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肾功能及钙磷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彭燕 张威 +3 位作者 郝静 徐琦 罗美萍 袁伟杰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变化,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初诊CKD患者72例,按照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变化,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初诊CKD患者72例,按照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5组,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抽取受试者静脉血并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法检测FGF23、25(OH)VitD3、1,25(OH)2VitD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钙(Ca)、磷(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1b)水平;免疫放射法测定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结果CKD患者血清FGF23水平随GFR降低逐渐升高,在CKD4期和5期时,血FGF23、P、iPTH上升明显,1,25(OH),VitD3显著下降,与CKD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KD2~3期与CKD1期的FGF23、P、Ca、iPTH、活性维生素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ca、25(OH)VitD3随着肾功能下降有降低趋势,但各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KD1~5期logFGF23与P、logiFFH呈正相关(r=0.653,P〈0.01;r=0.800,P〈0.01),与GFR、1,25(OH)2VitD3呈负相关(r=-0.753,P〈0.01;r=-0.265,P〈0.05),与ca、25(OH)VitD3无相关。CKD1~3期logFGF23与logiPTH呈正相关(r=0.374,P〈0.05),而与Ca、P、25(OH)VitD3、1,25(OH)2VitD3、GFR均无相关。CKD4~5期logFGF23与P、logiPTH呈正相关(r=0.381,P〈0.05;r=0.515,P〈0.01),与GFR呈负相关(r=-0.654,P〈0.01),与ca、25(OH)VitD3、1,25(OH)2VitD3无相关。结论随着肾功能减退,血清FGF23、P、iPTH水平逐渐升高,活性维生素D水平逐渐下降,尤以CKD4~5期明显。在肾脏病早期阶段(CKD1~3期)血iPTH水平与FGF23有关。当GFR〈30ml/min时,肾功能状态、血磷、血iPTH均可影响血FGF2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慢性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甲状旁腺素
原文传递
ARBs和活性维生素D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生(综述) 于青(审校)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1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肾素血管紧张素(RAS)在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RAS抑制剂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却会引起肾素补偿性增加,从而限制了RAS抑制剂的疗效。维生素D通...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肾素血管紧张素(RAS)在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RAS抑制剂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却会引起肾素补偿性增加,从而限制了RAS抑制剂的疗效。维生素D通过抑制肾素表达从而能负性调节RAS。RAS抑制剂联合维生素D类似物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维生素D
原文传递
腹膜血管形成对腹膜透析失超滤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于青 赵东杰 姚建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失超滤的患病率及有关因素。方法 比较失超滤患者和非失超滤患者在透析龄、腹膜透析平衡试验 (PET)结果、腹膜炎、外周血白蛋白 (Alb)、高糖累积量及腹膜血管变化的差异。结果 失超滤患者的透析龄、腹膜通透性、高...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失超滤的患病率及有关因素。方法 比较失超滤患者和非失超滤患者在透析龄、腹膜透析平衡试验 (PET)结果、腹膜炎、外周血白蛋白 (Alb)、高糖累积量及腹膜血管变化的差异。结果 失超滤患者的透析龄、腹膜通透性、高糖累积量及腹膜毛细血管的生成均高于非失超滤患者 ,但Alb相对较低 ;腹膜炎的患病率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尿毒症环境、葡萄糖累积量的增多可能导致腹膜毛细血管的生成、腹膜的高转运 ,与腹膜透析的失超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失超滤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及管理专家建议(2020版) 被引量:44
4
作者 梅长林 陈晓农 +11 位作者 郝传明 胡昭 蒋红利 李贵森 刘必成 刘虹 刘章锁 邢昌赢 姚丽 余晨 袁伟杰 左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4期3489-3493,共5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球CKD患病率8%~16%[1,2,3,4]。201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KD患病率为10.8%,患者总数约为1.19亿[2];至2017年患者人数上升至1.32亿[5],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球CKD患病率8%~16%[1,2,3,4]。201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KD患病率为10.8%,患者总数约为1.19亿[2];至2017年患者人数上升至1.32亿[5],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高钾血症是CKD患者常见的代谢并发症之一,也是CKD晚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高钾血症的发生隐匿,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临床上对CKD患者引起的高钾血症普遍认识不足。为了促进临床医师对CKD患者高钾血症的风险认知与管理,由该领域相关专家组成工作组制定本《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及管理专家建议》(以下简称"本建议"),对CKD患者高钾血症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提出建议,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钾血症 临床医师 重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风险评估 特异性治疗 CKD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探讨及预防 被引量:46
5
作者 于青 张郁苒 +2 位作者 池琦 郁佩青 袁伟杰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6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长期透析1~32年患者350例,339例前臂内瘘、9例上臂内瘘、2例移植内瘘。常规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内瘘穿...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长期透析1~32年患者350例,339例前臂内瘘、9例上臂内瘘、2例移植内瘘。常规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内瘘穿刺方法为阶梯式或局域穿刺,透析后内瘘止血方法为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或弹力绷带压迫法。有瘤样扩张的患者作为A组,无瘤样扩张的患者作为B组。结果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患者(A组)42例(12%),29例(69%)血管瘤样扩张的患者伴高血压,但和B组61% 高血压患病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4例(57.1%)患者为透析10年以上的长期透析患者,仅9.6%为透析5年以下患者。42例患者前臂内瘘35例,上臂内瘘6例,移植内瘘1例。主要发生于穿刺点部位的瘤样扩张29例,近吻合口的瘤样扩张8 例,静脉全段扩张3例,假性动脉瘤2例。A组采用局域穿刺的比例为69%,远高于B组21%(P<0.01)。2/3的上臂内瘘患者伴血管的瘤样扩张。内瘘吻合方式、透析后止血方式、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对瘤样扩张的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与局部反复穿刺、内瘘部位、高血压及血管本身的病变有关。预防内瘘的瘤样扩张对内瘘的长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瘤样形成
下载PDF
关于肾性贫血治疗相关指南与共识回顾 被引量:42
6
作者 王莉君 袁伟杰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肾性贫血的规范化治疗涉及到贫血监测、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的合理应用、肾性贫血治疗的靶目标等方面。指南及共识对治疗存在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复习和回顾包括欧洲最佳指南(european best practice guide...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肾性贫血的规范化治疗涉及到贫血监测、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的合理应用、肾性贫血治疗的靶目标等方面。指南及共识对治疗存在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复习和回顾包括欧洲最佳指南(european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EBPGs)、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mes,K/DIGO)临床实践指南及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等指南,为临床肾性贫血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慢性肾脏病 指南 共识 回顾
下载PDF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7
作者 郝静 袁伟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6期553-555,共3页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各种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 diseases,CKD)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其发病率已达10%左右。临床上由于大量蛋白尿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肾病综合征(NS)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各种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 diseases,CKD)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其发病率已达10%左右。临床上由于大量蛋白尿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肾病综合征(NS)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若大量蛋白尿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导致肾组织进行性纤维化,继而逐渐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难治性NS(refractory ne-phritic syndrome,RNS)通常指常复发型、激素依赖、激素抵抗型或激素不耐受、激素使用禁忌的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diseases 大量蛋白尿 治疗 病因 慢性肾脏疾病 独立危险因素 激素依赖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变异性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4
8
作者 谷立杰 张郁苒 +5 位作者 袁伟杰 王玲 张政 陈蕾 王婧 陈生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3-458,共6页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PV)情况,探讨影响MHD过程中BPV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了解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1日以前开始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常规透析的MHD患者行回顾性分析。记录...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PV)情况,探讨影响MHD过程中BPV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了解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1日以前开始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常规透析的MHD患者行回顾性分析。记录2009年1月-010年12月期间每季度第1次血液透析过程中所有血压值,求取收缩压、舒张压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以离散系数表示透析中收缩压和舒张压BPV。随访时间未满2年的患者取时间平均分布的6~8个透析过程的血压计算。记录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继续随访至2011年12月31日。结果共纳入280例患者。平均透析中收缩压BPV为0.119±0.029,舒张压BPV为0.118±0.028;其中老年MHD患者(114例)透析中收缩压的BPV显著高于青中年组(166例)(0.126±0.029比0.114±0.028,P=0.012),两组问透析中舒张压的B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17±0.031比0.119±0.025,P=0.498)。将透析中收缩压BPV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透析前收缩压、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及血红蛋白水平是透析中收缩压BPV的独立影响因素。将透析中舒张压BPV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平均脱水量是透析中舒张压BPV的独立影响因素。随访3年,死亡64例(22.9%),生存分析显示透析中收缩压BPV升高与病死率升高显著相关(P〈0.01)。结论高龄、透析前高收缩压、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增加、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为MHD患者透析中收缩压BP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增加为MHD患者舒张压BP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中收缩压的BPV升高与MHD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压变异性 透析中血压
原文传递
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宫丽 黄洁波 +3 位作者 臧秀娟 陈蕾 王靖 于青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0期531-534,共4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应用情况,以及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相关并发症。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3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6月以上患者的资料,分为腕部内瘘组和肘部内瘘组,评估2组患者中与动静脉内瘘相关的并发...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应用情况,以及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相关并发症。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3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6月以上患者的资料,分为腕部内瘘组和肘部内瘘组,评估2组患者中与动静脉内瘘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76例患者中,腕部内瘘占93.09%(350/376)、肘部内瘘4.79%(18/376)、移植内瘘1.33%(5/376)、带涤纶套导管0.80%(3/376)。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中血栓的发生率为13.86%、血管瘤样扩张12.23%、吻合口狭窄2.17%、动脉窃血综合征1.63%、感染0.54%、静脉高压0.27%。肘部内瘘组血管瘤样扩张的发生率(66.67%)明显高于其在腕部内瘘(9.43%)组的发生率(?2=52.26,P<0.01);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1~3年的内瘘通畅率以及透析充分性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中没有出现高容量性心力衰竭。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首选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当通路失败时,肘部内瘘可作为第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下载PDF
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10
作者 汤晓静 戎殳 +8 位作者 梅长林 倪兆慧 蒋更如 袁伟杰 汪年松 郭志勇 马骏 严海东 张黎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6-321,共6页
目的考察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41例),实验组给予生血宁片,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疗程12周。然后,监测EPO用量、Hb水平、铁代谢指标(SI、SF、TSAT、TIBC)、... 目的考察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41例),实验组给予生血宁片,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疗程12周。然后,监测EPO用量、Hb水平、铁代谢指标(SI、SF、TSAT、TIBC)、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8、10、12周后,2组Hb水平显著高于筛选期(P<0. 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12周后,2组SI、SF、TSAT显著高于筛选期(P<0. 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8、12周后,实验组EPO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2组血常规参数无明显变化,并且未发现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生血宁片可维持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指标,减少EPO用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血宁片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 肾性贫血
下载PDF
营养风险指数预估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的价值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郁苒 张政 +1 位作者 于青 袁伟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6期3741-3745,共5页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指数(GNRI)在预估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07年1月至2015年4月12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组前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计算GNRI指数,根...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指数(GNRI)在预估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07年1月至2015年4月12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组前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计算GNRI指数,根据GNRI指数四分位数分为4组,以患者死亡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两者关系,用ROC曲线分析GNRI对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4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GNRI指数分别为第1组≤92.06,第2组92.07~96.15,第3组96.16~101.25,第4组≥101.26,4组全因病死率分别为68.8%、58.1%、45.2%和25.8%(P=0.002),心血管病死率分别为50.0%、33.3%、26.1%和11.5%(P=0.013)。Kaplan–Meier分析结果提示随着GNRI的升高,5年总体生存率升高,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NRI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显著相关(HR=0.940,P=0.001,95%CI:0.907~0.974),与心血管死亡显著相关(HR=0.906,P〈0.001,95%CI: 0.863~0.951)。ROC曲线提示GNRI预测全因病死率和心血管病死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7(P=0.001)和0.717(P=0.001)。结论GNRI作为一个简单易行的客观评价指标,与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营养评估 病死率
原文传递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PLA2R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治疗疗效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莉君 尚明花 +6 位作者 诸葛一峰 黄一新 戎殳 唐知还 包瑾芳 于青 袁伟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表达的情况,探讨肾组织PLA2R表达和IMN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经肾活检病理证实为成人IMN且... 目的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表达的情况,探讨肾组织PLA2R表达和IMN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经肾活检病理证实为成人IMN且资料完整者共56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PLA2R的表达,并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的免疫治疗,初步观察肾组织PLA2R表达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56例IMN患者中PLA2R相关性IMN占71.4%(40例,肾组织PLA2R检测阳性),余为非PLA2R相关性IMN,共16例。治疗第6个月起,非PLA2R相关性IMN组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恢复情况均明显好于PLA2R相关性IMN组(P〈0.05)。治疗后第6、9、12个月,PLA2R相关性IMN组总缓解率分别为58.3%、62.5%、62.5%,而非PLA2R相关性IMN组则在第6个月时总缓解率达100%,且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明显短于PLA2R相关性IMN组[(5.4±3.5)比(10.5±1.6)个月,P〈0.05]。结论肾组织PLA2R检测可用于协助诊断IMN,非PLA2R相关性IMN采用免疫治疗的疗效优于PLA2R相关性IMN组,且起效时间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受体 磷脂酶A2 免疫治疗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7
13
作者 梅长林 陈晓农 +11 位作者 郝传明 胡昭 蒋红利 李贵森 刘必成 刘虹 刘章锁 邢昌赢 姚丽 余晨 袁伟杰 左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4期3498-3503,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来自全国14家医院的CKD 3~5期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随机均衡抽样分为模型训练集和模型验证集,在模型训练集中通过单... 目的:探讨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来自全国14家医院的CKD 3~5期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随机均衡抽样分为模型训练集和模型验证集,在模型训练集中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CK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并赋分。在模型验证集中,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验证模型的评估效果。结果:共有847例CKD患者的临床数据被纳入分析,年龄(57.2±15.6)岁,男555例,女292例。其中训练集675例,验证集17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纳入了年龄、CKD分期、心力衰竭史、血钾≥5.0 mmol/L史、糖尿病、酸中毒及使用升高血钾的药物,并根据这些因素建立评估模型。在验证集中,评估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当cut-off值为4分时,对于高血钾事件预测灵敏度为87.1%,特异度为57.0%。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CK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评估模型,可进一步优化临床医师对于CKD患者的血钾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钾血症 慢性肾脏病 危险因素 评估模型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史玉萍 戎殳 +2 位作者 杨满 张政 袁伟杰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12期830-83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parathyroidectomy,PTX)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术后严重低钙血症(severe hypocalcemia,SH)危险因素。方法收...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parathyroidectomy,PTX)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术后严重低钙血症(severe hypocalcemia,SH)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甲状旁腺切除的MHD并发SHPT患者59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血钙水平分为2组,A组为SH组,B组为非SH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发生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结果59例患者术后发生低钙血症49例;SH 32例;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组间术前碱性磷酸酶(β=0.185,P=0.045)、术前甲状旁腺激素(β=0.004,P=0.040)、干体质量(β=0.027,P=0.034)是术后SH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碱性磷酸酶、术前甲状旁腺激素、干体质量是MHD患者接受PTX术后发生SH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切除术 严重低钙血症
下载PDF
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状态及α酮酸对其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莉君 袁伟杰 +3 位作者 谷立杰 唐知还 王玲 包瑾芳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3期121-125,共5页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α酮酸对其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国内70家医院透析患者878例,严格推荐饮食蛋白摄入量分别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α酮酸对其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国内70家医院透析患者878例,严格推荐饮食蛋白摄入量分别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为1.0~1.2g/(kg.d),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0.8~1.0g/(kg.d),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服用α酮酸片:1片/5(kg.d)(约0.12g/(kg.d)),持续服药6个月,自身对照观察透析患者治疗前、3个月、6个月后肾脏病生活质量评分(KDQOL-SF-36评分)、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A评分)、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患者主观症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资料完整的最终随访患者866例,其中MHD患者642例,CAPD患者224例。6个月后全部透析患者肾脏病生活质量评分中的9个维度的指标均明显升高:生理机能(PF)从51.29±26.84升至64.65±25.53、生理职能(RP)从17.77±30.77升至38.79±40.82、躯体疼痛(BP)从64.78±22.74升至79.44±19.81、总体健康(GH)从32.01±17.02升至43.68±18.35、活力(VT)从50.26±20.65升至61.94±17.78、社会功能(SF)从49.17±22.43升至64.84±20.02、情感职能(RE)从24.48±37.83升至50.16±45.81、精神健康(MH)从55.43±19.62升至64.94±16.76,健康变化(HT)从37.24±28.4升至56.66±28.26,(P<0.01);BMI、血浆Alb水平及SGA评分等营养状态指标有明显改善(P<0.01),血磷、PTH水平下降(P<0.01),同时皮肤瘙痒、口腔异味、疲乏无力、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失眠等患者临床主观症状均明显减轻(P<0.01)。结论 ESRD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状态不佳,α酮酸配伍优化蛋白饮食可改善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矿物质代谢及临床主观症状,从而综合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Α-酮酸 肾脏病生活质量评分 主观全面营养评估
下载PDF
短期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对比剂肾病预防作用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周益 袁伟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42-946,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2~7d)大剂量(80mg/d)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以“statins/statin/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contrast”和“nephropathy/nephrosis/nephrotoxicit... 目的探讨短期(2~7d)大剂量(80mg/d)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以“statins/statin/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contrast”和“nephropathy/nephrosis/nephrotoxicity/kidneyfailure”为关键词,查找1966年至2010年PubMed、Embase、Science Direct、Wiley Inter Science、Scopus和Ovid数据库的RCT,无语言限制。2位评价者评价每一项研究的质量并提取数据。结果5项RCT共计1009例患者被纳入研究。按血肌酐(SCr)水平进行分层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病(CKD)3—5期(GFR≤60ml/min或SCr≥97.2μmol/L)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后CIN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6.5%比对照组7.2%,RR=0.89),且人选研究没有异质性(I2=0%,P=0.79);CKD1~2期(GFR〉60ml/min)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CIN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3.6%比对照组11.9%,RR=0.28),入选研究也无异质性(I2=0%,P=0.87)。结论短期大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预防CKD1—2期冠脉造影患者CIN的发生,而对CKD3~5期的患者无显著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肾疾病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简易营养评估法评估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被引量:15
17
作者 唐知还 袁伟杰 +2 位作者 谷立杰 虞茜 郝静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采用简易营养评估法(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与传统的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我院腹膜透析中心的45例患者(6... 目的:采用简易营养评估法(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与传统的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我院腹膜透析中心的45例患者(60岁以上)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人体测量,分别用SGA与MNA两种方法,同时检测患者血液中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血常规,检测了与标化的蛋白质相当的总氮呈现率(nPNA),进行饮食调查。结果:(1)根据SGA,无营养不良22例(49%),轻至中度营养不良14例(31%),重度营养不良9例(20%);根据MNA,无营养不良18例(4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17例(38%),营养不良10例(22%)。(2)依据SGA与MNA评分,分别在不同营养状态的三组间进行以下指标的比较: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能量与蛋白质摄入(DEI、DPI)、血白蛋白、nPNA、透析月龄、残余肾功能,透析充分性指标(Kt/V、Ccr)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营养不良组的DEI、DPI异常率在SGA评分时达到了64%,而MNA评分时降至28%(P<0.05);存在营养不良的两组患者,血白蛋白与前白蛋白的正常率,SGA评分时为43%与60%,MNA评分为44%与59%。存在明显营养不良时,两种评分的指标异常均明显升高。(3)无论采用SGA还是MNA方法,两种分类法的统计学结果是一致的。(4)在评估结果与各指标相关性研究中,发现SGA与MNA评分结果与一系列客观指标显著相关,MNA法较优。结论:(1)SGA与MNA皆是评价老年腹膜透析营养状况的简单有效方法,但还需结合其它的营养评估指标,如DEI、DPI、血白蛋白、前白蛋白、nPNA。(2)在某些方面,MNA评估法优于SGA评分。SGA对于评价已有的营养不良有效,而MNA更有利于早期发现需要营养干预的患者。MNA评估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营养状况 简易营养评估法 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
下载PDF
内科学临床CPBL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军 包瑾芳 +4 位作者 郝静 袁伟杰 周栩 金为民 祝延红 《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第1期171-173,共3页
目的临床CPBL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PBL学习新模式。本研究探讨其在内科学教学应用时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CPBL过程包括挑选临床实际病例、教师培训,采用PBL方法进行教学并进行评价。将内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目的临床CPBL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PBL学习新模式。本研究探讨其在内科学教学应用时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CPBL过程包括挑选临床实际病例、教师培训,采用PBL方法进行教学并进行评价。将内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CTDI-CV),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行测量。统计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教学前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没有差异,教学后试验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在开放思想和认知成熟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CPBL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内科学
下载PDF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其生存率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殷俊 黄娟 +4 位作者 袁伟杰 于青 包瑾芳 郝静 刘军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10期699-702,716,共5页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自2004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以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通过MDRD公式估计患者透析起始eGFR...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自2004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以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通过MDRD公式估计患者透析起始eGFR值,并根据eGFR值将纳入实验的患者分为早透析组[eGFR>6.5 ml/(min·1.73 m^2)]和晚透析组[eGFR>6.5 ml/(min· 1.73 m^2)],分析2组患者透析起始时基线数据的差异,以及2组间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资料完整的177例患者平均年龄(59.02±13.21)岁,平均随访(46±24.77)月,透析起始eGFR中位数水平是6.5 ml/(min· 1.73 m^2),68.22%患者于5~7.5 ml/(min·1.73 m^2)时才开始透析治疗.早透析组患者85例,透析起始时eGFR值(8.77±3.44) ml/(min·1.73 m^2);晚透析组患者92例,透析起始时eGFR值(5.54±1.35)ml/min· (1.73 m^2).对包括性别(χ^2=12.400,P=0.120)、年龄(t=-0.580,P=0.060)、BMI(t=0.450,P=0.55)、血红蛋白(t=0.740,P=0.590)、血白蛋白(t=-1.700,P=0.180)等基本资料统计分析发现,2组透析治疗起始时血肌酐(t=-10.270,P<0.01)、BUN(t=-2.910,P<0.01)、eGFR(t=10.050,P<0.01)、糖尿病肾病(χ^2=7.540,P<0.05)及并发糖尿病的比例(χ^2=2.600,P<0.01)有统计学差异,余基线数据均未见明显差异.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早、晚透析组患者的生存率,发现2组间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19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较其他患者更易接受早期透析治疗,然而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患者生存率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透析时机 生存率
下载PDF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体重指数与全因死亡率相关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嘉琳 周益 袁伟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2-707,共6页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水平BMI对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以“hemodialvsis/haemodialysis”和“obese/bodymassindex/overweight”和“mortality/survival/reverseepidemiology/obesityparadox”为关键词,...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水平BMI对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以“hemodialvsis/haemodialysis”和“obese/bodymassindex/overweight”和“mortality/survival/reverseepidemiology/obesityparadox”为关键词,检索1966--2012年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Wiley、Scopus和Ovid数据库的临床研究文献。2位评价者独立评价每个研究的质量并且对其提取数据。结果4个观察性研究共计8142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入选研究没有异质性(I2=0%,P=0.45)。与BMI非升高组相比,BMI升高组(BMI≥25kg/m2)有较低水平的全因死亡率(OR0.67,95%CI 0.65~0.68)。校正相关风险因素后的研究结果仍显示高水平BMI能较好地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校正后HR0.94,95%CI 0.92~0.96)。结论血液透析患者BMI水平与全因死亡率呈负相关,提示高水平BMI对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保护作用,血流动力学状态、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变化以及营养状态等因素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但还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死亡率 肾透析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