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叉神经痛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瑞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9期1581-1582,共2页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然后自行缓解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国内的多种统计资料其发病率在50~10/10万人口[1]。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诊断容易,治疗较困难。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CT引导下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02例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瑞松 芮利 吴睿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达卵圆孔内三叉神经根处,连接射频温控热凝仪及相配套电极控温加热至70-75℃,损害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结果:总有效率98.04%,无效率1.96%,复发率1.96%。结... 目的:探讨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达卵圆孔内三叉神经根处,连接射频温控热凝仪及相配套电极控温加热至70-75℃,损害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结果:总有效率98.04%,无效率1.96%,复发率1.96%。结论:CT引导下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适应证广,效果显著,特别对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该方法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温控热凝术 三叉神经痛 CT引导下
下载PDF
颅底咽侧肿瘤16例治疗回顾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瑞松 冉文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分析颅底咽侧间隙肿瘤各种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共16例颅底咽侧间隙肿瘤,选择适宜手术入路方式及治疗方案。结果对14例肿瘤均完整切除,2例肿瘤已累及颅内,采取姑息治疗,局部组织间放射粒子植入术,均无明显并发症... 目的分析颅底咽侧间隙肿瘤各种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共16例颅底咽侧间隙肿瘤,选择适宜手术入路方式及治疗方案。结果对14例肿瘤均完整切除,2例肿瘤已累及颅内,采取姑息治疗,局部组织间放射粒子植入术,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良性肿瘤均无复发,恶性肿瘤虽然发生复发或转移,但并发症明显减少,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论颅底咽侧间隙肿瘤因局部解剖复杂,治疗困难,结合临床体格检查和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根据肿瘤部位及术中冰冻病理结果确定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必要时采取置入性放射粒子术,预防并发症发生,减少恶性肿瘤复发及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咽侧间隙 肿瘤 手术
下载PDF
外周神经孔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瑞松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1期4675-4676,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外周神经孔内射频温控热凝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成功率95.00%,无效率5.00%,1年复发率为5.26%。结论:外周神经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外周神经孔内射频温控热凝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成功率95.00%,无效率5.00%,1年复发率为5.26%。结论:外周神经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良好,设备简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明显减少,医疗费用低,适宜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 射频温控热凝术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骨化纤维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瑞松 陈鹏 梁立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通过2例罕见病例分析,研究骨化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两年来我院收治2例女性骨化纤维瘤患者,1例发生于上颌骨的骨化纤维瘤,最终肿瘤侵及颧骨颞骨及眼内容物,另1例发生下颌骨的骨化纤维瘤,面部严重畸形,咬合功能... 目的通过2例罕见病例分析,研究骨化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两年来我院收治2例女性骨化纤维瘤患者,1例发生于上颌骨的骨化纤维瘤,最终肿瘤侵及颧骨颞骨及眼内容物,另1例发生下颌骨的骨化纤维瘤,面部严重畸形,咬合功能完全丧失。通过临床及CT检查,全麻下行巨大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结果2例巨大肿瘤均完整切除,效果良好,外形及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骨化纤维瘤属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一般不易复发,但该肿瘤可持续性生长,巨大骨化纤维瘤可压迫邻近骨组织和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性纤维瘤 牙骨质-骨化纤维瘤 肿瘤 手术
下载PDF
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正AngleⅡ类错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丽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0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非拔牙矫正AngleⅡ类错的疗效。方法选取AngleⅡ类患者16例,在不拔牙的情况下使用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对其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1... 目的探讨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非拔牙矫正AngleⅡ类错的疗效。方法选取AngleⅡ类患者16例,在不拔牙的情况下使用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对其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18±2.0)个月完成主动矫正治疗,治疗后下颌前移、建立了Ⅰ类磨牙尖牙关系,覆合覆盖正常,下颌后缩患者矫治效果明显,容貌得到改善。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SNB平均增大3.25°,SNA基本不变,ANB平均减小6.50°,IMPA平均减小6.95°,FMIA平均增大3.61°,FMA平均增大2.53°,Po-Co平均增大5.12 mm,Vits平均减小1.29 mm(P<0.05)。结论 Twin Block功能性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正早期AngleⅡ类错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 Block矫治器 直丝弓矫治器 AngleⅡ类错牙合
下载PDF
种植体义齿临床应用观察
7
作者 马丽华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羟基磷灰石涂层(BLB)种植体系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口腔科患者50例,行BLB种植修复,研究种植后4~6个月安装愈合基台,修复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的临床观察种植体及上部结构松动情况、牙槽骨的吸收情况以... 目的:探讨口腔羟基磷灰石涂层(BLB)种植体系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口腔科患者50例,行BLB种植修复,研究种植后4~6个月安装愈合基台,修复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的临床观察种植体及上部结构松动情况、牙槽骨的吸收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等。结果:1修复后6个月,1粒种植体松动,经调整咬合后较以前减轻;1粒因牙周炎失败拔除,;1粒上部结构松动,经调整中央螺丝后稳固。2修复后1年,骨整合较好,除拔出1例外,牙槽骨的吸收情况均小于1.5mm。结论:BLB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成功率较高为98.2%,值得在口腔修复中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B种植体系 修复 牙列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