优良率
下载PDF
冠状动脉双源CT增强及造影在冠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尹所 汪春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超高速螺旋CT(双源CT/MSCT)心脏冠状动脉CTA与造影结果的相对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双源CT冠状动脉CTA及造影影像资料,并将二者病变血管狭窄段数相对比。结果冠状动脉CTA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主干及其较大分支动脉,与造影结... 目的研究超高速螺旋CT(双源CT/MSCT)心脏冠状动脉CTA与造影结果的相对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双源CT冠状动脉CTA及造影影像资料,并将二者病变血管狭窄段数相对比。结果冠状动脉CTA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主干及其较大分支动脉,与造影结果相对比,符合率达91%。结论心脏冠状动脉CTA更易于发现冠状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由此产生的管腔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螺旋CT/双源CT CTA 冠状动脉 造影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与MRI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检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张学琴 陆健 +8 位作者 王霄英 缪小芬 张涛 梁宏伟 黄爱娜 丁丁 姜吉锋 方艳 杨雪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1-836,共6页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CT与MRI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共91个小肝癌病灶,分为小肝癌(1~3 cm)和微小肝癌(≤1 cm)两组,其中小肝癌63个,微小肝癌28个,均行CT(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与MRI[T...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CT与MRI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共91个小肝癌病灶,分为小肝癌(1~3 cm)和微小肝癌(≤1 cm)两组,其中小肝癌63个,微小肝癌28个,均行CT(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与MR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梯度回波同相(IN-PHASE)、梯度回波反相(OUT-PHASE)、容积快速三维成像(LAVA)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两种检查。比较CT与MRI对两者的检出率。结果 (1)63个小肝癌,检出率最高的序列是LAVA动脉期和CT动脉期,检出率最低的序列是CT平扫,CT和MRI共12个期相和序列对小肝癌的检出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28个微小肝癌,检出率最高的是LAVA动脉期,最低的是LAVA平衡期,12个期相和序列对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2)CT各期(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及MRI IN-PHASE、LAVA平扫、LAVA平衡期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004、0.002、0.004和0.028、0.006、0.000),而MR-T2WI、DWI、OUT-PHASE、LAVA动脉期及LAVA门静脉期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49、0.303、0.107、0.251、0.168)。(3)CT和MRI对小肝癌、CT和MRI对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P=0.125)。(4)CT与MRI对小肝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微小肝癌,CT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MRI对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结论 MRI-LAVA动脉期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最高;MRI相对于CT更有利于微小肝癌病灶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30例CT分布特点及征象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吴婧 冯连彩 +6 位作者 冼新源 强军 张捷 毛勤香 孔淑凤 陈宇辰 潘军平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像学表现。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月5日来自全国多家医院确诊COVID-19病例130例,按分布特点进行分型,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分布:单侧14例(10.7%),双侧116例(89.... 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像学表现。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月5日来自全国多家医院确诊COVID-19病例130例,按分布特点进行分型,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分布:单侧14例(10.7%),双侧116例(89.3%);胸膜下型(102例78.4%),小叶核心型99例(76.1%),弥漫型8例(6.1%);(2)数目:单发病灶9例(6.9%),多发病灶113例(86.9%),弥漫8例(6.1%);(3)密度:仅为磨玻璃影(GGO)70例(53.8%),GGO与实变影兼有60例(46.2%);(3)伴随征象:血管增粗100例(76.9%),胸膜平行征98例(75.3%),"细网格征"100例(76.9%),"晕征"13例(10%),"反晕征"6例(4.6%),3例胸腔积液(2.3%),2例肺气囊(1.5%)。未见空洞。35患者行CT复查,21例(60%)好转,14例(40%)加重。结论COVID-19影像学特点主要以胸膜下及小叶核心分布为主,两者均可融合成片,重症者发展为双肺弥漫;最有价值的特征是"胸膜平行征";恢复期表现为边缘收缩的实变影,支气管扩张,胸膜下线或纤维条索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探讨 被引量:43
17
作者 潘爱珍 甘毅 +2 位作者 陈涛 郑建忠 黄慧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3期27-29,4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97例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2mm以上冠脉树的13个主要节段的图像质量。结果147个节段(14.4%)不能满足管腔的评价,运动伪影及严重钙化分别为39个节段及43个节段,心律失常及心率明... 目的探讨影响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97例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2mm以上冠脉树的13个主要节段的图像质量。结果147个节段(14.4%)不能满足管腔的评价,运动伪影及严重钙化分别为39个节段及43个节段,心律失常及心率明显波动48个节段,闭气不佳17个节段。心率75~85次/min的患者57.1%出现运动伪影;心率小于65次/min的患者10%出现运动伪影。结论扫描时心律失常及心率明显波动、心脏的运动伪影、闭气不佳及严重钙化是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评价的主要因素。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下,选择最佳的重建相位窗可提高冠状动脉重建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图像质量 多层CT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及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4
18
作者 黄文磊 沈枫 +1 位作者 姚选军 钱斌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8年第4期529-536,共8页
目的:探究采用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及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究采用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及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CT征象及CT强化特征。结果:两组男女比例、基础疾病分布、临床症状比例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病灶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对照组小病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大病灶患者在空洞及紧贴胸膜影像学征象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的大小病灶的CT影像学特征在病灶分布、毛刺、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及结构疏松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于动脉期CT净增值、总CT净增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显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CT影像学征象的差异性和特征性,对无法确诊者应于治疗后实施随访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周围型肺癌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颈椎侧位平片对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及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王成林 董汉彬 +3 位作者 王敏 陈健群 刘辉安 郑勇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0年第5期201-204,共4页
目的 :进行颈椎侧位平片中生理曲度异常分型研究 ,探讨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从颈椎病片中抽出标准侧位颈椎片 1391例 ,从中选取临床无明显病因的颈椎病片 735例 ,对其中 419例曲度异常者进行分型 ,再分析比较各型中与其它异... 目的 :进行颈椎侧位平片中生理曲度异常分型研究 ,探讨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从颈椎病片中抽出标准侧位颈椎片 1391例 ,从中选取临床无明显病因的颈椎病片 735例 ,对其中 419例曲度异常者进行分型 ,再分析比较各型中与其它异常X线征像的关系 ,制定出早期颈椎病X线诊断指标。结果 :419例中I型异常 114例 ,占 2 7 2 % ;Ⅱ型异常 2 40例 ,占 5 7 3% ;Ⅲ型异常 42例 ,占 10 0 % ;Ⅳ型异常 2 3例 ,占 5 5 %。并提出Ⅰ~Ⅲ型异常不合并其它异常X线征像或Ⅰ~Ⅱ型异常仅合并一项轻微其它异常X线征象可作为早期颈椎病诊断指标。结论 :通过颈椎侧位平片 ,可以进行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及早期颈椎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诊断 颈椎侧位平片 生理曲度异常分型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超声诊断女性盆腔囊性肿块临床价值 被引量:45
20
作者 王海 陈小宇 +2 位作者 林千早 魏玲 张小兵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采用超声与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9月~2016年5月13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确诊为盆腔肿块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超声检查,并对比两者诊断鉴别效果。结果经...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采用超声与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9月~2016年5月13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确诊为盆腔肿块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超声检查,并对比两者诊断鉴别效果。结果经检查发现,130例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中,其中盆腔包虫、囊实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囊性病变及卵巢腺癌分别为16例、82例、16例、16例;经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虫、囊实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囊性病变及卵巢腺癌诊断鉴别准确率分别62.5%(10/16)、58.5%(48/82)、62.5%(10/16)、62.5%(10/16);定位准确率分别为37.5%(6/16)、51.2%(42/82)、50.0%(8/16)、50.0%(8/16)。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准确率分别为87.5%(14/16)、97.6%(80/82)、100.0%(16/16)、87.5%(14/16);定位准确率分别为100.0%(16/16)、87.8%(72/82)、87.5%(14/16)、87.5%(14/16)。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准确率及定位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超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于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诊断鉴别中具有较高价值,且可提高诊断鉴别准确率和和定位准确率,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囊性肿块 超声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