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与比喻:台湾当代诗的意象空间 被引量:7
1
作者 简政珍 《江汉学术》 2017年第5期44-54,共11页
台湾到了1990年代中期以后,现实的震荡引起人们思绪的翻腾。"诗人所为何事?"是诗人在这样的时空下存在的探问。诗的"生命感"变成"有心"诗人自我的鞭策。但现实的关照,并非将诗变成陈情书。诗是透过语言... 台湾到了1990年代中期以后,现实的震荡引起人们思绪的翻腾。"诗人所为何事?"是诗人在这样的时空下存在的探问。诗的"生命感"变成"有心"诗人自我的鞭策。但现实的关照,并非将诗变成陈情书。诗是透过语言比喻系统的产物,而不是目的论的呐喊。诗人的书写必须面对现实,但却拒绝成为现实的工具。面对现实而能展现想象力是诗人创造力极严苛的检验。一方面,诗人必须避免文字的"说明性"以免将诗沦为散文,另一方面,诗人在避免"言说"的过程中,又要展现与现实唇齿相依的生命力。从当前台湾的家国认知、政治情境、经济状况、文化历史归属、与生活空间定位等面向,将可检视有创意的诗人如何以比喻与意象展现生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当代诗 比喻 隐喻 转喻 意象空间
下载PDF
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及其教学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秀莹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6期53-59,2,共7页
汉语的极性程度动补结构是一个具有强大滋生力的结构,不仅谓语类型丰富,极性程度补语数量也在持续增加。通过搜集目前现代汉语中的极性程度补语,进行原词共性的分析,探索究竟什么样的词最容易虚化成极性程度补语。采用义素分析理论与语... 汉语的极性程度动补结构是一个具有强大滋生力的结构,不仅谓语类型丰富,极性程度补语数量也在持续增加。通过搜集目前现代汉语中的极性程度补语,进行原词共性的分析,探索究竟什么样的词最容易虚化成极性程度补语。采用义素分析理论与语义场理论进行分析,观察具有特殊义素、属于特定语义场的词汇是否容易衍生出极性程度补语的用法。找出极性程度补语的原词共性,继而提出汉语极性程度补语的教学策略。语义场理论搭配语法化规则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汉语学习者有效学习现代汉语的程度补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程度补语 语法化 语义场
下载PDF
论洛夫近晚期诗作“似有似无”的技巧 被引量:2
3
作者 简政珍 《江汉学术》 2018年第6期75-83,共9页
洛夫早期的诗作情境深沉,意象稠密,引人注目。他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众多诗人相比,技巧出类拔萃,洛夫也因为这些诗作,奠立了诗坛的地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洛夫的文字放松自然,技巧似有似无,但诗性却更浓密,成就或超越早... 洛夫早期的诗作情境深沉,意象稠密,引人注目。他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众多诗人相比,技巧出类拔萃,洛夫也因为这些诗作,奠立了诗坛的地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洛夫的文字放松自然,技巧似有似无,但诗性却更浓密,成就或超越早期的作品。从隐约的比喻、隐约的转喻、偶发性因素、自然无比的创造力、叙述的流畅感、生命的场域、几近"无为"的技巧、技巧似有似无的沉默等角度探讨洛夫近晚期这类的作品发现:大部分的诗人文字一旦放松,情境没有适当迂回,诗性也面临崩解,但洛夫这些文字放松、情境自然的诗作,诗性却迈入高远的境界,是汉语诗史上的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夫 隐喻 转喻 无为 沉默 诗歌技巧
下载PDF
诗歌史的视野与生命感——以郑慧如《台湾现代诗史》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简政珍 《江汉学术》 CSSCI 2020年第6期77-85,共9页
郑慧如的《台湾现代诗史》是迄今为止见解和说服力兼具、成就极高的一部台湾现代诗史。如此的成就跟下面几个因素有关。其一,这部诗史的焦点是诗质与诗艺,而非知名诗人。其二,以“诗作是否散文化”检视诗质,不论是知名诗人或一般诗人,... 郑慧如的《台湾现代诗史》是迄今为止见解和说服力兼具、成就极高的一部台湾现代诗史。如此的成就跟下面几个因素有关。其一,这部诗史的焦点是诗质与诗艺,而非知名诗人。其二,以“诗作是否散文化”检视诗质,不论是知名诗人或一般诗人,都一视同仁。其三,以一百行以上而“不散文化”的长诗区隔焦点诗人与主要诗人,让读者“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优秀长诗”。其四,这本诗史对诗人的评价、对诗美学的阐述大都根据文本细读,而作者有卓越的文本阅读能力。其五,作者不时展现洞见,如对文字游戏诗作的认知,对超现实主义的体认,因此论述展现恢弘的格局,多有启发性。其六,根据“撰写说明”所述,作者几乎阅读了被讨论诗人的整体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慧如 台湾诗歌 《台湾现代诗史》 生命感
下载PDF
现代诗中隐喻、转喻与意象产生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简政珍 《江汉学术》 2014年第6期55-65,共11页
我们试图尝试延续现代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对隐喻与转喻的诠释,进一步探讨隐喻、转喻与意象产生的关系。传统(包括雅各布森)将明喻与隐喻归于同一类,实际上明喻倾向意象的相似,而隐喻的趣味则是彼此的相异。一方面,对比与相异让隐喻翻转理... 我们试图尝试延续现代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对隐喻与转喻的诠释,进一步探讨隐喻、转喻与意象产生的关系。传统(包括雅各布森)将明喻与隐喻归于同一类,实际上明喻倾向意象的相似,而隐喻的趣味则是彼此的相异。一方面,对比与相异让隐喻翻转理念;另一方面,从相异引发相似的联想是隐喻意象诗趣之所在。相较于隐喻大都基于"发明",转喻大都基于"发现",但"发现"经常是更大的"发明"。时间性的接续促成意象的环炼,空间性的接续牵引意象的比邻。"语意的比邻"所产生的意象经常是叙述的逸轨。由于词语与意象必然经由选择与接续而产生,所以大部分诗的意象是隐喻与转喻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各布森 隐喻 转喻 语意 叙述 意象
下载PDF
语言的创新与应用——台湾国语“X很大”结构研究
6
作者 刘秀莹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4期58-62,163,共5页
"杀很大"以黑马之姿在2009年年初进入台湾国语当中。什么是"杀很大"?一开始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过,这句台词却让"X很大"结构有了强大的能产性。本文从构式语法和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X很大",试图从结构义的特点方面找出... "杀很大"以黑马之姿在2009年年初进入台湾国语当中。什么是"杀很大"?一开始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过,这句台词却让"X很大"结构有了强大的能产性。本文从构式语法和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X很大",试图从结构义的特点方面找出台湾人对于该结构的诠释及创新依据。研究发现,在不知"杀很大"原义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采用最典型的方式对其进行理解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意象基模 比喻义 极致程 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