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西黄丸中11-羰基-β-乳香酸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马丽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666-667,共2页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及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西黄丸中11-羰基-β-乳香酸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及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西黄丸中11-羰基-β-乳香酸进行...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及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西黄丸中11-羰基-β-乳香酸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及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西黄丸中11-羰基-β-乳香酸进行研究,比较三种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相关系数和检出限。结果HPLC线性范围、精密度RSD、稳定性RSD、重复性RSD、回收率和RSD依次为0.22~2.18μg、0.55%、1.29%、1.01%、100.98%和0.61%;GC线性范围、精密度RSD、稳定性RSD、重复性RSD、回收率和RSD依次为0.19~2.04μg、0.52%、1.17%、0.95%、99.82%和0.59%;GC-MS线性范围、精密度RSD、稳定性RSD、重复性RSD、回收率和RSD依次为0.20~2.11μg、0.54%、1.23%、0.98%、99.95%和0.60%。结论 HPLC、GC、GC-MS三种方法均可有效鉴别和检测西黄丸中11-羰基-β-乳香酸,且HPLC相对于GC、GC-MS,在操作上更为快捷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西黄丸 11-羰基-β-乳香酸
下载PDF
ICP-MS/ICP-OE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法比较不同产地牡丹皮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磊 胡云飞 +3 位作者 裴月梅 徐国兵 吴德玲 徐倩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15批牡丹皮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为牡丹皮道地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不同产地15批牡丹皮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ICP-MS条件:...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15批牡丹皮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为牡丹皮道地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不同产地15批牡丹皮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ICP-MS条件:功率为1 200 W,雾化气压力为1.6 bar,分子泵电机电流为2 A,分子泵转速为1 000 Hz,炬箱调谐参数为Load 59、Tune 190。ICP-OES条件:功率为1 300 W,等离子柜气流量为15 L/min,辅助冷却气流量为0.2 L/min,雾化器流量为0.8 L/min,读数时间(自动)为1-5 s,进样量为1.5 ml/min。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15批牡丹皮药材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IMCA-P 11.0软件联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偏最小二乘聚类判别模式分析(PLS-DA)法对15批牡丹皮药材进行主要元素分析。结果:聚类分析显示道地产区(铜陵)与非道地产区可较好分为两类;PCA法可将不同产地牡丹皮药材分别聚成不同组别;PLS-DA法显示牡丹皮药材中主要无机元素为锂、锌、铅、铁、钾。结论:牡丹皮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在无机元素的含量与种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无机元素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式分析
原文传递
三七花及其易混淆品的微性状鉴别 被引量:8
3
作者 孟祥松 蒋磊 +6 位作者 于元元 鞠康 王伟 简冬明 穆二廷 权春梅 周建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9-43,共5页
目的:研究市售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人参(P.ginseng),西洋参(P.quinquefolius)的干燥花序的微性状特征,为该类药材的微性状鉴别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市场上销售的3种花序的不同部位... 目的:研究市售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人参(P.ginseng),西洋参(P.quinquefolius)的干燥花序的微性状特征,为该类药材的微性状鉴别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市场上销售的3种花序的不同部位运用电子目镜进行拍照,采用Photoshop CS6软件程序合成高清晰度微性状特征图片来对微性状特征进行鉴别研究,并对其表面微性状特征进行描述。最后归纳、总结出各药材的鉴别要点。结果:微性状鉴别较明显的区别点集中在总花梗、小花梗、雌蕊方面,其中三七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有非腺毛,小花梗表面白色突起呈不规则排列,雌蕊柱头分开,并且含有棕黄色树脂道;人参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无非腺毛,雌蕊柱头常不分开,含不明显的黄色树脂道;西洋参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有非腺毛,小花梗表面白色突起呈规则排列,雌蕊柱头不分开,无明显树脂道。结论:通过微性状鉴别法,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位的微性状特征,能有效的对三七花、人参花、西洋参花进行区别,为三七花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花 人参花 西洋参花 微性状鉴别 降压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苷等五种成分的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黎娟 汪盈盈 李飞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通过HPLC法对进口甘草与国产甘草的活性成分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对进口甘草和国产甘草中的甘草苷、甘草酸、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进行测定及质量评价。方法:采用80%乙醇温浸提取后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高... 目的:通过HPLC法对进口甘草与国产甘草的活性成分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对进口甘草和国产甘草中的甘草苷、甘草酸、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进行测定及质量评价。方法:采用80%乙醇温浸提取后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苷含量以国产甘草最高,异甘草苷含量以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甘草最高,甘草素含量以国产甘草最高,甘草酸以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甘草最高,异甘草素含量以巴基斯坦进口甘草最高,进口甘草中未测得甘草素。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进口甘草因生长环境差异与国产甘草质量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甘草 活性成分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评价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葛酮通络胶囊中葛根素含量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静 夏成凯 方成武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4期78-80,共3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酮通络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35∶65);检测波长:250 nm;柱温:25℃;流速:1 m 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葛根素质量...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酮通络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35∶65);检测波长:250 nm;柱温:25℃;流速:1 m 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葛根素质量在0.24-1.1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5.66%,RSD=1.41%(n=6)。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测定葛酮通络胶囊中葛根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酮通络胶囊 葛根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国内外不同产地甘草质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维珍 王蓉 +2 位作者 余亮 史学礼 汪盈盈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收集国内外不同产地的甘草进行质量分析。方法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甘草中甘草酸铵和甘草苷的含量,色谱柱选择Shim-spek GISI C18色谱柱(4.0mm×250mm,3μm);流动相选择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 目的收集国内外不同产地的甘草进行质量分析。方法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甘草中甘草酸铵和甘草苷的含量,色谱柱选择Shim-spek GISI C18色谱柱(4.0mm×250mm,3μm);流动相选择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7nm;流速:0.5mL/min;柱温25℃。结果7批进口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均不合格,但甘草酸铵的含量较高;7批国产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大多高于进口甘草,但甘草酸铵的含量有6批较进口的低。结论国内外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铵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以内蒙古梁外野生品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甘草 国产甘草 甘草酸铵 甘草苷 质量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鬼针草治疗肝炎炎症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杨文峰 王雨艨 +2 位作者 史学礼 王蓉 沈景芬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4年第8期99-103,共5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鬼针草治疗肝炎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鬼针草靶点基因;OMIM、Genecards数据库查找肝炎炎症靶点;韦恩在线绘图工具获得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3.9.1软件以及String数...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鬼针草治疗肝炎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鬼针草靶点基因;OMIM、Genecards数据库查找肝炎炎症靶点;韦恩在线绘图工具获得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3.9.1软件以及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图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鬼针草6个活性成分和175个潜在靶点,628个肝炎炎症疾病相关靶点,药物与疾病共有60个交集靶点。鬼针草可能通过调节AKT1、TNFRSF1A、IL2等核心靶点,干预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相关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治疗肝炎炎症的作用。结论鬼针草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对肝炎炎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肝炎炎症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雨艨 刘军 +2 位作者 宋宇 史学礼 李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9期178-180,共3页
中药材及其饮片是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发展的基础物质,中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标准是决定中医中药临床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中医中药的发展进程中,中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标准是评价和控制中药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中药质量的发展具有... 中药材及其饮片是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发展的基础物质,中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标准是决定中医中药临床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中医中药的发展进程中,中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标准是评价和控制中药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中药质量的发展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中药材是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生产的原始材料,而中药饮片是中成药生产和临床用药的直接材料,两者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成品药的临床疗效和质量。因此,中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标准制定对中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中医中药理论较为深邃,且中药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尚未透彻,导致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科学性证据不足,使其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备受争议。本文基于中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标准的研究现况,分析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合理、有效、实用的质量标准的原则及具体措施,应用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质量标准,推动和引领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饮片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多指标成分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金花消痤丸质量
9
作者 王军 史学礼 +3 位作者 王蓉 郑利梅 倪恒雨 董恒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2269-2275,共7页
目的 采用多指标成分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金花消痤丸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10批金花消痤丸中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目的 采用多指标成分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金花消痤丸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10批金花消痤丸中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评价不同批次金花消痤丸样品的质量差异。结果 10批金花消痤丸样品分为两类,样品间差异不大,较类似。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3.201%。结论 方法简单快捷,重复性好,精密度优良,结果较准确,可以为金花消痤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消痤丸 栀子苷 盐酸小檗碱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三七花及其易混淆品HPLC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祥松 蒋磊 +5 位作者 于现花 鞠康 王伟 简冬明 穆二廷 周建理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8-11,共4页
目的:对三七花、人参花、西洋参花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反相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20μL;分析时间:95 min。结果:三种花的皂苷类成... 目的:对三七花、人参花、西洋参花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反相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20μL;分析时间:95 min。结果:三种花的皂苷类成分均得到很好分离,构建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依据峰面积和保留时间进行了比较。西洋参花和三七花中皂苷Rb2和Rb3的峰面积比值有着很明显的差异,人参花中有独有峰Rg1,三七花中独有峰Rb1。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特征性强,可用于鉴别三七花、人参花、西洋参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花 人参花 西洋参花 HPLC指纹图谱
下载PDF
皖产药材龙葵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11
作者 王雨艨 刘军 +1 位作者 史学礼 耿武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77-180,共4页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以薯蓣皂苷元为指标性成分的定性研究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502)的试验方法对其实验条件(以不同展开剂,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显色剂,不同点样量,不同薄层板)进行考察,最终确定其试验方法为取本...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以薯蓣皂苷元为指标性成分的定性研究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502)的试验方法对其实验条件(以不同展开剂,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显色剂,不同点样量,不同薄层板)进行考察,最终确定其试验方法为取本品粉末2 g(过二号筛),加50 ml甲醇,超声30 min(频率45 kHz),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0 ml的2 mol/L盐酸溶液,加热水解1 h,放冷,加三氯甲烷30 ml,加热回流30 min,萃取三氯甲烷液,水浴浓缩至2 ml。结果以硅胶G板为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甲醇(20:0.2)为展开剂,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色谱图中,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薄层色谱法的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可用于龙葵药材的薄层定性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薄层色谱法 薯蓣皂苷元 鉴别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和二级结构鉴定菟丝子及其易混伪品
12
作者 周凯伦 王雨艨 +8 位作者 许晴 赵薇薇 马进进 张圣阳 王默含 吴婷婷 胡建建 王孟虎 孙一帆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5期45-50,共6页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ITS2碱基序列及其二级结构对菟丝子及其混伪品金灯藤进行鉴定。方法:从安徽亳州药材市场收集10份菟丝子、5份南方菟丝子、5份金灯藤样品,提取基因组DNA后,利用ITS2序列扩增引物进行PCR及测序,并从GenBank下载菟丝子...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ITS2碱基序列及其二级结构对菟丝子及其混伪品金灯藤进行鉴定。方法:从安徽亳州药材市场收集10份菟丝子、5份南方菟丝子、5份金灯藤样品,提取基因组DNA后,利用ITS2序列扩增引物进行PCR及测序,并从GenBank下载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ITS2序列。利用MEGA 11.0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利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聚类树,通过数据库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构建的NJ树分别聚为一支,基于ITS2碱基序列的种间遗传距离能准确鉴别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的二级结构在整体上有较大区别,能够明显区分。结论:基于ITS2序列可以准确地鉴别菟丝子及其混伪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DNA条形码 ITS2序列 二级结构
下载PDF
MELC法与常规HPLC法在检测大黄药材中5种蒽醌类衍生物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家峰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目的比较微乳液相色谱法(MELC)与常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黄药材中5种蒽醌类衍生物成分含量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MELC法与常规HPLC法检测大黄药材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种蒽醌类衍生物成分的含量。... 目的比较微乳液相色谱法(MELC)与常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黄药材中5种蒽醌类衍生物成分含量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MELC法与常规HPLC法检测大黄药材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种蒽醌类衍生物成分的含量。结果常规HPLC法在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进样量为4.7~47.2μg/mL、5.1~51.0μg/mL、5.5~55.0μg/mL、6.3~63.0μg/mL及0.4~40.0μg/mL时,均与峰面积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MELC法在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进样量为4.7~47.2μg/mL、5.1~51.0μg/mL、5.5~55.0μg/mL、6.3~63.0μg/mL及0.4~40.0μg/mL时,亦与峰面积表现出良好线性关系。HPLC法加样回收率99.63%、100.37%、98.92%、99.47%、99.68%,RSD:1.82%、2.26%、1.89%、1.75%、2.13%;MELC法加样回收率98.67%、97.53%、101.37%、99.34%、99.52%,RSD:0.31%、0.38%、0.49%、0.53%、0.87%。结论 MELC法比常规HPLC法检测更便捷准确,干扰低,更适合用于大黄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相色谱法 常规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黄 蒽醌类衍生物
下载PDF
叶下珠有效成分提纯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培 李飞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4期378-383,共6页
叶下珠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类及多糖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明目消积的功效,以及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抗血栓、提高脾细胞活性、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临床上,叶下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乙型肝炎、... 叶下珠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类及多糖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明目消积的功效,以及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抗血栓、提高脾细胞活性、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临床上,叶下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脂肪肝效果理想。由于药效明确,开发利用前景良好,关于叶下珠各类成分提取利用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及技术不断革新。为提供叶下珠药材开发利用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了叶下珠部分有效成分的提纯工艺和近10年来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发现(1)对于叶下珠中总酚类的提取,超声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而柯里拉京的提取方面,膜过滤技术和柱色谱分离技术最有望用于工业生产;其他成分的提取工艺目前主要以传统方法为主,新方法处于实验探索阶段。(2)尽管有关叶下珠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多,但是单个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研究较少,不利于进一步开发新药。(3)质量控制多集中在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方面,对重金属和33种农残的研究未见报道;市场上仍存在部分易混品常见的有苦味叶下珠、珠子草等,目前仍缺乏简单有效的鉴别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 有效成分 提纯工艺 质量控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垂盆草护肝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15
作者 潘鑫 秦宝福 +2 位作者 史学礼 王蓉 周光姣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建立垂盆草护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垂盆草护肝颗粒中垂盆草、佛手、栀子、黄连药材,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垂盆草护肝颗粒中五味子醇甲、栀子苷含量,色谱柱为C_(18)柱(250.0 mm×4.6 mm,5μm)... 目的建立垂盆草护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垂盆草护肝颗粒中垂盆草、佛手、栀子、黄连药材,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垂盆草护肝颗粒中五味子醇甲、栀子苷含量,色谱柱为C_(18)柱(250.0 mm×4.6 mm,5μ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五味子醇甲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50 nm;栀子苷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10∶90),检测波长238 nm。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好,且阴性无干扰;五味子醇甲和栀子苷分别在0.63~31.60,5.86~58.6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2%,98.19%,RSD分别为1.00%,0.99%;五味子醇甲、栀子苷的含量分别为0.051,1.249 mg/g。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鉴别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为垂盆草护肝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护肝颗粒 五味子醇甲 栀子苷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不同储存条件对亳丹皮指标性成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静 夏成凯 方成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优选亳州牡丹皮储存条件,为亳州牡丹皮的合理储存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包装材料和储存环境下亳州牡丹皮饮片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进行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丹皮酚四种主要指标性成分... 目的:优选亳州牡丹皮储存条件,为亳州牡丹皮的合理储存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包装材料和储存环境下亳州牡丹皮饮片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进行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丹皮酚四种主要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优选出最佳储存条件。结果:不同性质的包装材料对主要指标性成分有影响,阴凉和常温环境对以上4种指标性成分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探索了亳州牡丹皮的最佳储存条件,为指导企业进行更为合理、经济的储存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州牡丹皮 储存条件 指标性成分
下载PDF
皖产药材龙葵的质量标准
17
作者 王雨艨 刘军 +4 位作者 史学礼 蒋磊 鲁轮 李军 胡云飞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目的对皖产龙葵药材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结合龙葵原植物的形态,对皖产龙葵药材性状进行描述;采用显微、薄层色谱法对皖产龙葵进行定性鉴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方法对皖产龙葵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 目的对皖产龙葵药材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结合龙葵原植物的形态,对皖产龙葵药材性状进行描述;采用显微、薄层色谱法对皖产龙葵进行定性鉴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方法对皖产龙葵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皖产龙葵药材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方面均具有专属性特征;水分含量不超过10.0%;总灰分含量不超过11.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超过4.0%;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少于12.0%。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控制皖产药材龙葵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中药材 薄层色谱法 检查 浸出物
原文传递
中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细胞信号通路干预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许冉 张毛毛 +7 位作者 杨若彤 公硕 陈文秀 卜庆如 马克龙 汪长中 杨玥 汪天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出血性腹泻和肠黏膜糜烂是该病的典型症状。中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炎症症状。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主要通过对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肠组织中...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出血性腹泻和肠黏膜糜烂是该病的典型症状。中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炎症症状。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主要通过对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肠组织中的信号通路,炎症因子之间平衡的影响,以及抑制自身免疫减轻炎症反应等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 中药有效成分 细胞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的消食健胃片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19
作者 王军 董恒岳 袁永健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8期26-29,共4页
目的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提高消食健胃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消食健胃片中的麦芽和槟榔进行鉴别;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山楂的主要成份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进行精确测定。实验条件包括:色谱柱DiKMAC_(1... 目的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提高消食健胃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消食健胃片中的麦芽和槟榔进行鉴别;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山楂的主要成份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进行精确测定。实验条件包括:色谱柱DiKMA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5%乙酸铵溶液(67∶12∶21)、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TLC结果显示,麦芽和槟榔的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溶液无干扰。HPLC结果显示,熊果酸的含量测定在36.84312~368.4312μg/ml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4.5874 X+24.042,相关系数R^(2)=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23%;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在10.36~103.6μg/ml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5.7897 X+8.5658,相关系数R^(2)=0.9992,平均回收率为98.99%。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度高,可靠性强,可以对消食健胃片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食健胃片 麦芽 槟榔 熊果酸 齐墩果酸
下载PDF
亳州地产药材产地加工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静 夏成凯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11期82-83,共2页
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就亳州地产药材的种植情况、产地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进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地产药材 产地加工 炮制 一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